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开启化学之门(提升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5·广元) 小明热爱劳动,他进行的下列劳动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摘菜 C.生火 D.扫地
2.(2025·宜宾)下列变化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铁丝生锈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
3.(2025·高州模拟)我国科学家的下列贡献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屠呦呦分离提纯了青蒿素,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并广泛应用
B.闵恩泽研制出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提升我国石油炼化水平
C.侯德榜成功地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技术
D.张青莲以同位素质谱法精确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含有OH-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D.苹果汁中含有Na+
5.下列事实:①氢气得名;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③氢原子中无中子;④液态氢驱动火箭;⑤氢气冶炼金属;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其中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①②③⑩ B.④⑤⑥⑩ C.⑦⑧⑨⑩ D.④⑤⑥⑨
6.(2025·光明模拟)“以美育人,向美而行”。深圳各校正以多元而灵动的姿态开展美育探索。下列“美育一件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生活美:烧火煲汤 B.科学美:凝水成冰
C.艺术美:临摹字帖 D.环境美:收集废纸
7.(2025·凉山)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凉山,蓝花楹、杜鹃花……花花相映;樱桃、桑葚……挂满枝头。人们赏美景,品美味。在这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下列活动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畅游花海 B.采摘鲜果 C.泼水狂欢 D.烧烤美食
8.(2025·泸州) 符合绿色化学观念“冬天捞碱”所得中混有泥沙,欲得到纯净,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9.(2025·郴州模拟)“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是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题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B.烧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空气中的氮气不能用做保护气
10.(2025九下·南海月考)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下列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刀割漆树 B.盛装漆汁
C.漆汁氧化 D.雕刻花纹
11.(2025·潮阳模拟)《哪吒之魔童闹海》燃爆新年!下列为哪吒重塑肉身的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挖莲藕 B.莲藕磨成粉
C.刀刻塑肉身 D.离火煅烧定型
12.(2024九上·孝感月考)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也是常见的钻石的原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也是一种贵重宝石。下列有关金刚石的说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割玻璃 B.加热1000℃变成石墨
C.制成半导体 D.光照下熠熠生辉
13.(2024·湖北一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所以人每天都要摄入较多的油脂
14.(2025九下·珠海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5.(2018九上·天津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 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
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
得分
16.(2025·天津)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17.(2024九上·成都月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1)从图1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名称填空:
①可以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
③加热少量水需要用 ;
④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 。
(2)小明要把硫酸铜溶解在水里得到硫酸铜溶液,并用它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小明用天平称硫酸铜,图2中所表示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若在称量12.5g硫酸铜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药品 D.继续添加药品
步骤2.小明用50mL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充分授拌溶解,得到 溶液。图3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若要量取45mL的液体,若读数时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5mL。
步骤3.小明取少量的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 。
步骤4.小明在实验结束后清洗试管,当观察到玻璃仪器内壁的水 时,表明仪器洗于净。
18.(2024九上·新邵月考)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 ,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 ,
(4)属于用途的是 。
19.(2024九上·六盘水期中)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二: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大理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选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 ;
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20.(2021八上·招远期中)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量筒和托盘天平是初中常见的计量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 ,若量取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40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同学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4)实验中,托盘天平调零后,甲同学称量食盐固体时,在左盘放了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就刚好指在分度盘中央,则他所称的食盐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乙同学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食盐固体,右盘衬纸上放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淘米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摘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生火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扫地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海水晒盐过程只是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铁丝生锈过程生成新物质铁锈,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酒精挥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玻璃破碎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合成双氢青蒿素,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研发石油炼制的催化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联合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浅绿色的溶液是含有二价铁离子的溶液,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溶液,故浅绿色变成黄色的原因是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同离子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二价铁是浅绿色,三价铁是黄色来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①氢气得名以其密度小的性质使名,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③氢原子中无中子是氢原子构成,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