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一、选择题
(2021·北部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
C.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减少
2.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3.(2021·南县)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大笼粄”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选用糯米、冰片糖、水、香蕉叶为主要材料,它是客家人不管走多远都会想念的家乡味道。如果你想去当地品尝,你可以去( )
A.粤 B.黑 C.藏 D.鲁
(2021·长沙) 下表为中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
0 14岁 15 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4.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下降 B.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C.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D.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5.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口数已经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城市( )
A.就业机会多 B.医疗水平高 C.空气质量优 D.教育条件好
(2021·株洲) 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解说词体现,航拍见到的中国( )
A.草原辽阔 B.森林辽阔 C.高山辽阔 D.海陆辽阔
7.在我国沿北纬30°能同时体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2021·鄂尔多斯)图为1950年后我国两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9.当前,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改变人口分布现状
C.缓减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2021·成都)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左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右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甘肃省 B.四川省 C.吉林省 D.青海省
11.右图所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内蒙古 B.宁 C.新 D.桂
(2022·湘西)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深受观众喜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 《航拍中国》拍摄的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湖南省 B.山东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
13. 《航拍中国》拍摄到的民族风情与所属民族相符的是( )
A.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B.泼水节——满族
C.赛龙舟——维吾尔族 D.手鼓舞——土家族
(2022·聊城)读下图(三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关图中三个省级行政区基本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稠密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广人稀④比例尺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暑假若去三个省级行政区旅游,下列景观不可能见到的是()
A.碧草毡房 B.椰风海韵 C.稻谷飘香 D.千里戈壁
(2021·金昌)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为广东省和山东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广东省人口过亿,可能的原因是广东省( )
A.经济落后出生人口较多 B.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
C.靠近东南亚外国人较多 D.矿产丰富重工业发达
17. 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是( )
A.流动人口减少 B.老年人口增加
C.社会负担减轻 D.青少年人口剧增
(2022·宿迁) 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D.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19. 图中字母ABCDEF代表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其中A、F分别是( )
A.韩国 蒙古 B.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C.俄罗斯 日本 D.蒙古 日本
20.(2023·齐齐哈尔)我国2021年开始实施的“三孩”政策能有效缓解下列人口问题中的(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素质低
21.(2023·齐齐哈尔)与成语“得陇望蜀”典故有关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贵州、云南 B.陕西、四川 C.甘肃、四川 D.甘肃、河南
(2023·常德)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23.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24.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 )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减少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2022·陕西)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当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兼备 D.位于北温带
26. 呼和浩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与朝鲜接壤 B.是沿海省区
C.与4个国家相邻 D.简称是内蒙古
(2023·长沙)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读图,完成问题。
27.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28.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提倡(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多胎征税 D.生育“三孩”
(2023·济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图1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图2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1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大,近十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64年达到高峰
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30.图2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2023·株洲)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如图表示我国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各小题。
31.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 )
A.少儿人口、劳动力人口 B.少儿人口、老年人口
C.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 D.只有老年人口
32.针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进一步( )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加快奔小康的步伐
C.提倡晚婚晚育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2022·哈尔滨)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 )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岛屿众多 D.疆域辽阔
34. “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2024八上·长春期中)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于2月9日在我国各大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也观看了春晚直播。晚会设北京主会场和沈阳、长沙、西安、喀什四个分会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下列省份中设立晚会分会场的是( )
A. B.
C. D.
36.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也观看了春晚直播,反映我国( )
A.人口众多 B.技术先进 C.疆域辽阔 D.地形多样
37.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名城、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适宜在北京大力发展的是( )
A.造纸工业 B.木材加工工业
C.钢铁工业 D.文化创意产业
(2024八上·慈利期中)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京剧、豫剧、秦腔、川剧、琼剧等百花争艳,各具地方特色。读图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8.琼剧是海南省的代表剧种,主要流行于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9.我国传统文化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 B.疆域辽阔 C.位于热带 D.海域宽广
(2024·湖南)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千米2。下表示意我国某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52 651 646 643
40.该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数量(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4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西部地区,判断该省应为( )
A.西藏自治区 B.台湾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4八上·九江期中)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从图中看出,我国(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43.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2024·海南)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
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
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
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
44.据表可知,我国( )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45.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24八上·永年期中)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严重。读2014-2023年中国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6.近年来,我国人口( )
A.出现负增长 B.增长速度加快
C.总量越来越多 D.年龄结构合理
47.应对人口问题,不可取的是( )
A.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B.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C.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D.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
(2024·宿迁)“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8.“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49.“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0.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4·无锡)图为我国2012~2022年净增人口统计图(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1.图中显示我国
A.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B.2012年人口总数最多
C.净增人口持续上升 D.2022年人口呈负增长
52.应对当前人口增长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延迟退休年龄 ②优化生育政策 ③发展养老产业 ④鼓励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吉林)2010年和2020年我国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
A.不变 B.下降 C.上升 D.最大
54.针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将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B.人口均匀分布
C.调节男女比例 D.降低人口出生率
(2024·长春)据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5.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B.2023年人口数量比2022年大幅增加
C.2017~2023年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D.2017~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56.针对我国人口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严格禁止人口流动 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广东)人均预期寿命是对新生儿未来生存年限的预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图为我国2014-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7.2014-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逐步缩短 B.先增后减 C.稳步延长 D.先减后增
58.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老年人口增加 ②生活水平提升 ③健康意识增强 ④医疗技术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9.(2025·绥化)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苗族 D.汉族
60.(2025·绥化)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有利于(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D.促使人口均匀分布
61.(2025·齐齐哈尔) 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朝鲜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越南和老挝 D.韩国和菲律宾
(2025·河北)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石窟一般就着山崖开凿而成,在我国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2024年8月,“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与会专家就石窟寺保护理念、技术、数字化探索等进行研讨交流。如图示意我国八大石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八大石窟分布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甘肃省 B.陕西省 C.山西省 D.河南省
63.石窟一般就着山崖开凿而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河流 D.地形
6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召开,有利于我国( )
A.增加石窟数量 B.弘扬石窟文化
C.扩大石窟规模 D.优化石窟分布
(2025·河南)某旅游团将组织游客“走胡线”漫步中国(“胡线”即“胡焕庸线”),该旅游路线分成东北段、中段、西南段。如图为“走胡线”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胡线”只跨越了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
B.“胡线”的西南段多发地质灾害
C.“胡线”穿越了我国三大平原
D.“胡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66.下列自然景观与“走胡线”途经地搭配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段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南段
C.天苍苍,野茫茫—中段
D.千沟万壑—西南段
(2025·常州)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外国游客开启了“ChinaTravel”(中国游),游客们就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下列甲乙丙丁省份轮所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7.与江苏省相邻的省份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68.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
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69.外国游客被中国美食俘获,但也各有所好。下列推荐正确的是( )
A.Tom喜爱“麻辣”口味的川菜,AI助手推荐甲省
B.Anna喜欢粤菜,特别是蜜汁叉烧,AI助手推荐乙省
C.David想来毛泽东故居,品尝地道湘菜,AI助手推荐丙省
D.John尤爱闽菜,特别是佛跳墙,AI助手推荐丁省
(2025·达州)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下图为我国黄茶主要分布省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0.图中黄茶与所在省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远安鹿苑—广东 B.君山银针—湖南
C.平阳黄汤—云南 D.霍山黄芽—山西
71.关于蒙顶黄芽所在省区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
C.全部位于北方地区 D.成都为该省行政中心
(2025·云南)我国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乡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严重。社区嵌入式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将家庭、社区、机构等养老资源整合、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的推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2.影响我国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环境质量 C.医疗条件 D.教育水平
73.下列措施能够减缓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是( )
A.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C.逐步放宽生育政策 D.均衡国内人口分布
74.与居家养老相比,社区嵌入式养老( )
A.投入少,专业化水平低 B.比较适宜在我国乡村全面推广
C.离家远,养老方式单— D.充分利用设施,共享养老资源
(2024·淮安)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5.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北多南少 D.均匀分布
76.图中丁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二、非选择题
77.(2024·广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
(1)“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 产业的特征。
