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6 14:36:5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填空。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示儿
死去__________________,但悲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元知万事空 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无忘告乃翁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学习任务单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并结合注释读懂诗句表达的意思;
2.能够结合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3.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掌握为诗人代言心声的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画不懂之处。
2.搜集有关《示儿》的相关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我为诗人代言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注释,代言诗意。
儿子们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我为诗人代言情感
1.借助搜集的相关资料,合作探究陆游“悲”的原因。
2.借助史料,代言情感。
儿子们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中是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我为诗人代言心愿
1.了解诗人生平。从陆游的一生中,你读出了什么?
2.借助生平,代言心愿。
儿子们啊,我这一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材料一:宋朝疆域变化图。
材料二:“靖康之变”历史资料。
材料三:宋朝中原遗民处境视频资料。/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古诗三首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教材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学习 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2.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难点 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师: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首首爱国诗人谱写的乐章,这不仅仅是文学财富,更是不朽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三首古诗,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 示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 2.作者简介及背景 生平介绍: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在诗、词、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主要作品: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以及感受诗人的人格打下基础] 3.揭示诗题 陆游为什么写下示儿?(出示课件)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出示课件)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探索诗中深刻的内涵的能力]
四、品读鉴赏 1.品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诗。 2.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对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通过对比,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查找陆游的相关资料。 2.预习《题临安邸》。
【板书设计】 12.示儿 悲伤------不见九州同 渴望------北定中原 深情期盼收复失地
教学反思
1.这首诗是爱国诗,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12.古 诗 三 首
第一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课前导入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首首爱国诗人谱写的乐章,这不仅仅是文学财富,更是不朽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三首古诗,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示 儿
[宋]陆 游
助学资料
生平介绍: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在诗、词、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陆游(1125-1210)
主要作品: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在家里又受到很多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战复国的思想。因为他一直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丢掉了官职。公元1210年,85岁的陆游在临终前,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发出了最后的抗金号召。
陆游为什么写下示儿?
字词乐园
乃是
乃是
nǎi
我会读
奶-女=乃
减一减

我会写
(祭祀)

(乃翁)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祭祀 公祭
造句:每年清明节,我们都要到烈士陵园去祭奠革命先烈。

部首:示
书写指导:注意观察上部的笔顺,下部是“示”,写得略小。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结构:独体结构
组词:乃是 乃至
造句: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它。
nǎi
部首:

书写指导:注意先写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撇不出头。
点击播放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不要少写“一点”
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右边表示滴血的肉,左边是一只手,左右放在一起表示手持鲜肉,进行祭祀。
趣识字——祭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楷书
本义:祭祀。
简化
规范化
解词义
1.示儿:给儿子看。
2.元:本来。
3.九州:代指全国。
4.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5.定:收复、平定。
6.中原:泛被金军占领的失地。
7.家祭:家里祭拜祖先。
8.乃翁:你们的父亲。
/
/
/
/
/
/
/
/
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
初读感知
这首诗讲了诗人临终前对孩子的嘱咐:朝廷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亲。
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品读鉴赏
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万事:
但:
一切事情。
只是,只。
你从“悲”字中体会到什么?
作者的遗憾。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衬托
以“万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突出了诗人“不见九州同”的遗憾、悲愤。 “悲”字是诗眼,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结合古诗背景,概括诗人的“悲”从何来。
(1)对祖国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而南宋统
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悲愤。
(2)对自己年迈体衰,壮志未酬的悲伤。(3)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悯。
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北定: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无:
平定北方。
不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从“北定”你能感受到什么?
作者对收复失地的信心。
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人留下了怎样的遗愿?
北定中原
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表达了诗人渴望看到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既然诗人知道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让儿子“告乃翁”?
因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是诗人至死不渝的愿望,所以即使知道自己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他也仍然希望儿子能告知自己国家统一的消息。
我们要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本诗的总体基调是悲愤的。读第一句时,语速缓慢;读第二句时,体会诗人不得志的沉郁和对收复河山的渴望,语调悲怆,重读“悲”字;读第三句和第四句时,感情基调应由悲痛转为激昂。
示儿
示儿
悲伤
不见九州同
渴望
北定中原
深情期盼
收复失地
板书设计
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主旨提炼
课后作业
1.课后查找陆游的相关资料。
2.预习《题临安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