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乘法分配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与8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87×100+1 B.87×100-100 C.87×100+87
2.是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
3.在计算15×12时,光光使用的方法是15×4×3,下面的点子图中,( )能表示这种方法。
A. B. C.
4.某小学开展田径运动会,共有323名学生参加。每人购买一套运动服(一件短袖和一条裤子),短袖的单价是38元/件,裤子的单价是54元/条。一共需要( )元。
A.29716 B.27916 C.27196 D.29176
5.与89×101不相等的是( )。
A.(80+9)×101 B.89×100×1 C.89×(100+1)
6.72×△+72×88=72×100这个算式中,△等于( )。
A.88 B.12 C.100
7.下列算式中,与78×(25+75)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78×25+75×1 B.78×25+75 C.78×25×75 D.78×25+78×75
8.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时,怎样最简便?( )
A.4×(8×25) B.30×25+2×25 C.8×(4×25)
9.下图可以表示算式( )
6×30 6×4
10×30 10×4
A.34×16 B.24×16 C.26×14 D.40×16
10.12×25=4×25+8×25应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D.分配律
二、填空题
1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 ),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
12.乘法结合律可用含有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 。
13. ×( + )。
14.看图填空。
6×7=6×( )+6×( )
15.(40+4)×25= × + ×
57×35+35×43= ×( + )
52×99= ×( - )
85×99+85= ×( + )
16.想一想,填一填,比一比。
(1+2)×51×5+2×5
17.计算65×48+35×48=48×(65+35)时,运用了( )律。
18.看图填空。
6×7=6×( )+6×( )
19.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 )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 )相加,结果不变,这叫作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
20.用简便方法计算44×25,可以将44写成(40+4),再运用乘法( )律简算;也可以将44写成(11×4),再运用乘法( )律简算。
三、判断题
21.一本书,小军坚持每天阅读12页,他用竖式计算出34天一共读的页数。这个乘法竖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22.199×7+7的计算结果和200×7的计算结果相等。( )
23.4×(12+13)=4×12×4×13。( )
24.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c+b×c。( )
25.计算68×99可以写成68×100-1。( )
四、计算题
26.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
(4×6)×9-6×9=4×9
27.你能看懂下面算式的道理吗?
五、解答题
28.学校买来75盒彩色粉笔和12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买来多少枝粉笔?(用两种方法解答)
29.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1)下面是淘气、笑笑列的算式,和同伴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
(2)请你算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
30.“送你一个暖冬”活动。同学们了解到藏区小伙伴还缺少过冬的衣物,策划了“送你一个暖冬”捐赠活动,倡议一发出,得到了好多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高新区的一个爱心企业捐赠了一批保暖物资,明细单如表:
序号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① 手套 18 50
② 围巾 22 70
③ 上衣 127 45
④ 裤子 73 45
⑤ 暖手袋 23 38
(1)买暖手袋一共花了多少钱?
(2)45套衣服(注:一套衣服含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花了多少钱?
(3)参照如表,“22×70-18×50”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31.四年级同学去看儿童剧。一班去了48个学生,二班去了50个学生,还去了2位班主任老师。买票需要多少钱?