(2)请在图中绘制“黑河一腾冲线”。 比较该线东西两侧, 侧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这表明 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省和以 三角洲区域为核心发展地带的广东省。这两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均位于全国前列,这体现 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78.(2024·绥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我国辽阔的疆域”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图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
(1)主题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4)主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A 海。
(6)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海里。
(7)主题三:行政区划
B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8)C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是 ,简称是 。
79.(2024·上海市)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运用表格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澳门 20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
香港 6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宁夏 108
上海 3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龙江 67
北京 1333 河北 395 贵州 219 甘肃 59
天津 1162 重庆 389 广西 212 内蒙古 20
江苏 791 福建 335 陕西 192 新疆 16
广东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
台湾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
山东 652 辽宁 288 / /
(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在上图的图例上方填写该指标的名称。
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补充上图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
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单位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上图中。
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在上图“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2)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示例 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
所用地图:“ ”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80.(2023·凉山)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省区, 山脉横亘其中部,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该省区长期用于灌溉绿洲的引水工程叫 。
(2)图中B省的简称是 ,该省的重要灌溉农业区是 。
(3)图中青海省所在的地形区是 高原,这里有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 自然保护区。
(4)C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该省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 能资源极为丰富。该省有我国著名的 (填城市)卫星发射中心。
81.(2023·永州)中国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疆域广大,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 (4°N附近)。
(2)中国陆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河流②的名称是 。
(3)中国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多。海洋③为 海。
(4)中国拥有众多的良港及岛屿。岛屿④是 岛。
(5)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
82.(2022·辽阳)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 海;② 海峡;③ 洋。
(2)甲、乙、丙是我国的邻国,甲是 ,乙的面积居世界第 位。
(3)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丙和 。
(4)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域A、B、C、D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其简称是: 。
83.(2021·滨州)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1和图2,完成(1)~(2)题。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新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最近几年来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读图3,完成(3)~(5)题。
(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4,完成(6)~(7)题。
(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结合材料和图5,完成(8)题。
(1)路线I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和 。图2所示的地形剖面图中,绿洲一般分布在盆地中的 处。(填数字)
(2)沿路线Ⅱ自西向东依次跨越了我国的 (填阶梯顺序)级阶梯。沿路线Ⅲ由北向南穿越甲山脉,山脉南侧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3)“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形区域发展格局”中,C1和C2区域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适合发展观光农业的是 。
(4)简述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有利影响。(一条即可)
(5)相比京津冀地区,制约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能源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
(6)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主要与 有关。
(7)简析A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8)下列对“三江源”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 。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地区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由材料中数据可知,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7206万人,B错误;人口总数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故可推出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A正确;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大,C错误;人口总数增加,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可推出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增加,D错误。故答案为:A。
2.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正确;生育政策调整在国内都实施,不能因此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错误;生育政策调整没有体现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国家在逐步推进城镇化,鼓励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B错误。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大笼粄”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选用糯米、冰片糖、水、香蕉叶为主要材料,从这美食在原料看,主要来自我国的南方地区,粤是广东省,地处南方地区;藏是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地区;黑是指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地区;鲁是山东省,也是北方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我国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又有所不同,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各个地区别具风格。比如,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 ,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 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 ,尤其在牧区 , 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 , 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
【答案】4.B
5.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
(2)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需大量劳动力输入;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就业机会相对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教育、生活、医疗条件相对优越等。
4.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0~14岁人口比重上升,故答案为:B。
5.从人口普查数据可知 ,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更高、教育条件更好;与空气质量优无关,相反是农村的空气质量更好,故答案为:C。
【答案】6.D
7.B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1)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陆上国界线2.2万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6.根据航拍材料,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洋,A项草原辽阔,没体现出海洋,故A错;B森林辽阔,没有表现出海洋,故C错;高山辽阔,仅体现了陆地,没体现海洋,故C错,根据分析,D符合题意,选D。
7.我国北纬30°纬线既穿过青藏高原,也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季,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炎热,分布着被称为“四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昌、上海四大城市,气温高达30多度,根据题意,只有夏季,北纬30°沿线才能同时感受这两种景观,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8.C
9.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共约14.12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8.由图的信息可知,人口总数不断增加,A错误;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B错误;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较快,C正确;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10后下降明显,D错误。故答案为:C。
9.由图的信息可知,我国的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为缓解我国的老龄化,我国实施“三孩政策”。C正确;“三孩政策”会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A错误; 不能改变人口分布状况,B错误;放开“三孩政策”不是取消计生政策,而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0.D
11.A
【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1) 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2)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属于地势坦荡的内蒙古高原,是我国东西距离最长的省区,东西经度差大约有30°。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行政中心为呼和浩特。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等55个民族。
10.由图可知,青海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四川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300-500人,吉林100-300人,甘肃10-100人,故人口密度最小的为青海省,故答案为:D。
11.右图中有蒙古包,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简称内蒙古,A正确;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新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简称,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2.D
13.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1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湖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都在北回归线以北,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3.“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赛龙舟是汉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内容;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故答案为:A。
【答案】14.C
15.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4.图一是湖南省;图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图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①正确;湖南省人口最稠密,②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广人稀,③正确;相同图幅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比例尺最小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④错误;排除ABD,选C。
15.图一是湖南省;图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图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碧草毡房描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景象,A正确;椰风海韵描述的是海南岛的景象,B错误;稻谷飘香可以在湖南省看到,C正确;千里戈壁可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看到,D正确;排除ACD,选B。
【答案】16.B
17.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广东省以广南东路得名,简称“粤”,省会广州,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随着上个世纪首批经济特区珠海、深圳、汕头等城市的开放开发,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并超越香港和台湾,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经济综合竞争力、金融实力最强省份,并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6.广东省经济发达,A错误;广东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迁入,B正确;广东靠近东南亚,外国人口多,不是广东人口多的原因,C错误;广东矿产资源不足,重工业不发达,D错误。故答案选B。
17.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会带来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故答案选B。流动人口并不会减少,A错误;社会负担会加重而不是减轻,C错误;青少年人口是减少的,D错误。故答案选B。
【答案】18.B
19.C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点评】(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位于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18.我国疆域的最南端位于4°N附近,是一个北半球国家,故A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B正确;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疆域最北端在53°N附近,无寒带分布,故C错误;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曾母暗沙,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9.图中A与中国的北部接壤,且相邻的边境线很长,A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F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是日本。故答案为:C。
20.【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所以实施三孩政策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1.【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
故答案为:C。
【点评】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答案】22.B
23.D
24.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北方冬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集中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南方冬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集中分布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春小麦区: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集中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22.由材料可知,我国热量条件自南向北依次减少,所以小麦的成熟时间依次推后,B正确;与收割习惯、降水、地形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由材料可知,西北麦区冬小麦收割最迟,甘肃省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对比原来只种—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A正确;增加了劳动强度,水资源增加,地力消耗增多,土壤肥力降低,BCD错误。故选A。
【答案】25.A
26.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而我国疆域辽阔,东西距离长,导致东西部的时间差异较大,因此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
(2)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25.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说明两个地方出现了地方的时差,是因为中国东西经度跨度大,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地方时差,根据题意排除BCD,故答案为:A。
26.由图可知,呼和浩特所在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和俄罗斯2个国家相邻,简称是内蒙古,AC错误,D正确。内蒙古没有沿海,B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27.A
28.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口除了2021年是增加外,其余年份都是减少,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A.晚婚晚育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A不符合题意;
B.少生优生,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B不符合题意;
C. 如果多胎征税人们就更不愿意生孩子了,就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C不符合题意;
