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6 16: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B
2025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 ( )
A.司母戊鼎 B.五铢钱 C.击鼓说唱俑 D.青瓷莲花尊
2.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科举制创立于( )
A.战国 B.北魏 C.隋朝 D.元朝
3.整理绘制时间轴有助于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面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
A.古代商业的繁荣发展 B.古代选官制度的嬗变
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
4.“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这反映出 ( )
A.《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B.戊戌变法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基本国情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推动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增强
5.如图是学生摘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 )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A.开始创建革命军队 B.由幼年走向了成熟
C.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D.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
6.淞沪会战之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逼近,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但是台儿庄战役,李宗仁率部击毙敌人一万多人。捷报传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反过去的悲观情绪,唱起“速胜论”的高调来。为此毛泽东 ( )
A.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创作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发表了《论持久战》 D.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7.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有 ( )
①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③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④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如图反映了中国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我国 ( )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B.城市改革深入展开
C.经济特区相继建立 D.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9.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次。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
A.希腊 B.罗马 C.阿拉伯 D.奥斯曼土耳其
10.据下图漫画中的信息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英国对美国的殖民掠夺 B.美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英国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D.美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11.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12.下图反映出人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粮食短缺 C.环境恶化 D.贫富分化加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图B 何尊
(1)材料一图A是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________(遗址名称)居民居住房屋的复原图,(1分)
这里的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_;(1分)图B青铜器现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这一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____”;(1分)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1分)
材料二
唐都长安是我国封建时代城市建筑的集大成者,其整体分为宫城、皇城、市(商业区)、坊(居住区),彼此区划泾渭分明,开创了唐以后各代都城的建设先例;城市街道形如棋盘,交通布局合理,城市绿化、美化严格讲究;城内东西两市是商业经济活动中心,身着各种服装的边疆各族汇聚于此,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长安城面积约是同时期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面积的7倍,是无与伦比的国际大城市。
——摘编自张东明《世界都城建设的里程碑——记唐都长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都长安城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长安城成为“无与伦比的国际大都市”的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陕西在中华文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认识。(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攻占巴士底狱
路易十六被捕震动了整个欧洲,奥地利和普鲁士联合发表《皮尔尼茨宣言》,号召欧洲各国君主干涉法国革命。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除了要应对国内保王党的反扑,还要面临境外反法势力的强烈进攻。立法会议宣布“祖国在危难中”,法国人民积极响应,他们拿起武器“保护他们的家园、他们的自由、他们的制度、他们的国土和他们最神圣的权利。”
——摘编自卢丽珠《法国爱国主义研究》
(1)图A所示事件发生于哪一年?(1分)依据材料一,指出法国人们保护的“他们的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境外反法势力”会强烈攻击法国?(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图B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871年德国对法战争胜利,不久成立“泛德意志协会”,鼓吹日耳曼人优越于其他一切民族,并为未来对外扩张绘制好图案。法国战败后产生了对德仇恨心理,于是与俄国结成矛头直指德、奥的军事同盟。此时,俄国宣扬“泛斯拉夫主义”,充当巴尔干小兄弟国家的领导者和保护人。塞尔维亚统治者意图建立“大塞尔维亚”。
——摘编自李义中《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民族主义的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2分)简述图B事件与文字材料之间的关系。(1分)
材料三
图C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不仅把德意志民族争霸世界的美梦打得粉碎,而且被套上《凡尔赛条约》的沉重枷锁,致使国内民族复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情绪恶性发展。1933年,德国的失业人口达600万,许多人希望有强有力政府扭转失控的经济状况。希特勒巧妙地利用了经济危机和人们的愤恨情绪,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德国很快走上了对内实行军国专制主义,对外实行扩张的法西斯的道路。
——摘编自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②图C所示战役是德国与哪一国家的较量?(1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条约》给德国带上了哪些“沉重枷锁”?(1分)分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1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2分)
15.(15分)外交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
【屈辱外交】
材料一 图A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晚清直至民国,中国的外交活动明显地呈现出的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策略而渐次成熟。中国近代外交的上述主要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分)结合近代史实说明中国“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策略而渐次成熟”。(2分)
【独立外交】
材料二 图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内政、“三个世界”、永远不称霸、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重要外交理念,形成了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色的外交传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2)写出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形成了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色的外交传统”的相关史实。(2分)图B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方面的重要成就,阐述“万隆精神”的内涵。(2分)
【大国外交】
材料三 图C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取得图C外交成就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三,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分)
【强国外交】
材料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1分)请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主题名称。(1分)
2025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C B C D A B A B C
13.(1)半坡遗址;彩陶;泥范铸造法;象形文字。(4分)
(2)特点:区划泾渭分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规模宏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兴盛;国力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认识: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西境内有许多遗址、遗迹,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秦、汉、唐等多个朝代在陕西建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节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时间:1789年。(1分)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1分)原因:欧洲各国君主害怕革命传播,威胁自己的统治;法国大革命宣传的思想对当时的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和教会产生了威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①内容: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为特征,对其他民族歧视和征服;煽动民族仇恨情绪;片面追求民族利益;以泛民族主义进行侵略扩张。(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统治集团和资本家希望通过战争扩大生存空间;历史因素造成的民族积怨难以调和。(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关系: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等原因引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分)
②国家:法国。(1分)枷锁:巨额的战争赔款;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全部海外殖民地与部分领土的丧失。(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凡尔赛体系的制裁与压制成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催化剂;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导致民众生活艰苦(或社会矛盾尖锐);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原因:二战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认识:民族主义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另一方面也是造成当今世界局部地区民族冲突的重要原因;世界各国要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各国要秉持开放、包容、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5.(1)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客观上促进了中央机构(外交)的近代化。(2分)
说明:被动回应,签订《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被迫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签订《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借鉴西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推行变法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影响;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提倡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任意两点2分)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史实: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 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内涵: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2分)
(3)原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2分)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任意两点2分)
(4)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1分)主题名称:中国外交百年风雨路,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外交风云。(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