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近5年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中国的地理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近5年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中国的地理差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17:29:56

文档简介

近5年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1.(2021·新疆)北方地区农业特点是(  )
A.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B.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C.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D.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南方地区降水多,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农作物。故答案为:A。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021·徐州)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为一幅吊脚楼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该剪纸作品表现的景观最可能分布在我国(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3. 该类建筑有利于(  )
A.通风防潮 B.防寒保暖 C.迁徙游牧 D.防风防沙
【答案】2.C
3.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该区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主要河流有长江、西江、淮河、钱塘江等,其主要特点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高。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湿润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茶叶、水稻等。长江沿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2.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3.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防潮,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A正确;吊脚楼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且吊脚楼墙体较薄,所以吊脚楼不利于防寒保暖,B错误;吊脚楼所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人民过着定居生活,且吊脚楼拆卸不便,不利于迁徙游牧,C错误;吊脚楼所在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风沙较少,所以吊脚楼不利于防风防沙,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贵州) 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是(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农业实现专业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 ②平原广阔 ③雨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4.A
5.C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东临湖南,南临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磷,铝土等,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但因为喀斯特地貌导致的暗河众多,所以地表水缺乏。
4.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这种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战略,与农业专业化无关,故答案为:A。
5.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之所以能得到充分运用,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二是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充足;三是侗乡的民俗风情具有吸引力;该地区地形崎岖,平原狭小,故答案为:C。
(2021·临沂)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百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6.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和木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8.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6.D
7.A
8.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的主要山脉;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狭义上的秦岭位于北纬32°-34°之间,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广义的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
6.题目要求选择“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提供矿产和木材是经济方面的作用,②错误。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其重要生态作用是植被茂盛,可以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植被茂盛,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①③④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
7.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甲地位于秦岭以北,属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为旱作农业区,A正确,B错误。乙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CD错误。故答案为:A。
8.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原因是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是生物措施;陡坡退耕、植树种草是生物措施;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工程措施。ACD错误。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属于工程措施,B正确。故答案为:B。
9.(2022·辽阳)下列诗句中描述西北地区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A正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BC错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景观,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022·陕西)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发祥地。现今,当地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读南泥湾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南泥湾位于(  )
A.延安市,属于革命纪念地 B.秦岭山区,属于自然风光
C.渭河之滨,属于名胜古迹 D.黄土高原,属于大型城市
11. 以下措施符合南泥湾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特色农业 ②增加耕地面积,单一发展种植业
③发展红色旅游,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④加强生态建设,守护绿水青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0.A
11.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0.由题可知,南泥湾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发祥地,位于延安市,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A正确。南泥湾位于黄土高原,不是大型城市,不在秦岭山区和渭河之滨,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南泥湾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脆弱。因此泥湾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科技兴农,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当地红色革命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①③④正确。该地区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改善水土流失现象,②错误。排除ACD,故答案为:B。
(2022·东营) 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曾经黄沙漫天,荒无人烟,如今油井林立,生机勃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描述与该区域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
A.油田都分布在盆地内部
B.沙漠公路的修建主要为方便居民出行
C.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
D.绿洲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
13. 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并种植了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保护牧草 C.防风固沙 D.调节气候
【答案】12.C
13.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2.读图可知,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和盆地边缘,排除A;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沙漠公路位于沙漠,与居民出行无益,主要是为了方便石油的运输,排除B,C正确;绿洲水源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排除D;故答案为:C。
13.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阔;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流沙掩埋,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陇南)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有不少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宋)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西北地区“八月即飞雪”主要的地理原因是(  )
A.纬度高海拔高 B.距海近降水多
C.塞北气候湿润 D.八月进入冬季
15.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在下列省区中可能出产荔枝的是(  )
A.豫 B.陕 C.粤 D.黑
【答案】14.D
15.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题干中描述的是北方地区入冬早的现象,该地八月就开始进入雪季了,该现象反映出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入冬时间早,D正确。西北地区纬度适中,位于中纬度,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也不高,A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B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C错误。故答案为:D。
15.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豫-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北方,A错误; 陕-陕西省,大部分位于北方,B错误;粤-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合荔枝生长,C正确;黑-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潍坊) 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后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过去该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水污染严重
17. 该地区“稻鱼游”生态产业的成功案例对潍坊地区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B.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C.加强政策扶持,扩大资源开发 D.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
【答案】16.C
17.D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东临湖南,南临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磷,铝土等,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但因为喀斯特地貌导致的暗河众多,所以地表水缺乏。
16.由于这里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地区,不会形成土地沙漠化,A错误;土壤盐碱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后,盐碱物质留在土壤中形成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B错误;由于贵州66.9%为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降水集中多暴雨,再加上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地区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岩石裸露,极容易导致石漠化的形成,C正确;水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生态破坏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C。
17.根据材料可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贵州肇兴侗寨退耕还林还湿,没有扩大种植规模,A错误;当地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错误;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当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为了保护环境,目前肇兴侗寨退耕还林还湿,没有扩大资源开发,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道,稻渔游生态产业模式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的途径,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宿迁) 《航拍中国》是许多中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从中可以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丰富地理知识。针对《航拍中国——新疆》解说词中的相关描述,络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新疆长绒棉纤维长、品质高、闻名国内外”,当地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①终年高温多雨 ②空气湿度小 ③昼夜温差大 ④光照充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从图中可推测“西气”主要蕴藏在我国最大的盆地(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20.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  )
A.陡坡开垦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改 D.划区轮牧
【答案】18.C
19.B
20.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1)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8.新疆棉区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新疆气候干旱,晴天日数多,空气湿度小,太阳光照强;棉花产区分布在河流沿岸,提供灌溉水源;昼夜温差大,入夜低温可以有效抑制棉花病虫害;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收摘。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不多。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答案为:C。
19.“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图片显示塔里木盆的轮南天然所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就是轮南,故“西气” 主要是指蕴藏在塔里木盆地的“气”,该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故答案为:B。
20.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划区轮牧;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陡坡开垦和围湖造田会带来生态破坏,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2·太原) 近些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下层水产养殖、上层光伏发电。下图示意“渔光互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土壤肥力 B.扩大耕地面积
C.优化能源结构 D.美化生活环境
22. 与北方相比,南方地区适宜发展“渔光互补”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水域面积广 C.耕地面积大 D.技术水平高
23. 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光伏板应朝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21.C
22.A
23.B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图为空中俯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21.光伏发电并不能增强土壤肥力,也不能扩大耕地面积,更不能美化生活环境,ABD错误;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能源结构,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改善我国能源主要以煤石油为主的消费结构,C正确;故答案为:C。
22.“渔光互补”主要利用太阳光,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纬度低,太阳的辐射量大而且强,所以南方更适合发展“渔光互补”,A正确;“渔光互补”主要是对于太阳光照的要求,水域面积、耕地面积、技术水平都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答案为:A。
23.我国位于北半球,太阳光照主要从南面照过来,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光伏板应朝向南,才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河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耕景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5.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  )
A.甲地区春耕多在盆地中央 B.乙地区春耕多在河谷地带
C.丙地区春耕2月下旬开始 D.丁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晚
【答案】24.D
