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我国北京和新疆乌鲁木齐几乎在同一纬度线上,但气候差别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洋流 D.纬度位置
读图,完成2~3题。
2.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都很少 D.都很多
3.导致上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下图是重庆与峨眉山7月平均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7月峨眉山山顶的平均气温大约为( )
A.6 ℃ B.12 ℃ C.18 ℃ D.28 ℃
5.夏季影响峨眉山气温比重庆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大气运动
气候与人类活动
读图,完成6~7题。
6.该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
C.人口过多 D.环境污染
7.针对该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填海造陆
B.严禁开发森林资源
C.防治水污染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22年5月11—13日,广东省发生2022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多个地区气象部门发布最高暴雨预警,当地中小学因此停课。据此完成8~9题。
8.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暴雪 D.洪涝
9.遭遇强降雨天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及时关好门窗 ②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③远离洼地,不贸然涉水 ④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消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排放的废气导致“臭氧空洞” ②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③燃烧煤炭导致酸雨危害 ④植树种草导致洪涝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3题。
1.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不能正常发芽;干旱地区,没有充沛的水源灌溉,也不能种植水稻。图中气候类型适宜水稻生长的是( )
A.② B.③ C.⑤ D.⑥
2.图中④⑤两地纬度相近但气候类型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图中①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
4.下图为5°S左右某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山脉东坡自然景观自下而上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影响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
C.海拔不同 D.距海远近不同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三处最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样
6.由图可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海拔
读漫画《地球出汗了》,完成7~8题。
7.图中“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海平面不断上升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过量地排放二氧化碳
8.“地球出汗”导致的结果不会是( )
A.两极地区冰川大面积消融
B.华北平原南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澳大利亚的夏季缩短
D.东京的樱花盛开期提前
9.由于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而影响了各地的自然地理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老舍先生曾说过,A地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太阳),便觉得是怪事。
(1)从地理角度,分析A地此种现象的成因。
探究二:B地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以阳光、大海和沙滩为特色。其中位于西班牙南部的“阳光海岸”,被誉为世界六大完美海滩之一。
(2)B地属于________气候,试分析夏季人们喜欢从A地到B地沙滩旅游的原因。
探究三:C地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被誉为“赤道雪峰”。近年来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过去的80年中萎缩了80%以上,雪冠有可能在50年内消失。
(3)乞力马扎罗山冰川面积缩小受________________影响,试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减轻此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6~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冰川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材料二: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综合思维】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氢气
【地理实践力】
(2)为减缓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国应该( )
A.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提倡个人拥有私家车
C.砍伐森林
D.减缓工业化进程
【综合思维】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A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北京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偏多;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几乎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少。所以,两地气候差别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A。
2.A 解析: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即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逐渐减少。故选A。
3.B 解析:从利物浦→华沙→赤塔,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故导致利物浦、华沙、赤塔三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
4.B 解析:由重庆与峨眉山7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可以看出,7月峨眉山山顶的平均气温大约为12 ℃。故选B。
5.C 解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峨眉山海拔高,则气温低,造成与同纬度的重庆7月平均气温相差较大。故选C。
6.A 解析:读图可知,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的冰层上面,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企鹅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故该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全球变暖。故选A。
7.D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D。
8.D 解析:暴雨是指在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受其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在我国,暴雨通常出现在夏季。寒潮和暴雪一般出现在冬季,沙尘暴一般在冬季和春季出现。故选D。
9.C 解析:遭遇强降雨天气时,应该及时关好门窗、远离洼地,不贸然涉水、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等,不宜携带雨具外出玩耍,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
10.A 解析: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排放出的氯氟碳化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燃烧煤炭会导致酸雨危害。茂密的植被可以改善气候环境。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课后提升
1.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②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不适宜水稻生长;③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生长;⑤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不适宜水稻生长;⑥气候类型为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不适宜水稻生长。故选B。
2.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④气候类型区距离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较明显,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⑤气候类型区深居内陆,几乎不受海洋影响,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故两地纬度相近但气候类型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
3.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气候类型为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故选A。
4.C 解析:气温随海拔的升高不断降低,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图中不同海拔的地区水热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不同,因此山脉东坡自然景观自下而上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低,C正确;人类活动对山地景观垂直变化影响不大,A错误;同一山地同一坡向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没有差别,B、D错误。故选C。
5.B 解析:在山地,气流受地形抬升,成云致雨,因此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从图中可以根据海风的方向得知,甲、乙两处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丙处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因此丙处降水少,而甲处位于山脚下,气流抬升不够,降水没有乙处半山腰上降水多。所以综合来看,乙处半山腰上降水最多。故选B。
6.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丙两处海拔高、气温低,甲处海拔低、气温高;甲、乙两处位于海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丙处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所以图示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地形。故选C。
7.D 解析:该漫画指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过量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故选D。
8.C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温度上升,导致两极地区冰川大面积消融,华北平原南部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东京的樱花盛开期提前。A、B、D三项均可能。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所以澳大利亚的夏季不会缩短。根据题意,故选C。
9.(1)A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
(2)地中海 A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B地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阳光充足,适宜人们从A地到B地享受阳光沙滩。
(3)全球气候变暖 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夏季空调不设置过低温度等。
10.(1)A (2)A
(3)原因: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森林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危害: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1)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2)为了减缓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项正确;提倡个人拥有私家车、砍伐森林不利于减缓海平面上升,减缓工业化进程不利于经济发展,排除B、C、D三项。故选A。(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危害:全球气温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某些岛屿和大陆沿岸,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极地生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