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4.7.4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邹城期中)生活中的磕绊可能会影响到生理发育与心理落差。人的生理和心理如同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二者“和谐”是健康度过青春期的重要指标。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合理宣泄、适当倾述、积极锻炼
B.拓展兴趣爱好,挖掘情商潜力
C.暴饮暴食,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D.主动控制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的要求和奢望
【答案】C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2.(2024八上·铁东期末)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拥有健康。我们应该选择下列哪种生活方式( )
A.暴饮暴食,多荤少素 B.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 D.沉迷于网络游戏
【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暴饮暴食,多荤少素,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均衡等问题,长期下去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A错误。
B、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公认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B正确。
C、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这种生活方式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C错误。
D、沉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还会对视力、颈椎等造成损害,长期下去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D错误。
故选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2024八上·夏邑期末)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溶液浓度
B.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C.当酒精浓度在20%以上时水蚤就有可能死亡
D.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答案】B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因此酒精浓度是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
B.根据实验数据,水蚤心率实际上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慢,直至在高浓度下停止,B错误。
C.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C正确。
D.喝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D正确。
故选B。
【分析】实验设计中,酒精浓度作为自变量,水蚤心率作为因变量。通过观察不同浓度酒精下水蚤心率的变化,可以得出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规律。同时,题目还涉及到了酒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酗酒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4.(2024八上·石家庄期中)下列各种生活方式①抽烟、酗酒 ②不吃早餐 ③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④和朋友分享快乐 ⑤向父母等长辈大发脾气,并要钱购买高档游戏机缓解情绪 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⑦与异性同学建立真诚友谊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③④⑥⑦ D.①②⑦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5.(2024八上·江城期末)最扎心的公益广告:“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电梯坏了,你自嘲说今天可算运动了一次……”戳痛了很多年轻人的心,让人们开始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早睡早起,坚持锻炼
B.沉湎网络,游戏人生
C.吃早餐,吃水果,搭配蔬菜
D.喝适量的水,戒碳酸饮料、戒酒、戒烟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CD、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吃早餐、水果,搭配蔬菜) ;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不吸烟、不喝酒、不喝碳酸饮料,多喝水;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符合题意。
B、上网成瘾、 沉迷网络游戏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6.(2023八上·沭阳月考)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管腔变窄,动脉硬化引起的,这类病人生活中应该( )
A.多摄入糖类食物 B.情绪长期低落
C.不吃蔬菜水果 D.进行体育锻炼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食用过多的糖类食物,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不符合题意;
B、长期情绪低落和缺乏体育锻炼容易诱发心血管病,不符合题意;
C、冠心病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等,不符合题意;
D、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以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7.(2023八上·新泰开学考)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疾病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佝偻病 B.乙肝 C.恶性肿瘤 D.白化病
【答案】C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佝偻病是营养缺乏症,不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A不符合题意
B、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不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B 不符合题意;
C、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属于“现代文明病”,C符合题意;
D、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恶性肿瘤都是由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
8.“同心抗疫,健康你我”, 2020 长沙健康生活节活动在滨江文化园举办。此次活动重在倡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下标语与活动主题不符的是( )
A.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B.远离烟和酒,健康更长久
C.与压力和解,和乐观牵手 D.夜宵伴身旁,熬夜追剧爽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是提倡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远离烟和酒,健康更长久”是宣传不抽烟、不酗酒,有利于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与压力和解,和乐观牵手”倡导我们积极调整情绪和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C不符合题意;
D、“夜宵伴身旁,熬夜追剧爽”中熬夜会导致生活作息紊乱,不利于身体健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拒绝毒品等。
9.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下列可能引发胃癌的生活方式是( )
A.经常吃太撑、腌制和烟熏食物 B.按时吃早餐,聚餐使用公筷
C.不吸烟、不喝酒、不沾染毒品 D.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经常吃太撑、腌制和烟熏食物,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诱发胃癌等“生活方式病”,A符合题意;
B、按时吃早餐,聚餐使用公筷,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不吸烟、不喝酒、不沾染毒品,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不符合题意;
D、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利于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现代文明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2)影响“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
10.下列不良生活方式中,与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常吃油炸食品 B.喜喝烈性酒
C.吸烟 D.喜吃高脂肪食品
【答案】C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BD、常吃油炸食品、喜喝烈性酒、 喜吃高脂肪食品更容易引发胃部相关疾病,ABD不符合题意;
C、吸烟更容易诱发肺部相关疾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文明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11.在拒绝毒品中不应该有的态度是( )
