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7 14: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城一中2025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凡是轻小的物体,皆可看成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千米.小明打算和同学从西宁坐火车去拉萨,他通过网络查得Z21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56千米”指的位移大小 B.图中的“15:20”是时间间隔
C.图中的“21时9分”是时间间隔 D.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
3.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胳膊用力向外挥出未击中任何物体(忽略空气),说明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D.先用手按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后就会对手有一个支持力,所以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5.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
B.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
C.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率大约为
D.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
二、双项选择题(本題共5小題,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6.一个重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在下图中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梦天实验舱将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执行发射任务.届时,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将形成“”字型的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关于火箭点火升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火箭点火将要升空时,火箭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火箭的速度增大,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C.火箭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大
D.火箭升空过程中若速度增大,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
8.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条件下,处于同一高度的石头和纸片由静止同时释放同时落地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下落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9.下列四种情景中,物体(球或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球受到、的拉力作用
B.图乙中小球受到杆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C.图丙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受到的压力作用
D.图丁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受到竖直墙壁对它施加的弹力作用
10.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速度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冲上足够长的光滑斜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不变,经时间发生的位移为,且速率变为原来的,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B.
C. 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1.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用于测量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工作电源是__________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当频率是50Hz时,相邻打点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____;
(2)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3)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4)如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秒.(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打点计时器打下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解答计算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8分)某质点在轴上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表所示:
求:(1)第内质点的位移?方向如何?
(2)质点在前5秒的平均速度?方向如何?
0 1 2 3 4 5
0 5 1
13.(10分)2024年8月5日,中国游泳男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男子米混合接力的冠军,结束了西方国家对该项目长达40年的垄断.混合接力赛的泳姿有: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其中“蛙泳”是一种人类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游泳姿势,图甲为运动员蛙泳时蹬腿加速及惯性前进过程,将这两个过程各自简化为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内和内的速度变化量;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
(3)时运动员的加速度.
14.(15分)某如图所示,车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车在后面以速度匀速向车靠近,车司机发现后经的反应时间启动了车,车启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以车司机发现车为计时起点,已知车在第内与车的距离缩短了,两车恰好没有相撞.
(1)求车运动的速度大小;
(2)求车司机发现车时两车的距离;
(3)若车司机一直没有发现车,车的制动加速度最大为,为了避免两车相撞,求在车与车相距后,车司机最多还可向前行驶多长的距离然后再制动.(忽略车司机的反应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C B C C
二、双项选择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得0分。 )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D CD AB BD AD
实验题
(1)时间 交流电 0.02
A
B
(4) 0.30
四、解答题
12.(8分)(1),方向向西;(2),方向向东
【解析】(1)在直线坐标系中,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可得质点在第内的位移为
---------------(2分)
负号表示位移方向向西.---------------------------------(1分)
(2)质点在前的位移为
-------------------(2分)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质点在前5秒的平均速度为
----------------------(2分)
方向向东.-----------------------------------------------------(1分)
13.(10分)(1),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同;
,“”表示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反
(2),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同
(3),“”表示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反
【解析】
(1)内的速度变化量 -----------------(1分)
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同.-------------------------------------(1分)
内的速度变化量-----------------(1分)
“”表示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反.---------------------------------(1分)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由
代入数据解得-------------------------------(2分)
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同.----------------------------------------------(1分)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由
代入数据解得-------------------------------------------(2分)
“”表示方向与运动员前进方向相反---------------------------------------------(1分)
14.(15分)(1);(2);(3)
【解析】(1)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车在第内与车的距离缩短了,
则由------------------------------------(2分)
解得车的速度为----------------------(1分)
(2)两车恰好没有相撞,即两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恰好为0.
则根据
解得----------------------------------------(2分)
则车的位移大小----------------------(2分)
车的位移大小--------------------(2分)
车司机发现车时两车的距离----------(1分)
(3)车制动的距离为-------------------(3分)
车司机最多还可向前行驶的距离----------(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