D.生育三孩有利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减缓老龄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9.A
30.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9.A.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大,但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放缓,A正确;
B.我国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B错误;
C.我国人口增长率在64年时还在上升,C错误;
D.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一直在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放缓,D错误;
故答案为:A。
30.图2显示的是我国受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了我国的人口素质整体有提升;
故答案为:D。
【答案】31.B
32.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31.读图可知,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少儿和老年人口,劳动力人口有减少;
故答案为:B。
32.我国人口目前的情况是老龄化加剧,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完善养老体系,为老人解决后顾之忧;
故答案为:D。
【答案】33.D
34.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点评】我国领土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
33.“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大,"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由此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D正确。“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不能说明我国邻国众多、海岸线曲折和岛屿众多,ABC错误。故答案为:D。
34.我国国土疆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如“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反映的是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的特点,B正确。与东西跨度无关,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没有跨寒带,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5.D
36.B
37.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
【解析】【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北京首都机场扩建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交通中心;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在北京进行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
35.根据题意可知,晚会设北京主会场和沈阳(辽宁)、长沙(湖南)、西安(陕西)、喀什(新疆)四个分会场。读图分析可知,A为江西省,B为云南省,C为西藏自治区,D为湖南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也观看了春晚直播,这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先进。与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地形多样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7.根据题意可知,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名城、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北京朝着目标迈进。而造纸工业、木材加工工业和钢铁工业属于传统工业而且污染较大,不利于北京首都目标的实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38.A
39.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38.根据题意可知,琼剧是海南省的代表剧种。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地位于海南省,简称琼;乙地位于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丙地位于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丁位于河南省简称豫。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各地的传统文华地域差异显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40.B
41.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
40.可以看到该省份的人口密度不断减小,是因为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不断减少,因此该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正确。
故答案为:B
41.选项当中只有台湾省属于东部省份,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不属于东部省份,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2.B
43.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2.A.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先下降后上升,A不符合题意;
B.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符合题意;
C.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不符合题意;
D.15-64岁人口比重最高,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为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44.C
45.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城市化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44.A、表格中农村人口比重 1970 年 82.62% 、2010 年 50.05% 、2023 年 33.84% ,是逐渐减小,A错误;
B、1970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B错误;
C、城镇人口比重从 17.38% 到 49.95% 再到 66.16% ,不断增大,C正确;
D、2023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45.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等资源丰富,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推动城镇化,使城乡人口比重变化,D正确;与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耕地面积扩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关系不大,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46.A
47.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高龄化趋势加剧;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46.读图可知,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在2022年和2023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导致人口总量越来越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年龄结构不合理。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7.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导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实施鼓励生育政策,ABC不符合题意;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会加剧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问题,与应对当前人口问题方向相悖,不可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48.D
49.C
50.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海域
【解析】【点评】(1)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也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就比南方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那方降温幅度比北方小。所以,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48.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但不能体现出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也不能体现河流湖泊数量众多和海陆位置,而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可以提供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和④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水为咸水,无法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0.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差异大。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候温暖,因此才会有“冰与火”的差异,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都不是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51.D
5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 【点评】(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2)延迟退休可以缓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社会抚养压力增大的人口增长现状;优化生育政策,可以实施税收减免、现金补贴、带薪休假等措施提高生育率;发展养老产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1.读图分析可知:
A.201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不断增加,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总数有减少,A不符合题意;
B.2012-2021年人口均为正增长,故2021年人口总数最多,B不符合题意;
C.净增人口呈波动下降的趋势,C不符合题意;
D.2022年净增人口数为负数,人口星负增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人口呈波状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严重。为此应该:①延迟退休年龄; ②优化生育政策;③发展养老产业。人口流动对于国家人口增长没有影响。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53.C
54.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社会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也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生育较少的孩子。社会意识的觉醒也是导致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之一。在21世纪,人们对于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更注重个人发展和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也有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追求职业的成功和独立的生活。这些变化对我们的人口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国际环境有关。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政府需要将其人口政策与国际接轨,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基础上进行改革和优化,提供更好的人口福利政策来适应和应对全球人口变化的趋势。
5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是13.26%,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8.70%,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了。故C正确,
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5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将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通过增加出生率,可以增加年轻人口的比例,从而缓解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A正确;
BC、三孩政策不会不能使人口均匀分布,不能调节男女比例,BC错误;
D、三孩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而不是降低,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55.D
56.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5月31日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现象。
55.A、由图可以看出,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故A错误。
B、2023年人口数量比2022年减少,出现了负增长,故B错误。
C、不能看出人口数量持续下降,故C错误。
D、2017~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6.由上题可知,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故②③正确。禁止人口流动和大力发展重工业不能缓解人口负增长,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57.C
58.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截至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健康素养的提升以及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
57.观察“2014 - 2024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趋势图”,可以看到从 2014 年到 2024 年,人均预期寿命的数值逐年上升,呈现稳步延长的趋势,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8.老年人口增加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不是导致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延长 )的原因,①错误;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改善,利于健康,使人均预期寿命延长,②正确;健康意识增强,人们更注重预防疾病、养生等,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③正确;医疗技术发展,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和康复效果,延长人均预期寿命,④正确。
故答案为:D。
59.【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1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人口最多的民族,D正确;其他55个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远少于汉族,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60.【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A、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背景是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加剧,该政策的目的是适度鼓励生育,而非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故A说法错误;
B、该政策旨在提高生育率,而非降低出生率,故B说法错误;
C、三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供给,从而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该政策的重要意义,故C符合题意;
D、人口分布主要由经济、自然条件决定,与生育政策关联较小,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61.【答案】A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A、朝鲜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黄海与我国相望;越南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南海与我国相望,A正确。
B、韩国只与我国隔海相望,不与我国陆上相邻,B错误。
C、老挝只与我国陆上相邻,不与我国隔海相望,C错误。
D、韩国、菲律宾只与我国隔海相望,不与我国陆上相邻,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答案】62.A
63.D
64.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甘肃
【解析】【点评】甘肃省 ,简称甘或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北地区,省会兰州。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 。全省有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 中国八大石窟是分布于多地、开凿历经多朝代,集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于一体,见证多元文化交流,反映古代社会风貌的珍贵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62.读图分析可知,甘肃省有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是数量最多的省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分布数量都少于甘肃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石窟一般就着山崖开凿而成 ,山属于地形范畴,所以主要影响闪素是地形。植被、土壤、河流都不是石窟开凿选址的主要因素。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6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研讨保护理念、技术等,利于交流石窟文化保护经验,弘扬石窟文化。但不能增加石窟数量,也不能扩大石窟规模、优化石窟分布。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65.B
66.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65.A、“胡线”跨越了我国第二、三级阶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胡线”未经过该区域,A错误。
B、“胡线”的西南段位于我国西南山区,这里地壳运动活跃,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正确。
C、我国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胡线”只穿越了东北平原,未穿越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错误。
D、我国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秦岭 - 淮河一线,与 “胡线” 不重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66.A、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的是东北段的景观特征,A正确;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景观,西南段主要是山区,并非这种沙漠景观,B错误;
C、“天苍苍,野茫茫”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景观,中段主要经过黄土高原等地区,C错误;
D、“千沟万壑”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的景观,对应中段经过黄土高原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67.A
68.C
69.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包括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我国地域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