A.坚决拒绝,绝不沾染 B.举报身边有吸毒行为的人
C.有新鲜感,想试一试 D.积极参加反吸毒的宣传活动
【答案】C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分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吸毒的危害,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12.(2022八上·东莞期末)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液体种类 酒精溶液浓度%
清水 1% 3% 5% 8% 10% 15% 20%
10s内心跳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
A.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溶液浓度
B.选用清水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水蚤10s内心跳次数也逐渐增大
D.得出结论: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答案】C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溶液浓度,不符合题意。
B.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用清水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溶液浓度分别是( 清水)0、1%、3%、5%、8%、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30、28、24、22、21、18、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符合题意。
D.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麻痹神经系统,本实验得出结论: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13.(2022八上·东莞期末)下列疾病中不被称为“生活方式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心脑血管疾病
C.糖尿病 D.血友病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BC、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ABC不符合题意;
D、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不属于“生活方式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4.(2025七下·罗湖期末)“二手烟”又称被动吸烟,指非自愿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下列关于“二手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烟雾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烟的主要有害成分焦油和尼古丁完全可以被呼吸道清除
C.如果肺受损,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人长期接触“二手烟”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呼吸道自上而下按顺序排序正确的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烟雾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说法正确。
B、呼吸道能使进入肺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但不能完全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B说法错误。
C、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是构成肺的基本单位,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如果肺受损,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说法正确。
D、吸烟致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公认,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雾,是指不吸烟的人在没有自愿的情况下吸入到由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和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吸烟的危害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自上而下按顺序排序正确的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使进入肺的气体变的清洁、温暖和湿润,但是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2)吸烟致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诱发溃疡。
15.(2025八上·江城期末)2024年2月4日是第25个“世界抗癌日”主题是“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癌细胞是产生癌症的根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不易引发癌症
B.癌细胞不会干扰正常细胞的生命活动
C.癌细胞是由细胞体积无限制增大引起的
D.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癌症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细胞分裂;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
16.(2024八上·长沙期末) 某同学想了解初中生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看法,对其初中学校三个年级中的八年级同学发放了600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问题 调查人数 调查结果
你在意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吗? 600 很在意:50% 在意:30% 偶尔在意:15% 不在意:5%
你赞同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吗? 600 很赞同:70% 基本赞同:10% 反对:15% 无所谓:5%
你赞同公共场所分禁烟、吸烟区吗? 600 很赞同:30% 基本赞同:25% 反对:20% 无所谓:25%
(1)吸烟不仅会直接诱发 系统的多种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2)该同学在研究“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所用方法属于调查法中的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3)调查结果显示在意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占 %。为使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你认为该项调查应该如何改进? 。
(4)请根据表中数据,将“你赞同公共场所分禁烟、吸烟区吗?”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转化为饼状图 。
【答案】(1)呼吸
(2)抽样调查法
(3)95;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0位调查对象
(4)
【知识点】调查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不仅会直接诱发呼吸系统的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故填:呼吸。
(2)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两种方式,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比较大;普查法:调查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对三个年级中的八年级同学进行调查,学生较多,要采用抽样调查法。
故填:抽样调查法。
(3)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意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占95%;为使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应增加调查人数,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0位调查对象。
故填:95;随机抽取200位调查对象 。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很赞同的占30%;基本赞同的占25%;反对的占20%;无所谓占25%;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画出饼状图。
【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资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17.(2024·南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胰腺是兼具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如下图所示)。胰腺中的胰岛是内分泌部,呈小岛状,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胰岛中有多种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胰岛 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胰腺的外分泌物为胰液,由胰腺中的腺泡细胞分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性状、气味以及食物对口腔、食道、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胰液的分泌。