④液态氢驱动火箭,是利用氢气可燃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⑤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还原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难于水,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是利用氢气与其他物质反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氢气是生成物,与氢气性质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及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烧火煲汤涉及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凝水成冰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临摹字帖过程中字迹转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收集废纸过程中是改变废纸的位置或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畅游花海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采摘鲜果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泼水狂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烧烤美食涉及燃烧及蛋白质的变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冬天捞碱”所得碳酸钠中混有泥沙,需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纯净的碳酸钠。
A、过滤时需要漏斗,不符合题意;
B、各操作中不需用分液漏斗,符合题意;
C、溶解、过滤时都需烧杯,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需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所需仪器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烧碱即氢氧化钠的俗称,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等,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作食品的防腐剂,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没有吸水性来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来解答;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食品的防腐剂来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刀割漆树、盛装漆汁、雕刻花纹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漆汁氧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挖莲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莲藕磨成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刀刻塑肉身,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离火煅烧定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金刚石切割玻璃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加热1000℃变成石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制成半导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光照下熠熠生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3.【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碱的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例如碳酸钠是盐,显碱性,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但人每天不能摄入过多的油脂,只能适量,否则消耗不了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来解答;
B、根据碱显碱性,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来解答;
C、根据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来解答;
D、根据人需适量的营养物质来解答。
14.【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A、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而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以用于生产碳酸饮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与作保护气毫无关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食品的保护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利用导电性来作为电极,石墨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具有碱性,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熟石灰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来制作碳酸饮料来解答;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保护气来解答;
C、根据石墨软可以制作铅笔芯来解答;
D、根据熟石灰是碱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或河水来解答。
15.【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该学生初次读数时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读数为amL,实际体积大于amL;倒入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b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的液体体积小于(b﹣a)mL,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由些分析解释。
16.【答案】(1)②
(2)①
(3)⑥
(4)④
(5)③
(6)⑤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金刚石具有正八面体的结构,是非常硬的物质,常用金刚石来切割玻璃,故答案为 ②
(2)盐酸和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常用盐酸来除锈,故答案为 ①;
(3)⑥铜 具有导带性、传热性和延展性,而铜的导电性最好,故常用铜制取导线,故答案为⑥;(4)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来进行人工降雨,故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④ ; (5)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常用 ③氦气来制取霓虹灯;
(6)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钙元素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故常用的补钙剂是 ⑤ 碳酸钙。
【分析】根据金刚石最硬可以切割玻璃,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铜是良好的导体,干冰升华吸热可以进行人工降雨,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来解答。
17.【答案】(1)试管夹;烧杯;试管夹、酒精灯;集气瓶
(2)7.4;C;硫酸铜;42;大于;腐蚀试剂;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① 夹持试管用试管夹;
② 加热需垫陶土网的是烧杯;
③ 加热少量水用试管夹、酒精灯;
④ 口部/内壁磨砂的是集气瓶;
2. (2)步骤1:天平称量,砝码5g + 游码2.4g,硫酸铜质量7.4g;指针左偏(药品多),选移走适量药品C;
步骤2:形成硫酸铜溶液;量筒读数为42mL;仰视时,实际体积大于45mL;
步骤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腐蚀试剂、污染滴管;
步骤4:仪器洗净标准是内壁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分析】记清仪器用途、天平/量筒咋用、溶液配制操作和仪器洗净标准,对应填空;仪器部分记牢“试管夹夹试管、烧杯垫网、集气瓶磨砂”;实验操作记准天平“左偏药品多”、量筒“仰视实际多” 。
(1)①试管可用于夹持试管。
②烧杯底面积较大,可加热时使用,但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
③加热少量水时,需要试管、酒精灯和试管夹,图中有试管夹和酒精灯。
④“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图中集气瓶需要磨砂处理。
(2)步骤1、由图可知,砝码为5g,游码为2.4g,则称量的硫酸铜的质量为5g+2.4g=7.4g;
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时,先放砝码,移动游码,然后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左偏转,则说明加入的药品偏多,需取下部分药品,故选C。
步骤2、将水倒入硫酸铜中,可得到硫酸铜溶液;
量筒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由图可知,液体体积为42mL;
若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步骤3、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若伸入试管中,可能会污染试剂。
