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7.2 免疫和免疫规划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7.2 免疫和免疫规划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6:27:32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4.7.2 免疫和免疫规划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高要期末)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没有线粒体结构 B.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C.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能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的 “动力车间”,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不存在 ),A正确。
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因此,流感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故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
C.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流感病毒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C正确。
D.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一般来说,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故接种疫苗能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B。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2025八上·高要期末)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下图表示合胞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①产生的物质是抗原
C.细胞②起着吞噬作用
D.细胞①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
【解析】【解答】A:图中显示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细胞①产生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 ),抗体是特异性免疫的 “武器”,属于特异性免疫,而非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细胞①能产生抗体,所以细胞①是浆细胞,其产生的物质是抗体,不是抗原(抗原是引发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如病毒 ),B错误。
C.图中显示细胞②与抗体结合的病毒结合,这说明细胞②起着吞噬作用,C正确。
D.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此时细胞①(吞噬细胞)参与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
故选C。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025八上·澄海期末)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规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对辅助治疗水痘是否有效,研究人员向药监部门提交临床研究申请后,进行了如表实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组别 A药 B药 治疗疗程 总有效率/%
甲 注射相同剂量 服用 1周 97.83
乙 注射相同剂量 ① 1周 76.09
3.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处理是不服用 B.两组儿童的人数应相同
C.服用B药对辅助治疗水痘有效 D.疗效乙组>甲组
4.下列有关水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水痘的传染源
B.对环境进行消毒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患病儿童注射药物治疗居家隔离,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D.注射新冠疫苗能预防水痘
5.下图漫画表示人体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抗原
B.免疫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答案】3.D
4.B
5.A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抗原和抗体
6.(2024八上·大冶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 B.眼泪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D.种牛痘预防天花
【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CD.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种牛痘预防天花均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ACD不符合题意;
B.眼泪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名 称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特 异 性 免 疫

别 具有 人人都有(先天就有) 只有得过传染病的人才有,或接种疫苗,注射过相应血清的人才有(如计划免疫)
遗传 能遗传,生下来就有 不能遗传,人出生以后才获得的
产生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 通过与病原体作斗争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
免疫因素 通过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淋巴的滤过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获得的免疫。 自然免疫:患传染病后产生了抗体,
而获得的免疫。
人工免疫:用疫苗预防接种产生抗体,
或注射血清等获得的免疫。
联 系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构成人体总的免疫功能,二者不可分开,
是相辅相成的。
7.(2024八上·石家庄月考)下列几项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B.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C.抗体抵抗相应的病原体
D.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抗原和抗体
8.(2024八上·昆都仑期末)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狂犬病毒和狂犬疫苗都属于抗原
B.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C.狂犬疫苗全部注射完毕后可阻止狂犬病毒再次进入人体
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9.(2021八上·青山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属于第三道防线
B.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C.入侵的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立即消失
D.我国对婴幼儿推行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规划
【解析】【解答】A.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属于第二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
B.骨髓移植后因抑制病人的免疫排斥反应,应设法降低其免疫系统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C不符合题意。
D.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病,像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免疫特点如下: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黏膜 阻挡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和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10.(2023八上·敦煌期末)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和腺细胞,能够黏附异物(包括病菌),形成痰,排出体外,从免疫的角度看,这属于(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
11.(2024八上·市南区期末)人体先后接种两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B.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可使人体持续获得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
C.接种两针同种新冠疫苗能增加人体血液中抗体的含量
D.接种新冠疫苗能预防新冠肺炎,也能预防流感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和抗体
12.(2024八上·盘锦期末)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计划免疫只能预防部分传染病
B.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D.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规划
13.(2024八上·盘锦期末)下列不属于免疫功能的是(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修复愈合伤口
C.消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答案】B
【知识点】免疫及其功能
14.(2024八上·潍坊期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免疫功能低弱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C.生过水痘的人不会再生水痘,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D.将自己的腿部皮肤移植到被烧伤的手背处,移植的皮肤不属于抗原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抗原和抗体
15.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能产生针对麻疹病原体的(  )
A.抗原 B.吞噬细胞 C.抗体 D.溶菌酶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析】【解答】患病治愈后的人体内会留有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在再次患病时更好地起防护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
(2)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患病治愈后的人体内会留有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在再次患病时更好地起防护作用。
二、非选择题
16.(2024八上·淮阳期末)如图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是   的保护作用,图3所示的是   的作用,图1、图2、图3、图4都属于   免疫。
(2)体液中的   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4)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答案】(1)皮肤;溶菌酶;非特异性
(2)杀菌物质
(3)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4)抗原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抗原和抗体
