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30 13:29:30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情境导入
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不同景象
黑龙江省漠河
海南省海口
(一)气候复杂多样——气温
新课学习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
1月0℃等温线
相 差
48℃
秦岭——淮河一线
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漠河
冬季最冷
新课学习
秦岭
南岭


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获得太阳光热少。
冬季风
原 因
新课学习
相差4—12℃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
夏季气温最低
(海拔高)
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
青藏高原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
新课学习
划分指标:活动积温
(一)气候复杂多样——温度带
我来说一说
地 形 区 塔 里 木 盆 地 准噶尔盆地 四 川 盆 地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 北 平 原 黄土高原 海


温 度 带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亚热带
中温带
暖温带


新课学习
水稻,热带作物 >8000℃
水稻,油菜、冬小麦 4500~8000℃
冬小麦、玉米、谷子等 3400~4500℃
春小麦、大豆、玉米等 1600~3400℃
春小麦、马铃薯等<1600℃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温度带与主要作物及熟制、活动积温
新课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降水
800mm
400mm
200mm
50mm
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00mm
中国雨极:火烧寮
新课学习
7、8月份
7、8月份
3-8月份
4-9月份
时间分配: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的集中程度越高
新课学习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半干旱与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一)气候复杂多样——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新课学习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北山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天山等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新课学习
森 林
森林、草原
草 原
荒漠草原、荒漠
新课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新课学习
灌木
草原
苔原
冰原
青藏高原
垂直气候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新课学习
气 候
复杂多样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
有利于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新课学习
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海南岛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稻
羊毛
小麦
香蕉
连 连 看
新课学习
这种冬夏季盛行的相反的风向,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我国的季风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夏季
高气压
新课学习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地 形:
山脉阻挡
新课学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新课学习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北方
南方
暖空气
冷空气
新课学习
雨带的推移规律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新课学习





退
新课学习
7~8月份
4~9月份
4~12月份
新课学习
最高月平均气温:7 月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雨热同期
新课学习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雨热同期
有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农作物旺盛
生长,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
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夏季风异
常的年份
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推进迅速——南旱北涝
夏季风势力弱,向北推进迟缓——南涝北旱
新课学习
气象站名称 齐齐哈尔 巴黎
纬度 北纬47.23度 北纬48.58度
海拔 146米 65米
1月平均气温 -19.2℃ 3.5℃
7月平均气温 22.8℃ 18.4℃
气温年较差 40.2℃ 14.9℃
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
1.冬季偏冷,夏季偏热。
2.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大陆性特征明显
新课学习
(三)多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
寒 潮、 梅 雨、
台 风、 沙尘暴
小组探究展示:
以一种特殊天气为例,谈谈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范围、影响的后果、如何防御以及在生活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新课学习
寒潮: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降 温
霜 冻
大 风
雨 雪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原因:海拔高)
秋末冬季初春
新课学习
梅 雨
发生地区:江淮地区
主要特征:阴雨连绵,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又称“霉雨”。
发生时间:夏初
新课学习
时间:夏季
影响:狂风、暴雨、
风暴潮
影响地区:琼、粤、
桂、台、闽、浙等
省区。
台风: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新课学习
在干旱的春季,我国西北和北方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多,大风频繁,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
新课学习
(四)多旱涝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气候灾害。不仅西北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
干旱的土地
新课学习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是东部平原的多发灾害之一。
被洪水淹没的家园
拓展延伸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1)1月0 ℃等温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6)水稻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7)水田和旱地分布分界线
一、选择题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是因为 ( )
①北方白昼短 ②北方太阳高度低
③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 ④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2.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季风区的是 ( )
A.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3.如果在7月份以后,雨带仍未推进到华北地区,我国东部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是 ( )
A.南涝北旱 B. 南北皆旱
C. 南旱北涝 D. 南北皆涝
4.我国伏旱多发生在(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北地区
C
A
课堂练习
5.我国季风气候热量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 B. 冬季温和多雨
C. 雨热同期 D. 全年高温多雨
C
课堂练习
二、填空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月 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体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是 带与 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2.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
、 、 。
1
0
800
暖温带
亚热带
湿润
半湿润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冬季、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温度带;干湿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雨带的推移规律;雨热同期)
多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多旱涝灾害(干旱、洪涝)
1.完成教材第35页和38页活动。
2.熟记本课知识点。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旱涝灾害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明显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2·1·c·n·j·y
(4)了解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提升能力的目的。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树立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难点】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1-c-n-j-y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生答两地气候不同)。要想了解我国的气候,先来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新课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
多媒体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回答:
1.黑龙江的漠河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24℃以下)
2.海南省的海口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16℃以上)
3.两地相差多少度?(48℃以上)
4.找出我国1月0℃等温线,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观察1月0℃等温线大致穿过哪些地区?(秦岭——淮河延伸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总结: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多媒体出示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小组合作探究: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风的影响如何?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
结论:
1. 冬季风的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方地区首当其充,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在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远低于北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高,而海南岛和台湾岛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山脉的阻挡。
3.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总结: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冬季风的影响和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多媒体出示“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回答:
1.黑龙江省7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度?(16至24℃)
2.海南省7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度?(28℃以上)
3.北方和南方7月平均气温大致相差多少度?(4—12℃)
4.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在哪里?(吐鲁番)
5.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大约为多少度?为什么这里成为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大约为8℃左右,主要是因为海拔高)21·cn·jy·com
总结: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的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了五个温度带。21cnjy.com
(2)温度带
多媒体展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读图探究回答:
1. 我国共划分为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划分依据是什么?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结论:
1.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划分依据是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以主要指标。
2.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包括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以及辽宁南部等地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中温带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0℃等温线一致。
指导学生把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填在图2-24上,并用红线勾画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填表练习,加以巩固:
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海南岛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亚热带 中温带 暖温带 热带
过渡:不同的温度带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作物的熟制也不一样。
指导学生看教材“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表,回答问题:
1.五个温度带的活动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2.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分别是一年几熟?