步骤4、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8.【答案】①;②;④;⑦;⑧;⑥;③⑤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木炭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用木炭取暖属于物质的用途;
④木炭研碎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⑤木炭制成黑火药属于物质的用途;
⑥取一块木炭点燃属于反应条件;
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该过程有生成二氧化碳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⑧木炭发出白光属于反应的现象。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⑦;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⑧;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⑥;
(4)属于用途的是③⑤。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
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19.【答案】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珠;物理;变浑浊;化学;二;升华;使水蒸气遇冷液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有气体产生的变化,猜想一定是是化学变化,猜想二应为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实验一:水沸腾时,玻璃片有水珠,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水珠;物理;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等,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新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3)对比两个实验可知,水沸腾有气体产生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猜想二正确;
(4)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升华;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1)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分析;
(2)根据水沸腾形成水蒸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3)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及变化的种类分析;
(4)根据物态变化及水蒸气遇冷液化分析。
20.【答案】(1)胶头滴管;小于
(2)偏大
(3)C
(4)等于;12.7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欲量取40mL水,选用的仪器有50mL的量筒,最后定容需要用胶头滴管,若量取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小于40毫升,故填:胶头滴管;小于。
(2)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砝码的质量变小,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质量会偏大,故填:偏大。
(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分度盘的指针向左偏转,需要将天平调平,应该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不能移动游码,故填:C。
(4)托盘天平调零后,甲同学称量食盐固体时,在左盘放了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就刚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没有移动游码,且左右平衡,所以他所称的食盐的质量等于15g;
乙同学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食盐固体,右盘衬纸上放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图,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10g+2.7g=12.7g,故填:12.7。
【分析】(1)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2)根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天平称量的方法分析
(4)根据天平读数的方法分析
1 / 1沪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开启化学之门(提升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5·广元) 小明热爱劳动,他进行的下列劳动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摘菜 C.生火 D.扫地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淘米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摘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生火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扫地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5·宜宾)下列变化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铁丝生锈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海水晒盐过程只是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铁丝生锈过程生成新物质铁锈,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酒精挥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玻璃破碎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2025·高州模拟)我国科学家的下列贡献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屠呦呦分离提纯了青蒿素,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并广泛应用
B.闵恩泽研制出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提升我国石油炼化水平
C.侯德榜成功地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技术
D.张青莲以同位素质谱法精确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合成双氢青蒿素,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研发石油炼制的催化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联合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4.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含有OH-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D.苹果汁中含有Na+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浅绿色的溶液是含有二价铁离子的溶液,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溶液,故浅绿色变成黄色的原因是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同离子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二价铁是浅绿色,三价铁是黄色来解答。
5.下列事实:①氢气得名;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③氢原子中无中子;④液态氢驱动火箭;⑤氢气冶炼金属;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其中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①②③⑩ B.④⑤⑥⑩ C.⑦⑧⑨⑩ D.④⑤⑥⑨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 ①氢气得名以其密度小的性质使名,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②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③氢原子中无中子是氢原子构成,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④液态氢驱动火箭,是利用氢气可燃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⑤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还原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⑥可用氢气做还原性保护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密度小,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⑧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难于水,与化学性质无关,错误;⑨用作合成盐酸、氨的化工原料是利用氢气与其他物质反应,与化学性质有关,正确;⑩用电解水的方法可以制得氢气,氢气是生成物,与氢气性质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及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6.(2025·光明模拟)“以美育人,向美而行”。深圳各校正以多元而灵动的姿态开展美育探索。下列“美育一件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生活美:烧火煲汤 B.科学美:凝水成冰
