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基础卷)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得分
1.(2024九上·游仙月考)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粮食酿醋 B.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
C.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 D.水通电电解 铁杵磨成针
2.(2024九上·潮南月考)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纸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纸搭建模型 B.用废纸生火
C.用纸绘画 D.用纸包装礼品
3.(2024九上·双流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闻气体气味
4.(2024九上·夏津期末)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B.清明节放风筝
C.端午节煮粽子 D.中秋节酿桂花酒
5.(2025九上·湖南开学考)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下厨房物品的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刀:我生锈了 B.食醋:我挥发了
C.天然气:我燃烧了 D.苹果:我被氧化了
6.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含有OH-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D.苹果汁中含有Na+
7.下列事实:①氢气得名;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③氢原子中无中子;④液态氢驱动火箭;⑤氢气冶炼金属;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其中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①②③⑩ B.④⑤⑥⑩ C.⑦⑧⑨⑩ D.④⑤⑥⑨
8.(2024九上·南宁月考)下列词语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冰雪消融 C.蜡炬成灰 D.沙里淘沙
9.(2024九上·孝感月考)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也是常见的钻石的原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也是一种贵重宝石。下列有关金刚石的说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割玻璃 B.加热1000℃变成石墨
C.制成半导体 D.光照下熠熠生辉
10.(2025九上·重庆市期末)《天工开物·陶埏第七》记载:“……试土寻泥之后,仍制车旋盘,功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以伺雕镂。……陶家取来燃灰,布袋涨水澄滤,……随途坏上,烧出自成光色。”下列描述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掐泥 B.雕镂 C.燃灰 D.澄滤
阅卷人 二、填空与简答题
得分
11.(2024九上·泸县月考)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 ;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套入试管,应从试管的 。
12.(2024九上·安州月考)请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填空:镊子、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
(1)加热物质需要用到的加热仪器是 。
(2)取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到 。
(3)量取10mL的水要用到 。
13.(2024九上·渠县期中)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请将下列“变化、性质或用途”前面对应的字母序号填到相应空格内。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E.用途
(1)花香四溢 ;
(2)酒精挥发 ;
(3)酒精常用作燃料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5)铜丝易弯曲 ;
(6)大理石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7)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
得分
14.(2024九上·梓潼月考)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2.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 ;
(5)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6)实验二中的文字表达式: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材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将纸搭建模型,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用废纸生火,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 用纸绘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用纸来包装礼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取,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不能伸进试管中以免污染药品,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味,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取来解答;
B、根据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来解答;
C、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悬于容器上方防止污染药品来解答;
D、根据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闻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防止伤害嗅觉来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利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放风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煮粽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酿桂花酒过程中有酒精这种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铁刀生锈的过程中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醋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苹果氧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浅绿色的溶液是含有二价铁离子的溶液,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溶液,故浅绿色变成黄色的原因是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同离子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二价铁是浅绿色,三价铁是黄色来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①氢气得名以其密度小的性质使名,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③氢原子中无中子是氢原子构成,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④液态氢驱动火箭,是利用氢气可燃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⑤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还原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难于水,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是利用氢气与其他物质反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氢气是生成物,与氢气性质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及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为物理变化,花香四溢、冰雪消融、沙里淘沙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炬成灰涉及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金刚石切割玻璃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加热1000℃变成石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制成半导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光照下熠熠生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0.【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掐泥、雕镂、澄滤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灰,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
11.【答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底部往管口方向套入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 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因为用水润湿能减小玻璃管与胶皮管间的摩擦力,便于插入;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这样能让试管刷全方位接触试管内壁,有效刷洗,同时避免用力过猛损坏试管;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套入试管,应从试管的 底部往管口方向套入,防止试管夹上的杂质落入试管,也能避免损坏试管;