25.B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4.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为梯田,梯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丁为南方地区,故答案为:D正确,ABC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25.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地区为西北地区,盆地中央,气候干旱,不适合春耕,故答案为:A错误。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乙为青藏地区,春耕主要在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故答案为:B正确。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丙为华北地区,春耕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到4月,故答案为:C错误。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丁为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低,热量比较充足,春耕开始时间早,故答案为:D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2022·永州)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雷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每到冬季,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在网上有很多人呼吁,南方地区的冬季也应该采用集中供暖。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处于集中供暖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7. 南方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低温期较短 B.南方人抗冻能力强
C.房屋建筑保暖性强 D.经济普遍落后
【答案】26.C
27.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26.由图可知,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处于集中供暖区的是西北地区,故C正确;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没有处于集中供暖区,故A错误;南方地区全部没有处于集中供暖区,故B错误;青藏地区横断山脉附近没有处于集中供暖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7.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气候温暖,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低温期较短,故A正确。跟南方人抗冻能力强无关,B错误。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不利于保暖,C错误。我国南方地区经济较发达,集中供暖跟经济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长沙)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问题。
28.下列诗句中,对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②—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C.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9.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昆仑山脉位于①和②两区域分界线上
B.划分①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C.划分②区域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划分③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30.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
B.②地区气候寒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C.③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D.④地区海拔高,冬寒夏凉,地广人稀
【答案】28.C
29.B
30.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
28.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因此:
A. ③—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A不符合题意;
B.①—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B不符合题意;
C.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符合题意;
D.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A. 昆仑山脉位于①和②两区域分界线上,A不符合题意;
B.划分①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降水,B符合题意;
C. 划分②区域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不符合题意;
D.划分③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气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A.③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A不符合题意;
B.②地区气候寒冷,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B不符合题意;
C.③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民居屋顶坡度较大,C符合题意;
D. ②地区海拔高,冬寒夏凉,地广人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3·青海)每年5月21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1.“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32.“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33.下列诗词中描述乙地区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雪线连天际,牛马漫逡巡
【答案】31.D
32.A
33.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点评】(1)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人口和城镇稠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浓厚。河流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丰水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危害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由于我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太平洋的西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夏季风的进退对我国的降水有很大的影响,夏季风如果推进缓慢,会导致南涝北旱,而夏季风如果推进过快,则会导致北涝南旱。通常来说夏季风在4、5月份开始从南向北推进,10月份离开我国。
(3)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1.5月份江河渐满,说明此地纬度较低,所以应该发生在丁南方地区;
故答案为:D。
32.我国受季风影响深远,其中带来湿润水汽的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故答案为:A。
33.A.该诗句是描写大漠风光的,应该是甲西北地区,A错误;
B.该诗句是描写黄河的,应该是乙北方地区,B正确;
C.该诗句是描写山水风光,应该是丁南方地区,C错误;
D.该诗句描写的是青藏高原风光,应该是丙青藏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34.(2024·广安)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相符的是(  )
A.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南方地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西北地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青藏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大漠景观,A错误;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南方地区,B正确;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北方地区,C错误;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西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准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022·铁岭)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6. 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
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答案】35.B
36.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人口和城镇稠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浓厚。河流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丰水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危害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二月份就有草长莺飞,有杨柳,说明是我国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温回升快的南方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6.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气温较高,墙体较薄,A错误。南方地区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二熟到三熟,B错误。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多河流, 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C正确。南方地区冬季河流没有结冰现象,D错误。故答案为:C。
(2024八上·长春期中)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确定丙、丁两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河流
38.甲丁两地区都有棉花产区。相较于甲地区,丁地区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是(  )
A.降水丰富 B.土地肥沃
C.昼夜温差大 D.兰新铁路经过
39.四地区中(  )
A.甲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旱涝灾害
B.乙地区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
C.丙地区太阳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丰富
D.丁地区景观自西向东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答案】37.A
38.C
39.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划分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划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影响;划分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7.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西北地区。其中丙青藏地区海拔高,和丁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即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为地形。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8.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丁为西北地区,都有棉花产区。其中丁地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养分积累和品质提升。降水丰富,土地肥沃是甲北方地区棉花产区的自然优势;兰新铁路经过不属于自然优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9.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地区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西北地区。
A.甲北方地区易发生的旱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A不符合题意;。
B.乙南方地区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土地,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不符合题意;
D.丁西北地区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依次形成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景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青岛)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当地藏民顺地势引萨迦河水进入人工开挖的敞口蓄水池。蓄水池敞口晒水,有助于青稞在高寒环境下茁壮成长。如今,萨迦灌区仍有400多个蓄水池在发挥作用,灌溉着河谷平原约10万亩的青稞产区,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下图示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0.萨迦河补给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1.蓄水池敞口晒水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量 B.改变水深 C.改善水质 D.提高水温
42.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减轻流水冲刷 B.扩大灌溉面积
C.减少泥沙淤积 D.调节水位变化
【答案】40.B
41.D
42.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只有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
40.读图和材料可知,萨迦河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流域内河流主要依赖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且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因此补给水量最大,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41.萨迦灌区海拔高、气温低,青稞生长需较高水温。蓄水池敞口设计可通过日晒提升水温,避免冷水直接灌溉导致低温冻害,利于青稞根系发育和生长,D正确;日晒不能增加水量,也不能改善水质,AC错误;日晒会增大蒸发量,使蓄水池的水量减少,所以改变水深不是蓄水池敞口晒水的主要目的,B错误。
故答案为:D。
42.青藏地区降水较少,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目的是对青藏地区的青稞产区进行灌溉,通过扩大灌溉面积,增加青稞产量,与“减轻流水冲刷”“减少泥沙淤积”“调节水位变化”无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宿迁)图左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图右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43.产地标注错误的水果是(  )
A.哈密瓜 B.芒果 C.柑橘 D.苹果
44.四种水果产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新疆——甲 B.海南——乙 C.吉林——丙 D.山东——丁
45.四种水果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保鲜技术的进步
③各地的气候差异小④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3.C
44.B
45.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4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哈密瓜主要分布在新疆;芒果属于热带水果,主要产区是海南省;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产地不可能是吉林;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故C标注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4.读图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新疆位于我国丙西北地区;海南位于乙南方地区;吉林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山东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5.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四种水果产地相距遥远,气候差异大,但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化肥农药的使用不能使北方地区有南方水果,南方地区有北方水果。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辽宁)219国道是我国第一条长度超过1万公里的国家级公路,也是一条生态人文景观大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6.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47.途经219国道新疆段时,人们能欣赏到(  )
A.热带海滨 B.成片椰林 C.大漠风光 D.万亩茶园
【答案】46.B
47.C
【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6.由图可知,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故答案为:B。
47.由图可知,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因此在新疆人们能欣赏到大漠风光。
故答案为:C。
(2024·菏泽)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地理事物,与我国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相对应的是(  )
A.甲—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B.乙—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丙—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D.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9.甲、丁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A.光照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水源光照
【答案】48.C
49.B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8.A、燕山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因此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描述的是乙北方地区,A错误;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述的是丁青藏地区,B错误;
C、洞庭水位于湖南和湖北的交界处,因此今上岳阳楼描述的是丙南方地区,C正确;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区域甲西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49.由图可知,甲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水源不足是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条件;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自然特征为高寒,因此热量不足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条件。
故答案为:B。
(2024·无锡)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0.长城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1.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①沙漠 ②草原 ③大海 ④椰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 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0.C
51.A
52.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相应的变化就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
(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设方案建设的国家级景观。景观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50.读图分析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1.读图分析可知,长城主要分布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因此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沙漠、草原和大海。椰林在我国南方地区, 在长城上是不可能看到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根据题意可知,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和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但对于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没有帮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吉林)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最低海拔900米。林芝有全国面积最大的野生桃花园,这里的桃花花期长,利于传粉。2024年3月31日,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3.游客在林芝可能品尝到的藏族传统美食有(  )
