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7: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评估测试卷
(总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1~4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没有被赤道穿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喜马拉雅山脉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图案,下图所示的枕头上就有世界地图。读图,完成5~6题。
5.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南回归线
6.在枕面地图中未能示意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④洲与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③是太平洋
D.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⑤②
8.下列“世界地形之最”搭配正确的是(  )
A.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B.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C.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亚洲
D.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非洲
9.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原来那里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下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代表大陆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造成这种海陆变化的原因是(  )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上升
C.气候变化 D.填海造陆
11.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B.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始终固定不变
C.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海洋
某学校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学生们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读图,完成12~14题。
12.实验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  )
A.火山、地震 B.海冰消融 C.水土流失 D.动物迁徙
13.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的理论是(  )
A.地心说 B.风成说
C.盖天说 D.板块构造学说
14.关于该实验,有同学作出了以下解说,其中正确的是(  )
A.海绵纸相当于我们的大陆
B.盆中的水最终会淹没海绵纸
C.吸管吹出的气泡为海绵纸运动提供动力
D.用吸管吹气是为了让海绵纸朝同一个方向运动
15.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盆—大陆坡—海沟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海沟
C.大陆坡—大陆架—洋盆—海沟
D.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
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突发7.8级地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多次余震,给两国人民带来极大灾难。下图示意土耳其位置。据此完成16~18题。
16.土耳其(  )
A.北临黑海 B.地跨亚非两大洲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低纬度地区
17.土耳其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人口数量剧增,过度采矿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18.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A.关好门窗 B.大声呼救
C.乘坐电梯逃生 D.躲在稳固墙角
500多年前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形状为球体。下图为此次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9~21题。
19.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亚洲
20.能够充分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
A.陆地面积 B.赤道周长
C.山峰高度 D.海沟深度
21.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
A.板块张裂运动 B.板块挤压运动
C.入海河水增多 D.沧海桑田变化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下列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2020年12月8日,我国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重重困难登顶成功,揭晓珠峰新“身高”为8 848.86米,许多人惊呼“想不到珠峰长高了”。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图2为珠峰历次高程测量值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珠峰新“身高”8 848.86米是珠峰与(  )
A.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长江三角洲的垂直距离
C.洞庭湖的垂直距离 D.青藏高原面的垂直距离
25.珠峰不断“长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不断向南运动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运动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8分)
(1)大洲名称:A是________洲。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运河。
(3)亚洲是世界第________大洲。
(4)位于亚洲的____________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9分)
凯尔盖朗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面积约6.675平方千米,没有机场,岛上仅有少量游客及科研人员暂居。下图是凯尔盖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凯尔盖朗岛地处________洋南部,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2分)
(2)距离凯尔盖朗岛4 012千米的大洲是________洲。(2分)
(3)凯尔盖朗岛的经度大约是70°E,纬度大约是________。它位于南宁(约108°E,22°N)的________方向。(2分)
(4)凯尔盖朗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请从该岛与其他大陆的空间关系角度说明理由。(3分)
28.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图中②是__________板块。
(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填序号)
(3)板块①与板块________(填序号)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____________山脉。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__________处,此处地壳比较 ________(选填“稳定”或“活跃”),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共11分)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 A________洋、进入______海(图中甲处),穿过B________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穿过________海峡(图中乙处)、越过C________洋,穿过E______运河,进入F________洋,最后回到无锡。(7分)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4分)
现象①: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②: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A 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丙是南美洲,丁是北美洲。故选A。