【分析】依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回忆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试管刷洗、试管夹使用的标准步骤答题;抓住各操作的目的(如润湿玻璃管便于插入、规范试管夹套入防污染/损坏 ),理解操作细节的必要性。
12.【答案】(1)酒精灯
(2)镊子
(3)量筒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酒精灯能提供热量,故加热物质需要用到的加热仪器是酒精;
(2)取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到镊子;
(3)可以量取规定体积的容器就是量筒,量取10mL的水可用量筒;
【分析】根据仪器用途匹配操作需求。加热选加热仪器(酒精灯 );取块状固体用镊子(符合“一横二放三慢竖” 操作,防试管破损 );量取液体体积用量筒(依据量筒刻度精准量取 ),明确各仪器功能——酒精灯加热、镊子取块状固体、量筒量液体体积。
(1)加热物质需要用到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取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到镊子,故填:镊子;
(3)量取10mL的水要用到量筒,故填:量筒。
13.【答案】(1)A
(2)A
(3)E
(4)B
(5)C
(6)D
(7)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花香四溢,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
(2)酒精挥发,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
(3)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属于用途,故填:E、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填:B、
(5)铜丝弯曲,其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则铜丝易弯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C。
(6)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则大理石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7)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填:A;
(2)酒精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填:A;
(3)酒精常用作燃料,属于用途,故选填:E;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填:B;
(5)铜丝弯曲无化学变化发生,则铜丝易弯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填:C;
(6)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则大理石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性质,故选填:D;
(7)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填:D。
14.【答案】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珠;物理;变浑浊;化学;二;升华;使水蒸气液化;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那么我们可以反向思维,故可以判定猜想2: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在实验一水沸腾实验中,根据教材中已学知识可知,水沸腾产生水蒸气,要想验证水蒸气的产生,可在试管口放一块玻璃瓶,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故可观察到玻璃片有水珠生成,此过程中水发生了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故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在实验二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3)对比两个实验可知,水沸腾有气体产生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猜想二正确;
(4)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升华;
(5)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使水蒸气遇冷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6)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分析】根据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来解答。
1 / 1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基础卷)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得分
1.(2024九上·游仙月考)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粮食酿醋 B.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
C.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 D.水通电电解 铁杵磨成针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材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2.(2024九上·潮南月考)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纸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纸搭建模型 B.用废纸生火
C.用纸绘画 D.用纸包装礼品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将纸搭建模型,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用废纸生火,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 用纸绘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用纸来包装礼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2024九上·双流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闻气体气味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取,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不能伸进试管中以免污染药品,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味,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取来解答;
B、根据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来解答;
C、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悬于容器上方防止污染药品来解答;
D、根据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闻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防止伤害嗅觉来解答。
4.(2024九上·夏津期末)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B.清明节放风筝
C.端午节煮粽子 D.中秋节酿桂花酒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利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放风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煮粽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酿桂花酒过程中有酒精这种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5.(2025九上·湖南开学考)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下厨房物品的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刀:我生锈了 B.食醋:我挥发了
C.天然气:我燃烧了 D.苹果:我被氧化了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铁刀生锈的过程中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醋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苹果氧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6.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含有OH-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D.苹果汁中含有Na+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浅绿色的溶液是含有二价铁离子的溶液,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溶液,故浅绿色变成黄色的原因是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同离子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二价铁是浅绿色,三价铁是黄色来解答。