A.牦牛肉干和糌粑 B.菠萝饭和蛋挞
C.麻辣烫和米线 D.打糕和冷面
54.林芝桃花观赏期长达2个月,请你分析其原因(  )
①炎热干燥的环境发育黑土地,桃花灿烂②受北冰洋暖湿气流影响,桃花美丽
③花期长的桃花因适应该地环境而生存下来④海拔差异大,不同高度地区花期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53.A
54.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在国外称湄公河)、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的发源地。位于其内部的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
5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芝位于青藏地区。A、游客在林芝可能品尝到的藏族传统美食有牦牛肉干和糌粑,A正确;
B、菠萝饭为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蛋挞为澳门地区的传统美食,B错误;
C、麻辣烫为四川地区的传统美食,米线为云南地区的传统美食,C错误;
D、打糕和冷面是朝鲜族的特色美食,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①错误;林芝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桃花美丽,②错误;花期长的桃花因适应该地环境而生存下来,③正确;海拔差异大,不同高度地区花期不同,④正确。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4·吉林)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高地之一,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5.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工业发达,市场广阔②江海交汇,交通便利③城市稀少,地广人稀④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6.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快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同时,也保留了周庄、乌镇等古朴、生态的水乡小镇。该地区生态小镇的特色是(  )
A.毡房座座,牧歌悠扬 B.小桥流水,古韵悠悠
C.黄土窑洞,秦腔高亢 D.林海雪乡,白山黑水
【答案】55.D
56.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解析】【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5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庞大,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①正确;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拥有众多港口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便于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②正确;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③错误;长三角地区科技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同时资金雄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56.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毡房座座,牧歌悠扬通常描述的是草原地区的景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A错误;
B、小桥流水,古韵悠悠恰好描绘了长三角地区水乡小镇的典型风貌,如周庄、乌镇等,B正确;
C、黄土窑洞,秦腔高亢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C错误;
D、林海雪乡,白山黑水则描述的是东北地区的景观,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024·聊城)“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它以独特的乡土味火爆全网,已演变成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大舞台。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57.关于贵州省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B.干旱少雨,冬暖夏凉
C.支流众多,河湖密布 D.红色热土,矿产匮乏
58.“村超”持续火爆的原因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发展生态型产业②资源丰富,布局先进制造业
③传统体育与乡村休闲奴乐相结合④传统体育与乡村特色农产品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9.“村超”赛场上有这样一条标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不符合其寓意的是(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互帮互学
C.各民族相互尊重 D.各民族全面统一
【答案】57.A
58.C
59.D
【知识点】中国的地域文化;贵州;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高原山地居多,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石漠化严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57.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贵州省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在1 000米以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A正确;
B、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错误;
C、贵州省支流多,但是湖泊不多,C错误;
D、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村超”持续火爆的原因是“村超”将传统体育与乡村休闲娱乐相结合,与乡村特色农产品相结合,③④正确;贵州工业基础差,“村超”持续火爆与当地资源和制造业没有关系,①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5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体现在不论人口多少,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应当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各民族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和信仰。各民族全面统一是指收复失地,表述与寓意不符。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4·青海)笔走画卷,一首诗,一个世界。唐代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为现苏州市),和南北朝时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我国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画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0.张继的诗呈现的画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沙漠骆驼 B.高原牦牛 C.青砖黛瓦 D.北国风光
61.“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水产业 D.林木业
【答案】60.C
61.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0.C、读题干可知,“姑苏”指的是现苏州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因此最有可能看到的是青砖黛瓦,C正确;
A、西北地区最有可能看到沙漠骆驼,A错误;
B、青藏地区最有可能看到高原牦牛,B错误;
D、北方地区能看到北国风光,D错误。
故答案为:C。
61.“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重点是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畜牧业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青海)2024年3月,甘肃天水麻辣烫爆火。辅料之一甘谷辣椒更是以鲜香不辣,深受大众喜爱。其产地甘谷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下图为甘肃省和天水市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2.甘谷辣椒鲜香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
A.降水充沛,气候湿润 B.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C.日照时数多,光照条件好 D.平原分布广,种植面积大
63.麻辣烫爆火对甘肃省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河海联运 B.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技术水平 D.扩大城市规模
【答案】62.C
63.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62.A、甘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A错误;
B、河网密集,水源充足,多属于南方地区的特点,B错误;
C、读材料可知,甘谷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因此甘谷辣椒鲜香,品质好,C正确;
D、甘谷地处西北地区,海拔高,不属于平原地区,且种植面积与辣椒品质好无因果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63.B、麻辣烫爆火,深受大众喜爱,有利于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增加就业机会,B正确;
A、甘肃位于内陆地区,不存在河海联运,A错误;
C、麻辣烫的技术水平较低,C错误;
D、麻辣烫爆火与城市规模扩大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临沂)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
A.牦牛肉、青稞酒 B.芒果干、枸杞子
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
65.西藏面积广大,而主要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带(  )
A.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答案】64.A
65.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高寒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和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谷地带。
64.A、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分布在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 A正确;
B、芒果是热带地区的水果,枸杞子是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特产,B错误;
C、山楂糕是北方地区的民间糕点,C错误;
D、葡萄干、哈密瓜是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产品,D错误。
故答案为:A。
65.A、降水并不丰富, A错误;
B、水源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
C、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 气温较高, 导致热量更充足,C正确;
D、光照、温差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信阳)星空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国家天文台选定在冷湖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建立世界级天文观测台,当地政府启动了“冷湖火星小镇计划”,打造以科学、科普、科幻为核心的文创旅游基地。读图我国主要天文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6.从自然条件看,冷湖建设世界级天文观测台的优势是(  )
①地广人稀、人为光污染少 ②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 ④降水少、晴夜比例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冷湖火星小镇计划”发展的是(  )
A.避免宣传,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C.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发展夜市经济
D.吸引人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答案】66.C
67.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冷湖天文基地位于我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因建设世界级天文观测台和“冷湖火星小镇计划”而受到关注。
66.地广人稀属于人文条件,①排除;交通便利属于人文条件,且冷湖位于青藏高原,交通不便,②排除;冷湖位于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海拔高使得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利于天文观测,属于自然条件优势,③正确;冷湖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夜晚天空晴朗时间长,利于天文观测,属于自然条件优势,④正确。
故答案为:C。
67.避免宣传,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利于“冷湖火星小镇计划”打造文创旅游基地,宣传推广才能吸引游客,该说法错误,A排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能提升小镇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利于发展,B正确;发展夜市经济,可能产生光污染等,影响天文观测不利于以天文为特色的小镇发展,该说法错误,C排除;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冷湖火星小镇计划”以科学、科普、科幻为核心的文创旅游基地定位不符,该说法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B。
(2025·广东)我国的灌溉工程遗产类型丰富。2024年我国共有4处古代水利工程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图为我国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古代水利工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8.我国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古代水利工程多数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9.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水利工程周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植被茂密 B.气候干旱 C.外流河多 D.高寒缺氧
70.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有利于(  )
①保持古代水利工程发电功能 ②保持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功能
③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 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8.B
69.B
70.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坎儿井通过“井道+隧道”结构,将水引入地面,这种地下输水的方式可以减少水量蒸发。
68.从 “我国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古代水利工程分布图” 可以看出,入选的古代水利工程多数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佛山桑园围、绍兴平江塘河等,B正确;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没有分布,西北灌溉工程遗产分布较少,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9.新疆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茂密一般是湿润地区的特征;该地区多内流河,外流河少;高寒缺氧是青藏地区的特征。所以周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0.古代水利工程以灌溉、防洪为主,发电功能是现代改造(如部分堰坝增设水电站),非遗产保护的核心目标,①错误。许多古代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木兰陂)至今仍在使用,入选遗产名录可促进其科学维护,延续实用价值,②正确。保护工程遗产提升国际关注度,推动对水利设施的历史、技术价值的系统性保护,③正确。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彰显中国古代水利智慧(如无坝引水、梯田灌溉),增强文化自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河北)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7℃左右、近年来,国家不断投入资金,提供设备,并派驻多批援藏工作队,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边境乡村建设。如图示意普玛江塘乡在山南市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普玛江塘乡位于山南市的(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72.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多 B.植被少 C.距海远 D.海拔高
73.针对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国家为当地提供的设备应包括(  )
①供暖机 ②制氧机 ③收割机 ④插秧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1.C
72.D
73.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7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方向可知,普玛江塘乡位于山南市的西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普玛江塘乡位于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因此年平均气温低。与河流多、植被少、距海远关系不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约-7℃,气温很低,所以需要供暖机来提供温暖;同时,由于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可能会导致人体缺氧,所以需要制氧机。但该地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和小麦,因此不需要插秧机和收割机。故A①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5·河北)新疆与浙江、广东、上海等东部主要市场的距离较远。多家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新疆“枢纽+通道+网络”的快递体系,实现了包邮进村,满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购物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新疆特色产品的出疆通道,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4.新疆能够实现包邮进村,主要得益于(  )
A.快递体系不断完善 B.村落规模日益扩大
C.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D.人口数量持续增多
75.新疆销往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有(  )
①哈密瓜 ②柑橘 ③香蕉 ④葡萄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4.A
75.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以汉族、维吾尔族为主体。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是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发展农业有利条件:新疆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修建引水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绿洲地区灌溉农业。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且荒漠广布。(2)主要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基地;甜菜、葡萄等多种瓜果业是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特别甜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红色系列有名的原因是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