32.结合图与同伴说说等式为什么成立。
《4.5乘法分配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A B B D C A D
1.C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87×101即可解答。
【详解】87×101
=87×(100+1)
=87×100+87×1
=87×100+87
与8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87×100+87。
故答案为:C
2.C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计算时,把88分成80和8,用80和8分别去乘125,再把它们的积相加。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5×88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因此,这个式子的变换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3.C
【分析】根据题意,点子图的长乘宽表示表示式子的因子,根据点子图划分,依次写出每个等式,再判断。
【详解】A.图中表示的是(10+5)×12,与题意不符;
B.图中表示的是(10+2)×15,与题意不符;
C.图中表示的是(4+4+4)×15=4×3×15,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短袖的单价乘需要买的件数,求出买短袖需要的总钱数;再用裤子的单价乘需要买的条数,求出买裤子需要的总钱数;把买短袖的总钱数加上买裤子需要的总钱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38×323+54×323
=(38+54)×323
=92×323
=29716(元)
一共需要29716元。
故答案为:A
5.B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计算89×101时,把101先写成(100+1),或把89写成(80+9),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89×101=8989
A.89×101=(80+9)×101=80×101+9×101=8080+909=8989,与89×101相等;
B.89×100×1=8900×1=8900,与89×101不相等;
C.89×101=89×(100+1)=89×100+89×1=8900+89=8989,与89×101相等。
故答案为:B
6.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据此可知72×△+72×88=72×(△+88),又因为72×△+72×88=72×100,即72×(△+88)=72×100,所以△=100-88,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100-88=12
所以72×△+72×88=72×100这个算式中,△等于12。
故答案为:B
7.D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式子78×(25+75)可以转化为分别先计算78与25的积、78与75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详解】78×(25+75)
=78×25+78×75
故答案为:D
8.C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a×b)×c=a×(b×c),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可以把32看成8×4,4再与25结合相乘是100,继续算8×100=800计算最简便,因为尽量能凑成100与其它数相乘计算简便。
【详解】A.4×(8×25)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但是8与25相乘不是最简便;
B.30×25+2×25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2×25,没有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C.8×(4×25)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时把32看成8×4,4再与25结合相乘是100最简便;
故答案为:C
9.A
【分析】从图中可知,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把4个乘法算式相加,再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得出可以表示的算式。
【详解】6×30+6×4+10×30+10×4
=(30+4)×6+(30+4)×10
=34×6+34×10
=34×(6+10)
=34×16
可以表示算式34×16。
故答案为:A
10.D
【分析】由题目可知,在计算12×25时,把12看作4+8,12×25=(4+8)×25=4×25+8×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
A.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不符合题意,该选项错误;
B.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不符合题意,该选项错误;
C.没有应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该选项错误;
D.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符合题意,该选项正确。
所以12×25=4×25+8×25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故答案为:D
11. 不变 (a+b)×c=a×c+b×c
【详解】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比如:
(2+5)×10
=7×10
=70
2×10+5×10
=20+50
=70
所以(2+5)×10=2×10+5×10
12.(a+b)c=ac+b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设两个加数是a和b,用它们的和乘c,与两个数a、b分别乘c再相加的和是相等的。据此即可解题。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
(a+b)×c=×c+b×c
即(a+b)c=ac+bc
所以乘法分配律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a+b)c=ac+bc。
13. 92 27 73
【分析】观察数据后发现,本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由乘法分配律可知:92×27+73×92=92×(27+73)。
14. 5 2
【分析】将7分解为2与5的和,先计算出6与5的积,再计算出6与2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详解】6×7
=6×(5+2)
=6×5+6×2
=30+12
=42
【点睛】此题的计算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将7分解为两个数的和,再分别让这两个数都乘6。
15. 40 25 4 25 35 57 43 52 100 1 85 99 1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40+4)×25=40×25+4×25
57×35+35×43=35×(57+43)
52×99=52×(100-1)
85×99+85=85×(99+1)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并灵活运用。
16.见详解
【分析】方法一:先用(1+2)算出每辆马车上有几人,再用这个“几”人乘5,求出5辆马车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二:先用(1×5)算出一共有多少人驾车,再用(2×5)算出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最后把两个积相加,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根据方法一和方法二的结果,得出(1+2)×5和1×5+2×5的大小关系。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
