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力与空间探索 单元检测卷(基础)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鄞州期末)压强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书包肩带很宽
C.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D.裁纸刀的刀口很薄
2.(2025八上·宁波期末)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3.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B.
C. D.
4.(2025八上·宁波期末)科学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实验寻找“反例”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为反驳“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观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
A.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
B.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
C.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
D.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
5.(2024七下·萧山月考)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平与滑板将( )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6.(2024七下·金东期末)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也是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下图中虚线是某同学在练习投篮时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5八上·慈溪期末)下列是小宁同学练习艺术体操课时做的几个动作,若她的重力全部由地面承受,则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8.(2025八上·海曙期末)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匀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
9.(2024七下·浦江期末)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在竖直墙壁上贴年画时用重垂线检验是否贴正的情形,为了贴正年画,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小一点的重锤
B.上下、左右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边长平行
D.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
10.(2023七下·上虞月考)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11.(2025八下·余姚开学考)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为50牛顿,如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50牛顿 0牛顿 B.50牛顿 50牛顿
C.0牛顿 50牛顿 D.50牛顿 100牛顿
12.(2024七下·海曙月考)“春分竖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在桌上把它竖起来。如图。鸡蛋竖起来静止时( )
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受到的重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B.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2025八上·宁波期末)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14.(七下阶段性测试(七))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5.(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放在粗糙水平面地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等于
B.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小于
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小于
D.若木箱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等于
二、填空题
16.(2024七下·临海期末)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左手压气球,两球都变形,说明力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3)如图丙,向后喷气,气球前进,使气球向前运动的物体是 (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17.(2024七下·吴兴期末)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如图甲所示即为一种简易水平仪,水平仪利用了 原理,图中右边墙面偏低。如图乙所示为一种气泡水平仪,当仪器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偏 (选填“高”或“低”)。
18.(2024八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0.3牛的磁性黑板擦被吸附在竖直的黑板上,若用手按压黑板擦,黑板擦仍保持静止,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 (填写“大于”,“小于”或者“等于”)0.3N。若对磁性黑板擦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0.8牛的力时,恰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时黑板擦受到 牛的摩擦力。
19.(2025八上·镇海区期末)如图,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
(1)0~2秒,物体没有被推动,此时物体受到的阻力 推力(填“>”、“=”或“<”):
(2)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小;
(3)若6秒时,撤去推力,并马上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3N的拉力,画出物体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的水平方向受力情况(示意图)。
20.(2024七下·浙江期末)现有6个相同的正立方体金属块,分别以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如果将乙放置方式中右边3个金属块取走,则剩余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024七下·杭州期中)(1)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了一个场景,为了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先要使地球停止自转,所以人类制造了上万台行星发动机来给地球刹车,地球停止自转后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在地球上,氢气球带着物体一起上升的过程中,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刚脱落的物体会 (填“立即下落”、“静止不动”或“向上运动”)。
22.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甲23.(2024八上·宁波开学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着陆火星前,巨大的降落伞打开,使着陆组合体速度降低到100m/s内,后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使之进一步减速,直到着陆组合体进入悬停避障状态。
(1)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作用,此时F1 F2(选填“>”、“<”或“=”);
(2)着陆组合体悬停时;如图所示,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 ;
(3)着陆组合体着落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需靠组合体“自主判断、决策”,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4×1010米,远超过4×1011米。如果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至少需要 分钟。(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三、实验与探究题
24.(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
25.(2024七下·东阳期末)研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的材料如图甲。a、b、c三根弹簧和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制作的评价量规中部分评价指标,如表所示。
【制作·应用·评价】
(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
(2)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先将测力计 (填“水平”“竖直”或“任意”)位置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0”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
(3)小组同学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制好的弹簧测力计,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 ;
评价量规部分指标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
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
(4)实测时,挂上0.1牛的物体,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不变。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为优秀,小东认为可选取图乙中a弹簧来取代b弹簧来制作测力计,其理由是 。
26.(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丁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1)小丁将某物体悬挂好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该物体的重力为 牛;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丁调整好了弹簧测力计,继续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①除了需要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仪器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②实验后,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拉力/牛 0 0.5 1.0 1.5 2.0 2.5 3.0 4.0