7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多家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新疆'枢纽+通道+网络’的快递体系,实现了包邮进村。即 新疆能够实现包邮进村,主要得益于快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 村落规模日益扩大 、 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 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关系不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哈密瓜和葡萄的生长,因此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是哈密瓜和葡萄干。柑橘和香蕉都是热带、亚热带水果,适合在南方地区生长。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5·湖南)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汽车上市前需通过多种极端环境测试。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试车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6.三亚试车基地所在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7.各试车基地测试项目合理的是(  )
A.黑河——低温启动 B.三亚——冰面制动
C.吐鲁番——高湿防锈 D.格尔木——高温充电
78.与其他试车基地相比,格尔木试车基地自然环境特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76.B
77.A
78.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76.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三亚位于海南岛,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B正确,ACD排除。
故答案为:B。
77.A、黑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冬季气候寒冷 ,可以开展低温启动测试,A正确;
B、三亚地处热带 ,气候炎热 ,不存在冰面 ,无法进行冰面制动测试,B错误;
C、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应该开展高温干旱相关测试,C错误;
D、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 ,海拔高 ,气候寒冷 ,应该开展高寒相关测试,D错误。
故答案为:A。
78.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高寒缺氧的特殊自然环境。与其他基地相比,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不是其最特殊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导致环境独特,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湖北)枫香是一种落叶阔叶乔木,人们常将枫香与生长区内其他本土树种混交种植,形成工混交林。下图示意枫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9.枫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0.在枫香的主要分布区,本土典型植被叶片的主要特征为(  )
A.针叶 B.落叶 C.阔叶 D.硬叶
81.枫香与本土树种混交种植,增加了植株密度,对混交种植区的作用可能有(  )
①增加林内风速 ②减少植物蒸腾 ③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少雨水侵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9.A
80.C
81.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79.A、枫香主要分别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A正确;
B、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分布较南方少,B错误;
C、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几乎没有分布,C错误;
D、青藏地区几乎没有分布,D错误;
故答案为:A。
80.A、针叶是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地区,A错误;
B、落叶是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B错误;
C、枫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本土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叶片主要特征是阔叶,C正确;
D、硬叶是地中海气候区植被,D错误。
故答案为:C。
81.枫香与本土树种混交种植,增加了植株密度会减小林内风速,植物的总叶面积增大,蒸腾作用增强,①②错误,ABC错误;加了植株密度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植被对地表的覆盖度提高,减少雨水侵蚀,缓解水土流失, ③④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湖北)明长城墙体内层多为夯筑的土墙,外层多为条石砌筑。部分长城遗址面临着墙体坍塌、雨水侵蚀等问题。文物古迹的修复一般遵循保护性修复的原则,长城的保护正在从“抢救性”向“预防性”保护的方向转变。下图示意明长城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2.修建明长城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长城甲一乙段内层土墙主要使用的是(  )
A.黄土 B.红土 C.黑土 D.紫色土
83.长城甲一乙段遭受雨水侵蚀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4.下列保护长城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
①移除破损墙体 ②疏通排水沟槽 ③更换全部条石 ④加强数字化监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2.A
83.B
84.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82.A、甲乙位于黄土高原附近,土墙主要使用的土壤是黄土,A正确;
B、红土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如东南丘陵,B错误;
C、黑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C错误;
D、紫色土主要位于四川盆地,D错误;
故答案为:A。
83.A、甲乙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雨带未来,降水少,A错误;
B、夏季降水集中,夏季遭受雨水侵蚀时间长,B正确;
C、秋季雨带撤离,降水少,不及夏季降水集中,C错误;
D、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84.疏通排水沟槽,利于雨水下泄, 加强数字化监测利于实时监测灾情便于做出措施,②④正确,C正确;对于破损墙体应该修旧如旧,不应该移除,更不应该更换全部条石,①③错误,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乐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米以上,多为无人区。2016年后,众多高压电线穿越本区,肉食性猛禽因择高而居导致触电身亡现象多发。为此,企业在电线高塔顶端搭建“生命鸟巢”(如图)5000多个,目前有筑巢痕迹的数量已过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5.此类猛禽主要活动区(  )
A.地势低平 B.森林广布 C.气候炎热 D.高峻寒冷
86.材料整体主要体现的思想是(  )
A.人地协调 B.科技为先 C.因地制宜 D.开发为先
【答案】85.D
86.A
【知识点】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8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 4000 米以上,“高峻寒冷”是其典型环境特征。此类猛禽在此区域活动,适应高峻寒冷环境,D正确;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地势高,A错误;三江源地区多为草原、荒漠等植被,B错误;气候炎热与青藏高原高海拔导致的寒冷气候不符,C错误。
故答案为:D。
86.A、高压电线穿越保护区导致猛禽触电身亡,企业通过搭建“生命鸟巢”,为猛禽提供栖息场所,减少其触电风险,这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采取措施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人地协调思想,A正确;
B、材料重点并非强调科技,虽然搭建鸟巢可能用到一些技术,但主要体现的不是以科技为先的思想,B错误;
C、因地制宜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采取适宜的发展方式,材料中未突出此思想,C错误;
D、材料体现的是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而不是单纯以开发为先,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云南)《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南方地区山林茂密之地多有瘴气,易致病、瘴域是“瘴气之地”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且在不断变迁。读“战国到明代瘴域的变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87.瘴域分布区(  )
A.以内流河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较为湿热 D.黑土分布面积广
88.从战国到明代,瘴域变迁的总体趋势是(  )
A.北界北移,范围不断扩大 B.北界南移,范围不断缩小
C.北界先南移后北移.范围扩大 D.北界先北移后南移,范围缩小
89.根据瘴域变迁推测,与唐代相比,明代时期我国南方地区(  )
A.聚落规模更小 B.开发程度更高
C.民族融合更弱 D.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87.C
88.B
89.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87.瘴域是南方地区山林茂密、多瘴气之地。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利于瘴气产生,C正确;南方地区以外流河为主,A错误;南方多山地、丘陵,不是以平原为主,B错误;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D错误。
故答案为:C。
88.观察“战国到明代瘴域的变迁示意图”,战国到明代,瘴域的北界逐渐向南移动,说明瘴域范围不断缩小,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9.明代相比唐代,瘴域范围缩小,说明南方地区因人类开发、治理,使得瘴气环境减少,反映出明代南方地区开发程度更高,B正确;开发程度高,聚落规模应更大,A错误;开发程度高,民族交流多,民族融合更强,C错误;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荒漠化不严重,且瘴域缩小与土地荒漠化关联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天水)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是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应对文物不可逆转的衰退,1980年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技术给文物拍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0.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地处热带,蒸发旺盛
C.植被稀少,风力强劲 D.河流稀少,土壤缺水
91.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
A.丰富甘肃省网络旅游资源 B.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
C.促进数字旅游经济的发展 D.促进计算机影像技术发展
【答案】90.A
91.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90.A、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A正确;
B、位于温带,B错误;
C、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因果倒置,C错误;
D、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因果导致,D错误;
故答案为:A。
91.A、题干强调应对文物衰退,丰富旅游资源并非主要目的,A错误;
B、减少实体文物的损耗,实现永久保护和利用,B正确;
C、促进经济是间接作用,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
D、;技术发展是手段而非核心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92.(2025·大兴)大兴区某学校计划暑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图1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图2为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美新疆,解码自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体位于昆仑山脉以北,阿尔泰山脉以南,中部是东西走向的   山脉,其南北两侧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被称为“三山夹两盆”。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   ,受到高大山脉的阻挡,年降水量   。
(3)立体草原,旅游名片
图中的 A、B两地,   地(字母)属喀拉峻草原,它位于乌鲁木齐的   (方位)。
(4)喀拉峻草原“融合不同时空与色彩”,形成“立体草原”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   。
(5)发展旅游,交通先行
2022年6月,新疆南部从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它与已经运行的格库线、南疆线“牵手”,全长2712千米,让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这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成为中国的新地标之一。下图为塔里木盆地主要地形和铁路分布示意图。
图中铁路线沿盆地边缘呈   状分布,沿该铁路线旅行时,同学们可以看到的景观有   等。
(6)请从地理视角分析修建“环沙漠铁路线”困难的原因。(至少两条)
【答案】(1)天山
(2)内部;小
(3)A;西
(4)地形
(5)环;沙漠(绿洲等)
(6)铁路沿线多沙漠戈壁:大风天气多,风沙大;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水资源短缺;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生活设施等(2分,合理即可)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阿尔泰山脉、中部是天山山脉,两者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昆仑山脉,新疆地形被称为“三山夹两盆”。
(2)新疆由于深居内陆,加上受高大山脉阻隔,受海洋湿润气候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A、B两地中,A地位于天山北侧,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处,降水较多,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区,草场广布,喀拉峻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河谷,B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图中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来看,喀拉峻草原处于乌鲁木齐的西方。
(4)读图文可知,“立体草原”景观形成主要受山地垂直地带性影响,海拔差异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色彩分层明显,易观赏。
(5)读图可知,铁路线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盆地边缘地带水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城镇人口集中分布区。盆地内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沿该铁路线旅行时,可见的景观有 沙漠、绿洲、戈壁、胡杨林等沙漠景观。
(6)修建“环沙漠铁路线”困难的原因:沙漠地区风沙大,易掩埋铁路;夏季高温,冬季严寒,温差大。水源紧缺,施工和维护用水困难。交通闭塞,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地段沙丘流动或盐碱化严重等等。
【点评】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采用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在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防止土地荒漠化。
93.(2025·绥化)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上看,我国北京位于   地区。
(2)“大漠孤烟直”是我国   地区景观的真实写照。
(3)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农田类型是   (选填“水田”或“旱地”)。
(4)我国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选填“旱作”或“河谷”)农业。
(5)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这条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选填“降水”或“气温”)。
【答案】(1)北方(北方地区)
(2)西北(西北地区)
(3)水田
(4)河谷
(5)降水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北京在我国北方地区范围内。
(2)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有“大漠孤烟直”的景观。
(3)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主要的耕地类型为水田,而旱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4)我国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农业的制约因素,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形成了河谷农业。
(5)结合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因此可判断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94.(2025·齐齐哈尔)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部分国家公园位置图,回答下面问题。
(1)划分C地区和D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2)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建设了多个国家公园。
图中五大国家公园多数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3)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部分位于   盆地。
(4)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是我国长江、黄河、   的源区,被誉为“   ”。游客游览此公园时,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答一种即可)
【答案】(1)气候(气温和降水)
(2)南方
(3)油菜;四川
(4)澜沧江;中华水塔;防寒保暖服装;防晒物品;氧气袋(瓶);预防高原反应药品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C 是北方地区,D 是南方地区。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具体来说是秦岭 - 淮河一线,该线是 1 月 0℃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所以划分 C 地区和 D 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图中五大国家公园有三处位于D地区,而D地区为我国的南方地区。
(3)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部分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国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4)三江源是指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由于发育在青藏高原,海拔高,多冰川融水,被誉为“中华水塔”。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气温低,需要准备防寒保暖服装;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十分强烈,需要准备防晒物品;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需要准备氧气瓶,同时需要预防高原反应药品。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95.(2025·河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珍珠贝适宜生活在18-30℃江河湖海等水体的底部,珍珠是其体内生长的含有机质的矿物球粒。我国珍珠养殖历史悠久,产量巨大,广西合浦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珍珠养殖集中区,所产珍珠品质好,价格高。浙江诸暨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早养殖近5年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1.(2021·新疆)北方地区农业特点是(  )
