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
树状分类法
01
交叉分类法
02
目录
核心素养目标
维度 目标描述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元素组成、微粒构成角度分析物质类别,建立“组成-性质-分类”的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构建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模型,体会分类标准的逻辑性、目的性。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设计分类方案并优化,体验科学方法的建构过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分类法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境导入——分类的价值
VS
VS
思考1:
1.分类整理带来了哪些便利?
2.面对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科学家如何研究它们?
情境导入——分类的价值
活动1: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分类实例(图书馆、超市、生物分类等),总结分类的意义
情境导入——分类的价值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研究
分类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人们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分类。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标准将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宏观视角,拓展到物质的构成、结构和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等微观视角。
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分类的意义
情境导入——分类的价值
分类的概念: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
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分类的目的
分类的标准
分类的结果
决定
决定
分类有一定的标准,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树状分类法
(1)NaCl、KCl、NaSO4、BaCl2
(2)H2SO4、K2SO4、Cl2、Na2SO4
(3)空气、N2、HCl、CuSO4
思考2: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将这种不同类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
树状分类法
①
②
③
思考3:
指出右图中序号所示物质的分类依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按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按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按化合物性质
像这种对同一类事物按照属性进一步进行细化分类的方法,分级,递进,每一级一个分类标准——树状分类法
氧气、臭氧(O3)
白磷(P4)红磷(P)
思考4: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树状分类法—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A:H2O 和 H2O2
B:红磷和白磷
C:O2和O2-
D:臭氧和氧气
1(双选). 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BD
随堂演练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氧化物
思考5:
对所列出的氧化物进行分类CaO、Fe2O3、Na2O、CO、SO3、H2O、CO2、Mn2O7、SiO2、Al2O3、NO、SO2
(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
化物。
SO2 + H2O === H2SO3;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2)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
化物。
Na2O + H2O === 2NaOH;
Na2O + 2HCl === 2NaCl + H2O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一定全是,如NO、CO不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但却是金属氧化物。
②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
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但不一定全是,如Al2O3是金属氧化物,却是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思考6:
树状分类法—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归纳提升
树状分类法—氧化物
氧化物
从组成元素分
从性质分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如:Na2O、CaO、MgO、ZnO、MnO2、CuO、Fe2O3、Al2O3)
(如:CO2、SO2、CO、SO3、P2O5)
如:SO2、SO3、CO2、Mn2O7
如:CaO、MgO、CuO、Fe2O3
Al2O3、ZnO
(如:CO、NO、MnO2)
树状分类法—氧化物
按提供
氢离子数目
一元酸
二元酸
多元酸
含氧酸
HNO3、H2SO4
HCl
HNO3、CH3COOH
H2SO4
H3PO4
按酸性强弱
强酸
HCl、H2SO4、HNO3
CH3COOH、H2CO3
弱酸
无氧酸
按是否含氧
酸
酸: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树状分类法—酸的分类
NaOH KOH Ba(OH)2 Ca(OH)2
Cu(OH)2 Fe(OH)3 NH3·H2O
从碱性强弱
OH-数目
弱碱
强碱
一元碱
二元碱
三元碱
NaOH KOH NH3·H2O
Ba(OH)2 Fe(OH) 2
Fe(OH)3
碱
碱: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OH- )的化合物
树状分类法—碱的分类
按组成离子
钠盐
钾盐
铵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硝酸盐
难溶盐
按溶解性
可溶盐
酸式盐
碱式盐
正盐
NaHSO4、 Ca(H2PO4)2
Cu2(OH)2CO3
NaCl、NH4Cl、BaSO4
按组成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盐
树状分类法—盐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对被分对象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NaCl
Na2CO3
NH4Cl
(NH4)2SO4
铵盐
钠盐
盐酸盐
碳酸盐
以阳离子为标准
以阴离子为标准
交叉分类法
思考7:以离子为标准对以下进行连线分类
2.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是人们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84”消毒液及其主要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是纯净物
B.NaClO属于氧化物
C.NaClO属于盐
D.NaClO属于碱
C
随堂演练
迁移应用——分类的实践价值
案例研讨:
1.垃圾分类:为何要分“可回收”“有害”“厨余”?分类标准是什么?
2.资源开发:如何从矿石(含Fe2O 、SiO 、Al2O )中分离铁?利用了什么性质差异?
3.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
C120、C540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同一物质
B.同种化合物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无法判断
C
4、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凡是含氧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
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5、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可将物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 B.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