C.艺术美:临摹字帖 D.环境美:收集废纸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烧火煲汤涉及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凝水成冰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临摹字帖过程中字迹转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收集废纸过程中是改变废纸的位置或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7.(2025·凉山)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凉山,蓝花楹、杜鹃花……花花相映;樱桃、桑葚……挂满枝头。人们赏美景,品美味。在这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下列活动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畅游花海 B.采摘鲜果 C.泼水狂欢 D.烧烤美食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畅游花海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采摘鲜果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泼水狂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烧烤美食涉及燃烧及蛋白质的变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2025·泸州) 符合绿色化学观念“冬天捞碱”所得中混有泥沙,欲得到纯净,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冬天捞碱”所得碳酸钠中混有泥沙,需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纯净的碳酸钠。
A、过滤时需要漏斗,不符合题意;
B、各操作中不需用分液漏斗,符合题意;
C、溶解、过滤时都需烧杯,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需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所需仪器分析。
9.(2025·郴州模拟)“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是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题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B.烧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空气中的氮气不能用做保护气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烧碱即氢氧化钠的俗称,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等,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作食品的防腐剂,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没有吸水性来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来解答;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食品的防腐剂来解答。
10.(2025九下·南海月考)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下列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刀割漆树 B.盛装漆汁
C.漆汁氧化 D.雕刻花纹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刀割漆树、盛装漆汁、雕刻花纹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漆汁氧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1.(2025·潮阳模拟)《哪吒之魔童闹海》燃爆新年!下列为哪吒重塑肉身的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挖莲藕 B.莲藕磨成粉
C.刀刻塑肉身 D.离火煅烧定型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挖莲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莲藕磨成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刀刻塑肉身,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离火煅烧定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2.(2024九上·孝感月考)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也是常见的钻石的原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也是一种贵重宝石。下列有关金刚石的说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割玻璃 B.加热1000℃变成石墨
C.制成半导体 D.光照下熠熠生辉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金刚石切割玻璃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加热1000℃变成石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制成半导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光照下熠熠生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3.(2024·湖北一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所以人每天都要摄入较多的油脂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碱的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例如碳酸钠是盐,显碱性,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但人每天不能摄入过多的油脂,只能适量,否则消耗不了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来解答;
B、根据碱显碱性,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来解答;
C、根据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来解答;
D、根据人需适量的营养物质来解答。
14.(2025九下·珠海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A、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而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以用于生产碳酸饮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与作保护气毫无关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食品的保护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利用导电性来作为电极,石墨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具有碱性,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熟石灰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来制作碳酸饮料来解答;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保护气来解答;
C、根据石墨软可以制作铅笔芯来解答;
D、根据熟石灰是碱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或河水来解答。
15.(2018九上·天津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 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该学生初次读数时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读数为amL,实际体积大于amL;倒入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b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的液体体积小于(b﹣a)mL,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由些分析解释。
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
得分
16.(2025·天津)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答案】(1)②
(2)①
(3)⑥
(4)④
(5)③
(6)⑤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金刚石具有正八面体的结构,是非常硬的物质,常用金刚石来切割玻璃,故答案为 ②
(2)盐酸和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常用盐酸来除锈,故答案为 ①;
(3)⑥铜 具有导带性、传热性和延展性,而铜的导电性最好,故常用铜制取导线,故答案为⑥;(4)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来进行人工降雨,故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④ ; (5)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常用 ③氦气来制取霓虹灯;
(6)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钙元素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故常用的补钙剂是 ⑤ 碳酸钙。
【分析】根据金刚石最硬可以切割玻璃,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铜是良好的导体,干冰升华吸热可以进行人工降雨,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来解答。
