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1.汉语是( )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奥运会唯一指定语言
2.我国中学开设英语课程,主要是因为(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英语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会的语言
3.在美洲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地区是( )
A.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
C.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 D.巴西和阿根廷
4.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塑造了许多神话形象,它们是宗教思想对我国古代人民影响的结果,书中的“如来”和“唐僧”的形象代表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5.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
B.伊斯兰教产生于中南半岛
C.佛教是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D.三大宗教的发源地都在亚洲
不同的文化习俗
6.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当地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帽身围有一圈羊绒,拉下羊绒可以护住耳朵,隔绝寒风。如图为“吐马克”帽示意图。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说明当地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潮湿
C.干燥 D.炎热
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一位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为上海市、重庆市、台湾省和云南省设计了不同的“福”字。甲地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与当地的( )
A.海拔高有关 B.气候干旱有关
C.地势崎岖有关 D.气候湿热有关
2022年11月在卡塔尔举行了世界杯足球赛,下图为吉祥物“拉伊卜”,拉伊卜意为“技术极佳的球员”。据此完成1~2题。
1.从吉祥物的着装及头饰推测卡塔尔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及其宗教建筑分别是( )
A.佛教、寺庙 B.基督教、教堂
C.基督教、清真寺 D.伊斯兰教、清真寺
2.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之间进行交流大多使用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法语
服饰能够反映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征。下图为我国4月中旬内蒙古呼伦贝尔蒙古族的着装和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着装。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两地服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风沙大的地区,以袍服为主,凉爽透气
B.蒙古族以种植业为主,故服饰材质以羊皮毛为主
C.傣族主要分布在四季如春的地区,故上身为无领或小袖短衫
D.云南雨量充沛,傣族服饰以防雨料为主
4.同一时间段两地服饰差异显著说明( )
A.因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差异显著
B.因纬度位置不同,气候差异显著
C.因农业生产类型不同,经济差异显著
D.因民族不同,语言差异显著
5.地理环境对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能反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A图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________。
(3)反映当地气候高温多雨特征的民居是________(填字母)。
(4)C图所示民居是我国草原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而搭建的________。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课上同学们探究世界的居民与文化。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丁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当地传统民居景观图。
探究主题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综合思维】
(1)结合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 所处大洲 主要人种 主要语言 主要宗教
乙地 ①______ 白种人 ③______ 基督教
丁地 亚洲 ②______ 阿拉伯语 ④________
探究主题二: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
【地理实践力】
(2)请描述丁地传统民居特点,并说明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A 解析: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种,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有六种;奥运会指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法语以及主办国语言,共三种。故选A。
2.C 解析:我国中学开设英语课程,主要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选C。
3.A 解析:原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即拉丁美洲地区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多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选A。
4.A 解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为主线,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佛教思想,“如来”和“唐僧”都属于佛教的形象人物。故选A。
5.B 解析: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A项正确;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B项错误;佛教是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C项正确;三大宗教的发源地都在亚洲,D项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B。
6.A 解析:由题意可知,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帽身围有一圈羊绒,拉下羊绒可以护住耳朵,隔绝寒风。该地区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故选A。
7.D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是重庆市,乙地是上海市,丙地是云南省,丁地是台湾省。重庆市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与当地的气候湿热有关,当地居民喜欢麻辣味的火锅,主要是为了祛除体内湿气。故选D。
课后提升
1.D 解析:由吉祥物“拉伊卜”着装及头饰可知,卡塔尔居民属于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为伊斯兰教,典型建筑为清真寺。故选D。
2.B 解析: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之间进行交流大多使用的语言是英语,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3.C 解析: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风沙大的地区,以袍服为主,主要是为了御寒,A项错误;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故服饰材质以羊皮毛为主,B项错误;傣族主要分布在四季如春的地区,故上身为无领或小袖短衫,C项正确;云南雨量充沛,傣族服饰以清爽、透气的材料为主,D项错误。故选C。
4.B 解析:我国4月中旬,内蒙古呼伦贝尔因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该地蒙古族穿的衣服较厚;云南纬度较低,该地傣族泼水节时穿的衣服较单薄。所以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气候差异显著,因此服饰上差异显著,B项正确。服饰的差异与“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类型不同,经济差异显著”“民族不同,语言差异显著”关系不大,A、C、D三项错误。故选B。
5.(1)B (2)寒冷 (3)D (4)蒙古包
解析:(1)B图所示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窑洞。(2)A图为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寒冷。(3)D图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竹楼,反映当地气候高温多雨的特征。(4)C图所示民居是我国草原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而搭建的蒙古包。
6.(1)①北美洲 ②白种人 ③英语
④伊斯兰教
(2)墙厚、窗小。丁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其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可以隔热、防风沙。
解析:(1)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北美洲,主要语言是英语;丁地位于西亚,主要人种是白种人,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2)丁地传统民居特点是墙厚、窗小。原因是丁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其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可以隔热、防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