A.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B.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C.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D.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2021·徐州)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为一幅吊脚楼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该剪纸作品表现的景观最可能分布在我国(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3. 该类建筑有利于(  )
A.通风防潮 B.防寒保暖 C.迁徙游牧 D.防风防沙
(2021·贵州) 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是(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农业实现专业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 ②平原广阔 ③雨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1·临沂)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百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6.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和木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8.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9.(2022·辽阳)下列诗句中描述西北地区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022·陕西)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发祥地。现今,当地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读南泥湾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南泥湾位于(  )
A.延安市,属于革命纪念地 B.秦岭山区,属于自然风光
C.渭河之滨,属于名胜古迹 D.黄土高原,属于大型城市
11. 以下措施符合南泥湾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特色农业 ②增加耕地面积,单一发展种植业
③发展红色旅游,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④加强生态建设,守护绿水青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2·东营) 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曾经黄沙漫天,荒无人烟,如今油井林立,生机勃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描述与该区域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
A.油田都分布在盆地内部
B.沙漠公路的修建主要为方便居民出行
C.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
D.绿洲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
13. 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并种植了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保护牧草 C.防风固沙 D.调节气候
(2022·陇南)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有不少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宋)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西北地区“八月即飞雪”主要的地理原因是(  )
A.纬度高海拔高 B.距海近降水多
C.塞北气候湿润 D.八月进入冬季
15.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在下列省区中可能出产荔枝的是(  )
A.豫 B.陕 C.粤 D.黑
(2022·潍坊) 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后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过去该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水污染严重
17. 该地区“稻鱼游”生态产业的成功案例对潍坊地区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B.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C.加强政策扶持,扩大资源开发 D.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
(2022·宿迁) 《航拍中国》是许多中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从中可以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丰富地理知识。针对《航拍中国——新疆》解说词中的相关描述,络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新疆长绒棉纤维长、品质高、闻名国内外”,当地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①终年高温多雨 ②空气湿度小 ③昼夜温差大 ④光照充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从图中可推测“西气”主要蕴藏在我国最大的盆地(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20.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  )
A.陡坡开垦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改 D.划区轮牧
(2022·太原) 近些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下层水产养殖、上层光伏发电。下图示意“渔光互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土壤肥力 B.扩大耕地面积
C.优化能源结构 D.美化生活环境
22. 与北方相比,南方地区适宜发展“渔光互补”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水域面积广 C.耕地面积大 D.技术水平高
23. 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光伏板应朝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2022·河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耕景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5.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  )
A.甲地区春耕多在盆地中央 B.乙地区春耕多在河谷地带
C.丙地区春耕2月下旬开始 D.丁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晚
(2022·永州)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雷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每到冬季,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在网上有很多人呼吁,南方地区的冬季也应该采用集中供暖。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处于集中供暖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7. 南方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低温期较短 B.南方人抗冻能力强
C.房屋建筑保暖性强 D.经济普遍落后
(2023·长沙)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问题。
28.下列诗句中,对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②—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C.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9.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昆仑山脉位于①和②两区域分界线上
B.划分①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C.划分②区域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划分③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30.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
B.②地区气候寒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C.③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D.④地区海拔高,冬寒夏凉,地广人稀
(2023·青海)每年5月21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1.“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32.“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33.下列诗词中描述乙地区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雪线连天际,牛马漫逡巡
34.(2024·广安)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相符的是(  )
A.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南方地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西北地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青藏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2·铁岭)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6. 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
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2024八上·长春期中)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确定丙、丁两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河流
38.甲丁两地区都有棉花产区。相较于甲地区,丁地区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是(  )
A.降水丰富 B.土地肥沃
C.昼夜温差大 D.兰新铁路经过
39.四地区中(  )
A.甲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旱涝灾害
B.乙地区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
C.丙地区太阳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丰富
D.丁地区景观自西向东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024·青岛)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当地藏民顺地势引萨迦河水进入人工开挖的敞口蓄水池。蓄水池敞口晒水,有助于青稞在高寒环境下茁壮成长。如今,萨迦灌区仍有400多个蓄水池在发挥作用,灌溉着河谷平原约10万亩的青稞产区,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下图示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0.萨迦河补给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1.蓄水池敞口晒水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量 B.改变水深 C.改善水质 D.提高水温
42.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减轻流水冲刷 B.扩大灌溉面积
C.减少泥沙淤积 D.调节水位变化
(2024·宿迁)图左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图右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43.产地标注错误的水果是(  )
A.哈密瓜 B.芒果 C.柑橘 D.苹果
44.四种水果产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新疆——甲 B.海南——乙 C.吉林——丙 D.山东——丁
45.四种水果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保鲜技术的进步
③各地的气候差异小④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辽宁)219国道是我国第一条长度超过1万公里的国家级公路,也是一条生态人文景观大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6.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47.途经219国道新疆段时,人们能欣赏到(  )
A.热带海滨 B.成片椰林 C.大漠风光 D.万亩茶园
(2024·菏泽)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地理事物,与我国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相对应的是(  )
A.甲—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B.乙—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丙—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D.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9.甲、丁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A.光照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水源光照
(2024·无锡)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0.长城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1.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①沙漠 ②草原 ③大海 ④椰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 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吉林)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最低海拔900米。林芝有全国面积最大的野生桃花园,这里的桃花花期长,利于传粉。2024年3月31日,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3.游客在林芝可能品尝到的藏族传统美食有(  )
A.牦牛肉干和糌粑 B.菠萝饭和蛋挞
C.麻辣烫和米线 D.打糕和冷面
54.林芝桃花观赏期长达2个月,请你分析其原因(  )
①炎热干燥的环境发育黑土地,桃花灿烂②受北冰洋暖湿气流影响,桃花美丽
③花期长的桃花因适应该地环境而生存下来④海拔差异大,不同高度地区花期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24·吉林)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高地之一,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5.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工业发达,市场广阔②江海交汇,交通便利③城市稀少,地广人稀④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6.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快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同时,也保留了周庄、乌镇等古朴、生态的水乡小镇。该地区生态小镇的特色是(  )
A.毡房座座,牧歌悠扬 B.小桥流水,古韵悠悠
C.黄土窑洞,秦腔高亢 D.林海雪乡,白山黑水
(2024·聊城)“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它以独特的乡土味火爆全网,已演变成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大舞台。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57.关于贵州省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B.干旱少雨,冬暖夏凉
C.支流众多,河湖密布 D.红色热土,矿产匮乏
58.“村超”持续火爆的原因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发展生态型产业②资源丰富,布局先进制造业
③传统体育与乡村休闲奴乐相结合④传统体育与乡村特色农产品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9.“村超”赛场上有这样一条标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不符合其寓意的是(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互帮互学
C.各民族相互尊重 D.各民族全面统一
(2024·青海)笔走画卷,一首诗,一个世界。唐代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为现苏州市),和南北朝时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我国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画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0.张继的诗呈现的画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沙漠骆驼 B.高原牦牛 C.青砖黛瓦 D.北国风光
61.“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水产业 D.林木业
(2024·青海)2024年3月,甘肃天水麻辣烫爆火。辅料之一甘谷辣椒更是以鲜香不辣,深受大众喜爱。其产地甘谷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下图为甘肃省和天水市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2.甘谷辣椒鲜香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
A.降水充沛,气候湿润 B.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C.日照时数多,光照条件好 D.平原分布广,种植面积大
63.麻辣烫爆火对甘肃省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河海联运 B.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技术水平 D.扩大城市规模
(2024·临沂)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
A.牦牛肉、青稞酒 B.芒果干、枸杞子
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
65.西藏面积广大,而主要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带(  )
A.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025·信阳)星空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国家天文台选定在冷湖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建立世界级天文观测台,当地政府启动了“冷湖火星小镇计划”,打造以科学、科普、科幻为核心的文创旅游基地。读图我国主要天文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6.从自然条件看,冷湖建设世界级天文观测台的优势是(  )
①地广人稀、人为光污染少 ②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 ④降水少、晴夜比例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冷湖火星小镇计划”发展的是(  )
A.避免宣传,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C.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发展夜市经济
D.吸引人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025·广东)我国的灌溉工程遗产类型丰富。2024年我国共有4处古代水利工程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图为我国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古代水利工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8.我国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古代水利工程多数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9.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水利工程周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植被茂密 B.气候干旱 C.外流河多 D.高寒缺氧
70.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有利于(  )