急性胰腺炎是胰液中的消化酶被异常激活后,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进行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有很多,如酗酒、暴饮暴食、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急性期要严格禁食,待症状稍微缓解后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 (选填“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后分泌胰液,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血液流经胰岛后,氧气含量 (选填“升高”或“降低”)。胰岛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先后到达心脏的四个腔,最后到达的腔是 。
(3)食物中的蛋白质在 (填器官名称)中被初步分解。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将脂肪最终分解为 ,被小肠吸收。
(4)根据材料,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稍微缓解后,推荐其食用 (单选)。
A.米汤 B.老母鸡汤 C.鲫鱼汤 D.牛奶
(5)根据材料,请就健康生活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胰岛素;条件
(2)降低;左心室
(3)胃;甘油和脂肪酸
(4)A
(5)均衡膳食或不暴饮暴食(合理即可)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换,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后分泌胰液”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2)血液循环路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路径。
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体循环中,在组织细胞处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氧气由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因此血液流经胰岛后,氧气含量降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后随血液循环先后到达心脏的四个腔的路径为: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因此最后到达的腔是左心室。
(3)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所以,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所含的蛋白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分解。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将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吸收。
(4)根据题干中材料可以看出,“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稍微缓解后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选项中,B老母鸡汤、C鲫鱼汤、 牛奶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不推荐其食用;而A米汤中富含淀粉,因此可推荐食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膳食,不暴饮暴食。
故答案为:(1)胰岛素、条件;(2)降低、左心室;(3)胃、甘油和脂肪酸;(4)A;(5)均衡膳食或不暴饮暴食。
【分析】此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食物的消化、血液循环路径、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为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①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②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
③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人体对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称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以结合以下简图记忆:
(1)胰岛素有调节体内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功能。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稳定。因此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后分泌胰液”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2)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路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胰岛位于体循环的路径上,因此血液流经胰岛后,氧气含量降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后随血液循环先后到达心脏的四个腔的路径为: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因此最后到达的腔是左心室。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所含的蛋白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分解。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将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吸收。
(4)根据材料可知,“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稍微缓解后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B老母鸡汤、C鲫鱼汤、 牛奶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不推荐其食用;而A米汤中富含淀粉,因此可推荐食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根据材料,请就健康生活提一条合理的建议:均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合理即可)。
18.(2025·长沙)科学管理体重对于维护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某项目小组计划制作体重管理健康宣传手册向公众进行健康宣传,查阅资料获得以下数据:
表一某地202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华
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人数(人) 23018 11374 7947
超重率(%) 14.48 17.60 18.89
肥胖率(%) 25.68 23.18 19.88
表二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体重情况 正常体重 超重 肥胖
脂肪性肝病(%) 13.3 49.0 81.8
糖尿病前期(%) 23.0 30.7 36.9
高血压(%) 11.2 20.7 36.9
注:超重和肥胖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师查》和《成人体重判定》进行判定
(1)表一中,该地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监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
(2)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预测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将逐年增加,并在2030年达到28%。表一中202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报告中预测的检出率 ,防控中小学生肥胖刻不容缓。
(3)项目小组依据表二数据制作了体重管理健康宣传手册,请补充完善相应内容。
体重管理健康宣传手册
超重、肥胖的危害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建议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常见的发生率 ① □平衡膳食,食不过量。 □不喝或少喝合糖饮料。 □少吃肥内和 。 □早睡早起、不熬夜。 □ 。
【答案】(1)调查法
(2)高
(3)数形基本一致、数值标注准确;油炸食品、高糖食物(合理即可);适量运动 (合理即可)
【知识点】合理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法
【解析】【解答】(1)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该地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监测,是对中小学生群体相关情况(超重、肥胖 )的收集和分析,属于调查法 。
(2)2023年实际检出率(综合超重17.60%+肥胖23.18%=40.78%)远超2030年预测值(28%),表一中202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报告中预测的检出率高。
(3)①根据表二我们知道脂肪性肝病中正常体重是13.3,超重是49.0,肥胖是81.1,具体如下:
②处表二显示肥胖人群脂肪性肝病发生率高达81.8%,而高脂肪饮食(如肥肉、油炸食品)是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需建议减少油炸食品、高糖食品食物摄入。
③适量运动是管理体重的核心措施之一,可增加能量消耗、改善代谢,建议结合《中国居民运动指南》提出具体运动建议。
【分析】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会影响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会发生营养缺乏症或肥胖症。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均衡地搭配各种食物,做到合理均衡的营养。
