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评估测试卷(解析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评估测试卷(解析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9: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评估测试卷
(总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读下面表格,完成1~2题。
总面积/平方千米
某年总人口数/万人
某年出生的人口数/万人
某年死亡的人口数/万人
4 800
223
0.12
0.04
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某区域地理信息,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  )
①某年的人口出生率 ②某年的人口死亡率 ③某年的人口密度 ④某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表示该地区(  )
A.没有婴儿出生
B.人口出生率等于零
C.人口死亡率等于零
D.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相等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为2016—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曲线代表的是(  )
A.①为人口出生率
B.②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C.③为人口死亡率
D.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4.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人口出生率变化最小
C.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5.据图判断,2022年我国(  )
A.人口出现负增长 B.生态环境改善
C.老龄化问题缓解 D.医疗水平提高
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6~7题。

6.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
7.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竹楼,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下图)。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据此完成8~9题。

8.竹楼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出现在(  )
A.北美洲北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东南部 D.非洲北部
9.竹楼屋顶坡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候炎热多雨
B.当地人喜欢这种建筑风格
C.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D.当地盛产竹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据此完成10~11题。
10.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蝉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有桥
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11.古时,人口密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
A.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沿海地区
B.山区和河流中下游平原
C.山区和高原
D.山区和沿海地区
下图为各大洲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统计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13.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①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 ②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
③欧洲的西部地区 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稠密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直接关系
B.非洲、欧洲、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
C.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所以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D.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除夕夜,我国北方地区包饺子迎新年,南方地区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区地理差异显著。读图,完成15~16题。

1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考虑的是(  )
A.地形的不同 B.气候的不同
C.方言的不同 D.植被类型的不同
16.下列关于南、北方地区人文风情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传统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工具—南乘船北骑马
17.“成都成就梦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将向全世界展示“成都微笑”,呈现“天府文化”。 下列宣传资料中,能体现成都“天府文化”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完成18~20题。

18.该男子属于(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9.该男子最可能生活在(  )
A.西亚 B.欧洲西部
C.东亚 D.北亚
20.该男子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最可能是(  )
A.英语 基督教 B.英语 印度教
C.西班牙语 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读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最有可能拍摄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B.国家人口多少
C.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低 D.国家面积大小
23.下列各组国家中,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日本、中国、澳大利亚
B.美国、俄罗斯、德国
C.冰岛、法国、巴西
D.英国、新西兰、德国
24.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
A.在北京的超市可以买到来自哈密的水果
B.在中国可以买到产自美国的电子产品
C.中国的棉花、淡水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
D.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
25.“美食外交”被历届法国总统视为彰显国家影响力的有益方式,而“文化外交”则促进了法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法两国在2024年共同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这对两国的积极影响有(  )
①促进两国旅游和文化的交流 ②推动两国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③促进欧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④对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吧。(共12分)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人口分布规律。
探究资料:图1为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图2为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图3为世界人口密度示意图。

分析与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由图1可知,世界约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_地区。(1分)
(2)纬度与人口分布:由图2可知,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的降水较多、气候温和的中纬度和________纬度地区。(2分)
(3)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由图3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有A____________、B亚洲南部、C____________、D北美洲东部,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归纳与总结:
(4)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到__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分)
拓展延伸:
(5)①区域西部濒临________洋、东部濒临红海,却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②区域平原面积广大,却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综合提升:
(7)平原是人口集中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人口却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米以上的墨西哥高原上,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
材料一: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民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具有借鉴意义。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神溪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神溪村依山傍水,以神溪泉得名,有著名的“神溪月夜”美景,有历史悠久的律吕神祠、凤山书院、关帝庙、明清古民居、古戏台等众多人文历史景观,有原生态自然景观神溪湿地公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浑源铸钟、浑源故事等,是一处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村落。

材料二:如图为神溪村景观图。
(1)写出世界各地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的主要形式。(1分)



(2)民居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简要分析神溪村形成的主要原因。(任答两点)(2分)




(3)关于如何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开发,谈谈你的观点。(任答两点)(2分)




(4)人类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众多文化遗产。请列举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列举三例)(3分)




28.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________ 。(1分)
(2)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____洲、________洲、大洋洲。这些发达国家,除________和________外,都分布在北半球。(后两个空填国家)(2分)
(3)发展中国家以________洲、非洲和________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4)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  )
A.发达国家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加强合作
C.发达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有优势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9分)
材料一:下表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收入比较表。
项目
占世界人口/%
占世界国内生
产总值/%


发达国家
20
78
发展中国家
80
22
材料二:合作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国家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需要合作。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材料三:下表为世界及部分大洲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对比表。
项目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世界
22
9
非洲
38
14
北美洲
14
9
亚洲
22
8
欧洲
10
11
大洋洲
18
7
(1)根据____________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大洋洲多为________国家。(2分)
(2)“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的“南”指________国家,该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________%。(2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分)(  )
A.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状况
B.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发展中国家高
D.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增大
(4)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  )
A.人口数量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B.控制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延缓作用,不利于发展经济
C.人口数量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5)结合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3分)



