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4 10:5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学案
巧建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自主探究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商鞅(约前390~前338)
1.商鞅的成长历程:商鞅出生于___________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__________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答案:卫 法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商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___________国,却未得到任用。
答案:魏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商鞅向秦孝公建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法改革,___________;秦孝公任用商鞅为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家理论为指导,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是一场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事、文化、习俗多个领域的___________阶级的改革。
答案:富国强兵 左庶长 法 经济 政治 地主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_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
答案:农业生产 经济实力
2.填表
措施
作用
为田开阡陌封疆
维护了___________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___________,奖励耕织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答案:措施: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作用:新兴地主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目的: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以在___________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答案: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 兼并战争
2.措施
(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建立以军功奖赏为中心的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
B.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C.人们依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
D.奴隶主贵族可享有特权
(2)建立严密的___________制度,制定___________,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3)普遍推行___________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___________。
(4)“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___________》,制订了___________,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答案:(1)D
(2)户籍 连坐法
(3)县 中央集权
(4)法经 秦律
四、其他改革
下列有关社会风俗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②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③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田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D
能力提升
想一想
商鞅为什么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答案:可从个人、家庭、时代潮流等因素分析。
想一想
商鞅向孝公谈儒家的“王道”治国理论,孝公“时时睡弗听”;而说(孝)公认以“霸道”,语数日不厌。
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反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
答案:称霸之道顺应了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孝公称霸的愿望。
结论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想一想
商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增强了统一战争的物质力量。
想一想
新法中规定严厉禁止私斗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在于削弱奴隶主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评一评
如何评价“燔诗书”的法令?
答案: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中国文化。
议一议
商鞅一而再、再而三下令: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主要意图是什么?
答案: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典例导析
【典例】
商鞅变法中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点拨:上层建筑的变化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决定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实质上就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制的经济基础。
答案:A
思维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思维发散
【发散点1】
商鞅变法有何特点?
答案: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发散点2】
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有什么异同点?
答案:(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春秋后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到了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③措施相同: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④性质相同:都是封建化的运动。⑤结果和影响相同: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的时期。
(2)不同点:①内容的深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商鞅变法更加深刻地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关链接
1.军功爵与二十等爵制?
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实行军功爵,以杀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少作为赏赐爵禄的标准,鼓励杀敌求胜。秦国则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二十等军功爵,累积爵级至关内侯(十九级)、彻侯(二十级),即可食租税或食邑;自大庶长以下至公士十八等爵,“则如吏职”。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在贯彻军功奖赏制度方面较为完善。二十等爵是按军功大小授予二十个等级的爵位,各级都规定有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如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军功爵高的,还赐予封邑。二十等爵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2.商鞅学法?
商鞅,约生于公元前410年左右,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帝丘人氏。7岁的时候,赵国攻卫,为了向魏求援兵,商鞅以终身入魏为质作了交换。从此,商鞅就生活在魏国西河,拜刑名之学的奠基人李俚为老师。几年间,商鞅先后跟着三个师兄吴起、乐羊、西门豹历练,渐渐长大。他恳求老师李俚把刑名之学传授给自己,但是李俚见商鞅天资刻薄,寡恩少义,人又极聪慧,担心他学了刑名之学会遭反噬,就拒绝了他。?
然而时代注定了要造就商鞅这样一个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商鞅先是偷偷学习李俚的刑名之学,到了后来,随着李俚对三个弟子吴起、乐羊、西门豹的日益失望,再加上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李俚视商鞅为衣钵传人,把刑名之学的毕生心得都传授给了他。?
五年艺成,商鞅在李俚的操持下与秦女嬴喜举行了婚礼。李俚要到鬼谷隐居,临行与商鞅约定三年后鬼谷相见,在那儿给他补上刑名之学的最后一课。?
但是,商鞅后来违反了这一约定,他先是跟吴起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国变法数年,接着又西行入秦,妄图封侯拜相以求富贵。结果受了檐乙之骗,嬴喜又得了重病,商鞅滞秦三个月,只好灰头土脸地往鬼谷来投奔老师李俚。?
谁知到了鬼谷,老师李俚已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多年,刑名之学的最后一课从此失传。商鞅又跟鬼谷先生学艺数载,最后秦女嬴喜吞金自杀,以死相求,商鞅这才二番入秦。?
秦孝公拜商鞅为大良造,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主持变法改革。用之十年,而国大治。于是商鞅迁都咸阳,再行新政,继而屯兵戍边,以攻魏国,大胜。秦孝公拜商鞅为相国,封以商鞅之地十五邑,号称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