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教案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商鞅之死
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了解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对秦国及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增强对商鞅变法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其历史意义。探讨重大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阐释思考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勇于变革、与时俱进的意识,学会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富国强兵的秦国
经济实力增强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军事实力强大
变法的历史局限
严刑酷法;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商鞅之死
1.守旧势力的反扑
2.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1.经济实力增强
2.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3.军事实力强大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重点:正确的认识评价商鞅变法
难点:商鞅变法为什么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仍然最终受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导入新课】
20世纪末,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熔基在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话剧《商鞅变法》时,曾为剧情所动,潸然泪下。中国这位具有铁碗之称的朱总理为什么会对这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改革如此动情?商鞅变法在历史究竟起到过什么作用?它的影响和意义表现在那些方面?由此导入新课。21教育网
【讲述内容】
一、商鞅之死
1.守旧势力的反扑
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遭到贵族保守势力的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抵制和抗拒。学生结合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商鞅变法对于当时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自然也就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他们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并对商鞅的所作所为在各种场合进行批评攻击。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贵族,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狠狠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公开对抗。但守旧势力时刻在暗中等待时机反扑。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边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亲信向惠文王进谗言,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都咸阳车裂示众。一代雄才就这样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21cnjy.com
2.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在他死后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既是最好的明证。这说明了什么?(商鞅变法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商鞅通过十几年在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促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1.经济实力增强
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秦处西戎,地旷人稀。商鞅为改变落后面貌,废井田,开阡陌,采取措施奖励垦荒,奖励耕织,重农抑商。进一步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增强军事力量,实现国富兵强打下了基础。21·cn·jy·com
2.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政治上,商鞅变法打击并瓦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正式建立起来,通过县的政权制度,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强化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强化了封建集权力量。这些都为后世所沿用。www.21-cn-jy.com
3.军事实力强大
军事上,奖励军功,颁布了奖励农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十等爵制度,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其情节轻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达到强兵目的,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条件。《史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最后对商鞅变法对秦以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一番总结。让学生思考后,概括总结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成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移风易俗,民以富强,百姓乐用”的新面貌,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1·c·n·j·y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商鞅变法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但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让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后,概括指出: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一定程度上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等方面。
最后教师指出:商鞅制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刑法非常严苛,如百姓违犯法律规定,在路边倒垃圾,就要被砍去双手,如盗窃牛马者要处以死刑。商鞅推行的法律体现了轻罪重罚的思想,迫使人们遵守规矩,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史书记载,商鞅一次在渭水边处决了七百多人,渭水为之变赤。“连坐法”的推行以及轻罪重罚,征收户赋,劳役沉重与“燔诗书”等法令一起,对全国城乡人民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监察网,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明确规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对后来的秦朝带来消极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后研讨】
《史记·商君列传》载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你认为他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一个人的性格是否对其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思路:司马迁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其评价错在以人的性格来指责变法。人的性格对其行为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是决定性影响。对一个人行为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意大利但丁也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孔子强调“修己以敬”,
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商鞅变法具体措施与其性格无关,时代的需要使商鞅作出了如此的变革。21·世纪
教育网
【本课小结】
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实现富国强兵。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是具有开拓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改革中必然会碰到各种阻力,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但改革者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这是商鞅变法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商鞅尽管已经逝去,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