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复习 自我评估
评估范围:第一章~第六章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这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产生。
2.小明家楼下的阿姨们在跳广场舞,小明利用分贝仪测量噪声,在开窗的状态其示数为86dB;小明关上了窗户,分贝仪示数变为68dB,则关窗前后分贝仪接收到的声音的 发生变化(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
3.在某次校园足球联赛中,小强同学用力将静止的足球踢飞出去,同时脚感到疼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4.速度的常用单位有m/s和km/h,根据推算可知,1m/s (选填“>”“<”或“=”)1km/h。
5.如图1所示,一束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分析如图可知:折射角大小为 。
6.某同学在利用天平(砝码盒内最小砝码的规格为5g)测量物体质量时,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情况,则该同学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7.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后者主要是改变了 。
8.如图3所示,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图象。若将放大镜置于透镜前方(左侧)必须向 (选填“左”“右”)移动光屏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像。
9.如图4所示,在12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
10.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m-V图像(如图5所示)。则液体的密度是 kg/m3。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75c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50N
D.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14.小明和爸爸自驾游,汽车行至多沙山坡,车轮打滑,无法前行。爸爸让小明下车,便于爬坡,小明否定了爸爸的提议,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开上山坡。下列做法与小明的做法蕴含相同原理的是( )
A.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
B.给轮滑鞋的转轴加润滑剂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在二胡的弓毛上涂抹松香
1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
D.滚动摩擦一定比滑动摩擦小
17.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第18题每空3分,第19题每空2分,第20题每空3分,共31分)
18.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如图a所示,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水平桌面上,他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点燃A蜡烛。在水平桌面上移动B蜡烛,使B蜡烛与蜡烛A的像 ,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2)完成图a所示的实验探究之后,小明用图b的实验装置也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请你评价采用图b方式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优点 。
19.小明同学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陶瓷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0.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这些猜想: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
(2)如果要验证猜想②,应该选择 和 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验证猜想③,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四、综合应用题(第21题9分,第22题9分,第23题10分,共28分)
21.2023年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返回三亚。某次执行下前任务时,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1s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3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1)收到信息时距海底的距离;
(2)此海域的深度;
(3)“奋斗者”号还需多长时间潜到海底。
22.某空瓶的质量为0.1kg,在瓶内装满水,测得瓶和水的总质量0.7kg,将质量为0.5kg的金属块浸没在瓶内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瓶、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1.1kg。求:
(1)瓶的容积V容。
(2)溢出水的质量m溢。
(3)金属块的密度ρ金属。
23.热爱劳动是传统美德,小勇同爸妈一起收割水稻后,把稻谷倒在晒谷场上,如图20所示,体积为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
期末自我评估(二)
一、填空题
1.次声波
2.响度
3.相互
4.>
5.60°
6.用镊子取下5g砝码后再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7.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8.左 【提示】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放大镜置于透镜前方,会使得光线提早会聚成像,像在光屏的前方,因而必须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得到观察到清晰的像
9.右 【提示】由图结合题意可知,以A为参照物,B向左运动;两者相互接触且挤压,则B受到A对其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B受到A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10.1.0×103 【提示】当液体体积为V1=60m3时,烧杯及液体总质量为m1=80g,当液体体积为V2=80m3时,烧杯及液体总质量为m2=100g,则液体体积为V液=V2-V1=80m3-60m3=20m3时,液体对应的质量为m液=m2-m1=100g-80g=20g,故液体的密度ρ液===1g/cm3=1×103kg/m3。
二、单项选择题
9.B 11.B 12.C 14.C 15.D 16.C
17.B 【提示】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这样测量体积后铁块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偏大,造成密度测量偏大,A选项错误;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B选项正确;测小砖块密度时,小砖块对水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C选项错误;测比赛用铅球密度:铅球的质量较大,不宜用天平测质量,体积较大不宜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选项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
18.(1)完全重合;(2)光源不会晃动,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左右对称关系
19.(1)左;(2)32;(3)14;(4)2.29;(5)偏小
20.(1)匀速直线;(2)甲、丙;接触面越粗糙;(3)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四、综合应用题
21.(1)9620m;(2)10900m;(3)481s
【提示】潜水器发出超声波时的深度为s1,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信息下潜的深度为s2,收到信息时距海底的距离为s3
(1)由v得收到信息时,“奋斗者”号下潜的深度:
s2=v奋斗者号t2=20m/s×13s=260m;
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s声音=v声音t2=1500m/s×13s=19500m;
收到信息时距海底的距离:
s3(s声音﹣s2)(19500m﹣260m)=9620m;
(2)“奋斗者“号发出超声波时,已经下潜的深度:
s1=v奋斗者号t1=20m/s×51s=1020m,
海域的深度:
s=s1+s2+s3=1020m+260m+9620m=10900m;
(3)“奋斗者“号潜到海底还需要的时间:
t3481s。
22.(1)600cm3;(2)100g;(3)5×103kg/m3
【提示】(1)瓶子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0.7kg﹣0.1kg=0.6kg=600g,
由ρ可得空瓶容积:
V=V水600cm3
(2)溢出水的质量:m溢=0.5kg+0.7kg﹣1.1kg=0.1kg=100g,
(3)金属块的体积:
V金=V溢100cm3,
金属块的质量:m金=0.5kg=500g,
金属块的密度:
ρ5g/cm3=5×103kg/m3
23.(1)9×10﹣3m3;(2)1.11×103kg/m3;(3)4.995t
【提示】(1)根据ρ可得桶的容积为:
V=V水9×10﹣3m3
(2)桶中稻谷的体积为V0=V=9×10﹣3m3,
稻谷的密度:
ρ1.11×103kg/m3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
m总=ρV总=1.11×103kg/m3×4.5m3=4.995×103kg=4.99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