67.读图可知,甲是山东省,乙是安徽省,丙是湖南省,丁为四川省。江苏省邻近省份有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甲和乙正确,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68.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A错误;
B、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
C、我国陆地疆界长(2.2 万多千米),有 14 个陆上邻国;海岸线长(1.8 万多千米),有 6 个隔海邻国,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海洋贸易,C正确;
D、我国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D错误。
故答案为:C。
69.A、“麻辣”口味的川菜位于丁四川省,甲是山东省,A错误;
B、粤菜位于广东省,乙是安徽省,B错误;
C、毛泽东故居位于丙湖南省,可以品尝到湘菜,C正确;
D、闽菜位于福建省,丁为四川省,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0.B
71.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70.读图分析可知,远安鹿苑位于湖北省;君山银针位于湖南省;平阳黄汤位于浙江省;霍山黄芽位于安徽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蒙顶黄芽所在省区是四川省, 成都为该省行政中心,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72.A
73.C
7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72.城乡经济水平差异大,城镇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定居,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多,老年人口占比相对升高,所以乡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严重,A正确;环境质量、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对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3.A、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不能减缓老龄化进程,A错误。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措施,不影响老龄化进程本身,B错误。
C、逐步放宽生育政策,会增加新生儿数量,降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而减缓老龄化进程,C正确。
D、均衡国内人口分布,只是人口空间分布的调整,不影响老龄化进程,D错误。
故答案为:C。
74.A、社区嵌入式养老需要整合资源,有一定经济支持,投入不一定少,且能提供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水平不低,A错误。
B、乡村经济相对薄弱,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推广需要经济支持,乡村全面推广难度大,B错误。
C、社区嵌入式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就近养老,离家不远,且服务多样化,C错误。
D、社区嵌入式养老整合家庭、社区、机构等养老资源,能充分利用设施,共享养老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75.A
76.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民族的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分布稠密,以西人口分布稀疏。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75.从“中国人口分布图”能清晰看到,黑河 - 腾冲一线东南侧人口密度大,西北侧人口密度小,呈现出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特点,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6.图中丁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区域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藏族,D正确。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ABC错误。
故答案为:D。
77.【答案】(1)高新技术
(2);东;人口
(3)浙江;珠江;经济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中国的行政区划;工业及其重要性;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 可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2)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东侧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这表明人口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黑河—腾冲线”绘制如图所示: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浙江省和以广东省,广东省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和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点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居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
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有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78.【答案】(1)东;北
(2)热
(3)亚欧
(4)960
(5)南
(6)12
(7)哈尔滨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海域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根据所学知识,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所以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处于热带,中国没有极圈穿过,所以没有寒带。
(3)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4)根据所学知识,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5)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A为最南部的南海。
(6)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是我国的领海范围。
(7)读图可知,B为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8)读图可知,C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是新。
【点评】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不同。
79.【答案】(1)第一步:人口密度,画图见下图;
第二步: 300-500,画图见下图;
第三部: 画图见下图;
人口地理界线如下图所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
(2)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合理即可)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指标为人口密度;
(2)根据图例的上下数据,可以推测出④级数据位300—550;
(3)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青海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处;
(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5)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可以通过季风分布图,阶梯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等进行分析;
季风分布图:我国东部为季风区,气候适宜,降水丰富,西部为非季风区,气候较干旱,所以人口东密西疏;
阶梯分布图:我国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交通便利,西部地区地势高,交通不发达,所以人口东密西疏;
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东部地区为湿润和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西部为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所以人口东密西疏;
故答案为:(1)人口密度;(2)300—550;(3);(4)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5)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
【点评】(1)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由于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夏季风的进退对我国的降水有很大的影响,夏季风如果推进缓慢,会导致南涝北旱,而夏季风如果推进过快,则会导致北涝南旱。通常来说夏季风在4、5月份开始从南向北推进,10月份离开我国。
80.【答案】(1)A;天山;坎儿井
(2)甘或陇;河西走廊
(3)青藏;三江源
(4)成都;水;西昌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三江源地区;中国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横亘其中部,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该省区气候干旱少雨,长期用于灌溉绿洲的引水工程叫坎儿井。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
(2)由图可知,图中B甘肃省的简称是甘或陇,该省的重要灌溉农业区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被誉为“西北粮仓”。
(3)由图可知,图中青海省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这里有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
(4)由图可知,C四川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该省河流众多,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该省有我国著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
81.【答案】(1)曾母暗沙
(2)长江
(3)渤
(4)台湾
(5)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海岸线长,海洋面积大,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陆地面积大,陆上邻国多,可以合理布局工业、农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海域
【解析】【分析】(1)由图分析可知,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位于南海的曾母暗沙。
(2)由图分析可知,河流②的名称是长江。
(3)由图分析可知,海洋③为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
(4)由图分析可知,岛屿④是台湾岛。
(5)我国海陆兼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而海洋资源丰富,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
【点评】 我国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一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一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82.【答案】(1)渤;琼州;太平
(2)印度;一
(3)越南
(4)C;云(滇)
【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海域
【解析】【分析】(1)由图可得,①是渤海,我国的内海之一,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②是琼州海峡,我国的内海之一,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③是太平洋,我国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由图可得,甲是印度,世界人口数量第二的国家;乙是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丙是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北部。
(3)由图可得,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丙-朝鲜和越南,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中国南海。
(4)由图可得,A是辽宁省,B是广东省,C是云南省,D是西藏自治区。其中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其简称是云或滇。
【点评】(1)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2)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 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 以上。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621.26 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6%
83.【答案】(1)青藏地区;西北地区;③
(2)一、二、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C1;C2
(4)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人才、技术、文化等交流;促进区域的发展和联系;带动贸易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稳定等。
(5)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进口;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6)东部季风(平原)区;夏季风进退(或异常或不稳定)
(7)夏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势低洼(或低平);河道弯曲。
(8)③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我国有四大地理分区,路线I 从拉萨到新疆的阿勒泰,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绿洲,多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有灌溉水源,图2所示的地形剖面图中,绿洲一般分布在盆地中的③处。
(2)沿路线Ⅱ自西向东依次跨越了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跨越了我国的一、二、三级阶梯。沿路线Ⅲ由北向南穿越甲秦岭山脉,山脉南侧的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形区域发展格局”中,Cl和C2区域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是,因为地处城市群中心,大学等科研机构众多,人才密集。适合发展观光农业的是C2,地处城市群的外围,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简述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有利影响:缩短了三地的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带动贸易发展;方便了三地的交通,促进人才、技术、文化等交流;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强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稳定;加快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等。
(5)相比京津冀地区,制约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能源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是有跨区域能源调配,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增加能源尽快渠道,扩大能源进口;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开近5年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一、选择题
(2021·北部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
C.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减少
2.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由材料中数据可知,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7206万人,B错误;人口总数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故可推出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A正确;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大,C错误;人口总数增加,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可推出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增加,D错误。故答案为:A。
2.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正确;生育政策调整在国内都实施,不能因此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错误;生育政策调整没有体现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国家在逐步推进城镇化,鼓励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B错误。故答案为:C。
3.(2021·南县)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大笼粄”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选用糯米、冰片糖、水、香蕉叶为主要材料,它是客家人不管走多远都会想念的家乡味道。如果你想去当地品尝,你可以去( )
A.粤 B.黑 C.藏 D.鲁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大笼粄”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选用糯米、冰片糖、水、香蕉叶为主要材料,从这美食在原料看,主要来自我国的南方地区,粤是广东省,地处南方地区;藏是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地区;黑是指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地区;鲁是山东省,也是北方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我国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又有所不同,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各个地区别具风格。比如,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 ,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 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 ,尤其在牧区 , 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 , 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
(2021·长沙) 下表为中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
0 14岁 15 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4.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下降 B.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C.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D.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5.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口数已经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城市( )
A.就业机会多 B.医疗水平高 C.空气质量优 D.教育条件好
【答案】4.B
5.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
(2)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需大量劳动力输入;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就业机会相对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教育、生活、医疗条件相对优越等。
4.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0~14岁人口比重上升,故答案为:B。