【详解答案】
1.C 解析:人口出生率等于某年该地出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以100%,人口死亡率等于某年该地的死亡人数除以总人数乘以100%,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于该地总人数除以总面积。表格中有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算出人口密度;根据出生人口和总人口可以计算人口出生率,根据死亡人口和总人口可以算出人口死亡率,根据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可以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故选C。
2.D 解析: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时,表示该地区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故选D。
3.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曲线①为人口出生率,②为人口死亡率,③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故选A。
4.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是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A错误;人口出生率变化最大,B错误;人口死亡率呈波动上升趋势,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正确。故选D。
5.A 解析:读图可知,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说明人口出现负增长;生态环境改善在图中未体现,老龄化问题也没有缓解,更说明不了医疗水平提高。故选A。
6.C 解析:深色皮肤能更好地抵抗较强紫外线的伤害,所以黑种人他们早期居住在炎热的低纬地带,也就是热带地区。故选C。
7.B 解析:白种人肤色较白,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长,胡子和体毛稠密,是因为该人种多分布于较寒冷的地区,为了防止吸入寒冷的空气,刺激肺部。故选B。
8.C 解析:竹楼为我国傣族的传统民居,傣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故选C。
9.A 解析:由上题可知,竹楼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亚洲东南部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竹楼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故选A。
10.B 解析:读材料可知,词中有“惊鹊、鸣蝉、稻花、蛙声、山前、茅店”,是乡村的景观,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B正确,D错误;乡村和城镇都有蝉和桥,所以蝉和桥不能作为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的划分依据,A、C错误。故选B。
11.A 解析: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区和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带,A正确;山区和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地势陡峭,开发程度低,所以人口较为稀疏,B、C、D错误。故选A。
12.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故选B。
13.C 解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及北美东部,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①③正确。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热,这些地区都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②④错误。故选C。
14.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有的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比如南亚;有的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比如欧洲。两者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正增长;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为负增长,B错误。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人口压力越大,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错误,D正确。故选D。
15.B 解析: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其两侧的气候差异显著,造就了南、北方地区不同的人文差异,B正确。南、北方地区的地形、方言、植被类型虽然存在差异,但不是其划分的依据,A、C、D错误。故选B。
16.A 解析:我国南、北方地区人文风情差异明显:民间体育为南赛龙舟北滑雪;饮食习惯为南米饭北面食;传统民居风格为南尖顶北平顶;传统交通工具为南乘船北骑马。故选A。
17.D 解析:由图可知,“拜水都江堰”“太阳神鸟古蜀文明”体现了成都“天府文化”,①④正确;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第一水乡周庄位于江苏苏州,②③排除。故选D。
18.A 解析:读图可知,该男子穿白袍,戴白色帽子,为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故选A。
19.A 解析:该男子为阿拉伯人,最可能位于四个地区中的西亚地区。故选A。
20.D 解析:该男子为阿拉伯人,所使用的语言为阿拉伯语,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故选D。
21.B 解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读图可知,①③④所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②所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②地区最有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故选B。
22.A 解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选A。
23.D 解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冰岛是发达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是发展中国家,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4.A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北京的超市可以买到来自哈密的水果是国内商品的流动,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故选A。
25.A 解析:“文化外交”促进了法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法文化旅游年可促进两国旅游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两国经济的合作和发展,①②正确;中国不属于欧盟成员国,中法文化旅游活动不能促进欧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③错误;中法文化旅游年是经济活动,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A。
26.(1)平原 (2)北 低
(3)亚洲东部 欧洲西部 多沿海分布
(4)地形
(5)大西 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过于干旱
(6)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
(7)墨西哥纬度低,气温高,而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较为凉爽,适宜人类居住。
解析:(1)结合图1,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2)由图2可知,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充足,气候较适宜。(3)由图3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有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西部、D北美洲东部,这些地区大多耕地广阔、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稠密。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是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较少。(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到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5)图3中,①区域是非洲北部,西部濒临大西洋,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气候极端干旱,所以人口稀疏。(6)图3中,②区域为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7)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墨西哥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但是墨西哥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墨西哥高原上。
27.(1)城镇和乡村
(2)有泉水,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制定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等。
(4)长城、北京故宫、颐和园。
解析:(1)聚落的主要形式是城镇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民居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神溪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有泉水,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开发,应该做到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制定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等。(4)人类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众多文化遗产。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长城、北京故宫、颐和园、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山西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山西五台山、云南丽江古城、福建土楼、西藏布达拉宫等。
28.(1)中国
(2)欧 北美 澳大利亚 新西兰
(3)亚 拉丁美 北半球的南部 南半球
(4)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2)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发达国家,除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国家外,都分布在北半球。(3)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发展中国家以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A正确;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加强合作,B正确;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有优势,C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C。
29.(1)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
(2)发展中 22
(3)B (4)D
(5)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