17.(2024九上·成都月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1)从图1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名称填空:
①可以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
③加热少量水需要用 ;
④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 。
(2)小明要把硫酸铜溶解在水里得到硫酸铜溶液,并用它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小明用天平称硫酸铜,图2中所表示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若在称量12.5g硫酸铜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药品 D.继续添加药品
步骤2.小明用50mL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充分授拌溶解,得到 溶液。图3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若要量取45mL的液体,若读数时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5mL。
步骤3.小明取少量的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 。
步骤4.小明在实验结束后清洗试管,当观察到玻璃仪器内壁的水 时,表明仪器洗于净。
【答案】(1)试管夹;烧杯;试管夹、酒精灯;集气瓶
(2)7.4;C;硫酸铜;42;大于;腐蚀试剂;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① 夹持试管用试管夹;
② 加热需垫陶土网的是烧杯;
③ 加热少量水用试管夹、酒精灯;
④ 口部/内壁磨砂的是集气瓶;
2. (2)步骤1:天平称量,砝码5g + 游码2.4g,硫酸铜质量7.4g;指针左偏(药品多),选移走适量药品C;
步骤2:形成硫酸铜溶液;量筒读数为42mL;仰视时,实际体积大于45mL;
步骤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腐蚀试剂、污染滴管;
步骤4:仪器洗净标准是内壁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分析】记清仪器用途、天平/量筒咋用、溶液配制操作和仪器洗净标准,对应填空;仪器部分记牢“试管夹夹试管、烧杯垫网、集气瓶磨砂”;实验操作记准天平“左偏药品多”、量筒“仰视实际多” 。
(1)①试管可用于夹持试管。
②烧杯底面积较大,可加热时使用,但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
③加热少量水时,需要试管、酒精灯和试管夹,图中有试管夹和酒精灯。
④“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图中集气瓶需要磨砂处理。
(2)步骤1、由图可知,砝码为5g,游码为2.4g,则称量的硫酸铜的质量为5g+2.4g=7.4g;
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时,先放砝码,移动游码,然后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左偏转,则说明加入的药品偏多,需取下部分药品,故选C。
步骤2、将水倒入硫酸铜中,可得到硫酸铜溶液;
量筒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由图可知,液体体积为42mL;
若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步骤3、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若伸入试管中,可能会污染试剂。
步骤4、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8.(2024九上·新邵月考)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 ,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 ,
(4)属于用途的是 。
【答案】①;②;④;⑦;⑧;⑥;③⑤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木炭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用木炭取暖属于物质的用途;
④木炭研碎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⑤木炭制成黑火药属于物质的用途;
⑥取一块木炭点燃属于反应条件;
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该过程有生成二氧化碳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⑧木炭发出白光属于反应的现象。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⑦;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⑧;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⑥;
(4)属于用途的是③⑤。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
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19.(2024九上·六盘水期中)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二: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大理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选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 ;
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答案】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珠;物理;变浑浊;化学;二;升华;使水蒸气遇冷液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有气体产生的变化,猜想一定是是化学变化,猜想二应为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实验一:水沸腾时,玻璃片有水珠,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水珠;物理;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等,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新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3)对比两个实验可知,水沸腾有气体产生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猜想二正确;
(4)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升华;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1)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分析;
(2)根据水沸腾形成水蒸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3)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及变化的种类分析;
(4)根据物态变化及水蒸气遇冷液化分析。
20.(2021八上·招远期中)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量筒和托盘天平是初中常见的计量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 ,若量取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40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同学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4)实验中,托盘天平调零后,甲同学称量食盐固体时,在左盘放了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就刚好指在分度盘中央,则他所称的食盐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乙同学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食盐固体,右盘衬纸上放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g。
【答案】(1)胶头滴管;小于
(2)偏大
(3)C
(4)等于;12.7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欲量取40mL水,选用的仪器有50mL的量筒,最后定容需要用胶头滴管,若量取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小于40毫升,故填:胶头滴管;小于。
(2)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砝码的质量变小,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质量会偏大,故填:偏大。
(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分度盘的指针向左偏转,需要将天平调平,应该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不能移动游码,故填:C。
(4)托盘天平调零后,甲同学称量食盐固体时,在左盘放了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就刚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没有移动游码,且左右平衡,所以他所称的食盐的质量等于15g;
乙同学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食盐固体,右盘衬纸上放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图,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10g+2.7g=12.7g,故填:12.7。
【分析】(1)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2)根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天平称量的方法分析
(4)根据天平读数的方法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