1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无论单独接种还是联合接种,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患慢性阻塞性肺、肺炎的风险并降低相关住院率,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除减少流感感染风险外,心肌梗死后或高危冠心病患者早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风险,并降低12 个月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1)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的主要区别是流感病毒没有   。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   ;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3)接种疫苗后24小时不能洗澡,这是因为接种时会破坏人体的第   道防线,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可能会趁机侵入人体。
(4)人体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后,会产生具有能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叫作   。
(5)由资料可知心肌梗死后或高危冠心病患者早期接种流感疫苗有什么好处    。
(6)疫苗接种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更体现了社会责任,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助力疫苗接种:   。
【答案】(1)细胞结构
(2)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
(3)一
(4)抗体
(5)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风险,并降低12个月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6)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及时接种疫苗,构筑健康长城(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肺炎球菌属于细菌,有细胞结构。
(2)接种疫苗是对健康人群采取的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免疫,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针对流感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接种会在皮肤上留下针眼,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4)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具有能抵抗对应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提高对流感的抵抗力。
(5)由资料可知,心肌梗死后或高危冠心病患者早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风险,并降低12个月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6)宣传接种疫苗的标语有: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及时接种疫苗,构筑健康长城等。
【分析】 (1)传染病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
(2)人体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接种疫苗时会刺破皮肤,暂时破坏第一道防线 。
18.(2022八上·仁化期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几个月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反扑,感染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患者出现死亡。预防新冠肺炎的主要措施有:①外出佩戴口罩,②开窗通风,③勤洗手,④用酒精擦拭消毒,⑤加强体育锻炼。⑥如果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自我隔离,⑦尽快就医。
材料二:目前,我国已有几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临床批件,如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s蛋白是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钥匙”。而腺病毒载体疫苗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材料三:小丽同学结合病毒感染过程绘制了防疫图。如图: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类患病的   。和幽门螺旋杆菌相比,新型冠状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
(2)你认为材料一涉及到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数字)。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的   。
(3)根据材料二可知,将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内,可刺激   细胞产生抗体。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   ,该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4)甲、乙、丙、丁4位同学结合着小丽同学画的防疫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位同学   。
甲同学:从免疫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抗体。
乙同学:新冠患者属于①。
丙同学:戴口罩、穿隔离服是为了保护②。
丁同学:新型冠状病毒仅引发人体③过程。
【答案】(1)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
(2)①②③④;传染源
(3)淋巴;抗原;特异性
(4)乙同学
【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免疫及其功能;抗原和抗体;病毒的形态结构
1 / 1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4.7.2 免疫和免疫规划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高要期末)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没有线粒体结构 B.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C.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能保护易感人群
2.(2025八上·高要期末)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下图表示合胞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①产生的物质是抗原
C.细胞②起着吞噬作用
D.细胞①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2025八上·澄海期末)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规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对辅助治疗水痘是否有效,研究人员向药监部门提交临床研究申请后,进行了如表实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组别 A药 B药 治疗疗程 总有效率/%
甲 注射相同剂量 服用 1周 97.83
乙 注射相同剂量 ① 1周 76.09
3.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处理是不服用 B.两组儿童的人数应相同
C.服用B药对辅助治疗水痘有效 D.疗效乙组>甲组
4.下列有关水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水痘的传染源
B.对环境进行消毒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患病儿童注射药物治疗居家隔离,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D.注射新冠疫苗能预防水痘
5.下图漫画表示人体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抗原
B.免疫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6.(2024八上·大冶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 B.眼泪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D.种牛痘预防天花
7.(2024八上·石家庄月考)下列几项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B.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C.抗体抵抗相应的病原体
D.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8.(2024八上·昆都仑期末)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狂犬病毒和狂犬疫苗都属于抗原
B.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C.狂犬疫苗全部注射完毕后可阻止狂犬病毒再次进入人体
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
9.(2021八上·青山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属于第三道防线
B.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C.入侵的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立即消失
D.我国对婴幼儿推行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10.(2023八上·敦煌期末)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和腺细胞,能够黏附异物(包括病菌),形成痰,排出体外,从免疫的角度看,这属于(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11.(2024八上·市南区期末)人体先后接种两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B.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可使人体持续获得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
C.接种两针同种新冠疫苗能增加人体血液中抗体的含量
D.接种新冠疫苗能预防新冠肺炎,也能预防流感
12.(2024八上·盘锦期末)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计划免疫只能预防部分传染病
B.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D.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13.(2024八上·盘锦期末)下列不属于免疫功能的是(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修复愈合伤口
C.消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14.(2024八上·潍坊期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免疫功能低弱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C.生过水痘的人不会再生水痘,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D.将自己的腿部皮肤移植到被烧伤的手背处,移植的皮肤不属于抗原
15.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能产生针对麻疹病原体的(  )
A.抗原 B.吞噬细胞 C.抗体 D.溶菌酶
二、非选择题
16.(2024八上·淮阳期末)如图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是   的保护作用,图3所示的是   的作用,图1、图2、图3、图4都属于   免疫。