弹簧伸长量△L/厘米 0 0.4 0.8 1.2 1.6 2.0 2.4 2.4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3)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根轻质弹簧A、B,进行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A的力水平拉A的右端,A伸长的长度为L;
②在B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均为FB的水平拉力,B伸长的长度也为L,则FA (选填“>”、“=”或“<”)FB。
27.(2025八上·宁海期末)某科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铁架台、螺杆、测力计、木块、传送带、电动机。
【实验步骤】
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 力 (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实验分析与结论】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 。
(2)比较1、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28.(2024七下·椒江期末)小科利用图甲所示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金属盒中的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小科发现当金属盒还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并不相平,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3)调节好压强计后,小科进行了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4)小科继续用图丙装置比较了两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液体A,再向右侧加入液体B,直到橡皮膜刚好相平,隔板两侧液面高度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A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B。
四、综合题
29.(2025八上·慈溪期末)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的身高约1.75m,体重约68kg,如图所示为汤洪波出舱活动时的情境示意图。
(1)汤洪波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N。
(2)图中 (填标号)能表示他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3)中国天宫空间站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绕地球飞行,每100分钟空间站就能绕地球飞行一圈,则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为 km。
30.某货车司机驾驶的卡车自重为8.5×104牛,车上载35袋水泥,每袋水泥质量为50千克。他驾驶卡车需要经过一座桥,桥头立有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请问: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 至少需要卸掉多少袋水泥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g取10牛/千克)
31.(2024八上·浙江期中)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质量为48kg的小科同学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所骑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已知
车架材料 合金
车架体积/cm3 1 200
整车质量/ kg 12
单轮触地面积/cm2 20
(1)若小科匀速骑行600m,所用时间为2min,求在此期间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若小科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自行车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自行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3)如果该车车架用同体积的铁材制成,则车的质量会增加多少千克
32.(2024七下·嵊州期末)打陀螺是老少皆宜的健身项目(图甲),陀螺底部安装有光亮钢珠(图乙)。抽打陀螺,陀螺会高速旋转起来,如果要使陀螺长时间旋转,只需间歇性抽打陀螺即可。请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对陀螺的工作原理作出解释。
33.(2025八上·余姚期末)现代家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工学”的设计,如图(a)所示的电脑椅,当人向后靠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要舒服,如图(b)、(c)所示。下表中数据为重500牛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
椅子的质量 10kg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的受力面积
人向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 2000Pa
轮子的总受力面积
求:
(1)椅子所受的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由可知,可通过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解答】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书包肩带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正确;
C、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裁纸刀的刀口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定滑轮两侧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则纸片两端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纸片能保持平衡状态,故A符合题意;
B.左侧挂两个钩码,右侧挂一个钩码,则左右拉力大小不等,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D.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此时左右两个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纸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堵车不堵心,拒绝路怒”劝告驾乘人员保持一种平和心态,与惯性无关,故A不合题意;
B.“别嘟嘟,越催越慢”属于不文明驾驶行为,与惯性无关,故B不合题意;
C.“夜间会车,拒绝远光灯”可以避免过强的光照影响驾驶员视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惯性无关,故C不合题意;
D.“新手上路,保持车距”是新司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随时紧急刹车或行驶速度较慢,后面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会有一段刹车距离,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对四种运动进行分析,分别确定运动方向和受力方向,二者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运动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不能反驳观点;
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运动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能反驳观点;
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运动方向斜向上,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能反驳观点;
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能反驳观点。
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当小科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还没有到斜坡顶端),若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他将保持这一瞬间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小科与滑板将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篮球在空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篮球的重心上,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 图中的4种情况, 小宁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小宁 本身的重力,C图脚尖着地时受力面积最小,根据可知,C图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详解】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并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存在摩擦力。分析答】ABD、物体正在向右匀速运动,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C、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传送带是受力物体,物体是施力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结合重力方向的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重锤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0°。而年画框的相邻两条边相互垂直,则当年画的竖边与重锤线平行时,则年画在水平方向,即已经放正了。
故选D。
10.【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解答】A、放上瓶盖后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鸡蛋甲上方放着瓶盖,敲击时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甲比乙受到的压强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使实验具有普遍性,可多次进行实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一侧受到的拉力。