学生回答。
再次出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请学生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温度带适合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活动积温、作物熟制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树立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观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课时
(3)降水
多媒体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指导学生在图中分别勾画出1600mm、800 mm、400 mm、200 mm、50 mm等降水量线。www-2-1-cnjy-com
提问:我国降水在空间上分布均匀吗?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多媒体出示从北到南四城市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学生读图探究回答问题:
1.四地的降水量在季节分配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主要差异在哪些方面?
结论:四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都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差异性表现在以武汉和广州为代表的南方地区雨季长,北京、哈尔滨为代表的北方地区雨季短。  21*cnjy*com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的集中程度越高。
(4)干湿地区
多媒体出示“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降水有关系吗?它的划分依据是降水吗?(学生回答)
总结: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指导学生勾画出四个干湿地区的划分界线,并与等降水量线对比,看看与哪些等降水量线一致。
总结: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同桌互助:对照“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和“中国地形图”,看看我国四个干湿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各自的典型植被分别是什么?
总结: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代表植被是森林;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代表植被是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天山等地,代表植被是草原;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等地,代表植被是荒漠草原、荒漠。
(5)气候类型
多媒体出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学生找出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展示:“青藏高原垂直气候图”提问:青藏高原的地表植被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结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 ( http: / / www.21cnjy.com )0米以上,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灌木往山上依次过渡为草原、苔原、冰原。由此可见,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
总结: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小组探究: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性有什么好处?
总结: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连连看活动:将下列相关项目用直线连接起来
长江中下游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水稻
内蒙古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羊毛
华北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麦
海南岛 温带大陆性气候 香蕉
第三课时
(二)季风气候显著
师:黄土高坡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可见我国经常刮西北风和东南风,为什么会刮这两种风呢?进入下面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图,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里?盛行什么风向的风?有什么性质?
2.夏季风的源地在哪里?盛行什么风向的风?有什么性质?
总结:冬季风的源地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自大陆内部偏北方向的风,风向性质干冷;夏季风的源地在海洋,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方向的风,风向性质暖湿。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我国的季风气候。【来源:21cnj*y.co*m】
过渡:根据夏季风的活动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区域叫季风区,难以到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探究:为什么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小?
总结:一是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二是山脉的阻挡。
指导学生勾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对照我国山脉分布图,找出哪些山脉阻挡了夏季风?
总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过渡:正是由于这些山脉的阻挡,形成了我国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
展示锋面雨的形成过程和雨带的推移规律
总结: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年4、5月份,雨带开始以南部沿海登陆;6月份,向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一个月,形成“梅雨”;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而这时长江中下游则出现“伏旱”天气;9月份由北向南迅速撤回南部沿海;10月,夏季风结束,雨季结束。21教育网
多媒体展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图,学生析图回答问题:
1.三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分别是哪几个月份?
2.三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分别是哪几个月份?
3.三地的水热配合情况如何?