1 / 1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4.7.4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邹城期中)生活中的磕绊可能会影响到生理发育与心理落差。人的生理和心理如同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二者“和谐”是健康度过青春期的重要指标。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合理宣泄、适当倾述、积极锻炼
B.拓展兴趣爱好,挖掘情商潜力
C.暴饮暴食,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D.主动控制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的要求和奢望
2.(2024八上·铁东期末)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拥有健康。我们应该选择下列哪种生活方式( )
A.暴饮暴食,多荤少素 B.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 D.沉迷于网络游戏
3.(2024八上·夏邑期末)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溶液浓度
B.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C.当酒精浓度在20%以上时水蚤就有可能死亡
D.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4.(2024八上·石家庄期中)下列各种生活方式①抽烟、酗酒 ②不吃早餐 ③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④和朋友分享快乐 ⑤向父母等长辈大发脾气,并要钱购买高档游戏机缓解情绪 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⑦与异性同学建立真诚友谊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③④⑥⑦ D.①②⑦
5.(2024八上·江城期末)最扎心的公益广告:“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电梯坏了,你自嘲说今天可算运动了一次……”戳痛了很多年轻人的心,让人们开始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早睡早起,坚持锻炼
B.沉湎网络,游戏人生
C.吃早餐,吃水果,搭配蔬菜
D.喝适量的水,戒碳酸饮料、戒酒、戒烟
6.(2023八上·沭阳月考)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管腔变窄,动脉硬化引起的,这类病人生活中应该( )
A.多摄入糖类食物 B.情绪长期低落
C.不吃蔬菜水果 D.进行体育锻炼
7.(2023八上·新泰开学考)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疾病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佝偻病 B.乙肝 C.恶性肿瘤 D.白化病
8.“同心抗疫,健康你我”, 2020 长沙健康生活节活动在滨江文化园举办。此次活动重在倡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下标语与活动主题不符的是( )
A.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B.远离烟和酒,健康更长久
C.与压力和解,和乐观牵手 D.夜宵伴身旁,熬夜追剧爽
9.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下列可能引发胃癌的生活方式是( )
A.经常吃太撑、腌制和烟熏食物 B.按时吃早餐,聚餐使用公筷
C.不吸烟、不喝酒、不沾染毒品 D.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10.下列不良生活方式中,与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常吃油炸食品 B.喜喝烈性酒
C.吸烟 D.喜吃高脂肪食品
11.在拒绝毒品中不应该有的态度是( )
A.坚决拒绝,绝不沾染 B.举报身边有吸毒行为的人
C.有新鲜感,想试一试 D.积极参加反吸毒的宣传活动
12.(2022八上·东莞期末)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液体种类 酒精溶液浓度%
清水 1% 3% 5% 8% 10% 15% 20%
10s内心跳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
A.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溶液浓度
B.选用清水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水蚤10s内心跳次数也逐渐增大
D.得出结论: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13.(2022八上·东莞期末)下列疾病中不被称为“生活方式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心脑血管疾病
C.糖尿病 D.血友病
14.(2025七下·罗湖期末)“二手烟”又称被动吸烟,指非自愿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下列关于“二手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烟雾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烟的主要有害成分焦油和尼古丁完全可以被呼吸道清除
C.如果肺受损,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人长期接触“二手烟”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15.(2025八上·江城期末)2024年2月4日是第25个“世界抗癌日”主题是“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癌细胞是产生癌症的根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不易引发癌症
B.癌细胞不会干扰正常细胞的生命活动
C.癌细胞是由细胞体积无限制增大引起的
D.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癌症
二、非选择题
16.(2024八上·长沙期末) 某同学想了解初中生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看法,对其初中学校三个年级中的八年级同学发放了600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问题 调查人数 调查结果
你在意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吗? 600 很在意:50% 在意:30% 偶尔在意:15% 不在意:5%
你赞同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吗? 600 很赞同:70% 基本赞同:10% 反对:15% 无所谓:5%
你赞同公共场所分禁烟、吸烟区吗? 600 很赞同:30% 基本赞同:25% 反对:20% 无所谓:25%
(1)吸烟不仅会直接诱发 系统的多种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2)该同学在研究“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所用方法属于调查法中的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3)调查结果显示在意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占 %。为使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你认为该项调查应该如何改进? 。
(4)请根据表中数据,将“你赞同公共场所分禁烟、吸烟区吗?”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转化为饼状图 。
17.(2024·南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胰腺是兼具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如下图所示)。胰腺中的胰岛是内分泌部,呈小岛状,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胰岛中有多种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胰岛 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胰腺的外分泌物为胰液,由胰腺中的腺泡细胞分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性状、气味以及食物对口腔、食道、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胰液的分泌。
急性胰腺炎是胰液中的消化酶被异常激活后,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进行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有很多,如酗酒、暴饮暴食、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急性期要严格禁食,待症状稍微缓解后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 (选填“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后分泌胰液,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血液流经胰岛后,氧气含量 (选填“升高”或“降低”)。胰岛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先后到达心脏的四个腔,最后到达的腔是 。
(3)食物中的蛋白质在 (填器官名称)中被初步分解。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将脂肪最终分解为 ,被小肠吸收。
(4)根据材料,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稍微缓解后,推荐其食用 (单选)。
A.米汤 B.老母鸡汤 C.鲫鱼汤 D.牛奶
(5)根据材料,请就健康生活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18.(2025·长沙)科学管理体重对于维护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某项目小组计划制作体重管理健康宣传手册向公众进行健康宣传,查阅资料获得以下数据:
表一某地202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华
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人数(人) 23018 11374 7947
