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时(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时(青岛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3-05 14: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乘法运算律,研究了如何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这样一来,“乘号宝宝”可骄傲啦!“除号宝宝”不高兴了。你瞧,他那难过的样子,咱们一起来安慰安慰他吧!
[设计意图]以“乘号宝宝”和“除号宝宝”的表情做对比,引入对本节知识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寻找规律
(一)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师∶同学们还记得吗?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在二年级学的根据乘法口诀四八三十二咱们就能写出四道算式,指名口答。
2.出示35÷7=5,根据这道除法算式我们可以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名口答教师板书:35÷5=7 5×7=35或7×5=35
3.根据780÷13=60独立写出一道除法算式和一道乘法算式,指名交流。
4.每人根据刚才的样子,多写一些这样的算式,小组交流。
5.根据c÷b=a,写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
6.通过以上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充分距离的基础上,总结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理性的提高。
(二)探索除法运算规律
1.师:知道乘除法之间存在这么密切的关系“除法宝宝”脸上露出了微笑,可是他又有新的问题了,出示:乘法有那么多运算律,我们除法有没有运算规律呀?
2.出示课本22页第7题:猜一猜两边的算式会有什么关系?然后独立计算,比较两边算式的大小。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5.利用这个规律计算22页第7题第2小题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猜测、观察、交流中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
三、巩固练习 运用规律
1.23页第8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说一说怎样算的?
2.补充练习:生活中的数学
(1)四年级一班有12个小组,每组有4人,每人能做5个手工制品,这个班的同学一共能做多少个?
(2)玲玲家有一个房间长4米,宽3米,用面积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3.开放题第23页第9题
独立思考,交流解题策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最后出示除号宝宝的笑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