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第四单元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基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第四单元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基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5:52:19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第四单元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基础)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邢台月考)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完成下图动作时(  )
A.①舒张,②收缩
B.②两端附着在肱骨上
C.需要肌肉和骨骼的协调配合
D.只需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参与
2.(2024八上·双城期中)如图是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滑冰动作需要多个系统配合来完成
B.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3.(2025八上·宁乡市期末)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有关关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节窝和关节头合称关节面
B.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关节和骨组成人体运动系统
D.关节囊十分坚韧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4.(2024八上·南通期中)打羽毛球时肘关节起着重要作用,下图表示与其有关的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肱二头肌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B.肱二头肌牵拉尺骨绕肘关节活动
C.维持图示状态需要肱二头肌肌群舒张
D.维持图示状态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5.(2023八上·荣县月考)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图是运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⑧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构成
B.结构②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C.结构⑤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D.当⑧受到刺激收缩时,会牵动⑦绕⑥运动
6.(2024八上·五华月考)小齐同学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当他接住队友传过来的球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B.关节起了支点的作用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所需能量由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7.(2024·绵竹模拟)第二届山东省自行车黄河挑战赛2023年4月2日在德州齐河举办。参赛选手们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下列关于骑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骑行运动只由神经系统调节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C.骑行途中,选手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
D.选手夺冠时,观众欢呼雀跃,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8.(2024八上·鹿寨期末)人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下列情况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
A.肱骨骨折 B.肩关节脱臼
C.股四头肌拉伤 D.皮肤擦伤
9.(2024八上·关岭期末)构建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小秦用木棒、橡皮筋、气球、螺母等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0.(2024八上·松原期中)轮滑运动要规范佩戴护具,护具紧实的包裹可以避免关节受伤。护具的作用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  )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软骨 D.关节头
11.(2024八上·潮州期中)某同学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关节模型,推测海绵模拟的是(  )
A.关节头 B.关节软骨 C.关节腔 D.关节囊
12.(2024八上·淮安期中)百米赛跑时,同学们听到教练指令枪声后,会立即起跑,下列对枪声进入同学们耳朵直至形成听觉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外耳道→耳郭→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B.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C.耳郭→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D.耳郭→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13.(2023八上·蒲城期中)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人耳中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  )
A.鼓膜和鼓室 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耳蜗和半规管
14.缉毒犬经训练后具备识别毒品及毒品衍生物的能力,效率是人类的几十倍,其搜寻毒品依赖的是(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15.(2025八上·广州期末)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爱眼日的宣传口号之一是“有远见,不近视”。下列做法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每天进行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 B.长时间、近距离看电子产品
C.阅读时保持合适的距离 D.每天按时做眼保健操
16.(2025八上·淮安期末)2024年奥运会中乒乓球项目包揽了所有的金牌。中国健儿们表现出色,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高超的竞技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在奥运会中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图1为樊振东击球的某一瞬间,图2为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B.②是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C.看着乒乓球飞向远处,要通过晶状体曲度的改变来实现
D.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7.(2024八上·昆山期末)下列有关视觉形成和近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像的形成部位在视网膜 B.看远物时晶状体凸度变大
C.看远处可以缓解视觉疲劳 D.可戴凹透镜矫正近视
18.陕西皮影以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华县皮影剧团中有一位演员已经成年,但身高才80厘米,与其身高有关的是他体内的(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岛 D.肾上腺
19.教育部推出的五项管理中的睡眠管理,要求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与生长激素的分泌密切相关,下列对于该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巨人症
B.生长激素由内分泌腺垂体分泌
C.生长激素经过导管进入血液
D.生长激素具有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
20.(2025八上·丹阳期末)丹阳一名父亲18年坚持在同一地点为女儿拍“生日照”,记录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的过程。与“女大十八变”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A.生长激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甲状腺素
21.(2025八上·志丹期末)某同学在饲养缸中养了10只小蝌蚪,要让蝌蚪提前发育成蛙,可在饲养缸的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青蛙饲料
22.(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喇叭声时,就会迅速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及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
A.非条件反射耳蜗 B.条件反射鼓膜
C.条件反射耳蜗 D.非条件反射大脑的一定区域
23.(2025八上·如皋期末)肺牵张反射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初生婴儿存在这一反射,出生4~5天后,该反射就显著减弱。如图为肺牵张反射弧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人体的有关神经中枢,a、b、c表示肺牵张反射的相关结构,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③脑干,a为传入神经
C.屏住呼吸时,受到①大脑皮层的调控
D.④是脊髓,灰质分布在蝶形白质的周围
24.(2025八上·梁溪期末)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有关的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依次是(  )
A.大脑、脑干和小脑 B.大脑、小脑和脑干
C.小脑、大脑和脑干 D.脑干、小脑和大脑
25.(2024八上·大埔期中)下列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列病症与可能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病症 甲亢 脚气病 呆小症 贫血