①保持古代水利工程发电功能 ②保持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功能
③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 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河北)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7℃左右、近年来,国家不断投入资金,提供设备,并派驻多批援藏工作队,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边境乡村建设。如图示意普玛江塘乡在山南市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普玛江塘乡位于山南市的(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72.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多 B.植被少 C.距海远 D.海拔高
73.针对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国家为当地提供的设备应包括(  )
①供暖机 ②制氧机 ③收割机 ④插秧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河北)新疆与浙江、广东、上海等东部主要市场的距离较远。多家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新疆“枢纽+通道+网络”的快递体系,实现了包邮进村,满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购物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新疆特色产品的出疆通道,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4.新疆能够实现包邮进村,主要得益于(  )
A.快递体系不断完善 B.村落规模日益扩大
C.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D.人口数量持续增多
75.新疆销往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有(  )
①哈密瓜 ②柑橘 ③香蕉 ④葡萄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湖南)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汽车上市前需通过多种极端环境测试。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试车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6.三亚试车基地所在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7.各试车基地测试项目合理的是(  )
A.黑河——低温启动 B.三亚——冰面制动
C.吐鲁番——高湿防锈 D.格尔木——高温充电
78.与其他试车基地相比,格尔木试车基地自然环境特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5·湖北)枫香是一种落叶阔叶乔木,人们常将枫香与生长区内其他本土树种混交种植,形成工混交林。下图示意枫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9.枫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0.在枫香的主要分布区,本土典型植被叶片的主要特征为(  )
A.针叶 B.落叶 C.阔叶 D.硬叶
81.枫香与本土树种混交种植,增加了植株密度,对混交种植区的作用可能有(  )
①增加林内风速 ②减少植物蒸腾 ③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少雨水侵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湖北)明长城墙体内层多为夯筑的土墙,外层多为条石砌筑。部分长城遗址面临着墙体坍塌、雨水侵蚀等问题。文物古迹的修复一般遵循保护性修复的原则,长城的保护正在从“抢救性”向“预防性”保护的方向转变。下图示意明长城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2.修建明长城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长城甲一乙段内层土墙主要使用的是(  )
A.黄土 B.红土 C.黑土 D.紫色土
83.长城甲一乙段遭受雨水侵蚀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4.下列保护长城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
①移除破损墙体 ②疏通排水沟槽 ③更换全部条石 ④加强数字化监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乐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米以上,多为无人区。2016年后,众多高压电线穿越本区,肉食性猛禽因择高而居导致触电身亡现象多发。为此,企业在电线高塔顶端搭建“生命鸟巢”(如图)5000多个,目前有筑巢痕迹的数量已过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5.此类猛禽主要活动区(  )
A.地势低平 B.森林广布 C.气候炎热 D.高峻寒冷
86.材料整体主要体现的思想是(  )
A.人地协调 B.科技为先 C.因地制宜 D.开发为先
(2025·云南)《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南方地区山林茂密之地多有瘴气,易致病、瘴域是“瘴气之地”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且在不断变迁。读“战国到明代瘴域的变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87.瘴域分布区(  )
A.以内流河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较为湿热 D.黑土分布面积广
88.从战国到明代,瘴域变迁的总体趋势是(  )
A.北界北移,范围不断扩大 B.北界南移,范围不断缩小
C.北界先南移后北移.范围扩大 D.北界先北移后南移,范围缩小
89.根据瘴域变迁推测,与唐代相比,明代时期我国南方地区(  )
A.聚落规模更小 B.开发程度更高
C.民族融合更弱 D.土地荒漠化严重
(2025·天水)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是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应对文物不可逆转的衰退,1980年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技术给文物拍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0.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地处热带,蒸发旺盛
C.植被稀少,风力强劲 D.河流稀少,土壤缺水
91.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
A.丰富甘肃省网络旅游资源 B.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
C.促进数字旅游经济的发展 D.促进计算机影像技术发展
二、非选择题
92.(2025·大兴)大兴区某学校计划暑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图1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图2为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美新疆,解码自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体位于昆仑山脉以北,阿尔泰山脉以南,中部是东西走向的   山脉,其南北两侧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被称为“三山夹两盆”。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   ,受到高大山脉的阻挡,年降水量   。
(3)立体草原,旅游名片
图中的 A、B两地,   地(字母)属喀拉峻草原,它位于乌鲁木齐的   (方位)。
(4)喀拉峻草原“融合不同时空与色彩”,形成“立体草原”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   。
(5)发展旅游,交通先行
2022年6月,新疆南部从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它与已经运行的格库线、南疆线“牵手”,全长2712千米,让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这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成为中国的新地标之一。下图为塔里木盆地主要地形和铁路分布示意图。
图中铁路线沿盆地边缘呈   状分布,沿该铁路线旅行时,同学们可以看到的景观有   等。
(6)请从地理视角分析修建“环沙漠铁路线”困难的原因。(至少两条)
93.(2025·绥化)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上看,我国北京位于   地区。
(2)“大漠孤烟直”是我国   地区景观的真实写照。
(3)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农田类型是   (选填“水田”或“旱地”)。
(4)我国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选填“旱作”或“河谷”)农业。
(5)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这条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选填“降水”或“气温”)。
94.(2025·齐齐哈尔)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部分国家公园位置图,回答下面问题。
(1)划分C地区和D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2)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建设了多个国家公园。
图中五大国家公园多数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3)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部分位于   盆地。
(4)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是我国长江、黄河、   的源区,被誉为“   ”。游客游览此公园时,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答一种即可)
95.(2025·河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珍珠贝适宜生活在18-30℃江河湖海等水体的底部,珍珠是其体内生长的含有机质的矿物球粒。我国珍珠养殖历史悠久,产量巨大,广西合浦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珍珠养殖集中区,所产珍珠品质好,价格高。浙江诸暨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早养殖淡水珍珠的地区。目前,该地淡水珍珠产销量占全国80%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中心。如图示意我国珍珠养殖集中区分布及合浦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广西合浦海水珍珠养殖集中区位于   湾海域,淡水珍珠养殖集中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
(2)说出广西合浦发展海水珍珠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诸暨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中心的主要原因。
(4)我国某企业计划打造高端珍珠品牌,请你为该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96.(2024·新疆)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疆是个好地方,坐着火车游新疆”。某同学一家,从上海出发到新疆旅游,选择了环塔里木盆地专线游玩。

(1)第一天,他们从上海乘飞机抵达新疆首府   (市),在国际大巴扎品尝了烤肉、烤全羊等特色美食,了解到新疆的农业以   为主。他们还品尝了哈密瓜、葡萄等很多甜美的瓜果,这里瓜果甜美的主要原因是   。
(2)第二天,乘火车沿   (铁路线),穿越A   (山脉),到达库尔勒。在游玩罗布人村寨时,看到了我国最大的沙漠   和最大内流河   。沙漠、胡杨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漠之美……
(3)第五天,来到喀什古城景区,当地热情好客的   (民族)居民表演的木卡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此次旅行,沿途看到了很多油气田。这里的天然气通过   工程运往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采取的运输方式是   。该工程的实施为新疆地区带来的益处有   。
97.(2023·晋江)从“海岸卫士”到碳中和的“探路者”,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围绕红树林进行探究活动。
图1示意中国红树林分布图,图2示意红树林根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探究一:红树林的分布
①中国红树林面积大小排序广东省>   (全称)>海南省,该区域大部分濒临的海域是   。
②地理位置分析:红树林保护区大部分位于   (温度带)从海陆位置看,红树林保护区主要分布在   。
③综上推断红树林喜欢温度较   (高/低)、土壤较为   (湿润/干爽)的环境。
(2)探究二:红树林的作用
④凡是堤外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不易被风浪冲垮。这是因为红树林的根系   (发达/不发达),可以起到的生态功效是   。
⑤红树林可以吸收温室气体并储存起来,营造并修复红树林,有利于缓解   (环境问题),在碳中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98.(2023·甘孜)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其中A是   海,B是   海。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①是   地区,②是   地区,③是   地区;④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3)①、②区域的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线基本一致;①、③区域的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②区域耕地以   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是我国   (填数字代号)区域景观的真实写照,该区域农业以   业为主。
99.(2022·贵港)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由于这里冻土广布,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湟水谷地和①   谷地。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新疆吐鲁番等地修建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地下水引水工程   ,为绿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
(3)“网络直播带货”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你为西北、青藏地区直播带货,你会选择的特色农产品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土地荒漠化是西北、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治理两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
100.(2021·鞍山)北方是我们的家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由于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填耕地类型)。这里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A地区气候冷湿,发育了肥沃的   色土壤,气温条件造成农作物熟制是   。
(3)①是   山脉,该山脉以东的B地区淡水资源不足,国家通过   工程将长江水引入该地区。
(4)C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   堆积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汇入黄河;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
101.(2021·鸡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不仅柔软无暇,更是热销各地。新疆棉花品质优良,产量占国内产量的87%,约占全球产量20%,以机械化种植、采摘为主,人均管理超过100亩。下图为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
(1)新疆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季,主要原因是   。
(2)该区域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   。
(3)新疆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影响该区域棉花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本区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4)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一条即可)。
(5)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请说明大面积种植棉花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一条即可)
(6)关于新疆经济发展方向,不合理的是(  )
A.与中亚等国家接壤,可发展边境贸易
B.山地草场面积广,适合发展畜牧业
C.拥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可发展内河航运
D.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可发展水果种植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南方地区降水多,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农作物。故答案为:A。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答案】2.C
3.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该区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主要河流有长江、西江、淮河、钱塘江等,其主要特点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高。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湿润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茶叶、水稻等。长江沿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2.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3.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防潮,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A正确;吊脚楼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且吊脚楼墙体较薄,所以吊脚楼不利于防寒保暖,B错误;吊脚楼所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人民过着定居生活,且吊脚楼拆卸不便,不利于迁徙游牧,C错误;吊脚楼所在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风沙较少,所以吊脚楼不利于防风防沙,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4.A
5.C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东临湖南,南临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磷,铝土等,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但因为喀斯特地貌导致的暗河众多,所以地表水缺乏。
4.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这种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战略,与农业专业化无关,故答案为:A。
5.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之所以能得到充分运用,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二是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充足;三是侗乡的民俗风情具有吸引力;该地区地形崎岖,平原狭小,故答案为:C。
【答案】6.D
7.A
8.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的主要山脉;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狭义上的秦岭位于北纬32°-34°之间,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广义的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
6.题目要求选择“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提供矿产和木材是经济方面的作用,②错误。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其重要生态作用是植被茂盛,可以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植被茂盛,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①③④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
7.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甲地位于秦岭以北,属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为旱作农业区,A正确,B错误。乙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CD错误。故答案为:A。