(2)体液中的   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4)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1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无论单独接种还是联合接种,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患慢性阻塞性肺、肺炎的风险并降低相关住院率,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除减少流感感染风险外,心肌梗死后或高危冠心病患者早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风险,并降低12 个月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1)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的主要区别是流感病毒没有   。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   ;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3)接种疫苗后24小时不能洗澡,这是因为接种时会破坏人体的第   道防线,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可能会趁机侵入人体。
(4)人体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后,会产生具有能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叫作   。
(5)由资料可知心肌梗死后或高危冠心病患者早期接种流感疫苗有什么好处    。
(6)疫苗接种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更体现了社会责任,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助力疫苗接种:   。
18.(2022八上·仁化期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几个月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反扑,感染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患者出现死亡。预防新冠肺炎的主要措施有:①外出佩戴口罩,②开窗通风,③勤洗手,④用酒精擦拭消毒,⑤加强体育锻炼。⑥如果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自我隔离,⑦尽快就医。
材料二:目前,我国已有几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临床批件,如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s蛋白是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钥匙”。而腺病毒载体疫苗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材料三:小丽同学结合病毒感染过程绘制了防疫图。如图: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类患病的   。和幽门螺旋杆菌相比,新型冠状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
(2)你认为材料一涉及到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数字)。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的   。
(3)根据材料二可知,将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内,可刺激   细胞产生抗体。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   ,该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4)甲、乙、丙、丁4位同学结合着小丽同学画的防疫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位同学   。
甲同学:从免疫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抗体。
乙同学:新冠患者属于①。
丙同学:戴口罩、穿隔离服是为了保护②。
丁同学:新型冠状病毒仅引发人体③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的 “动力车间”,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不存在 ),A正确。
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因此,流感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故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
C.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流感病毒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C正确。
D.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一般来说,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故接种疫苗能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B。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
【解析】【解答】A:图中显示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细胞①产生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 ),抗体是特异性免疫的 “武器”,属于特异性免疫,而非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细胞①能产生抗体,所以细胞①是浆细胞,其产生的物质是抗体,不是抗原(抗原是引发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如病毒 ),B错误。
C.图中显示细胞②与抗体结合的病毒结合,这说明细胞②起着吞噬作用,C正确。
D.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此时细胞①(吞噬细胞)参与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
故选C。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答案】3.D
4.B
5.A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抗原和抗体
6.【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CD.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种牛痘预防天花均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ACD不符合题意;
B.眼泪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名 称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特 异 性 免 疫

别 具有 人人都有(先天就有) 只有得过传染病的人才有,或接种疫苗,注射过相应血清的人才有(如计划免疫)
遗传 能遗传,生下来就有 不能遗传,人出生以后才获得的
产生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 通过与病原体作斗争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
免疫因素 通过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淋巴的滤过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获得的免疫。 自然免疫:患传染病后产生了抗体,
而获得的免疫。
人工免疫:用疫苗预防接种产生抗体,
或注射血清等获得的免疫。
联 系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构成人体总的免疫功能,二者不可分开,
是相辅相成的。
7.【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抗原和抗体
8.【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9.【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规划
【解析】【解答】A.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属于第二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
B.骨髓移植后因抑制病人的免疫排斥反应,应设法降低其免疫系统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C不符合题意。
D.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病,像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免疫特点如下: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黏膜 阻挡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和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10.【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
11.【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和抗体
12.【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规划
13.【答案】B
【知识点】免疫及其功能
14.【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抗原和抗体
15.【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析】【解答】患病治愈后的人体内会留有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在再次患病时更好地起防护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
(2)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患病治愈后的人体内会留有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在再次患病时更好地起防护作用。
16.【答案】(1)皮肤;溶菌酶;非特异性
(2)杀菌物质
(3)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4)抗原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抗原和抗体
17.【答案】(1)细胞结构
(2)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
(3)一
(4)抗体
(5)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风险,并降低12个月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6)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及时接种疫苗,构筑健康长城(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肺炎球菌属于细菌,有细胞结构。
(2)接种疫苗是对健康人群采取的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免疫,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针对流感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接种会在皮肤上留下针眼,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4)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具有能抵抗对应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提高对流感的抵抗力。
(5)由资料可知,心肌梗死后或高危冠心病患者早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风险,并降低12个月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6)宣传接种疫苗的标语有: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及时接种疫苗,构筑健康长城等。
【分析】 (1)传染病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
(2)人体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接种疫苗时会刺破皮肤,暂时破坏第一道防线 。
18.【答案】(1)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
(2)①②③④;传染源
(3)淋巴;抗原;特异性
(4)乙同学
【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免疫及其功能;抗原和抗体;病毒的形态结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