可能病因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缺乏维生素A 幼年时期胰岛素分泌不足 缺乏维生素C
A.A B.B C.C D.D
二、实验探究题
27.(2024·八上·峨山期末)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邀请你参加如下表实验。
组别 数量(只) 小白鼠类型 灌喂物质 实验前血糖浓度(mmol/L) 灌喂四周后血糖浓度(mmol/L)
甲 10 正常 2mL蒸馏水 3.85 3.94
乙 10 糖尿病 2mL蒸馏水 19.46 19.00
丙 10 糖尿病 2mLX物质 19.62 10.12
(1)请提出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    ?
(2)表格中的“X物质”应是指    。
(3)每组中所选取小白鼠的性别、月龄、体型、体重等应相同,目的是控制    ,
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中能否只用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5)实验结果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小白鼠    (填“有”或“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三、综合应用题
28.(2025八上·双峰期末)明明很喜欢动手制作各种模型,生物课上,他展示了自己和几位同学一起制作的“缩手反射模型”,如图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相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拉动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模型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轴承”相当于   ,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   (填字母“A”或“B”)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生物老师给予了明明等同学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29.(2024八上·徐州期末)褪黑素是由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变化会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眼球的属于   上,效应器是属于   。
(2)从调节过程可知:与白天相比,夜晚血液中褪黑素的浓度属于   (填“升高”或“降低”)。松果体通过褪黑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由此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神经调节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晚上睡觉前玩手机,手机光线会属于   (填“促进”或“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
30.(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2023年10月8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完美收官。受到鼓舞的小秦决定,本学期尽可能跑步去学校。跑步不仅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才能被吸收。
(2)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   (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最终会到达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   中分解有机物,释放   , 满足跑步的需要。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血量。
(4)小秦在跑步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   (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他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他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   反射。
(5)到达学校,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出汗一方面可以调节体温,另一方面还可以排出水、少量的   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代谢废物还会以呼吸和   等方式排出体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A.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属于屈肘动作。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所以,②肱三头肌的一端附着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桡骨上,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
D.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2)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解析】【解答】A. 滑冰动作的完成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相互配合。例如运动时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来提供更多氧气和能量等, A正确。
B. 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这样骨骼肌收缩时才能牵拉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 B错误。
C. 运动员完成动作时,肌肉收缩等生理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 C正确。
D.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和控制肌肉运动,保证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答案】C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4.【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5.【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6.【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解析】【解答】A、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才能收缩,从而产生运动, A正确;
B、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B正确;
C、当小齐接住队友传过来的球时,属于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
D、运动所需能量由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场所是线粒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7.【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这是选手在多次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对发令声的条件反射, A正确。
B. 骑行运动虽然主要由神经系统调节运动系统参与,但还涉及到其他系统的协同作用。例如,呼吸系统需要提供氧气供肌肉使用,循环系统需要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并将代谢废物运走。因此,骑行运动并不是只由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 B错误。
C. 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它负责协调肌肉的运动,使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在骑行途中,选手需要不断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平衡,这主要受到小脑的调节, C正确。
D. 当选手夺冠时,观众会欢呼雀跃,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系统通过兴奋传递,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激素如肾上腺素等也会分泌增加,进一步加剧这种情绪反应,使观众表现出面红耳赤等生理变化, 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之一,它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对生理机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精确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其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活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而条件反射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神经调节在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8.【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肱骨骨折后需要骨膜的成骨细胞来愈合,所以肱骨骨折后不能立即运动,需要肱骨愈合后才能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叫脱臼,需要及时治疗,所以肩关节脱臼会影响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骨骼肌提供动力,股四头肌拉伤会影响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皮肤擦伤并没有损伤骨、关节等,不会影响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9.【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10.【答案】A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关节结构主要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其中,关节囊是包裹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它不仅将关节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还通过其内部的滑液提供润滑,减少摩擦,同时其坚韧的结构也提供了额外的保护,防止关节在运动中受到损伤。轮滑护具通过紧实的包裹,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防止关节过度弯曲或受到外部冲击,这与关节囊的功能最为相似。因此,护具的作用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
