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菏泽市2025届中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某同学在学习“百家争呜”时,利用DeepSeek进行搜索,重点关注了“君主”“权术”“中央集权”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该同学想进一步了解( )。
A.儒家思想 B.道家理论 C.法家学说 D.墨家主张
2.汉武帝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了诸侯坐大问题,这一做法比晁错削藩更巧妙,成为历代处理藩王问题的典范。“这一做法”是(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官营
C.建立刺史制度 D.大举反击匈奴
3.下表内容体现了唐朝三位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据此分析,其共同点为( )。
唐太宗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武则天 “劝农桑,薄赋徭,此治国之根本”
唐玄宗 “民以食为天,兴水利、促农耕乃利民之举”
A.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B.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C.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4.下图是“邮驿文化·主题邮局”展中的一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推动了我国古代( )。
张衡 祖冲之 僧一行 李时珍
A.政治制度的完善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文学艺术的繁荣 D.科学技术的进步
5.元朝成功解决了秦汉郡县制的缺陷,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升了国家自上而下的治理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元朝( )。
A.建立驿站 B.创立行省制度 C.设置宣政院 D.推行等级制度
6.有学者提出,郑和使团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休息天下”“宣德化而柔远人”。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 )。
A.宣扬明朝国威 B.加强与各国友好往来
C.抵御倭寇侵略 D.扩大对外贸易的范围
7.“鸦片战争后中国仍沉浸在传统秩序的惯性中,朝廷未能形成变革方案,直至二十余年后危机再次以更猛烈的形式降临。”这里的“危机”是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专题学习笔记。该专题意在凸显( )。
专题(二)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冲向敌舰,以身殉国 台湾人民在丘逢甲、徐骧等领导下,展开大规模武装抗日斗争 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浴血奋战,为国捐躯 义和团在廊坊、杨村等地顽强阻击八国联军,迫使敌军退回天津
A.农民阶级建立理想社会的尝试 B.地主阶级维护专制统治的决心
C.爱国官兵反抗日本侵略的壮举 D.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
9.作为一个政治事件,它的失败直接推动了中国思想激进化的进程,导致了革命思潮的进一步兴起。“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1935年,中共中央在如图中“★”地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的重要标识和转折点。这是因为该会议( )。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开辟了中国的正确革命道路
C.扭转了中国革命的被动局面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1.针对有同志对重庆谈判中作出让步的疑问,毛泽东强调“在不损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以换取______”。此处的“______”最有可能是( )。
A.政治舆论支持 B.联合政府成立 C.国内和平民主 D.国际社会援助
12.“一五”计划期间,鞍钢机械总厂王崇伦发明了万能工具胎,大同煤矿马六孩等职工创造出快速掘进法,青岛纺织女工郝建秀创造了细纱工作法……这说明( )。
A.工业化建设中人民热情高涨 B.农业合作化深入开展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初见成效 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13.1971年的一件大事改变了中国国际战略格局,它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更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这件“大事”是( )。
A.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14.下图是1949~2013年中国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划分。其中C阶段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乡镇企业的兴起 B.国企改革的开启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改革开放的深化
15.他是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国王,他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的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他”是(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查士丁尼 D.穆罕默德
16.“宣言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这让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保证了北部在军事上的最后胜利。”该“宣言”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1921年到1922年的大饥荒过后,俄国城镇内的小企业主数量出现增长,农村地区的富农群体也在壮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工业化建设的推进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18.1918年,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然而在短短21年后的1939年,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究其根源在于( )。