5.从人口普查数据可知 ,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更高、教育条件更好;与空气质量优无关,相反是农村的空气质量更好,故答案为:C。
(2021·株洲) 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解说词体现,航拍见到的中国( )
A.草原辽阔 B.森林辽阔 C.高山辽阔 D.海陆辽阔
7.在我国沿北纬30°能同时体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答案】6.D
7.B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1)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陆上国界线2.2万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6.根据航拍材料,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洋,A项草原辽阔,没体现出海洋,故A错;B森林辽阔,没有表现出海洋,故C错;高山辽阔,仅体现了陆地,没体现海洋,故C错,根据分析,D符合题意,选D。
7.我国北纬30°纬线既穿过青藏高原,也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季,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炎热,分布着被称为“四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昌、上海四大城市,气温高达30多度,根据题意,只有夏季,北纬30°沿线才能同时感受这两种景观,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1·鄂尔多斯)图为1950年后我国两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9.当前,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改变人口分布现状
C.缓减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8.C
9.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共约14.12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8.由图的信息可知,人口总数不断增加,A错误;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B错误;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较快,C正确;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10后下降明显,D错误。故答案为:C。
9.由图的信息可知,我国的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为缓解我国的老龄化,我国实施“三孩政策”。C正确;“三孩政策”会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A错误; 不能改变人口分布状况,B错误;放开“三孩政策”不是取消计生政策,而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成都)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左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右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甘肃省 B.四川省 C.吉林省 D.青海省
11.右图所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内蒙古 B.宁 C.新 D.桂
【答案】10.D
11.A
【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1) 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2)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属于地势坦荡的内蒙古高原,是我国东西距离最长的省区,东西经度差大约有30°。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行政中心为呼和浩特。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等55个民族。
10.由图可知,青海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四川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300-500人,吉林100-300人,甘肃10-100人,故人口密度最小的为青海省,故答案为:D。
11.右图中有蒙古包,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简称内蒙古,A正确;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新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简称,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湘西)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深受观众喜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 《航拍中国》拍摄的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湖南省 B.山东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
13. 《航拍中国》拍摄到的民族风情与所属民族相符的是( )
A.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B.泼水节——满族
C.赛龙舟——维吾尔族 D.手鼓舞——土家族
【答案】12.D
13.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1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湖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都在北回归线以北,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3.“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赛龙舟是汉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内容;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故答案为:A。
(2022·聊城)读下图(三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关图中三个省级行政区基本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稠密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广人稀④比例尺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暑假若去三个省级行政区旅游,下列景观不可能见到的是()
A.碧草毡房 B.椰风海韵 C.稻谷飘香 D.千里戈壁
【答案】14.C
15.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4.图一是湖南省;图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图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①正确;湖南省人口最稠密,②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广人稀,③正确;相同图幅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比例尺最小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④错误;排除ABD,选C。
15.图一是湖南省;图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图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碧草毡房描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景象,A正确;椰风海韵描述的是海南岛的景象,B错误;稻谷飘香可以在湖南省看到,C正确;千里戈壁可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看到,D正确;排除ACD,选B。
(2021·金昌)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为广东省和山东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广东省人口过亿,可能的原因是广东省( )
A.经济落后出生人口较多 B.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
C.靠近东南亚外国人较多 D.矿产丰富重工业发达
17. 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是( )
A.流动人口减少 B.老年人口增加
C.社会负担减轻 D.青少年人口剧增
【答案】16.B
17.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广东省以广南东路得名,简称“粤”,省会广州,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随着上个世纪首批经济特区珠海、深圳、汕头等城市的开放开发,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并超越香港和台湾,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经济综合竞争力、金融实力最强省份,并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6.广东省经济发达,A错误;广东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迁入,B正确;广东靠近东南亚,外国人口多,不是广东人口多的原因,C错误;广东矿产资源不足,重工业不发达,D错误。故答案选B。
17.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会带来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故答案选B。流动人口并不会减少,A错误;社会负担会加重而不是减轻,C错误;青少年人口是减少的,D错误。故答案选B。
(2022·宿迁) 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D.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19. 图中字母ABCDEF代表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其中A、F分别是( )
A.韩国 蒙古 B.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C.俄罗斯 日本 D.蒙古 日本
【答案】18.B
19.C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点评】(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位于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18.我国疆域的最南端位于4°N附近,是一个北半球国家,故A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B正确;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疆域最北端在53°N附近,无寒带分布,故C错误;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曾母暗沙,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9.图中A与中国的北部接壤,且相邻的边境线很长,A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F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是日本。故答案为:C。
20.(2023·齐齐哈尔)我国2021年开始实施的“三孩”政策能有效缓解下列人口问题中的(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素质低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所以实施三孩政策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1.(2023·齐齐哈尔)与成语“得陇望蜀”典故有关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贵州、云南 B.陕西、四川 C.甘肃、四川 D.甘肃、河南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
故答案为:C。
【点评】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2023·常德)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23.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24.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 )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减少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答案】22.B
23.D
24.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北方冬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集中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南方冬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集中分布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春小麦区: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集中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22.由材料可知,我国热量条件自南向北依次减少,所以小麦的成熟时间依次推后,B正确;与收割习惯、降水、地形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由材料可知,西北麦区冬小麦收割最迟,甘肃省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对比原来只种—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A正确;增加了劳动强度,水资源增加,地力消耗增多,土壤肥力降低,BCD错误。故选A。
(2022·陕西)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当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兼备 D.位于北温带
26. 呼和浩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与朝鲜接壤 B.是沿海省区
C.与4个国家相邻 D.简称是内蒙古
【答案】25.A
26.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而我国疆域辽阔,东西距离长,导致东西部的时间差异较大,因此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
(2)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25.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说明两个地方出现了地方的时差,是因为中国东西经度跨度大,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地方时差,根据题意排除BCD,故答案为:A。
26.由图可知,呼和浩特所在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和俄罗斯2个国家相邻,简称是内蒙古,AC错误,D正确。内蒙古没有沿海,B错误。故答案为:D。
(2023·长沙)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读图,完成问题。
27.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28.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提倡(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多胎征税 D.生育“三孩”
【答案】27.A
28.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口除了2021年是增加外,其余年份都是减少,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A.晚婚晚育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A不符合题意;
B.少生优生,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B不符合题意;
C. 如果多胎征税人们就更不愿意生孩子了,就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C不符合题意;
D.生育三孩有利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减缓老龄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3·济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图1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图2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1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大,近十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64年达到高峰
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30.图2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答案】29.A
30.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9.A.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大,但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放缓,A正确;
B.我国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B错误;
C.我国人口增长率在64年时还在上升,C错误;
D.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一直在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放缓,D错误;
故答案为:A。
30.图2显示的是我国受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了我国的人口素质整体有提升;
故答案为:D。
(2023·株洲)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如图表示我国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各小题。
31.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 )
A.少儿人口、劳动力人口 B.少儿人口、老年人口
C.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 D.只有老年人口
32.针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进一步( )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加快奔小康的步伐
C.提倡晚婚晚育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答案】31.B
32.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31.读图可知,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少儿和老年人口,劳动力人口有减少;
故答案为:B。
32.我国人口目前的情况是老龄化加剧,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完善养老体系,为老人解决后顾之忧;
故答案为:D。
(2022·哈尔滨)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 )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岛屿众多 D.疆域辽阔
34. “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答案】33.D
34.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点评】我国领土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
33.“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大,"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由此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D正确。“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不能说明我国邻国众多、海岸线曲折和岛屿众多,ABC错误。故答案为:D。
34.我国国土疆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如“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反映的是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的特点,B正确。与东西跨度无关,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没有跨寒带,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4八上·长春期中)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于2月9日在我国各大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也观看了春晚直播。晚会设北京主会场和沈阳、长沙、西安、喀什四个分会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下列省份中设立晚会分会场的是( )