2.C 解析:读图可知,全球四大洋中,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均地跨东、西半球,只有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C。
3.D 解析:读图可知,全球四大洋中,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均被赤道穿过,地跨南、北半球,只有北冰洋没有被赤道穿过,全部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故选D。
4.B 解析: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它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故选B。
5.A 解析:读图可知,枕面地图中的横线穿过南美洲大陆北部、非洲大陆中部和亚洲的马来群岛等,因此可判断该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赤道。故选A。
6.C 解析:读图可知,枕面地图中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但是没有南极洲。故选C。
7.B 解析: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①洲是亚洲,A错误。④北美洲与⑤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正确。③是印度洋,C错误。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亚洲、②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D错误。故选B。
8.A 解析: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紧靠太平洋,A正确;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B错误;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C错误;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D错误。故选A。
9.A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②是海沟,③是大陆坡,④是洋中脊。故选A。
10.A 解析: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海底不断抬升,露出海平面形成了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故选A。
11.B 解析: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海洋。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B。
1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气流的推动下海绵纸会运动。由于受力是不均匀的,所以海绵纸有的会相互碰撞,有的会相互分离,而不会有秩序地运动。该现象模拟的是火山和地震,A正确;此实验与海冰消融、水土流失和动物迁徙现象无关,B、C、D错误。故选A。
13.D 解析:读图可知,能合理解释该区域火山、地震频繁的理论是板块构造学说,D正确;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风成说是指黄土高原的成因,盖天说是指地球的形状,这些理论都与此模拟实验现象无关,A、B、C错误。故选D。
14.C 解析:本实验中的海绵纸相当于我们地球表面巨大的板块,每个板块是陆壳和洋壳的集合,而不仅仅是大陆,A错误;盆中的水相当于岩石圈下的软流层(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盆中的水最终不会淹没海绵纸,B错误;吸管吹出的气泡相当于地下高温岩浆产生的能量,为海绵纸运动提供动力,C正确;用吸管吹气是模拟了岩浆传上来的能量,而不是为了让海绵纸朝同一个方向运动,D错误。故选C。
15.D 解析: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故选D。
16.A 解析:土耳其北临黑海,A正确;地跨亚欧两大洲,排除B;位于东半球,排除C;地处中纬度地区,排除D。故选A。
17.C 解析:土耳其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受板块运动影响,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数量剧增,过度采矿”无关,排除A、B;若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则不易发生地震,排除D。故选C。
18.D 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较为合理的是躲在稳固墙角,减少震落物体砸伤的危害,D正确;关好门窗对避震作用不大,排除A;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而非大声呼救,排除B;乘坐电梯可能因地震电梯故障被困,危及生命,排除C。故选D。
19.C 解析:由图可知,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南美洲,欧洲与南美洲隔大西洋相望。故选C。
20.B 解析:陆地面积、山峰高度和海沟深度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等能说明地球的大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1.A 解析: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处于张裂运动状况,大洋面积还会不断扩大,A正确。板块挤压运动会使海洋面积缩小,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与入海河水增多和沧海桑田变化无关,排除B、C、D。故选A。
22.A 解析:从材料可知,肯氏兽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①为亚洲,符合题意,A正确;②为南极洲,不符合题意,B错误;③为欧洲,不符合题意,C错误;④为大洋洲,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23.D 解析:化石能够远隔重洋,在不同地方发现,并不是动物迁徙的结果,因为肯氏兽是陆生动物,不可能越过大洋,A错误;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显然不是化石远隔重洋的理由,B、C错误;肯氏兽这种陆生动物原本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现在它们的化石远隔重洋,说明原来统一的大陆已经分解,这些化石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D正确。故选D。
24.A 解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珠峰新“身高”8 848.86米是指它的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选A。
25.B 解析:珠峰不断“长高”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壳不断隆起。故选B。
26.(1)欧 (2)苏伊士
(3)一 (4)喜马拉雅
解析:(1)读图可知,A是欧洲,亚洲西部与欧洲接壤。(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
27.(1)印度 东 (2)大洋
(3)50°S 西南
(4)与其他大陆距离遥远,交通非常不便,人口稀少,没有网络等。
解析:(1)读图可知,凯尔盖朗岛地处印度洋南部,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凯尔盖朗岛位于东半球。(2)读图可知,距离凯尔盖朗岛4 012千米的大洲是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3)读图可知,凯尔盖朗岛位于南半球,纬度大约是50°S。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凯尔盖朗岛位于南宁(约108°E,22°N)的南方和西方,故位于南宁的西南方。(4)读图可知,凯尔盖朗岛距离大洋洲4 012千米,距离非洲3 576千米,距离荒无人烟的南极洲还要1 661千米,交通非常不便,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没有网络,几乎与世隔绝,堪称“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
28.(1)美洲 (2)③ (3)⑤ 喜马拉雅
(4)交界 活跃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解析:(1)图中②是美洲板块。(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③太平洋板块。(3)①亚欧板块与⑤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即喜马拉雅山脉。(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此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该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29.(1)印度 红 苏伊士 直布罗陀 大西 巴拿马 太平
(2)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活跃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