超重率(%) 14.48 17.60 18.89
肥胖率(%) 25.68 23.18 19.88
表二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体重情况 正常体重 超重 肥胖
脂肪性肝病(%) 13.3 49.0 81.8
糖尿病前期(%) 23.0 30.7 36.9
高血压(%) 11.2 20.7 36.9
注:超重和肥胖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师查》和《成人体重判定》进行判定
(1)表一中,该地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监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
(2)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预测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将逐年增加,并在2030年达到28%。表一中202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报告中预测的检出率 ,防控中小学生肥胖刻不容缓。
(3)项目小组依据表二数据制作了体重管理健康宣传手册,请补充完善相应内容。
体重管理健康宣传手册
超重、肥胖的危害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建议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常见的发生率 ① □平衡膳食,食不过量。 □不喝或少喝合糖饮料。 □少吃肥内和 。 □早睡早起、不熬夜。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2.【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暴饮暴食,多荤少素,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均衡等问题,长期下去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A错误。
B、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公认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B正确。
C、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这种生活方式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C错误。
D、沉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还会对视力、颈椎等造成损害,长期下去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D错误。
故选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答案】B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因此酒精浓度是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
B.根据实验数据,水蚤心率实际上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慢,直至在高浓度下停止,B错误。
C.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C正确。
D.喝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D正确。
故选B。
【分析】实验设计中,酒精浓度作为自变量,水蚤心率作为因变量。通过观察不同浓度酒精下水蚤心率的变化,可以得出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规律。同时,题目还涉及到了酒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酗酒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4.【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5.【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CD、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吃早餐、水果,搭配蔬菜) ;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不吸烟、不喝酒、不喝碳酸饮料,多喝水;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符合题意。
B、上网成瘾、 沉迷网络游戏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6.【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食用过多的糖类食物,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不符合题意;
B、长期情绪低落和缺乏体育锻炼容易诱发心血管病,不符合题意;
C、冠心病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等,不符合题意;
D、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以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7.【答案】C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佝偻病是营养缺乏症,不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A不符合题意
B、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不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B 不符合题意;
C、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属于“现代文明病”,C符合题意;
D、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恶性肿瘤都是由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
8.【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是提倡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远离烟和酒,健康更长久”是宣传不抽烟、不酗酒,有利于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与压力和解,和乐观牵手”倡导我们积极调整情绪和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C不符合题意;
D、“夜宵伴身旁,熬夜追剧爽”中熬夜会导致生活作息紊乱,不利于身体健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拒绝毒品等。
9.【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经常吃太撑、腌制和烟熏食物,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诱发胃癌等“生活方式病”,A符合题意;
B、按时吃早餐,聚餐使用公筷,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不吸烟、不喝酒、不沾染毒品,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不符合题意;
D、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利于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现代文明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2)影响“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
10.【答案】C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BD、常吃油炸食品、喜喝烈性酒、 喜吃高脂肪食品更容易引发胃部相关疾病,ABD不符合题意;
C、吸烟更容易诱发肺部相关疾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文明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11.【答案】C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分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吸毒的危害,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12.【答案】C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溶液浓度,不符合题意。
B.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用清水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溶液浓度分别是( 清水)0、1%、3%、5%、8%、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30、28、24、22、21、18、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符合题意。
D.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麻痹神经系统,本实验得出结论: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13.【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BC、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ABC不符合题意;
D、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不属于“生活方式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4.【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呼吸道自上而下按顺序排序正确的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烟雾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说法正确。
B、呼吸道能使进入肺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但不能完全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B说法错误。