A.巴黎和会对德国的制裁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C.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19.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解释是历史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 B.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C.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D.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0.2025年3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会议重点关注5G演进和人工智能,同时关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趋势。这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21.(10分)某校历史社团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展板一:石窟壁画中的民族交融
《帝后礼佛图》(局部) 巩义石窟北魏 《春耕图》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
【任务一】写出上图反映的“民族交融”表现,指出该时期推动其发展的历史事件。(3分)
展板二:盟约碑文里的政权共生
《回銮碑》 盟约签订后,宋和辽从战争对峙到和平共处,各方面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宋辽交界处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立榷场贸易,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十分发达。儒家文化不断北传,民族文化加速深度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据李中义《澶渊之盟·回銮碑》等
【任务二】概括宋辽“政权共生”的方式,分析它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影响。(3分)
展板三:金瓶银印上的中华一统
伊犁将军银印 乾隆二十七年颁发的伊犁将军官印。官印以银为质,重达3800克。它身披虎纹,呈虎踞之姿。印面用满、蒙、回、汉四种文字镌刻“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将军可“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 ——据财经头条《清代伊犁将军银印》
金奔巴瓶 乾隆皇帝亲自设计、清宫造办处精心制作而成的金奔巴瓶。它通体金质,瓶面有阳刻如意云,盖顶嵌有白玉、蜜蜡等宝石,瓶口装饰如意云纹与藏式三宝珠。制作期间,历经数次御览、修改,充分体现了清朝廷对其的重视程度。 ——据张中亚《清代治藏政策的一项重要制度》
【任务三】概述“伊犁将军银印”和“金奔巴瓶”承载的历史信息,说明其史料价值。(4分)
22.(10分)个人的成长,永远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履历刻画时代印迹】
田位东个人履历(部分)
1906年,出生于菏泽城关镇三里庄;1916年,入南华小学读书
1919年,受爱国思想熏陶,参与南华师生组织的抵制日货爱国活动
1922年,考入菏泽省立六中(现菏泽一中),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觉悟》等进步报刊,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和军事知识,参加武汉人民庆祝北伐胜利进军大会的游行示威
1927年,回到家乡菏泽,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粮斗争
1928年到1932年,先后担任中共泰安中心县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交通员、枣庄矿区特委书记等职务,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积极开展革命斗争
1932年7月,被捕入狱;8月,慷慨就义
——据枣庄档案馆《慷慨赴死的革命斗士》
(1)概括影响田位东个人成长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家书封存民族记忆】
上海“八一三”炮声使整个中华民族有血气的民众觉悟了!团结了!……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遇到更大的浩劫,更残忍的屠杀了。在这关头,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国民再没有第二句话,“只有保卫国土来参加这伟大而神圣的战争!”……这次抗战是必定得到胜利的,只要能长期抵抗下去……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就是要在民族斗争里产生一个新中国。
——《冼星海致母亲书》(1937年12月31日)
(2)概述冼星海书写“家书”的时代背景,说明他对抗日战争的认识。(3分)
【日记见证国家荣耀】
◎“下午三时正(整),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开会,进行第一项议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余以庄严虔敬的心情,用毛笔在票上打上个圈……五时二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代表全体起立,鼓掌欢呼达五分钟之久。”
——时为文化名人宋云彬(1954年9月20日)
◎“核科学家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一批人在零时前几分钟,走进了观察所的掩体里……倒计时秒表在嚓嚓作响,我的心已禁不住一阵紧张跳动……只听一声起爆口令,死寂的戈壁滩上遽然掠过一片耀眼的白光……”
——时任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旭阁(1964年10月16日)
(3)写出两篇日记见证的“国家荣耀”,分析两件事之间的关系。(3分)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1分)
23.(10分)根据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解答下列问题。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①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掀起民族独立运动
1848年 ② 发表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3月 巴黎公社建立
19世纪70年代 电力应用于生产领域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0年 ③ 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60年 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
——据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
(1)将上表中①②③处的历史信息补充完整。(3分)
(2)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归纳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三条线索。(示例除外)(3分)
(3)聚焦一条线索,从上表中找出与之关联的三个历史事件,加以阐述或说明。(示例除外)(4分)
【示例】
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阐述: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电力应用于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综上所述,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