8.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原因是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是生物措施;陡坡退耕、植树种草是生物措施;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工程措施。ACD错误。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属于工程措施,B正确。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A正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BC错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景观,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答案】10.A
11.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0.由题可知,南泥湾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发祥地,位于延安市,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A正确。南泥湾位于黄土高原,不是大型城市,不在秦岭山区和渭河之滨,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南泥湾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脆弱。因此泥湾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科技兴农,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当地红色革命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①③④正确。该地区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改善水土流失现象,②错误。排除ACD,故答案为:B。
【答案】12.C
13.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2.读图可知,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和盆地边缘,排除A;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沙漠公路位于沙漠,与居民出行无益,主要是为了方便石油的运输,排除B,C正确;绿洲水源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排除D;故答案为:C。
13.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阔;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流沙掩埋,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4.D
15.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题干中描述的是北方地区入冬早的现象,该地八月就开始进入雪季了,该现象反映出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入冬时间早,D正确。西北地区纬度适中,位于中纬度,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也不高,A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B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C错误。故答案为:D。
15.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豫-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北方,A错误; 陕-陕西省,大部分位于北方,B错误;粤-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合荔枝生长,C正确;黑-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6.C
17.D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东临湖南,南临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磷,铝土等,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但因为喀斯特地貌导致的暗河众多,所以地表水缺乏。
16.由于这里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地区,不会形成土地沙漠化,A错误;土壤盐碱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后,盐碱物质留在土壤中形成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B错误;由于贵州66.9%为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降水集中多暴雨,再加上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地区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岩石裸露,极容易导致石漠化的形成,C正确;水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生态破坏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C。
17.根据材料可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贵州肇兴侗寨退耕还林还湿,没有扩大种植规模,A错误;当地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错误;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当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为了保护环境,目前肇兴侗寨退耕还林还湿,没有扩大资源开发,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道,稻渔游生态产业模式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的途径,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8.C
19.B
20.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1)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8.新疆棉区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新疆气候干旱,晴天日数多,空气湿度小,太阳光照强;棉花产区分布在河流沿岸,提供灌溉水源;昼夜温差大,入夜低温可以有效抑制棉花病虫害;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收摘。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不多。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答案为:C。
19.“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图片显示塔里木盆的轮南天然所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就是轮南,故“西气” 主要是指蕴藏在塔里木盆地的“气”,该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故答案为:B。
20.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划区轮牧;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陡坡开垦和围湖造田会带来生态破坏,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21.C
22.A
23.B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图为空中俯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21.光伏发电并不能增强土壤肥力,也不能扩大耕地面积,更不能美化生活环境,ABD错误;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能源结构,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改善我国能源主要以煤石油为主的消费结构,C正确;故答案为:C。
22.“渔光互补”主要利用太阳光,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纬度低,太阳的辐射量大而且强,所以南方更适合发展“渔光互补”,A正确;“渔光互补”主要是对于太阳光照的要求,水域面积、耕地面积、技术水平都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答案为:A。
23.我国位于北半球,太阳光照主要从南面照过来,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光伏板应朝向南,才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4.D
25.B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4.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为梯田,梯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丁为南方地区,故答案为:D正确,ABC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25.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地区为西北地区,盆地中央,气候干旱,不适合春耕,故答案为:A错误。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乙为青藏地区,春耕主要在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故答案为:B正确。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丙为华北地区,春耕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到4月,故答案为:C错误。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丁为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低,热量比较充足,春耕开始时间早,故答案为:D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26.C
27.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26.由图可知,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处于集中供暖区的是西北地区,故C正确;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没有处于集中供暖区,故A错误;南方地区全部没有处于集中供暖区,故B错误;青藏地区横断山脉附近没有处于集中供暖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7.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气候温暖,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低温期较短,故A正确。跟南方人抗冻能力强无关,B错误。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不利于保暖,C错误。我国南方地区经济较发达,集中供暖跟经济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28.C
29.B
30.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
28.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因此:
A. ③—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A不符合题意;
B.①—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B不符合题意;
C.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符合题意;
D.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A. 昆仑山脉位于①和②两区域分界线上,A不符合题意;
B.划分①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降水,B符合题意;
C. 划分②区域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不符合题意;
D.划分③和④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气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A.③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A不符合题意;
B.②地区气候寒冷,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B不符合题意;
C.③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民居屋顶坡度较大,C符合题意;
D. ②地区海拔高,冬寒夏凉,地广人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31.D
32.A
33.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点评】(1)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人口和城镇稠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浓厚。河流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丰水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危害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由于我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太平洋的西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夏季风的进退对我国的降水有很大的影响,夏季风如果推进缓慢,会导致南涝北旱,而夏季风如果推进过快,则会导致北涝南旱。通常来说夏季风在4、5月份开始从南向北推进,10月份离开我国。
(3)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1.5月份江河渐满,说明此地纬度较低,所以应该发生在丁南方地区;
故答案为:D。
32.我国受季风影响深远,其中带来湿润水汽的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故答案为:A。
33.A.该诗句是描写大漠风光的,应该是甲西北地区,A错误;
B.该诗句是描写黄河的,应该是乙北方地区,B正确;
C.该诗句是描写山水风光,应该是丁南方地区,C错误;
D.该诗句描写的是青藏高原风光,应该是丙青藏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34.【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大漠景观,A错误;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南方地区,B正确;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北方地区,C错误;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西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准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答案】35.B
36.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人口和城镇稠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浓厚。河流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丰水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危害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二月份就有草长莺飞,有杨柳,说明是我国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温回升快的南方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6.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气温较高,墙体较薄,A错误。南方地区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二熟到三熟,B错误。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多河流, 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C正确。南方地区冬季河流没有结冰现象,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7.A
38.C
39.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划分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划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影响;划分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7.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西北地区。其中丙青藏地区海拔高,和丁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即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为地形。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8.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丁为西北地区,都有棉花产区。其中丁地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养分积累和品质提升。降水丰富,土地肥沃是甲北方地区棉花产区的自然优势;兰新铁路经过不属于自然优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9.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地区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西北地区。
A.甲北方地区易发生的旱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A不符合题意;。
B.乙南方地区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土地,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不符合题意;
D.丁西北地区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依次形成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景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40.B
41.D
42.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只有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
40.读图和材料可知,萨迦河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流域内河流主要依赖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且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因此补给水量最大,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41.萨迦灌区海拔高、气温低,青稞生长需较高水温。蓄水池敞口设计可通过日晒提升水温,避免冷水直接灌溉导致低温冻害,利于青稞根系发育和生长,D正确;日晒不能增加水量,也不能改善水质,AC错误;日晒会增大蒸发量,使蓄水池的水量减少,所以改变水深不是蓄水池敞口晒水的主要目的,B错误。
故答案为:D。
42.青藏地区降水较少,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目的是对青藏地区的青稞产区进行灌溉,通过扩大灌溉面积,增加青稞产量,与“减轻流水冲刷”“减少泥沙淤积”“调节水位变化”无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3.C
44.B
45.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4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哈密瓜主要分布在新疆;芒果属于热带水果,主要产区是海南省;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产地不可能是吉林;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故C标注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4.读图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新疆位于我国丙西北地区;海南位于乙南方地区;吉林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山东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5.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四种水果产地相距遥远,气候差异大,但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化肥农药的使用不能使北方地区有南方水果,南方地区有北方水果。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46.B
47.C
【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6.由图可知,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故答案为:B。