故选A。
【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11.【答案】B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2.【答案】B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13.【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因此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4.【答案】B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常见的感觉器官中,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皮肤是触觉器官。缉毒犬的鼻子非常灵敏,靠嗅觉来搜寻毒品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15.【答案】B
【知识点】眼的卫生保健
16.【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7.【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18.【答案】A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皮影演员成年后身高仅有80厘米,其可能患有侏儒症,侏儒症的成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与之有关的内分泌腺是垂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性激素能够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
19.【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A错误;
B、生长激素由内分泌腺垂体分泌,B正确;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生长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C错误;
D、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内分泌腺,无导管 )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 。
20.【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21.【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22.【答案】C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3.【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4.【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5.【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选项:骨骼肌没有跨过关节,也没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无法起到牵拉骨运动的作用,A 错误。
B 选项:骨骼肌跨过关节,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符合骨、关节、骨骼肌的正确关系,B 正确。
C 选项:骨骼肌的附着方式不能有效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不符合正确结构关系,C 错误。
D 选项:骨骼肌没有跨过关节,不能实现对骨运动的牵拉,D 错误。
故选B。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26.【答案】A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疾病;呆小症是幼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贫血是缺少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的;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7.【答案】(1)桑叶提取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吗
(2)桑叶提取液
(3)单一变量
(4)不能;选用小白鼠数量要多一些,可以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5)有
【知识点】激素调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 (1)根据题干信息:《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由此可知:他们提出的问题应是:桑叶提取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吗?
(2)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白鼠每天灌喂 2mL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对丙组每只白鼠每天灌喂2mL 桑叶提取液,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白鼠均饲喂普通饲料,因此表格中的“X物质”应是指桑叶提取液。
(3)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选取白鼠的要求是选取大小、性别、月龄、体型、体重等应一致的白鼠,目的控制单一变量,减小实验误差。
(4)实验中不能只用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因为选用小白鼠数量要多一些,可以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5)丙组与甲、乙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白鼠有降低血糖作用,但不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分析】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控制变量唯一,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8.【答案】(1)骨;关节;感受器;A
(2)神经系统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29.【答案】(1)非条件;视网膜;松果体
(2)升高;激素调节
(3)抑制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
30.【答案】(1)胃;氨基酸
(2)脑干;线粒体;能量
(3)增多
(4)小脑;复杂
(5)尿素;排尿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排泄及其途径;食物的消化;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1)蛋白质初步消化场所是胃,初步消化液是胃液,初步消化产物是多肽,最终消化场所是小肠,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可见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蛋白质在消化道的胃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2)脑干是脑的组成部分之一,下部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可见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脑干中。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每次心脏收缩时能够射出更多的血量,我们称之为“每搏输出量”增加,即便在心率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由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依然能够满足身体对血液供应的需求。
(4)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则小秦在跑步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小脑。他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他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
(5)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出汗一方面可以调节体温,另一方面还可以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代谢废物还会以呼吸和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
【分析】(1)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如图:
(2)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室通过收缩将血液从心脏泵出,然后运往全身各处。
(4)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5)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体外。
(1)小秦吃过早餐后,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开始被消化。在消化道中,蛋白质首先在胃中被初步分解,这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分解蛋白质。然后,蛋白质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的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包括能够彻底分解蛋白质的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这样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2)小秦在跑步过程中,由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这种呼吸频率的调节是由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脑干是生命中枢的所在地,包括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重要中枢。同时,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最终会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跑步等身体活动的需要。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也会相应增多。这样,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血量,使心脏在休息时得到更好的恢复。