A. B.
C. D.
36.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也观看了春晚直播,反映我国( )
A.人口众多 B.技术先进 C.疆域辽阔 D.地形多样
37.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名城、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适宜在北京大力发展的是( )
A.造纸工业 B.木材加工工业
C.钢铁工业 D.文化创意产业
【答案】35.D
36.B
37.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
【解析】【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北京首都机场扩建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交通中心;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在北京进行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
35.根据题意可知,晚会设北京主会场和沈阳(辽宁)、长沙(湖南)、西安(陕西)、喀什(新疆)四个分会场。读图分析可知,A为江西省,B为云南省,C为西藏自治区,D为湖南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也观看了春晚直播,这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先进。与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地形多样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7.根据题意可知,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名城、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北京朝着目标迈进。而造纸工业、木材加工工业和钢铁工业属于传统工业而且污染较大,不利于北京首都目标的实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八上·慈利期中)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京剧、豫剧、秦腔、川剧、琼剧等百花争艳,各具地方特色。读图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8.琼剧是海南省的代表剧种,主要流行于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9.我国传统文化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 B.疆域辽阔 C.位于热带 D.海域宽广
【答案】38.A
39.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38.根据题意可知,琼剧是海南省的代表剧种。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地位于海南省,简称琼;乙地位于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丙地位于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丁位于河南省简称豫。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各地的传统文华地域差异显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4·湖南)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千米2。下表示意我国某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52 651 646 643
40.该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数量(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4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西部地区,判断该省应为( )
A.西藏自治区 B.台湾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40.B
41.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
40.可以看到该省份的人口密度不断减小,是因为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不断减少,因此该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正确。
故答案为:B
41.选项当中只有台湾省属于东部省份,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不属于东部省份,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八上·九江期中)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从图中看出,我国(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43.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答案】42.B
43.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2.A.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先下降后上升,A不符合题意;
B.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符合题意;
C.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不符合题意;
D.15-64岁人口比重最高,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为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海南)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
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
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
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
44.据表可知,我国( )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45.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44.C
45.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城市化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44.A、表格中农村人口比重 1970 年 82.62% 、2010 年 50.05% 、2023 年 33.84% ,是逐渐减小,A错误;
B、1970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B错误;
C、城镇人口比重从 17.38% 到 49.95% 再到 66.16% ,不断增大,C正确;
D、2023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45.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等资源丰富,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推动城镇化,使城乡人口比重变化,D正确;与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耕地面积扩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关系不大,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八上·永年期中)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严重。读2014-2023年中国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6.近年来,我国人口( )
A.出现负增长 B.增长速度加快
C.总量越来越多 D.年龄结构合理
47.应对人口问题,不可取的是( )
A.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B.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C.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D.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
【答案】46.A
47.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高龄化趋势加剧;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46.读图可知,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在2022年和2023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导致人口总量越来越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年龄结构不合理。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7.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导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实施鼓励生育政策,ABC不符合题意;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会加剧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问题,与应对当前人口问题方向相悖,不可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宿迁)“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8.“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49.“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0.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48.D
49.C
50.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海域
【解析】【点评】(1)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也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就比南方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那方降温幅度比北方小。所以,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48.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但不能体现出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也不能体现河流湖泊数量众多和海陆位置,而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可以提供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和④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水为咸水,无法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0.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差异大。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候温暖,因此才会有“冰与火”的差异,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都不是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无锡)图为我国2012~2022年净增人口统计图(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1.图中显示我国
A.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B.2012年人口总数最多
C.净增人口持续上升 D.2022年人口呈负增长
52.应对当前人口增长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延迟退休年龄 ②优化生育政策 ③发展养老产业 ④鼓励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51.D
5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 【点评】(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2)延迟退休可以缓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社会抚养压力增大的人口增长现状;优化生育政策,可以实施税收减免、现金补贴、带薪休假等措施提高生育率;发展养老产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1.读图分析可知:
A.201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不断增加,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总数有减少,A不符合题意;
B.2012-2021年人口均为正增长,故2021年人口总数最多,B不符合题意;
C.净增人口呈波动下降的趋势,C不符合题意;
D.2022年净增人口数为负数,人口星负增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人口呈波状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严重。为此应该:①延迟退休年龄; ②优化生育政策;③发展养老产业。人口流动对于国家人口增长没有影响。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吉林)2010年和2020年我国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
A.不变 B.下降 C.上升 D.最大
54.针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将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B.人口均匀分布
C.调节男女比例 D.降低人口出生率
【答案】53.C
54.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社会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也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生育较少的孩子。社会意识的觉醒也是导致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之一。在21世纪,人们对于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更注重个人发展和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也有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追求职业的成功和独立的生活。这些变化对我们的人口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国际环境有关。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政府需要将其人口政策与国际接轨,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基础上进行改革和优化,提供更好的人口福利政策来适应和应对全球人口变化的趋势。
5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是13.26%,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8.70%,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了。故C正确,
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5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将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通过增加出生率,可以增加年轻人口的比例,从而缓解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A正确;
BC、三孩政策不会不能使人口均匀分布,不能调节男女比例,BC错误;
D、三孩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而不是降低,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024·长春)据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5.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B.2023年人口数量比2022年大幅增加
C.2017~2023年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D.2017~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56.针对我国人口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严格禁止人口流动 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55.D
56.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5月31日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现象。
55.A、由图可以看出,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故A错误。
B、2023年人口数量比2022年减少,出现了负增长,故B错误。
C、不能看出人口数量持续下降,故C错误。
D、2017~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6.由上题可知,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故②③正确。禁止人口流动和大力发展重工业不能缓解人口负增长,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广东)人均预期寿命是对新生儿未来生存年限的预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图为我国2014-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7.2014-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逐步缩短 B.先增后减 C.稳步延长 D.先减后增
58.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老年人口增加 ②生活水平提升 ③健康意识增强 ④医疗技术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7.C
