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评估测试卷
(总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被科学家称为“行星猎手”的TESS太空望远镜卫星探测器,发现了一颗行星“L98 59b”,大小介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围绕着一颗红矮星“L98 59”运行,极具有观测价值。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与红矮星“L98 59”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彗星
2.若“L98 59b”具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则该行星( )
A.与地球形态相似 B.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C.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 D.具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为航天员们送去包含服装、水果等物资的“太空快递”。航天员在太空工作6个月后,于6月4日顺利返回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东风着陆场。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据此完成3~5题。
3.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上的( )
A.地轴 B.经纬网 C.海洋 D.等高线
4.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有关地球公转的描述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A.我国昼短夜长
B.我国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在赤道附近
D.地球公转到夏至和秋分之间
5.6月4日内蒙古的景色与航天员出发时相比变化很大,是因为( )
A.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地球一天旋转一周
6.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100°E,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天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
B.当天太阳直射点运行在0°~23.5°S之间
C.当天酒泉白天比十堰市(110°E,32°N)长
D.当天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北回归线穿过广东省汕头市,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右图为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撑着直径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据此完成7~9题。
7.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正值当地(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8.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当日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一年中,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当日,内江( )
①日出最早 ②日出最晚 ③日落最早 ④日落最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 )
A.有太阳直射现象 B.有极昼极夜现象
C.位于东半球 D.位于中纬度地区
11.据图估算,P点的海拔可能为( )
A.1 680米 B.1 780米
C.1 980米 D.2 180米
苏州东部的金鸡湖风景优美(图1),湖水通过斜塘河注入吴淞江,环湖步道全长14千米,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曹老师在散步时拍摄到“大暑惊晚霞”的美丽景色(图2)。据此完成12~13题。
12.曹老师拍照的位置大致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鸡湖属于我国的内流湖泊 B.玲珑岛在桃花岛的东南侧
C.步道的图上距离约为20厘米 D.大暑节气在秋分节气之后
2023年3月21日,小明爸爸开车送他去足球运动公园参加比赛。下图是他们使用的手机导航软件截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当小明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地图( )
A.显示范围将变大 B.显示范围不变
C.比例尺将变大 D.比例尺将变小
15.当车辆行驶到图中“”标识位置时,最有可能看到的交通指示牌是( )
A. B. C. D.
16.因为比赛,小明需要比平时晚回家,该日节气与昼夜长短状况是( )
A.秋分 昼短夜长 B.秋分 昼夜等长 C.春分 昼长夜短 D.春分 昼夜等长
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事户外运动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7~18题。
1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溜索长度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0千米
B.公路的走向大致是东西方向
C.在河流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
D.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度假村此时的温度是18 ℃,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24 ℃
18.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增强防灾抗风险意识,假如在A河O处遇到泥石流(见局部放大图),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附近,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计划组织野外地理研学,同学们准备了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为研学作参考。下图为研学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①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陡崖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0.以下对地形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
A.沿②线登山比沿③线登山更容易 B.该图等高距为1000米
C.⑤位于④的西北方向 D.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
21.研学途中测得A地的气温为20 ℃,此时B地气温最接近的是( )
A.16.2 ℃ B.18.2 ℃ C.21.8 ℃ D.22.8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2~23题。
22.下列关于甲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平原地区,有河流流经
B.海拔在200米以上,周围有丘陵
C.东北方向有一处温泉
D.位于山谷地区,周围有高大山脉
23.该地可开发的旅游项目是( )
A.①处攀岩 B.②处蹦极
C.③处漂流 D.④处宿营地
悬臂长城(如图)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虚线,能正确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的是( )
25.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度较缓,易于修建 B.便于排水,减轻洪涝灾害
C.视野开阔,易守难攻 D.展示高超建筑工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
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驶上火星表面,获取了巡视区的大量科学数据。不过,“祝融号”火星车进入日凌阶段时,地面和火星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行星日凌是指地球和行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某时刻太阳系行星位置图。