【解答】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50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受力平衡或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鸡蛋静止,说明受力平衡。【解答】A、鸡蛋竖起来静止时,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重力的作用点在鸡蛋的重心上,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作用点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D、鸡蛋竖起来静止时,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鸡蛋竖起来静止时,二力的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
(2)摩擦力的性质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解答】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与v所示方向相反。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实验甲和乙中,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那么得到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在实验乙和丙中,压力大小相等,乙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而海绵的凹陷程度大,那么得到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当它们的大小不相等时,它会有向一侧运动的趋势时,此时物体会受到摩擦力,即受这三个力平衡,那么F1一定不等于F2,可能是F1大,也可能是F2大,故AB错误;
C.当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那么F2=F1+f,则F2一定大于F1,故C正确;
D.当物体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那么F1=F2+f,则F1一定大于F2,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相互的;形状;气球内喷出的气体
【知识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对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左手压气球,右球也对左球施力,此时两球都发生了形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如图乙, 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3)使气球向前运动的力作用在气球上,因此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17.【答案】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高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分析解答;
(2)水平仪内的气泡在哪一侧,说明哪一侧较高。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水平仪的竖杆与横杆成90°。当重锤线与竖杆平行时,横杆肯定在水平位置,即此时测量的面是水平的,则图甲的水平仪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的。
(2)在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时,由于水向低处流,则空气泡会向高处移动,若空气泡在A端,则说明A端的墙面高。
18.【答案】等于;0.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先对黑板擦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知识求解。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故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 一个重力为0.3牛的磁性黑板擦被吸附在竖直的黑板上,受力平衡,摩擦力与重力相等,为0.3N,若用手按压黑板擦,黑板擦仍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仍相等,等于0.3N。
若对磁性黑板擦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0.8牛的力时,恰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竖直向下,推力与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平衡,则摩擦力f=F-G=0.8N-0.3N=0.5N。
19.【答案】(1)=
(2)2
(3)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阻力和推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丙图,找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知识计算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解答】(1) 0~2秒,物体没有被推动, 即处于平衡状态,即它受到的阻力和推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大小相等,即阻力=推力;
(2)根据丙图可知,4-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即f=F=2N。再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2N。
(3) 若6秒时,撤去推力,并马上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3N的拉力, 则此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2N和水平向左的推力3N,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20.【答案】1:1;不变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求出两种方式放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由图可知它们的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并比较压强变化。
【解答】设每个正立方体实心金属块的重力均为G,底面积为S,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F=6G,即F甲:F乙=1:1,
如果将乙放置方式中右边3个金属块取走,对地面的压力减半,受力面积减半,根据可知,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将不变。
故答案为:1:1;不变。
21.【答案】不变;仍具有;向上运动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2)绳子在断之前在向上运动,绳子断掉的瞬间,由于惯性,绳子将继续向上运动,注意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惯性作用、受到惯性等。【解答】(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地球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地球的质量不变,所以地球停止自转后惯性不变。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2)气球和物体一起上升的过程中,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要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再下降。
22.【答案】甲;乙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据此根据 判断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并判断三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关系,进而根据G=mg判断质量关系。
【解答】 由题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S丙,
根据可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
甲容器为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F=G甲;
乙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即F<G乙;
丙容器上细、下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即F>G丙。
所以,G丙<G甲<G乙,即三容器内液体重力最大的是乙,
由G=mg可知,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乙。
23.【答案】(1)>
(2)竖直向上
(3)44.4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鄂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 (1)降落伞减速下降时,阻力大于火星对伞的引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着陆组合体悬停时,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竖直向上。
(3)信号来回需要的时间为:。
24.【答案】(1)匀速直线
(2)粗糙
(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过程中,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将摩擦力的测量转换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越粗糙程度的关系,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大,说明摩擦力更大,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越粗糙程度的关系,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大,说明摩擦力更大,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1][2]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25.【答案】见解析;水平;良好;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 “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选取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
【解答】(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更便于标注均匀刻度,所以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
(2)测量的力为水平方向的力,因此弹簧测力计需要在水平位置进行调零。
(3)由题意知,选用图乙 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在“0”和“2N”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则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良好。
