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学案
学习方法点拨
1.本课实际上讲述了商鞅变法面临的社会背景。
2.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根源,并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分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系关系。【出处:21教育名师】
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①
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②
、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版权所有:21教育】
2.表现
⑴经济上
A.农业:③
和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出现并逐步推广,加上兴修水利、农田施肥等措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21
cnjy
com
B.手工业:⑤
日益进步,各行业都有新的成就。
C.商业:⑥
、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⑵阶级关系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⑦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⑧
关系,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⑶政治上:社会的发展要求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废除⑩
制度,建立和强化
。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的局面需要打破。
⑷军事上:战争更加频繁,春秋时期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
战争。为了避免失败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纷纷改革变法,扩充实力。
⑸文化上:
风气兴起,
兴盛,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拓展点拨】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法,要抓住当时的社会背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急剧变化的特点。理解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综合分析。
【自我校对】①大变革;②军事;③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具;④牛耕;⑤技术;⑥邯郸;⑦土地私有制;⑧人身依附;⑨生产力;⑩奴隶主贵族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 争霸战争; 兼并; 私人讲学; 民间办学;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
⑴齐国管仲改革
A.发展①
,整顿和发展②
。
B.改革赋税制度,采取“③
”的政策。
⑵鲁国的改革:鲁国实行“④
”,“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⑤
。www.21-cn-jy.com
2.战国时期
⑴背景
A.经济上: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⑥
所代替。
B.政治上:⑦
阶级要求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⑧
,发展封建经济。21·世纪
教育网
⑵目的: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改革,实现⑨
,巩固统治,争取⑩
胜利。
⑶魏国李悝变法
A.实行“
”,发展农业生产。
B.推行“
”,稳定小农经济,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C.制定《
》,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⑷楚国吴起变法
A.限制
权力,改变世袭的
。
B.变相没收
的土地。
C.裁免官吏,消减官吏
,奖励军功。
D.要求官吏
,严禁私门请托。
⑸
、
和韩国也陆续改革。
【拓展点拨】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力量尚不够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而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确立,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统治、维护既得利益,积极倡导社会变革,发展封建经济,于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春秋时代的新型社会开始。但是改革变法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才最终确立封建制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自我校对】①工商业;②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③相地而衰征;④初税亩;⑤土地私有;⑥土地私有制;⑦新兴地主;⑧特权;⑨富国强兵;⑩兼并战争; 尽地力之教; 平籴法; 法经; 贵族; 分封制; 旧贵族; 俸禄; 秉公执法; 齐国; 赵国;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泰国
1.不利形势
⑴秦国偏居①
,比中原各国都要落后。
⑵公元前4世纪初,秦国开始实行一些改革,但秦国的②
仍无根本改观。
2.有利条件
⑴秦国国君权力比较③
,④
势力相对较弱。
⑵⑤
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⑶民风质朴,⑥
充斥。
3.历史机遇
⑴晋国分裂为⑦
、
、
三国,力量大大削弱。
⑵中原士人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⑧
。
4.直接原因:商鞅来到秦国,受到⑨
重用。
【拓展点拨】公元前4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一方面,长期以来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已分裂成魏、韩、赵三国;另一方面,中原地区众多人士纷纷游说各国,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创造了可能。21教育网
【自我校对】①关中;②总体面貌;③集中;④旧贵族;⑤法家学说;⑥尚武精神;⑦魏、韩、赵;⑧可能性;⑨秦孝公;21·cn·jy·com
重点难点知识解析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d建社会确立的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1cnjy.com
1.经济上
⑴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⑵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地主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上
⑴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
⑵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⑶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
⑷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掌握政权。
3.思想上:私学兴起,流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尤其是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变法改革潮流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潮流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末期,随着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封建生产关系出现,且逐渐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
2.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掌握政治权利。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进行要求各国国君通过内政改革增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取得战争的胜利。2·1·c·n·j·y
4.法家思想提供了变法改革的理论武器。
在这种形势下,各国相继出现受到国君支持、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变法,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有哪些?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可以从背景、目的、措施、性质、结果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2-1-c-n-j-y
1.背景相同:都是在封建土地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都是在愈演愈烈的争霸战争推动下产生的。www-2-1-cnjy-com
2.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的胜利。 21
cnjy
com
3.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4.性质、代表利益、指导思想相同:都是一场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化运动。
5.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来源:21cnj
y.co
m】
四、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各国务是怎样处理土地与人口之间关系的?
1.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把土地与赋税相挂钩。
2.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按亩收税。
3.魏国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4.楚国强令旧贵族迁居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变相没收他们的土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