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资料,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解决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2.能通过朗读和资料,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学习任务
1.读熟课文,深入思考,查阅资料,试着回答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
2.了解课后问题,查阅杰出人物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课上学习任务
1.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提出的问题。
2.深入研读交流,解决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并体会文章情感。
(1)体会作者赞美少年中国之法。
(2)对比思考,理解中国少年之责任。
(3)练习朗读。
3. 联系《人民日报》内容思考《少年中国说》的意义。
4.交流杰出人物资料,学习其精神。
推荐的学习资源
1.阅读《人民日报》资料。
2.《少年中国说》原文。(共24张PPT)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上
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
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品读鉴赏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本段都是四字句,逢双句押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读时先理解意思,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之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句意: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
借初升的红日光芒四射,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象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句意: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当,浩浩荡荡。
用浩荡奔涌的黄河,象征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象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句意: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
腾渊的潜龙,象征着少年中国必然崛起。
象征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句意:幼虎在山谷中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
幼虎的叫声震动山谷,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象征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句意: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鹰隼展翅试飞,尘土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磅礴气势。
象征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句意:奇花刚开始孕育花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奇异的花孕育蓓蕾,象征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象征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句意:宝剑在磨刀石磨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
闪耀着光芒的宝剑,象征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
象征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句意: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头顶苍天,脚踏大地,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象征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句意:从时间上看,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空间上看,中国有辽阔的疆域。
赞扬了少年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句意: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展望少年中国的将来,前途无量。
课文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本段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押韵,富有气势,辅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读出这些事物的生机勃勃,利于作者表达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
课文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象征。 “潜龙”“乳虎”“鹰隼”等事物,将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本段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句意:真美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一样永远不老!真雄壮啊,我们的中国少年,将与国土一样没有疆界!
总结全文
直抒胸臆
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这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中国少年承担着少年中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而一个强大富庶的少年中国则会为中国少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
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
讴歌少年和国家美好未来
—象征
—对偶
讴歌祖国未来
寄予少年希望
—排比
课外拓展
课后作业
把文中描写少年的句子抄下来。
课下观察周边同学的学习生活,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写出你的同学的精神风貌的特点。/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学习 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难点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 板书: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础。】
二、研读课文。 1.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 (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4)课文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5)本段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本文第二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能加深理解。】 2.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课外拓展 视频。(出示课件)
四、布置作业。 1.把文中描写少年的句子抄下来。 2.课下观察周边同学的学习生活,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写出你的同学的精神风貌的特点。
【板书设计】 12、少年中国说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 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 潜 渊 胎 履 纵——层层深入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 xiè qiān lǐ( ),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四、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泻千里
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责任 红日 河出伏流 潜龙 乳虎 鹰隼
四、1.A
2.总分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
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