(1)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填行星名称)两行星轨道之间,图中最可能出现日凌现象的行星是________。(3分)
(2)试说明“祝融号”火星车进入日凌阶段时,地面和“祝融号”火星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原因。(2分)
(3)从太阳系行星运行及轨道角度,说明行星之间能出现日凌现象所具备的运行条件。(3分)
27.秋分前后,小明和同学们周末到郊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1分)
(1)同学们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路线在A处集合。两条路线中相对平缓的是______路线,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2分)
(2)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处最佳观看点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3分)
(3)同学们查阅天气预报,得知次日甲村最低气温23 ℃,有同学建议第二天早晨带件羽绒服去看日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请说明理由。(3分)
(4)同学们得知,甲村计划修建自来水厂(位置如图所示),预案中有D、E两处引水点,你认为哪处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28.辽宁省某校地理小组开展制作山体模型、绘制与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活动。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材料:染色水、标注刻度的透明塑料盒、黏土、喷壶等。
第一步:制作山体模型(图1)。
第二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图2)。
(1)图2是某同学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过程的照片,正确排序是②________(填序号)。(2分)
(2)注水时观察到水流汇集的山体部分是________。(1分)
第三步: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对比图1、图3)。
(3)图3是标注了地图“语言”的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缺少________(选填“比例尺”“方向”或“图例”)。(1分)
(4)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连接两村的拟建公路中,线路②比线路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________。(1分)
(6)B坡植树种草具有____________等作用。(答出一点即可)(2分)
29.2022年6月21日,某“驴友”团到湖北某地参加户外探险活动。图1是该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7分)
(1)图1中,“驴友”们沿着①线,大致朝着________方向最容易登上山顶,晚上宿营,他们的帐篷最适合搭建在②地,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乙两座山峰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这两座山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此时,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B处,是________节气,该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科考队员适合去______极考察。
【详解答案】
1.A 解析:行星“L98 59b”围绕着一颗红矮星“L98 59”运行,说明红矮星“L98 59”为恒星,与太阳属于同一类天体。故选A。
2.D 解析:若“L98 59b”具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则该行星具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D正确;与地球形态相似、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A、B、C错误。故选D。
3.C 解析: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看到地球上的海洋,C正确;而地轴、经纬网和等高线都是人为创造的,不是地球本身自然存在的,故不能观测到,A、B、D错误。故选C。
4.A 解析:11月2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我国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A正确,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介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C错误;此时地球公转到秋分和冬至之间,D错误。故选A。
5.C 解析:航天员于2022年11月29日出发,此时为冬季,返回时6月4日接近夏至日,冬、夏季节景色不同主要是季节交替的结果,这取决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C正确;而地球自转主要影响地方时、昼夜交替、时差等现象,A、B、D错误。故选C。
6.B 解析:读图可知,5月30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1日前后)之间,即图中的①②之间,A正确;5月30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1日前后)之间,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0°~23.5°N之间,B错误;酒泉纬度较高,白昼较长,当天酒泉白天比十堰市(110°E,32°N)长,C正确;当天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D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B。
7.B 解析: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太阳位于天顶,此时太阳直射该地区,正值当地正午。故选B。
8.B 解析: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球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观测者通过钢管看到太阳时,太阳位于天顶,此时太阳直射该地区,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因此,当日节气为夏至,B正确,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排除A、C、D。故选B。
9.B 解析:此日为夏至日,内江位于四川省,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所以日出最早、日落最晚,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10.C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范围为28°N~28.5°N,经度范围为104.5°E~105°E,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位于低纬度地区,A、B、D错误;该地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正确。故选C。
11.D 解析:读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P点海拔为2 100~2 200米,2 180米符合题意。故选D。
12.A 解析:读图分析,图2中的东方之门是正面拍摄,位于湖泊西面,且由“大暑惊晚霞”可知,拍摄方向是向西,因此曹老师拍照位置大致在①处。故选A。
13.C 解析:金鸡湖湖水通过斜塘河注入吴淞江,不属于内流湖泊,A错误;玲珑岛在桃花岛的西北方,B错误;图中比例尺表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700米,环湖步道全长14千米,可计算出步道的图上距离约为20厘米,C正确;大暑节气在秋分节气之前,D错误。故选C。
14.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使用电子地图时,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显示的范围变小,内容变详细,比例尺将变大。故选C。