总结:北京降水量超过100m ( http: / / www.21cnjy.com )m毫米的月份分别是7、8月份;上海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分别是4——9月;广州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分别是4——12月。三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都是在7月,由此可见,三地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得出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雨热同期。21*cnjy*com
小组合作探究:季风气候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总结:
雨热同期:有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农作物旺盛生长,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夏季风异常的年份:夏季风势力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势力弱——南涝北旱
出示表格:齐齐哈尔与巴黎的气温比较
气象站名称 齐齐哈尔 巴黎
纬度 北纬47.23度 北纬48.58度
海拔 146米 65米
1月平均气温 -19.2℃ 3.5℃
7月平均气温 22.8℃ 18.4℃
气温年较差 40.2℃ 14.9℃
提问:在纬度相似的情况下,齐齐哈尔与巴黎的1月、7月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年较差有什么不同?(学生对比分析)www.21-cn-jy.com
总结: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气温的年较差大,得出我国的气候有显著的大陆性。
第四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三)多特殊天气
学生合作探究灾害性天气,之后以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天气为例,谈谈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范围、影响的后果、如何防御以及在生活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展示。(学生讨论交流结果,教师及时进行点拨指导)
(四)旱涝灾害
小组合作探究:旱涝灾害的成因及对我国农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季风气候对降水的影响,讨论分析旱涝灾害出现和多发的原因,以及我们能为减灾做些什么?)【版权所有:21教育】
总结:干旱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最常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气候灾害,不仅西北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是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三、拓展延伸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 ℃等温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6)水稻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7)水田和旱地分布分界线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是因为 ( D )
①北方白昼短 ②北方太阳高度低
③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 ④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季风区的是 ( D )
A.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3.如果在7月份以后,雨带仍未推进到华北地区,我国东部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是 (A )
A.南涝北旱 B. 南北皆旱
C. 南旱北涝 D. 南北皆涝
4.我国伏旱多发生在( C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北地区
5.我国季风气候热量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特征是(C )
A.夏季高温少雨 B. 冬季温和多雨
C. 雨热同期 D. 全年高温多雨
二、填空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1 月 0 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体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是亚热带 带与 暖温带 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 湿润 地区与 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五、课堂小结
本课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
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冬季、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温度带;干湿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雨带的推移规律;雨热同期)
多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多旱涝灾害(干旱、洪涝)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第35页和38页活动。
2.熟记本课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图,加强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究,发现规律。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小组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个别地方由于时间紧张不得不仓促结束,还需精讲精练。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的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多灾害性天气
多旱涝灾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的气候》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我国冬季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是( )
A.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偏高B.北方白昼时间长C.南方白昼时间短 D. 冬季风的影响
2.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下列哪些界线一致( )
A.1月0℃等温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3.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4.华北平原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5.下列地形区位于季风区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7.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8.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影响 D.地势影响
9.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0.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
11.海南岛的主要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雨季景象( )
A.南部沿海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3. 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雨热同期
14.影响我国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是( )
A.旱涝灾害 B.寒潮 C.梅雨 D.台风
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我国气候带有明显的海洋性 D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二、综合提升
1.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
(2)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________,且受到_________ (地形)的阻挡。
(3)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当地降雨形式是 雨,主要集中于______季。
(4)夏季风与雨带的进退如果“失常”,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会造成 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 ,如果雨带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的时间长,则会出现 。
(5)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是 ;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中国的气候》一课一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D.
解析:我国冬季气温差异大一方面是因为冬季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到一些东西山脉的阻挡,势力会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故选D.21教育网
2.A.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1月0度等温线;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选A.21cnjy.com
3.A.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海拔高。故选A.
4.B.
解析:湿润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大部分。故选B.
5. D.
解析:我国的四大盆地只有四川盆地位于季风区,其他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都位于非季风区。故选D.www.21-cn-jy.com
6.B.
解析:玉门关在我国甘肃,这里降水较少,受夏季风影响小,因此“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选B.21·cn·jy·com
7.D.
解析: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选D.
8.B.
解析: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夏季盛行来自大洋的偏南风,这种冬夏季盛行的相反的风向,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我国的季风气候。故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A.
解析: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故选A.
10.B.
解析: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故选B.
11.A.
解析:海南岛位于热带,主要的作物是三季稻。故选A.
12.B.
解析:每年的6月份,雨带会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会阴雨连绵一个月,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13.A.
解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系列生长,使中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故选A.www-2-1-cnjy-com
14.A.
解析: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不仅西北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故选A.2-1-c-n-j-y
15.C.
解析:我国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带有明显的大陆性。而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C答案是错误的。故选C.
二、综合提升
(1)A B
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此线以东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属于季风区;此线以西,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属于非季风区。
(2)遥远 山脉
解析: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主要原因:一是受海陆位置影响,距海遥远,另一方面受地形影响,受到一些山脉的阻挡,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2·1·c·n·j·y
(3) A 锋面 夏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降水形式是锋面雨,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且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4) 旱涝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解析: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推进快,在北方滞留时间长,会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势力弱,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
(5)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解析: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降水量大,较为湿润,而越西北内陆,降水量越小,干旱程度加重。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份的降水量,会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越往北去,华北、东北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特征更加明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