(4)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 “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选取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
26.【答案】2.6;刻度尺;正比;=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
(2)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再确定选择的工具;
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
(3)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由图甲和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知道,其分度值为0.2N,由图甲知道,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示数是0.4N,由图乙知道,弹簧秤的示数是3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的重力是
(2)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根据题意知道,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且伸长的长度都为L,由(2)知道,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
FA=FB
27.【答案】(1)转换法
(2)物体重力
(3)逆时针
(4)0.10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和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3)因为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所以木块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
(4)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力算出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解答】 (1)由于木块和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摩擦,压力的大小不易改变,实验中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了转换法的方法;
(2)比较1、4实验的数据可知,木块的重力不同,螺杆旋转的圈数相同,即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相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木块重力的大小无关;
(3)因为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所以木块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
(4)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且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f=F拉-G=1.90N-1.80N=0.10N。
28.【答案】高度差;是取下橡胶管重新新安装;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小于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则金属盒中的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
(2) 当金属盒还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并不相平,说明管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不相等, 此时拆卸后重新安装即可;
(3)根据乙图确定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4)根据图片确定液体产生压强大小和液体深度大小,根据公式比较液体密度大小。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金属盒中的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当金属盒还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并不相平,正确的做法是:取下橡胶管重新安装。
(3)根据乙图可知,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相同,②图中压强计金属盒的深度大,且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可得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4)根据图片可知,观察到橡皮膜相平时,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到橡皮膜的深度,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体密度,即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
29.【答案】(1)680
(2)③
(3)3600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 (1)已知汤洪波的体重,由G=mg可求得其重力;
(2)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总是指向地球中心;
(3)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s=vt计算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
【解答】 (1)汤洪波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68kg×10N/kg=680N;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总是指向地球中心,所以③能表示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3)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为:s=vt=6.0km/s×100×60s=36000km。
30.【答案】根据题意可知,卡车自身的质量:;
车和水泥的总质量:m总=m车+m水泥=8.5×103kg+50kg×35=10250kg;
大桥限重:10t=10000kg;
则总质量大于大桥限重,因此卡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需要卸掉水泥的质量:。
答: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至少需要卸掉5袋水泥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将水泥和车的自重相加,然后与大桥的限重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安全通过。而两个大桥限重和卡车总质量的差就是需要卸掉水泥的质量。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卡车自身的质量:;
车和水泥的总质量:m总=m车+m水泥=8.5×103kg+50kg×35=10250kg;
大桥限重:10t=10000kg;
则总质量大于大桥限重,因此卡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需要卸掉水泥的质量:。
31.【答案】(1)解:
(2)解:F=G= mg=(12 kg+48 kg)×10 N/ kg=600 N
F牵=f阻=0.02G=0.02×600 N=12 N
(3)解: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知道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其速度;
(2)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且处于平衡状态,根据F牵=f=0.02G总得出牵引力。
(3)求出材料的密度之差,密度之差乘以体积等于增加的质量。
32.【答案】根据题意可知,因为陀螺具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转动的陀螺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转动。底部安装光亮钢珠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陀螺和地面的摩擦,使陀螺能更长时间的旋转。
【知识点】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结合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因为陀螺具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转动的陀螺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转动。底部安装光亮钢珠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陀螺和地面的摩擦,使陀螺能更长时间的旋转。
33.【答案】(1)椅子所受的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椅子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其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椅子重力和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力之和,受力面积等于5个轮子的受力面积之和,根据求出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答】(1)椅子所受的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椅子所受的重力G椅子=m椅子g=10kg×10N/kg=100N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 / 1【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力与空间探索 单元检测卷(基础)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鄞州期末)压强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书包肩带很宽
C.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D.裁纸刀的刀口很薄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由可知,可通过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解答】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书包肩带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正确;
C、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裁纸刀的刀口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5八上·宁波期末)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定滑轮两侧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则纸片两端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纸片能保持平衡状态,故A符合题意;