(4)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小脑起到了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重要作用。小脑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中枢。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当他跑到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5)到达学校后,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出汗是调节体温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带走体表的热量,降低体温。同时,汗液还可以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代谢废物还会以呼吸和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呼吸时,部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会随呼出的气体排出体外;而排尿则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大部分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
1 / 1【人教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第四单元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基础)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邢台月考)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完成下图动作时(  )
A.①舒张,②收缩
B.②两端附着在肱骨上
C.需要肌肉和骨骼的协调配合
D.只需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A.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属于屈肘动作。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所以,②肱三头肌的一端附着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桡骨上,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
D.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2)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2024八上·双城期中)如图是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滑冰动作需要多个系统配合来完成
B.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解析】【解答】A. 滑冰动作的完成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相互配合。例如运动时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来提供更多氧气和能量等, A正确。
B. 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这样骨骼肌收缩时才能牵拉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 B错误。
C. 运动员完成动作时,肌肉收缩等生理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 C正确。
D.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和控制肌肉运动,保证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2025八上·宁乡市期末)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有关关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节窝和关节头合称关节面
B.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关节和骨组成人体运动系统
D.关节囊十分坚韧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4.(2024八上·南通期中)打羽毛球时肘关节起着重要作用,下图表示与其有关的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肱二头肌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B.肱二头肌牵拉尺骨绕肘关节活动
C.维持图示状态需要肱二头肌肌群舒张
D.维持图示状态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5.(2023八上·荣县月考)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图是运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⑧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构成
B.结构②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C.结构⑤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D.当⑧受到刺激收缩时,会牵动⑦绕⑥运动
【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6.(2024八上·五华月考)小齐同学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当他接住队友传过来的球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B.关节起了支点的作用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所需能量由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解析】【解答】A、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才能收缩,从而产生运动, A正确;
B、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B正确;
C、当小齐接住队友传过来的球时,属于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
D、运动所需能量由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场所是线粒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7.(2024·绵竹模拟)第二届山东省自行车黄河挑战赛2023年4月2日在德州齐河举办。参赛选手们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下列关于骑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骑行运动只由神经系统调节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C.骑行途中,选手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
D.选手夺冠时,观众欢呼雀跃,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这是选手在多次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对发令声的条件反射, A正确。
B. 骑行运动虽然主要由神经系统调节运动系统参与,但还涉及到其他系统的协同作用。例如,呼吸系统需要提供氧气供肌肉使用,循环系统需要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并将代谢废物运走。因此,骑行运动并不是只由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 B错误。
C. 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它负责协调肌肉的运动,使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在骑行途中,选手需要不断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平衡,这主要受到小脑的调节, C正确。
D. 当选手夺冠时,观众会欢呼雀跃,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系统通过兴奋传递,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激素如肾上腺素等也会分泌增加,进一步加剧这种情绪反应,使观众表现出面红耳赤等生理变化, 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之一,它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对生理机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精确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其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活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而条件反射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神经调节在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8.(2024八上·鹿寨期末)人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下列情况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
A.肱骨骨折 B.肩关节脱臼
C.股四头肌拉伤 D.皮肤擦伤
【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肱骨骨折后需要骨膜的成骨细胞来愈合,所以肱骨骨折后不能立即运动,需要肱骨愈合后才能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叫脱臼,需要及时治疗,所以肩关节脱臼会影响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骨骼肌提供动力,股四头肌拉伤会影响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皮肤擦伤并没有损伤骨、关节等,不会影响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9.(2024八上·关岭期末)构建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小秦用木棒、橡皮筋、气球、螺母等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10.(2024八上·松原期中)轮滑运动要规范佩戴护具,护具紧实的包裹可以避免关节受伤。护具的作用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  )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软骨 D.关节头