58.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截至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健康素养的提升以及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
57.观察“2014 - 2024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趋势图”,可以看到从 2014 年到 2024 年,人均预期寿命的数值逐年上升,呈现稳步延长的趋势,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8.老年人口增加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不是导致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延长 )的原因,①错误;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改善,利于健康,使人均预期寿命延长,②正确;健康意识增强,人们更注重预防疾病、养生等,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③正确;医疗技术发展,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和康复效果,延长人均预期寿命,④正确。
故答案为:D。
59.(2025·绥化)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苗族 D.汉族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1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人口最多的民族,D正确;其他55个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远少于汉族,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60.(2025·绥化)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有利于(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D.促使人口均匀分布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A、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背景是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加剧,该政策的目的是适度鼓励生育,而非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故A说法错误;
B、该政策旨在提高生育率,而非降低出生率,故B说法错误;
C、三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供给,从而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该政策的重要意义,故C符合题意;
D、人口分布主要由经济、自然条件决定,与生育政策关联较小,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61.(2025·齐齐哈尔) 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朝鲜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越南和老挝 D.韩国和菲律宾
【答案】A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A、朝鲜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黄海与我国相望;越南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南海与我国相望,A正确。
B、韩国只与我国隔海相望,不与我国陆上相邻,B错误。
C、老挝只与我国陆上相邻,不与我国隔海相望,C错误。
D、韩国、菲律宾只与我国隔海相望,不与我国陆上相邻,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2025·河北)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石窟一般就着山崖开凿而成,在我国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2024年8月,“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与会专家就石窟寺保护理念、技术、数字化探索等进行研讨交流。如图示意我国八大石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八大石窟分布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甘肃省 B.陕西省 C.山西省 D.河南省
63.石窟一般就着山崖开凿而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河流 D.地形
6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召开,有利于我国( )
A.增加石窟数量 B.弘扬石窟文化
C.扩大石窟规模 D.优化石窟分布
【答案】62.A
63.D
64.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甘肃
【解析】【点评】甘肃省 ,简称甘或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北地区,省会兰州。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 。全省有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 中国八大石窟是分布于多地、开凿历经多朝代,集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于一体,见证多元文化交流,反映古代社会风貌的珍贵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62.读图分析可知,甘肃省有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是数量最多的省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分布数量都少于甘肃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石窟一般就着山崖开凿而成 ,山属于地形范畴,所以主要影响闪素是地形。植被、土壤、河流都不是石窟开凿选址的主要因素。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6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研讨保护理念、技术等,利于交流石窟文化保护经验,弘扬石窟文化。但不能增加石窟数量,也不能扩大石窟规模、优化石窟分布。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5·河南)某旅游团将组织游客“走胡线”漫步中国(“胡线”即“胡焕庸线”),该旅游路线分成东北段、中段、西南段。如图为“走胡线”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胡线”只跨越了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
B.“胡线”的西南段多发地质灾害
C.“胡线”穿越了我国三大平原
D.“胡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66.下列自然景观与“走胡线”途经地搭配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段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南段
C.天苍苍,野茫茫—中段
D.千沟万壑—西南段
【答案】65.B
66.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65.A、“胡线”跨越了我国第二、三级阶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胡线”未经过该区域,A错误。
B、“胡线”的西南段位于我国西南山区,这里地壳运动活跃,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正确。
C、我国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胡线”只穿越了东北平原,未穿越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错误。
D、我国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秦岭 - 淮河一线,与 “胡线” 不重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66.A、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的是东北段的景观特征,A正确;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景观,西南段主要是山区,并非这种沙漠景观,B错误;
C、“天苍苍,野茫茫”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景观,中段主要经过黄土高原等地区,C错误;
D、“千沟万壑”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的景观,对应中段经过黄土高原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常州)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外国游客开启了“ChinaTravel”(中国游),游客们就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下列甲乙丙丁省份轮所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7.与江苏省相邻的省份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68.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
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69.外国游客被中国美食俘获,但也各有所好。下列推荐正确的是( )
A.Tom喜爱“麻辣”口味的川菜,AI助手推荐甲省
B.Anna喜欢粤菜,特别是蜜汁叉烧,AI助手推荐乙省
C.David想来毛泽东故居,品尝地道湘菜,AI助手推荐丙省
D.John尤爱闽菜,特别是佛跳墙,AI助手推荐丁省
【答案】67.A
68.C
69.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包括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我国地域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
67.读图可知,甲是山东省,乙是安徽省,丙是湖南省,丁为四川省。江苏省邻近省份有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甲和乙正确,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68.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A错误;
B、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
C、我国陆地疆界长(2.2 万多千米),有 14 个陆上邻国;海岸线长(1.8 万多千米),有 6 个隔海邻国,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海洋贸易,C正确;
D、我国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D错误。
故答案为:C。
69.A、“麻辣”口味的川菜位于丁四川省,甲是山东省,A错误;
B、粤菜位于广东省,乙是安徽省,B错误;
C、毛泽东故居位于丙湖南省,可以品尝到湘菜,C正确;
D、闽菜位于福建省,丁为四川省,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达州)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下图为我国黄茶主要分布省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0.图中黄茶与所在省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远安鹿苑—广东 B.君山银针—湖南
C.平阳黄汤—云南 D.霍山黄芽—山西
71.关于蒙顶黄芽所在省区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
C.全部位于北方地区 D.成都为该省行政中心
【答案】70.B
71.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70.读图分析可知,远安鹿苑位于湖北省;君山银针位于湖南省;平阳黄汤位于浙江省;霍山黄芽位于安徽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蒙顶黄芽所在省区是四川省, 成都为该省行政中心,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5·云南)我国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乡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严重。社区嵌入式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将家庭、社区、机构等养老资源整合、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的推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2.影响我国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环境质量 C.医疗条件 D.教育水平
73.下列措施能够减缓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是( )
A.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C.逐步放宽生育政策 D.均衡国内人口分布
74.与居家养老相比,社区嵌入式养老( )
A.投入少,专业化水平低 B.比较适宜在我国乡村全面推广
C.离家远,养老方式单— D.充分利用设施,共享养老资源
【答案】72.A
73.C
7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72.城乡经济水平差异大,城镇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定居,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多,老年人口占比相对升高,所以乡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严重,A正确;环境质量、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对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3.A、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不能减缓老龄化进程,A错误。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措施,不影响老龄化进程本身,B错误。
C、逐步放宽生育政策,会增加新生儿数量,降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而减缓老龄化进程,C正确。
D、均衡国内人口分布,只是人口空间分布的调整,不影响老龄化进程,D错误。
故答案为:C。
74.A、社区嵌入式养老需要整合资源,有一定经济支持,投入不一定少,且能提供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水平不低,A错误。
B、乡村经济相对薄弱,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推广需要经济支持,乡村全面推广难度大,B错误。
C、社区嵌入式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就近养老,离家不远,且服务多样化,C错误。
D、社区嵌入式养老整合家庭、社区、机构等养老资源,能充分利用设施,共享养老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淮安)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5.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北多南少 D.均匀分布
76.图中丁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答案】75.A
76.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民族的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分布稠密,以西人口分布稀疏。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75.从“中国人口分布图”能清晰看到,黑河 - 腾冲一线东南侧人口密度大,西北侧人口密度小,呈现出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特点,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6.图中丁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区域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藏族,D正确。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ABC错误。
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77.(2024·广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
(1)“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 产业的特征。
(2)请在图中绘制“黑河一腾冲线”。 比较该线东西两侧, 侧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这表明 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省和以 三角洲区域为核心发展地带的广东省。这两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均位于全国前列,这体现 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答案】(1)高新技术
(2);东;人口
(3)浙江;珠江;经济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中国的行政区划;工业及其重要性;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 可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2)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东侧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这表明人口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黑河—腾冲线”绘制如图所示: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浙江省和以广东省,广东省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和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点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居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