C、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是构成肺的基本单位,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如果肺受损,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说法正确。
D、吸烟致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公认,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雾,是指不吸烟的人在没有自愿的情况下吸入到由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和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吸烟的危害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自上而下按顺序排序正确的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使进入肺的气体变的清洁、温暖和湿润,但是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2)吸烟致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诱发溃疡。
15.【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细胞分裂;健康的生活方式
16.【答案】(1)呼吸
(2)抽样调查法
(3)95;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0位调查对象
(4)
【知识点】调查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不仅会直接诱发呼吸系统的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故填:呼吸。
(2)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两种方式,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比较大;普查法:调查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对三个年级中的八年级同学进行调查,学生较多,要采用抽样调查法。
故填:抽样调查法。
(3)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意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占95%;为使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应增加调查人数,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0位调查对象。
故填:95;随机抽取200位调查对象 。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很赞同的占30%;基本赞同的占25%;反对的占20%;无所谓占25%;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画出饼状图。
【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资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17.【答案】(1)胰岛素;条件
(2)降低;左心室
(3)胃;甘油和脂肪酸
(4)A
(5)均衡膳食或不暴饮暴食(合理即可)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换,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后分泌胰液”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2)血液循环路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路径。
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体循环中,在组织细胞处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氧气由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因此血液流经胰岛后,氧气含量降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后随血液循环先后到达心脏的四个腔的路径为: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因此最后到达的腔是左心室。
(3)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所以,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所含的蛋白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分解。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将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吸收。
(4)根据题干中材料可以看出,“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稍微缓解后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选项中,B老母鸡汤、C鲫鱼汤、 牛奶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不推荐其食用;而A米汤中富含淀粉,因此可推荐食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膳食,不暴饮暴食。
故答案为:(1)胰岛素、条件;(2)降低、左心室;(3)胃、甘油和脂肪酸;(4)A;(5)均衡膳食或不暴饮暴食。
【分析】此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食物的消化、血液循环路径、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为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①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②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
③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人体对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称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以结合以下简图记忆:
(1)胰岛素有调节体内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功能。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稳定。因此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后分泌胰液”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2)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路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胰岛位于体循环的路径上,因此血液流经胰岛后,氧气含量降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后随血液循环先后到达心脏的四个腔的路径为: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因此最后到达的腔是左心室。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所含的蛋白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分解。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将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吸收。
(4)根据材料可知,“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稍微缓解后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B老母鸡汤、C鲫鱼汤、 牛奶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不推荐其食用;而A米汤中富含淀粉,因此可推荐食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根据材料,请就健康生活提一条合理的建议:均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合理即可)。
18.【答案】(1)调查法
(2)高
(3)数形基本一致、数值标注准确;油炸食品、高糖食物(合理即可);适量运动 (合理即可)
【知识点】合理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法
【解析】【解答】(1)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该地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监测,是对中小学生群体相关情况(超重、肥胖 )的收集和分析,属于调查法 。
(2)2023年实际检出率(综合超重17.60%+肥胖23.18%=40.78%)远超2030年预测值(28%),表一中202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报告中预测的检出率高。
(3)①根据表二我们知道脂肪性肝病中正常体重是13.3,超重是49.0,肥胖是81.1,具体如下:
②处表二显示肥胖人群脂肪性肝病发生率高达81.8%,而高脂肪饮食(如肥肉、油炸食品)是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需建议减少油炸食品、高糖食品食物摄入。
③适量运动是管理体重的核心措施之一,可增加能量消耗、改善代谢,建议结合《中国居民运动指南》提出具体运动建议。
【分析】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会影响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会发生营养缺乏症或肥胖症。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均衡地搭配各种食物,做到合理均衡的营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