【答案】A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关节结构主要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其中,关节囊是包裹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它不仅将关节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还通过其内部的滑液提供润滑,减少摩擦,同时其坚韧的结构也提供了额外的保护,防止关节在运动中受到损伤。轮滑护具通过紧实的包裹,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防止关节过度弯曲或受到外部冲击,这与关节囊的功能最为相似。因此,护具的作用相当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
故选A。
【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11.(2024八上·潮州期中)某同学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关节模型,推测海绵模拟的是(  )
A.关节头 B.关节软骨 C.关节腔 D.关节囊
【答案】B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2.(2024八上·淮安期中)百米赛跑时,同学们听到教练指令枪声后,会立即起跑,下列对枪声进入同学们耳朵直至形成听觉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外耳道→耳郭→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B.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C.耳郭→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D.耳郭→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答案】B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13.(2023八上·蒲城期中)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人耳中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  )
A.鼓膜和鼓室 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耳蜗和半规管
【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因此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4.缉毒犬经训练后具备识别毒品及毒品衍生物的能力,效率是人类的几十倍,其搜寻毒品依赖的是(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答案】B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常见的感觉器官中,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皮肤是触觉器官。缉毒犬的鼻子非常灵敏,靠嗅觉来搜寻毒品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15.(2025八上·广州期末)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爱眼日的宣传口号之一是“有远见,不近视”。下列做法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每天进行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 B.长时间、近距离看电子产品
C.阅读时保持合适的距离 D.每天按时做眼保健操
【答案】B
【知识点】眼的卫生保健
16.(2025八上·淮安期末)2024年奥运会中乒乓球项目包揽了所有的金牌。中国健儿们表现出色,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高超的竞技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在奥运会中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图1为樊振东击球的某一瞬间,图2为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B.②是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C.看着乒乓球飞向远处,要通过晶状体曲度的改变来实现
D.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7.(2024八上·昆山期末)下列有关视觉形成和近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像的形成部位在视网膜 B.看远物时晶状体凸度变大
C.看远处可以缓解视觉疲劳 D.可戴凹透镜矫正近视
【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18.陕西皮影以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华县皮影剧团中有一位演员已经成年,但身高才80厘米,与其身高有关的是他体内的(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岛 D.肾上腺
【答案】A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皮影演员成年后身高仅有80厘米,其可能患有侏儒症,侏儒症的成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与之有关的内分泌腺是垂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性激素能够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
19.教育部推出的五项管理中的睡眠管理,要求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与生长激素的分泌密切相关,下列对于该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巨人症
B.生长激素由内分泌腺垂体分泌
C.生长激素经过导管进入血液
D.生长激素具有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A错误;
B、生长激素由内分泌腺垂体分泌,B正确;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生长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C错误;
D、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内分泌腺,无导管 )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 。
20.(2025八上·丹阳期末)丹阳一名父亲18年坚持在同一地点为女儿拍“生日照”,记录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的过程。与“女大十八变”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A.生长激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甲状腺素
【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21.(2025八上·志丹期末)某同学在饲养缸中养了10只小蝌蚪,要让蝌蚪提前发育成蛙,可在饲养缸的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青蛙饲料
【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22.(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喇叭声时,就会迅速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及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
A.非条件反射耳蜗 B.条件反射鼓膜
C.条件反射耳蜗 D.非条件反射大脑的一定区域
【答案】C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3.(2025八上·如皋期末)肺牵张反射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初生婴儿存在这一反射,出生4~5天后,该反射就显著减弱。如图为肺牵张反射弧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人体的有关神经中枢,a、b、c表示肺牵张反射的相关结构,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③脑干,a为传入神经
C.屏住呼吸时,受到①大脑皮层的调控
D.④是脊髓,灰质分布在蝶形白质的周围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4.(2025八上·梁溪期末)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有关的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依次是(  )
A.大脑、脑干和小脑 B.大脑、小脑和脑干
C.小脑、大脑和脑干 D.脑干、小脑和大脑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5.(2024八上·大埔期中)下列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选项:骨骼肌没有跨过关节,也没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无法起到牵拉骨运动的作用,A 错误。
B 选项:骨骼肌跨过关节,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符合骨、关节、骨骼肌的正确关系,B 正确。
C 选项:骨骼肌的附着方式不能有效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不符合正确结构关系,C 错误。
D 选项:骨骼肌没有跨过关节,不能实现对骨运动的牵拉,D 错误。
故选B。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2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列病症与可能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病症 甲亢 脚气病 呆小症 贫血
可能病因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缺乏维生素A 幼年时期胰岛素分泌不足 缺乏维生素C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疾病;呆小症是幼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贫血是缺少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的;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二、实验探究题
27.(2024·八上·峨山期末)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邀请你参加如下表实验。
组别 数量(只) 小白鼠类型 灌喂物质 实验前血糖浓度(mmol/L) 灌喂四周后血糖浓度(mmol/L)
甲 10 正常 2mL蒸馏水 3.85 3.94
乙 10 糖尿病 2mL蒸馏水 19.46 19.00
丙 10 糖尿病 2mLX物质 19.62 10.12
(1)请提出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    ?