47.由图可知,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因此在新疆人们能欣赏到大漠风光。
故答案为:C。
【答案】48.C
49.B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8.A、燕山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因此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描述的是乙北方地区,A错误;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述的是丁青藏地区,B错误;
C、洞庭水位于湖南和湖北的交界处,因此今上岳阳楼描述的是丙南方地区,C正确;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区域甲西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49.由图可知,甲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水源不足是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条件;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自然特征为高寒,因此热量不足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条件。
故答案为:B。
【答案】50.C
51.A
52.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相应的变化就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
(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设方案建设的国家级景观。景观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50.读图分析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1.读图分析可知,长城主要分布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因此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沙漠、草原和大海。椰林在我国南方地区, 在长城上是不可能看到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根据题意可知,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和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但对于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没有帮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53.A
54.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在国外称湄公河)、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的发源地。位于其内部的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
5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芝位于青藏地区。A、游客在林芝可能品尝到的藏族传统美食有牦牛肉干和糌粑,A正确;
B、菠萝饭为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蛋挞为澳门地区的传统美食,B错误;
C、麻辣烫为四川地区的传统美食,米线为云南地区的传统美食,C错误;
D、打糕和冷面是朝鲜族的特色美食,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①错误;林芝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桃花美丽,②错误;花期长的桃花因适应该地环境而生存下来,③正确;海拔差异大,不同高度地区花期不同,④正确。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55.D
56.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解析】【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5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庞大,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①正确;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拥有众多港口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便于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②正确;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③错误;长三角地区科技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同时资金雄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56.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毡房座座,牧歌悠扬通常描述的是草原地区的景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A错误;
B、小桥流水,古韵悠悠恰好描绘了长三角地区水乡小镇的典型风貌,如周庄、乌镇等,B正确;
C、黄土窑洞,秦腔高亢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C错误;
D、林海雪乡,白山黑水则描述的是东北地区的景观,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57.A
58.C
59.D
【知识点】中国的地域文化;贵州;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高原山地居多,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石漠化严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57.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贵州省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在1 000米以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A正确;
B、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错误;
C、贵州省支流多,但是湖泊不多,C错误;
D、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村超”持续火爆的原因是“村超”将传统体育与乡村休闲娱乐相结合,与乡村特色农产品相结合,③④正确;贵州工业基础差,“村超”持续火爆与当地资源和制造业没有关系,①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5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体现在不论人口多少,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应当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各民族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和信仰。各民族全面统一是指收复失地,表述与寓意不符。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60.C
61.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0.C、读题干可知,“姑苏”指的是现苏州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因此最有可能看到的是青砖黛瓦,C正确;
A、西北地区最有可能看到沙漠骆驼,A错误;
B、青藏地区最有可能看到高原牦牛,B错误;
D、北方地区能看到北国风光,D错误。
故答案为:C。
61.“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重点是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畜牧业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62.C
63.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62.A、甘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A错误;
B、河网密集,水源充足,多属于南方地区的特点,B错误;
C、读材料可知,甘谷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因此甘谷辣椒鲜香,品质好,C正确;
D、甘谷地处西北地区,海拔高,不属于平原地区,且种植面积与辣椒品质好无因果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63.B、麻辣烫爆火,深受大众喜爱,有利于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增加就业机会,B正确;
A、甘肃位于内陆地区,不存在河海联运,A错误;
C、麻辣烫的技术水平较低,C错误;
D、麻辣烫爆火与城市规模扩大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64.A
65.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高寒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和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谷地带。
64.A、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分布在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 A正确;
B、芒果是热带地区的水果,枸杞子是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特产,B错误;
C、山楂糕是北方地区的民间糕点,C错误;
D、葡萄干、哈密瓜是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产品,D错误。
故答案为:A。
65.A、降水并不丰富, A错误;
B、水源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
C、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 气温较高, 导致热量更充足,C正确;
D、光照、温差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66.C
67.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冷湖天文基地位于我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因建设世界级天文观测台和“冷湖火星小镇计划”而受到关注。
66.地广人稀属于人文条件,①排除;交通便利属于人文条件,且冷湖位于青藏高原,交通不便,②排除;冷湖位于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山顶,海拔高使得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利于天文观测,属于自然条件优势,③正确;冷湖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夜晚天空晴朗时间长,利于天文观测,属于自然条件优势,④正确。
故答案为:C。
67.避免宣传,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利于“冷湖火星小镇计划”打造文创旅游基地,宣传推广才能吸引游客,该说法错误,A排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能提升小镇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利于发展,B正确;发展夜市经济,可能产生光污染等,影响天文观测不利于以天文为特色的小镇发展,该说法错误,C排除;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冷湖火星小镇计划”以科学、科普、科幻为核心的文创旅游基地定位不符,该说法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B。
【答案】68.B
69.B
70.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坎儿井通过“井道+隧道”结构,将水引入地面,这种地下输水的方式可以减少水量蒸发。
68.从 “我国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古代水利工程分布图” 可以看出,入选的古代水利工程多数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佛山桑园围、绍兴平江塘河等,B正确;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没有分布,西北灌溉工程遗产分布较少,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9.新疆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茂密一般是湿润地区的特征;该地区多内流河,外流河少;高寒缺氧是青藏地区的特征。所以周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0.古代水利工程以灌溉、防洪为主,发电功能是现代改造(如部分堰坝增设水电站),非遗产保护的核心目标,①错误。许多古代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木兰陂)至今仍在使用,入选遗产名录可促进其科学维护,延续实用价值,②正确。保护工程遗产提升国际关注度,推动对水利设施的历史、技术价值的系统性保护,③正确。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彰显中国古代水利智慧(如无坝引水、梯田灌溉),增强文化自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71.C
72.D
73.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7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方向可知,普玛江塘乡位于山南市的西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普玛江塘乡位于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因此年平均气温低。与河流多、植被少、距海远关系不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约-7℃,气温很低,所以需要供暖机来提供温暖;同时,由于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可能会导致人体缺氧,所以需要制氧机。但该地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和小麦,因此不需要插秧机和收割机。故A①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74.A
75.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以汉族、维吾尔族为主体。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是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发展农业有利条件:新疆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修建引水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绿洲地区灌溉农业。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且荒漠广布。(2)主要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基地;甜菜、葡萄等多种瓜果业是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特别甜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红色系列有名的原因是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
7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多家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新疆'枢纽+通道+网络’的快递体系,实现了包邮进村。即 新疆能够实现包邮进村,主要得益于快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 村落规模日益扩大 、 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 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关系不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哈密瓜和葡萄的生长,因此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是哈密瓜和葡萄干。柑橘和香蕉都是热带、亚热带水果,适合在南方地区生长。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76.B
77.A
78.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76.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三亚位于海南岛,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B正确,ACD排除。
故答案为:B。
77.A、黑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冬季气候寒冷 ,可以开展低温启动测试,A正确;
B、三亚地处热带 ,气候炎热 ,不存在冰面 ,无法进行冰面制动测试,B错误;
C、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应该开展高温干旱相关测试,C错误;
D、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 ,海拔高 ,气候寒冷 ,应该开展高寒相关测试,D错误。
故答案为:A。
78.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高寒缺氧的特殊自然环境。与其他基地相比,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不是其最特殊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导致环境独特,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9.A
80.C
81.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79.A、枫香主要分别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A正确;
B、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分布较南方少,B错误;
C、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几乎没有分布,C错误;
D、青藏地区几乎没有分布,D错误;
故答案为:A。
80.A、针叶是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地区,A错误;
B、落叶是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B错误;
C、枫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本土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叶片主要特征是阔叶,C正确;
D、硬叶是地中海气候区植被,D错误。
故答案为:C。
81.枫香与本土树种混交种植,增加了植株密度会减小林内风速,植物的总叶面积增大,蒸腾作用增强,①②错误,ABC错误;加了植株密度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植被对地表的覆盖度提高,减少雨水侵蚀,缓解水土流失, ③④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82.A
83.B
84.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82.A、甲乙位于黄土高原附近,土墙主要使用的土壤是黄土,A正确;
B、红土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如东南丘陵,B错误;
C、黑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C错误;
D、紫色土主要位于四川盆地,D错误;
故答案为:A。
83.A、甲乙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雨带未来,降水少,A错误;
B、夏季降水集中,夏季遭受雨水侵蚀时间长,B正确;
C、秋季雨带撤离,降水少,不及夏季降水集中,C错误;
D、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84.疏通排水沟槽,利于雨水下泄, 加强数字化监测利于实时监测灾情便于做出措施,②④正确,C正确;对于破损墙体应该修旧如旧,不应该移除,更不应该更换全部条石,①③错误,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85.D
86.A
【知识点】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8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 4000 米以上,“高峻寒冷”是其典型环境特征。此类猛禽在此区域活动,适应高峻寒冷环境,D正确;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地势高,A错误;三江源地区多为草原、荒漠等植被,B错误;气候炎热与青藏高原高海拔导致的寒冷气候不符,C错误。
故答案为:D。
86.A、高压电线穿越保护区导致猛禽触电身亡,企业通过搭建“生命鸟巢”,为猛禽提供栖息场所,减少其触电风险,这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采取措施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人地协调思想,A正确;
B、材料重点并非强调科技,虽然搭建鸟巢可能用到一些技术,但主要体现的不是以科技为先的思想,B错误;
C、因地制宜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采取适宜的发展方式,材料中未突出此思想,C错误;
D、材料体现的是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而不是单纯以开发为先,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87.C
88.B
89.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