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4: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3名航天员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在轨运行的神舟十八号( )
①属于人造天体②属于行星③位于地月系④位于河外星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最可能对航天员出舱活动造成威胁的是( )
A.地球由白昼进入黑夜 B.日冕层上太阳黑子爆发
C.北极的上空出现极光 D.色球层上耀斑强烈爆发
3.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返回时首先经过的地球外部圈层( )
A.是最活跃的地球圈层 B.避免了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
C.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 D.保障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2023年5月,我国古生物科考队——珠峰科考分队在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活动中,在定日县岗嘎镇附近发现了大量喜马拉雅鱼龙化石。鱼龙是一种已灭绝的海生爬行动物,嘴长、牙齿锋利,身长10余米,生活在距今2.5亿年至9000万年的海洋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鱼龙化石的发现,说明珠穆朗玛峰在地质史上( )
A.经历了山地至海洋的变化 B.一直寒冷干燥
C.海域光照、热量条件较好 D.海域浮游植物数量极少
5.鱼龙繁盛时期( )
A.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 B.蕨类植物繁盛
C.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D.鸟类已开始出现
下图为学生手绘地貌景观图,图左为小陈同学前往“石老人”海岸边观赏日出,正好看见太阳从石老人身旁升起,手绘的日出景象,“石老人”是青岛市(36°N,120°E)崂山区的地标性景观,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距岸百米处有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岩石,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图右为冰川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判断“石老人”属于海岸地貌中的( )
A.海蚀崖 B.海蚀柱
C.海蚀穴 D.海蚀平台
7.“石老人”形成过程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中国商业航天已迈入发展快车道,国内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预售了2027年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所谓亚轨道飞行,就是采用可回收火箭和飞船载人舱的组合形式,其飞行高度达到100公里“卡门线”(航天和航空的分界线)后,配备6扇全景舷窗的飞船载人舱再通过伞降方式安全着陆。下图示意亚轨道飞行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为保证旅客安全,每一位乘客将定制一套飞行服及保护头盔,其主要功能是( )
①调节压力②控制温度③抵御辐射④便于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飞船载人舱到达“卡门线”后,太空旅客无法体验到的是( )
A.流星划过天幕许下心愿 B.与明亮的太空合影留念
C.吃一个漂浮的苹果 D.看到地球的壮丽曲线
10.飞船载人舱从返回到着陆的过程中,外部大气( )
A.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B.先平流后对流
C.空气密度逐渐增大 D.气压逐渐降低
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位于鄂北地区的大悟县是花生种植大县。当地农民常在春季花生播种后在地里铺上一层透明塑料薄膜。这种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的花生播种时间比普通花生略早,其产量显著高于普通花生。图为地膜花生种植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地膜花生比普通花生播种时间略早,主要原因是地膜能够( )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阻挡地面长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阻挡太阳短波辐射
12.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地膜花生产量显著高于普通花生,是因为( )
A.地膜抑制了蒸发 B.地膜增加了下渗
C.地膜减少了地表径流 D.地膜增加了降水
2024年9月19日第14号台风“普拉桑”登陆浙江舟山沿海。下图为台风在浙江舟山登陆时的气压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时刻戊地近地面大气运动及受力状况正确的是( )
A.B.C. D.
14.结合气压分布及所在位置,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年6月18日,一艘载有5人的小型潜艇在参观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的过程中,在位于深海12500英尺(3810米)处失踪。据专家分析,此次事件可能与海中断崖有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造成潜艇破损并导致沉没。下图示意大西洋海域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图中箭头表示潜艇航行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海中断崖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温度 D.海水密度
16.推测此次潜艇失踪事件可能发生在图中( )
A.甲处 B.丁处 C.乙处 D.丙处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庐山云海历来是游人可遇不可求的奇观,有时低云沉罩,有时云雾缭绕,有时波涛汹涌。图1为庐山云海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 庐山年平均气温为11.7℃,7月平均气温为22.5℃,享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多雨雾天气,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图3为鄱阳湖和庐山位置示意图。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 作用、散射作用、 作用,图2中,庐山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填序号),根本热源是 (填序号)。
(2)与陆地相比,湖泊的比热容较 (填“大”或“小”),易形成“湖风”的时段为 (填“白天”或“夜晚”),此时段容易出现降水的是在 (填“陆地”或“湖泊”)。在下图中画出形成湖风时热力环流的箭头及近地面和高空处的等压面状况 。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庐山是绝佳避暑胜地的原因。
(4)有专家认为,甲地形成了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较强局地环流,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
塞罕坝地处河北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图左)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初期的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范。某公司采用槽式聚光太阳能装置(图右)把分散的太阳光聚焦到管式集热器,产生高温,解决了林场职工冬季取暖和洗澡的问题。
(1)从地理角度,说出影响该款太阳能装置加热效率的自然因素。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塞罕坝早期植树成活率低原因。
(3)指出塞罕坝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对当地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是全球海陆分布现状,海洋面积辽阔,不同海区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等性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材料一:图1为大西洋表层盐度、温度与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造成潜艇破损并导致沉没。当地时间2021年4月21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南伽拉号”潜艇演练时失联,船上53人全部遇难。据分析,可能是潜艇在下潜过程中遭遇“海水断崖”。图2为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1)图1中表示表层海水温度、密度分布规律的曲线分别是 、 (均填编号)。由此可见,海水温度与密度的一般关系是
(2)下列四个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大的是( )
A.波斯湾 B.波罗的海 C.红海 D.黑海
(3)上题中的海域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的原因是( )
①轮廓封闭,海水流动性差②位于副热带,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③陆地汇入淡水多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④蒸发量大且陆地汇入淡水很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说明为什么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明显比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伽拉号”遭遇“海水断崖”掉入海底的主要原因。
(6)遭遇“海水断崖”时,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
A.等待外界救援 B.迅速打开应急供气阀门,保障潜艇浮力
C.全力向前运行 D.迅速关闭所有气阀,降低潜艇浮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D B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A D A
17.(1) 吸收 反射 ③ ①
(2) 大 白天 陆地
(3)夏季庐山多云雾天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导致气温较低。
(4)白天,庐山东侧的谷风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夜晚,庐山东侧的山风与甲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导致甲地局地环流明显。
18.(1)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大气透明度。
(2)塞罕坝深居内陆,水汽输送量少,降水少,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缺乏;气候干旱,风力大,蒸发旺盛;土壤含水量低,植被成活率低。
(3)蒸发(蒸腾)量增大,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减小,地下径流量增大。
19.(1) ① ③ 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2)C
(3)B
(4)60°N附近周围陆地面积广阔,有众多河流注入,入海径流不断稀释海水;而60°S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缺少地表径流注入。
(5)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自表层向下不断变小。当潜艇在高密度的海水中行驶时,突然进入到低密度的海水当中,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向下沉;随着深度加大,水压增大,到达一定深度后,潜艇就会被巨大的水压破坏。
(6)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