(2)表格中的“X物质”应是指    。
(3)每组中所选取小白鼠的性别、月龄、体型、体重等应相同,目的是控制    ,
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中能否只用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5)实验结果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小白鼠    (填“有”或“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1)桑叶提取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吗
(2)桑叶提取液
(3)单一变量
(4)不能;选用小白鼠数量要多一些,可以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5)有
【知识点】激素调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 (1)根据题干信息:《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由此可知:他们提出的问题应是:桑叶提取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吗?
(2)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白鼠每天灌喂 2mL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对丙组每只白鼠每天灌喂2mL 桑叶提取液,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白鼠均饲喂普通饲料,因此表格中的“X物质”应是指桑叶提取液。
(3)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选取白鼠的要求是选取大小、性别、月龄、体型、体重等应一致的白鼠,目的控制单一变量,减小实验误差。
(4)实验中不能只用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因为选用小白鼠数量要多一些,可以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5)丙组与甲、乙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白鼠有降低血糖作用,但不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分析】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控制变量唯一,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三、综合应用题
28.(2025八上·双峰期末)明明很喜欢动手制作各种模型,生物课上,他展示了自己和几位同学一起制作的“缩手反射模型”,如图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相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拉动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模型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轴承”相当于   ,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   (填字母“A”或“B”)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生物老师给予了明明等同学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答案】(1)骨;关节;感受器;A
(2)神经系统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29.(2024八上·徐州期末)褪黑素是由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变化会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眼球的属于   上,效应器是属于   。
(2)从调节过程可知:与白天相比,夜晚血液中褪黑素的浓度属于   (填“升高”或“降低”)。松果体通过褪黑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由此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神经调节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晚上睡觉前玩手机,手机光线会属于   (填“促进”或“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
【答案】(1)非条件;视网膜;松果体
(2)升高;激素调节
(3)抑制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
30.(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2023年10月8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完美收官。受到鼓舞的小秦决定,本学期尽可能跑步去学校。跑步不仅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才能被吸收。
(2)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   (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最终会到达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   中分解有机物,释放   , 满足跑步的需要。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血量。
(4)小秦在跑步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   (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他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他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   反射。
(5)到达学校,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出汗一方面可以调节体温,另一方面还可以排出水、少量的   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代谢废物还会以呼吸和   等方式排出体外。
【答案】(1)胃;氨基酸
(2)脑干;线粒体;能量
(3)增多
(4)小脑;复杂
(5)尿素;排尿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排泄及其途径;食物的消化;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1)蛋白质初步消化场所是胃,初步消化液是胃液,初步消化产物是多肽,最终消化场所是小肠,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可见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蛋白质在消化道的胃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2)脑干是脑的组成部分之一,下部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可见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脑干中。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每次心脏收缩时能够射出更多的血量,我们称之为“每搏输出量”增加,即便在心率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由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依然能够满足身体对血液供应的需求。
(4)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则小秦在跑步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小脑。他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他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
(5)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出汗一方面可以调节体温,另一方面还可以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代谢废物还会以呼吸和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
【分析】(1)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如图:
(2)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室通过收缩将血液从心脏泵出,然后运往全身各处。
(4)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5)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体外。
(1)小秦吃过早餐后,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开始被消化。在消化道中,蛋白质首先在胃中被初步分解,这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分解蛋白质。然后,蛋白质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的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包括能够彻底分解蛋白质的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这样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2)小秦在跑步过程中,由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这种呼吸频率的调节是由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脑干是生命中枢的所在地,包括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重要中枢。同时,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最终会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跑步等身体活动的需要。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也会相应增多。这样,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血量,使心脏在休息时得到更好的恢复。
(4)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小脑起到了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重要作用。小脑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中枢。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当他跑到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5)到达学校后,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出汗是调节体温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带走体表的热量,降低体温。同时,汗液还可以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代谢废物还会以呼吸和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呼吸时,部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会随呼出的气体排出体外;而排尿则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大部分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