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的海拔是( )
A.500米 B.1 000米 C.1 500米 D.4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50米 B.1 000米 C.1 500米 D.400米
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90°E沿线附近陆地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8 694.55米 B.8 848.86米
C.8 963.21米 D.9 003.17米
4.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高原 B.平原、丘陵 C.平原、盆地 D.丘陵、盆地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在地形部位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脊 B.乙位于山谷 C.丙位于山顶 D.丁位于鞍部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等高线地形图是认识地表高低起伏的地理工具。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 )
A.①地海拔为300米 B.②地地处山谷
C.在③地可东眺大海 D.④地坡度最大
8.沿MN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是( )
A B C D
分层设色地形图
9.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判断该区域的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10.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B.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
C.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通常代表平原
D.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比褐色代表的海拔要高
读图,完成1~2题。
1.该景区( )
A.甲处为山谷
B.乙山峰海拔为650米
C.从东南方向攀登乙山较容易
D.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0米
2.以下描述与图中信息不符的是( )
A.该景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若图中湖泊遭上游污染,污染物可能来自甲处
C.古代乙处易守难攻是因为周围陡崖峭壁林立
D.量得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00米
3.“探石爱好者联盟”队员赴苏州西郊砚瓦山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砚瓦山等高线示意图。下列关于考察沿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垂钓基地位于山谷附近
B.丙位于地势平坦的鞍部
C.甲、乙的高差为40米
D.丁处为聚落集中分布区
明明同学打算暑假去攀登长城,攀登前对某地长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究。据此完成4~5题。
4.明明同学通过研究地图发现( )
A.烽火台海拔最高,易远观
B.关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
C.城墙沿着山脊,防御功能强
D.道路沿山谷建设,难度大
5.明明同学攀登长城时会发现( )
A.①到②的坡度最小
B.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C.①到②的距离约为100米
D.③到④的高差约为200米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些年来,云雾茶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材料二:下图为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1)和该区内某云雾茶园景观图(图2)。
(1)图中M、N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________,M山峰在N山峰的________方向;图中河流甲、乙两处水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地适合种植云雾茶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该茶园云雾茶走进国际市场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条活动路线。路线①:勇登最高峰,锻炼体能;路线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路线③:参观古建筑,寻踪文化。下图为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综合思维】
(1)图中的等高距是______米,同学们将要征服的最高峰海拔是____________米。
【综合思维】
(2)“徒手攀岩”活动能够成功开展,是因为路线②经过________(地形部位),该线路AB段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区域认知】
(3)你建议体力薄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____(填圈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C 解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所以甲地的海拔是1 000米+500米=1 500米。故选C。
2.B 解析: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B项正确。故选B。
3.D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90°E沿线附近陆地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 848.86米,陆地最低点是艾丁湖,海拔为-154.31米;我国90°E沿线附近陆地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8 848.86-(-154.31 )=9 003.17米。故选D。
4.A 解析:海拔在500米以上且坡陡谷深的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且坡度和缓的为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且中部广阔平坦边缘陡峭的是高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地势平坦的是平原,四周高、中部低的是盆地。读图可知,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和高原。故选A。
5.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为山峰,A项不符合题意;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B项符合题意;丙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C项不符合题意;丁地等高线重叠,为陡崖,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地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适合开展攀岩活动,D项正确。
7.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①地海拔为400~500米,A项错误;②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处山谷,发育河流,B项正确;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③地向东眺望,被①地阻挡,不能看到大海,C项错误;④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D项错误。故选B。
8.A 解析:读图可知,M处为陆地,海拔较高,N处为海洋,海拔低,排除C、D两项;MN沿线穿越山峰,海拔高于500米,A项正确,排除B项。故选A。
9.C 解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以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说明该区域四周是低山丘陵,海拔高,中间是平原,海拔低,则该区域是盆地地形。故选C。
10.D 解析: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故A项正确。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故B项正确。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通常代表平原,故C项正确。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比褐色代表的海拔要低,故D项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课后提升
1.A 解析:甲处有河流流经,地势相对周边地区低,为山谷,A项正确;读图可知,等高距是50米,乙山峰相邻外围等高线数值为550米,所以乙山峰的海拔为550~600米,B、D两项错误;从东南方向攀登乙山会经过陡崖,不易攀爬,C项错误。故选A。
2.D 解析:图中有山地分布,等高线较为密集,坡陡,也有丘陵分布,故该景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项正确;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甲地的污染物会随着河流注入湖泊,使湖泊遭上游污染,B项正确;乙地周围有等高线重叠,有陡崖分布,由于周围陡崖峭壁林立,所以乙地易守难攻,C项正确;图中的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米,所以图上距离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0米,D项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3.A 解析:读图可知,垂钓基地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A项正确;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B项错误;图中等高距为5米,甲地海拔为45米,乙地海拔为70米,高差为25米,C项错误;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适宜聚落集中分布,D项错误。故选A。
4.C 解析:读图可知,烽火台海拔为650~700米,海拔不是最高,A项错误;关城位于鞍部,没有四面环山,B项错误;城墙沿线多为等高线向低值凸出的地方,为山脊,防御功能强,C项正确;道路沿山谷建设,坡度较缓,修建难度较小,D项错误。故选C。
5.B 解析:①到②的等高线较②到③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A项错误;根据指向标可知,③在④的西北方向,B项正确;根据比例尺可知,①到②的距离约为500米,C项错误;③海拔为800~850米,④海拔为700~750米,高差为50~150米,D项错误。故选B。
6.(1)M 东北 乙
(2)① ①地位于海拔800~1 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
(3)进行茶叶深加工,丰富茶产品;发展茶园观光等旅游项目,拓宽增收渠道;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茶产品品质等。(任答两条即可)
解析:(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M山峰海拔为1 200~1 400米,N山峰海拔为1 000~1 200米,海拔较高的是M山峰;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M山峰在N山峰的东北方向;图中河流甲、乙两处,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2)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 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3)该茶园云雾茶走进国际市场,可以进行茶叶深加工,丰富茶产品;发展茶园观光等旅游项目,拓宽增收渠道;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茶产品品质等。
7.(1)50 550~600 (2)陡崖 100
(3)③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