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有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78.(2024·绥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我国辽阔的疆域”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图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
(1)主题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4)主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A 海。
(6)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海里。
(7)主题三:行政区划
B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8)C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是 ,简称是 。
【答案】(1)东;北
(2)热
(3)亚欧
(4)960
(5)南
(6)12
(7)哈尔滨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海域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根据所学知识,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所以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处于热带,中国没有极圈穿过,所以没有寒带。
(3)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4)根据所学知识,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5)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A为最南部的南海。
(6)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是我国的领海范围。
(7)读图可知,B为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8)读图可知,C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是新。
【点评】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不同。
79.(2024·上海市)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运用表格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省级行政单位 指标(人/km2)
澳门 20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
香港 6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宁夏 108
上海 3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龙江 67
北京 1333 河北 395 贵州 219 甘肃 59
天津 1162 重庆 389 广西 212 内蒙古 20
江苏 791 福建 335 陕西 192 新疆 16
广东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
台湾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
山东 652 辽宁 288 / /
(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在上图的图例上方填写该指标的名称。
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补充上图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
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单位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上图中。
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在上图“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2)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示例 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
所用地图:“ ”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答案】(1)第一步:人口密度,画图见下图;
第二步: 300-500,画图见下图;
第三部: 画图见下图;
人口地理界线如下图所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
(2)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合理即可)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指标为人口密度;
(2)根据图例的上下数据,可以推测出④级数据位300—550;
(3)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青海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处;
(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5)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可以通过季风分布图,阶梯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等进行分析;
季风分布图:我国东部为季风区,气候适宜,降水丰富,西部为非季风区,气候较干旱,所以人口东密西疏;
阶梯分布图:我国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交通便利,西部地区地势高,交通不发达,所以人口东密西疏;
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东部地区为湿润和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西部为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所以人口东密西疏;
故答案为:(1)人口密度;(2)300—550;(3);(4)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5)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
【点评】(1)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由于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夏季风的进退对我国的降水有很大的影响,夏季风如果推进缓慢,会导致南涝北旱,而夏季风如果推进过快,则会导致北涝南旱。通常来说夏季风在4、5月份开始从南向北推进,10月份离开我国。
80.(2023·凉山)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省区, 山脉横亘其中部,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该省区长期用于灌溉绿洲的引水工程叫 。
(2)图中B省的简称是 ,该省的重要灌溉农业区是 。
(3)图中青海省所在的地形区是 高原,这里有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 自然保护区。
(4)C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该省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 能资源极为丰富。该省有我国著名的 (填城市)卫星发射中心。
【答案】(1)A;天山;坎儿井
(2)甘或陇;河西走廊
(3)青藏;三江源
(4)成都;水;西昌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三江源地区;中国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横亘其中部,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该省区气候干旱少雨,长期用于灌溉绿洲的引水工程叫坎儿井。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
(2)由图可知,图中B甘肃省的简称是甘或陇,该省的重要灌溉农业区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被誉为“西北粮仓”。
(3)由图可知,图中青海省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这里有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
(4)由图可知,C四川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该省河流众多,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该省有我国著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
81.(2023·永州)中国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疆域广大,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 (4°N附近)。
(2)中国陆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河流②的名称是 。
(3)中国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多。海洋③为 海。
(4)中国拥有众多的良港及岛屿。岛屿④是 岛。
(5)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1)曾母暗沙
(2)长江
(3)渤
(4)台湾
(5)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海岸线长,海洋面积大,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陆地面积大,陆上邻国多,可以合理布局工业、农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海域
【解析】【分析】(1)由图分析可知,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位于南海的曾母暗沙。
(2)由图分析可知,河流②的名称是长江。
(3)由图分析可知,海洋③为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
(4)由图分析可知,岛屿④是台湾岛。
(5)我国海陆兼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而海洋资源丰富,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
【点评】 我国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一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一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82.(2022·辽阳)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 海;② 海峡;③ 洋。
(2)甲、乙、丙是我国的邻国,甲是 ,乙的面积居世界第 位。
(3)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丙和 。
(4)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域A、B、C、D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其简称是: 。
【答案】(1)渤;琼州;太平
(2)印度;一
(3)越南
(4)C;云(滇)
【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海域
【解析】【分析】(1)由图可得,①是渤海,我国的内海之一,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②是琼州海峡,我国的内海之一,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③是太平洋,我国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由图可得,甲是印度,世界人口数量第二的国家;乙是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丙是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北部。
(3)由图可得,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丙-朝鲜和越南,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中国南海。
(4)由图可得,A是辽宁省,B是广东省,C是云南省,D是西藏自治区。其中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其简称是云或滇。
【点评】(1)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2)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 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 以上。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621.26 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6%
83.(2021·滨州)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1和图2,完成(1)~(2)题。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新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最近几年来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读图3,完成(3)~(5)题。
(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4,完成(6)~(7)题。
(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结合材料和图5,完成(8)题。
(1)路线I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和 。图2所示的地形剖面图中,绿洲一般分布在盆地中的 处。(填数字)
(2)沿路线Ⅱ自西向东依次跨越了我国的 (填阶梯顺序)级阶梯。沿路线Ⅲ由北向南穿越甲山脉,山脉南侧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3)“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形区域发展格局”中,C1和C2区域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适合发展观光农业的是 。
(4)简述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有利影响。(一条即可)
(5)相比京津冀地区,制约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能源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
(6)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主要与 有关。
(7)简析A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8)下列对“三江源”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 。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地区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青藏地区;西北地区;③
(2)一、二、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C1;C2
(4)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人才、技术、文化等交流;促进区域的发展和联系;带动贸易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稳定等。
(5)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进口;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6)东部季风(平原)区;夏季风进退(或异常或不稳定)
(7)夏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势低洼(或低平);河道弯曲。
(8)③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我国有四大地理分区,路线I 从拉萨到新疆的阿勒泰,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绿洲,多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有灌溉水源,图2所示的地形剖面图中,绿洲一般分布在盆地中的③处。
(2)沿路线Ⅱ自西向东依次跨越了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跨越了我国的一、二、三级阶梯。沿路线Ⅲ由北向南穿越甲秦岭山脉,山脉南侧的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形区域发展格局”中,Cl和C2区域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是,因为地处城市群中心,大学等科研机构众多,人才密集。适合发展观光农业的是C2,地处城市群的外围,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简述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有利影响:缩短了三地的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带动贸易发展;方便了三地的交通,促进人才、技术、文化等交流;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强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稳定;加快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等。
(5)相比京津冀地区,制约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能源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是有跨区域能源调配,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增加能源尽快渠道,扩大能源进口;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6)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平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