7.下列事实:①氢气得名;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③氢原子中无中子;④液态氢驱动火箭;⑤氢气冶炼金属;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其中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①②③⑩ B.④⑤⑥⑩ C.⑦⑧⑨⑩ D.④⑤⑥⑨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①氢气得名以其密度小的性质使名,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③氢原子中无中子是氢原子构成,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④液态氢驱动火箭,是利用氢气可燃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⑤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还原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难于水,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是利用氢气与其他物质反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氢气是生成物,与氢气性质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及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8.(2024九上·南宁月考)下列词语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冰雪消融 C.蜡炬成灰 D.沙里淘沙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为物理变化,花香四溢、冰雪消融、沙里淘沙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炬成灰涉及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9.(2024九上·孝感月考)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也是常见的钻石的原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也是一种贵重宝石。下列有关金刚石的说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割玻璃 B.加热1000℃变成石墨
C.制成半导体 D.光照下熠熠生辉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金刚石切割玻璃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加热1000℃变成石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制成半导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光照下熠熠生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0.(2025九上·重庆市期末)《天工开物·陶埏第七》记载:“……试土寻泥之后,仍制车旋盘,功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以伺雕镂。……陶家取来燃灰,布袋涨水澄滤,……随途坏上,烧出自成光色。”下列描述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掐泥 B.雕镂 C.燃灰 D.澄滤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掐泥、雕镂、澄滤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灰,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
阅卷人 二、填空与简答题
得分
11.(2024九上·泸县月考)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 ;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套入试管,应从试管的 。
【答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底部往管口方向套入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 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因为用水润湿能减小玻璃管与胶皮管间的摩擦力,便于插入;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这样能让试管刷全方位接触试管内壁,有效刷洗,同时避免用力过猛损坏试管;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套入试管,应从试管的 底部往管口方向套入,防止试管夹上的杂质落入试管,也能避免损坏试管;
【分析】依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回忆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试管刷洗、试管夹使用的标准步骤答题;抓住各操作的目的(如润湿玻璃管便于插入、规范试管夹套入防污染/损坏 ),理解操作细节的必要性。
12.(2024九上·安州月考)请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填空:镊子、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
(1)加热物质需要用到的加热仪器是 。
(2)取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到 。
(3)量取10mL的水要用到 。
【答案】(1)酒精灯
(2)镊子
(3)量筒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酒精灯能提供热量,故加热物质需要用到的加热仪器是酒精;
(2)取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到镊子;
(3)可以量取规定体积的容器就是量筒,量取10mL的水可用量筒;
【分析】根据仪器用途匹配操作需求。加热选加热仪器(酒精灯 );取块状固体用镊子(符合“一横二放三慢竖” 操作,防试管破损 );量取液体体积用量筒(依据量筒刻度精准量取 ),明确各仪器功能——酒精灯加热、镊子取块状固体、量筒量液体体积。
(1)加热物质需要用到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取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到镊子,故填:镊子;
(3)量取10mL的水要用到量筒,故填:量筒。
13.(2024九上·渠县期中)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请将下列“变化、性质或用途”前面对应的字母序号填到相应空格内。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E.用途
(1)花香四溢 ;
(2)酒精挥发 ;
(3)酒精常用作燃料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5)铜丝易弯曲 ;
(6)大理石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7)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
【答案】(1)A
(2)A
(3)E
(4)B
(5)C
(6)D
(7)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花香四溢,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
(2)酒精挥发,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
(3)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属于用途,故填:E、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填:B、
(5)铜丝弯曲,其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则铜丝易弯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C。
(6)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则大理石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7)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填:A;
(2)酒精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填:A;
(3)酒精常用作燃料,属于用途,故选填:E;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填:B;
(5)铜丝弯曲无化学变化发生,则铜丝易弯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填:C;
(6)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则大理石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性质,故选填:D;
(7)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填:D。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
得分
14.(2024九上·梓潼月考)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2.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 ;
(5)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6)实验二中的文字表达式: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答案】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珠;物理;变浑浊;化学;二;升华;使水蒸气液化;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那么我们可以反向思维,故可以判定猜想2: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在实验一水沸腾实验中,根据教材中已学知识可知,水沸腾产生水蒸气,要想验证水蒸气的产生,可在试管口放一块玻璃瓶,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故可观察到玻璃片有水珠生成,此过程中水发生了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故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在实验二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3)对比两个实验可知,水沸腾有气体产生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猜想二正确;
(4)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升华;
(5)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使水蒸气遇冷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6)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分析】根据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来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