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明治维新
学案
教材整理
一、废除旧体制
1.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2.“废藩置县”
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
3.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发展新经济
1.原因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财政困难,税收入不敷出,明治政府领导人意识到,要实现富国强兵,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2.内容
(1)币制改革
(2)土地改革
①土地制度改革
②地税改革
疑点突破注意此处空半格土地改革的原因: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发达的情况下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3)殖产兴业
①引进设备,开办工厂
②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③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辨析比较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而且,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具体表现为: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
三、倡导“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在生活习俗方面,也大力推行西化。
四、建立新军队
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为了确保这支常备军的实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并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疑点突破
新组建的这支日本军队“新”的表现: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1878年发布的“军人训诫”第一条就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来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它强调“忠君”、“尚武”等精神。这一切都决定这支军队从开始就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问题探究
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思路: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它成功的原因可从内、外因两方面来考虑。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指出它成功的因素。
探究结论: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用了不到5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左右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原因有:
外在因素:(1)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方兴未艾,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国当时忙于国内的南北战争,德、意处于统一的高潮,俄国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同时,他们对日本的政策各怀鬼胎,没有达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强同日本封建势力的勾结尚不深。所有这些,使明治维新发生之时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维新成功的步伐。早在幕府末期,日本西南地区就通过长崎港同荷兰人保持贸易关系,一些知识分子通过荷兰人的介绍,学习西方科技,了解世界的政治局势,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并提出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在日本实行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这些兰学家的改革主张对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起了很大影响。
内部因素:(1)最直接的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在幕藩体制下,内部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下层武士日益贫困化,所有这些都发展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2)决定性的原因是封建社会内部离心力量日益强大。到幕末时,参与倒幕的力量不仅有下层武士,而且一些财政状况恶化的将军和大名也加入其中。(3)根本性原因是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殖产兴业,充分发挥国家干涉经济的作用,使日本在短期内实现了近代化;文明开化政策,这是明治维新成功和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条件;富国强兵,这是明治维新的总目标。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所以,取得了改革的成功。
经典例题
例1推翻幕府后,明治维新实行“废藩置县”( )
①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 ②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③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④大名得到优厚的补偿,迁到东京定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四个备选项都是“废藩置县”的内容。
答案:D
例2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体制,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是( )
A.“四民平等”
B.武士特权被取消
C.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
D.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解析:明治维新前,日本的主要社会体制是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而B、C、D三项都是“四民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答案:A
例3
明治维新期间,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的国营企业不包括( )
①铁路 ②轮船 ③军工企业 ④金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除①③以外的国有企业都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答案:C
互动课堂
重难突破
1.明治政府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明治政权建立后,中央政府所控制的地区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仍控制在大名手中。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的集中统一成为当务之急。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分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政府把原来各藩大名迁居东京,给予优厚补偿。这样,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真正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也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如何评价明治政府的军队建设?
明治政府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这些措施推动了日本军事的近代化,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日本军队地位特殊,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日本军队要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另外,这支军队不久便成为日本对外扩张、对内镇压人民的工具。
3.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的不同?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而且,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具体表现为: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信事业。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等。
活学巧用
1.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C.废藩置县
D.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解析: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日本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
答案:C
2.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解析:日本改革军制,仿照欧美建立新式军队,最主要的特征是实现军队的近代化。
答案:B
3.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④不正确。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