17.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a×c=a×(b+c)。
【详解】由分析得:
计算65×48+35×48=48×(65+35)时,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4 3
【分析】将7分解为4与3的和,先计算出6与4的积,再计算出6与3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详解】6×7
=6×(4+3)
=6×4+6×3
=24+18
=42
6×7=6×4+6×3
【点睛】此题的计算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将7分解为两个数的和,再分别给这两个数都乘6。
19. 这两个加数 积 (a+b)×c=a×c+b×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解答即可。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详解】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20. 分配 结合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4×25
=(40+4)×25
=40×25+4×25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000+100
=1100
44×25
=(11×4)×25
=11×(4×25)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1×100
=1100
用简便方法计算44×25,可以将44写成(40+4),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也可以将44写成(11×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21.√
【分析】根据上图竖式可知,12×34可以看作是12分别与4和30相乘,再把积相加,计算过程运用了整数乘法分配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上图的竖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详解】本题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
199×7+7
=(199+1)×7
=200×7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题关键。
23.×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4×(12+13)可以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4×(12+13)=4×12+4×13。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24.×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详解】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b×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律的掌握。
25.×
【分析】计算68×99时,可以把99看成100-1,然后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详解】68×99
=68×(100-1)
=68×100-68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见详解
【分析】等号左边,先算出小括号里的加法,再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分别算出等号两边算式的结果,若结果一样,说明题干中的等式成立。
【详解】(4+6)×9-6×9
=10×9-6×9
=(10-6)×9
=4×9
=36
4×9=36
所以(4×6)×9-6×9=4×9
27.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计算13×99时,把99看成100-1,然后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这一步是把99看成100-1
这一步根据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减,也就是分别计算13×100和13×1,再把所得的积相减得1287。
28.8000枝
【分析】第一种方法,先将彩色粉笔的盒数加上白粉笔的盒数,求出总盒数,再乘每盒粉笔数量,求出一共买来的粉笔总数量。
第二种方法,分别用彩色粉笔的盒数以及白粉笔的盒数乘每盒粉笔数量,求出彩色粉笔数量以及白色粉笔数量,再将两个数量相加,求出一共买来的粉笔总数量。
【详解】第一种方法:
(75+125)×40
=200×40
=8000(枝)
第二种方法:
75×40+125×40
=3000+5000
=8000(枝)
答:一共买来8000枝粉笔。
29.(1)淘气先算一套服装多少元,再算28套服装多少元;笑笑先算28件上衣和28条裤子分别多少元,再算一共多少元
(2)2800元
【分析】(1)(46+54)计算的是一套衣服的价格,再乘28计算的是28套衣服的价格;(46×28)计算的是28件衣服的价格,(54×28)计算的是28条裤子的价格,再将两个价格相加计算出28套衣服的价格;
(2)单价×数量=总价,先算28件上衣和28条裤子分别多少元,再算一共多少元,计算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据此解答。
【详解】(1)答:淘气先算一套服装多少元,再算28套服装多少元;笑笑先算28件上衣和28条裤子分别多少元,再算一共多少元。
(2)
=(46+54)×28
=100×28
=2800(元)
答:买服装要花2800元。
30.(1)874元
(2)9000元
(3)70条围巾比50双手套多多少钱?
【分析】(1)总价=单价×数量,用暖手袋的单价23元乘捐赠的数量38个即可。
(2)将一件上衣和一件裤子的价格相加算出一套衣服的价格,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出45套衣服的价格即可。
(3)22是围巾的价格,70是捐赠的数量,18是手套的价格,50是捐赠的数量,用围巾的总价减去手套的总价可以求得70条围巾比50双手套多多少钱。
【详解】(1)23×38=874(元)
答:买暖手袋一共花了874元钱。
(2)127×45+73×45
=(127+73)×45
=200×45
=9000(元)
答:45套衣服一共花了9000元钱。
(3)“22×70-18×50”解决的是:70条围巾比50双手套多多少钱?
31.612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有多少个学生,用加法计算,然后乘学生票的单价,然后加上2位班主任的票钱,最后把买这两种票需要的钱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详解】(48+50)×6+12×2
=98×6+24
=588+24
=612(元)
答:买票需要612元。
32.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一种简算定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有涉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叫乘法做分配律。根据乘法分配律,将3提出来,然后括号里面是6和4的和。在此图中,第一个图形旋转后,与第二个图合成一个大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解,也正好印证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第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3×6+4×3
旋转后,最后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6+4)×3
面积不变,所以3×6+4×3=(6+4)×3成立。
也可根据乘法分配律,3×6+4×3=(6+4)×3, 所以,3×6+4×3=(6+4)×3成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