15.B 解析:读图可知,当行驶到图中标识位置时,可以判断车辆向西行驶,沿着人民路行驶,前方南北走向的道路为建设路,与人民路走向一致的为光明路和解放路,B正确。
16.D 解析: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为9月23日前后。故选D。
17.C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1∶100 000,因此若图中溜索长度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千米,A错误;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公路的走向大致是南北方向,B错误;在河流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因为河流A所处的等高线更加密集,坡度更陡,河流流速更快,C正确;度假村的海拔为400米,山峰C的海拔为1 410米,因此两地相差1 01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的规律,可以判断出当度假村的温度是18 ℃时,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12 ℃,D错误。故选C。
18.B 解析:由图可知,O点所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因此O点位于山谷之中,在山谷中遇到泥石流时,最佳的逃生路线是向垂直于该地的山坡上逃生,图中四条逃生路线中,垂直于O点的为路线②,所以正确的逃生路线是路线②。故选B。
19.C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①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故选C。
20.A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②线处比③线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沿②线登山比沿③线登山更容易,A正确;该图等高距为100米,B错误;按照图中指向标判断,⑤位于④的东南方向,C错误;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D错误。故选A。
21.B 解析: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由图可知,图中B地海拔比A地高300米,气温比A地低1.8 ℃。测得A地的气温为20 ℃,此时B地气温最接近的是18.2 ℃。故选B。
22.A 解析:读图可知,甲村位于平原地区,有河流流经,A正确;甲村海拔在200米以下,B错误;甲村的西北方向有一处温泉,C错误;甲村位于平原地区,周围没有高大山脉,D错误。故选A。
23.C 解析:据图可知,①处为鞍部,攀岩一般选择陡崖处,A错误;②处为山脊,不适合进行蹦极,B错误; ③处为山谷,有河流流经,可以进行漂流,C正确;④处为陡崖,不能选择此处作为宿营地,D错误。故选C。
24.A 解析:据材料可知,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①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A正确;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不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B错误;③处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不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C错误;④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不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D错误。故选A。
25.C 解析: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是视野开阔,易守难攻,C正确;悬臂长城建在山脊上,周边沟谷较深,修建困难,A错误;“便于排水,减轻洪涝灾害”“展示高超建筑工艺”都不是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26.(1)火星 木星 木星
(2)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火星与地球通信受到干扰。
(3)太阳系行星绕太阳运动,处在不同轨道面;行星运转周期不同。
27.(1)n 鞍部
(2)B 理由:B处位置偏东且海拔更高,视野开阔。
(3)没必要。理由:B山峰的海拔为700~750米,甲村庄的海拔为150~200米,二者最大的相对高差为6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可计算出B山峰的最低温为19.4 ℃。B山峰次日的最低气温为19.4 ℃,气候较温和,不需要穿羽绒服保暖。
(4)D处。理由:D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更好,并且可以实现自流。
或E处。理由:E处距离自来水厂更近,饮水路线修建工程量小,节省资金。
解析:(1)等高线越稀疏,坡度相对来说越平缓。由图可知,n路线穿过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集合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属于鞍部,较为平坦,适合露营。(2)B处位置更偏东,没有山峰遮挡;B处海拔为700~750米,C处海拔为650~700米,B处海拔更高,视野开阔。(3)由上题分析可知,B处为最佳观看日出的地点。B山峰的海拔为700~750米,甲村庄的海拔为150~200米,二者最大的相对高差为6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次日甲村最低气温23 ℃,所以B山峰的最低温为19.4 ℃。所以,B山峰的气温较为温和,不需要携带羽绒服。(4)D处更适合作为引水点,D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更好,并且可以实现自流。或E处更适合作为引水点,E处距离自来水厂更近,饮水路线修建工程量小,节省资金。
28.(1)①④③ (2)山谷
(3)比例尺 (4)西北流向东南 (5)缓
(6)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为首先②将制作的山体模型放入塑料盒内,再将①染色水注入盒内至水深1厘米处,然后再④在透明盖板上画出水深1厘米时等高线的形状,最后③重复上述操作,高出其他等高线,所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过程的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2)当把水注入装有山体模型的塑料盒时,水流会汇集到两边高、中间低的山谷地带。(3)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读图可知,图中缺少比例尺。(4)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根据其海拔的高低得出,河流A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5)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6)B地所在位置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陡,所以在这里植树种草,具有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29.(1)东南 ②地是鞍部,这里地势平坦开阔,适宜搭建帐篷 3 山地
(2)夏至 昼长夜短 北
解析:(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图1中,“驴友”们沿着①线,大致朝着东南方向最容易登上山顶,晚上宿营,他们的帐篷最适合搭建在②地,②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等高线较稀疏,地势较平坦。图中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若甲、乙两座山峰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这两座山峰的实地距离是3千米。该区域等高线大多高于500米,且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2)此时,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B处,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节气,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科考队员适合去北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