B.左侧挂两个钩码,右侧挂一个钩码,则左右拉力大小不等,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D.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此时左右两个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纸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堵车不堵心,拒绝路怒”劝告驾乘人员保持一种平和心态,与惯性无关,故A不合题意;
B.“别嘟嘟,越催越慢”属于不文明驾驶行为,与惯性无关,故B不合题意;
C.“夜间会车,拒绝远光灯”可以避免过强的光照影响驾驶员视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惯性无关,故C不合题意;
D.“新手上路,保持车距”是新司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随时紧急刹车或行驶速度较慢,后面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会有一段刹车距离,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5八上·宁波期末)科学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实验寻找“反例”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为反驳“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观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
A.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
B.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
C.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
D.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对四种运动进行分析,分别确定运动方向和受力方向,二者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运动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不能反驳观点;
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运动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能反驳观点;
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运动方向斜向上,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能反驳观点;
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能反驳观点。
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5.(2024七下·萧山月考)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平与滑板将( )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当小科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还没有到斜坡顶端),若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他将保持这一瞬间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小科与滑板将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4七下·金东期末)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也是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下图中虚线是某同学在练习投篮时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篮球在空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篮球的重心上,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7.(2025八上·慈溪期末)下列是小宁同学练习艺术体操课时做的几个动作,若她的重力全部由地面承受,则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 图中的4种情况, 小宁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小宁 本身的重力,C图脚尖着地时受力面积最小,根据可知,C图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2025八上·海曙期末)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匀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详解】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并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存在摩擦力。分析答】ABD、物体正在向右匀速运动,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C、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传送带是受力物体,物体是施力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4七下·浦江期末)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在竖直墙壁上贴年画时用重垂线检验是否贴正的情形,为了贴正年画,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小一点的重锤
B.上下、左右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边长平行
D.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结合重力方向的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重锤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0°。而年画框的相邻两条边相互垂直,则当年画的竖边与重锤线平行时,则年画在水平方向,即已经放正了。
故选D。
10.(2023七下·上虞月考)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解答】A、放上瓶盖后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鸡蛋甲上方放着瓶盖,敲击时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甲比乙受到的压强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使实验具有普遍性,可多次进行实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25八下·余姚开学考)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为50牛顿,如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50牛顿 0牛顿 B.50牛顿 50牛顿
C.0牛顿 50牛顿 D.50牛顿 100牛顿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一侧受到的拉力。
【解答】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50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
故答案为:B。
12.(2024七下·海曙月考)“春分竖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在桌上把它竖起来。如图。鸡蛋竖起来静止时( )
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受到的重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B.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受力平衡或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鸡蛋静止,说明受力平衡。【解答】A、鸡蛋竖起来静止时,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重力的作用点在鸡蛋的重心上,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作用点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D、鸡蛋竖起来静止时,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鸡蛋竖起来静止时,二力的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5八上·宁波期末)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
(2)摩擦力的性质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解答】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与v所示方向相反。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4.(七下阶段性测试(七))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实验甲和乙中,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那么得到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在实验乙和丙中,压力大小相等,乙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而海绵的凹陷程度大,那么得到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5.(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放在粗糙水平面地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等于
B.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小于
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小于
D.若木箱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等于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当它们的大小不相等时,它会有向一侧运动的趋势时,此时物体会受到摩擦力,即受这三个力平衡,那么F1一定不等于F2,可能是F1大,也可能是F2大,故AB错误;
C.当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那么F2=F1+f,则F2一定大于F1,故C正确;
D.当物体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那么F1=F2+f,则F1一定大于F2,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2024七下·临海期末)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左手压气球,两球都变形,说明力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3)如图丙,向后喷气,气球前进,使气球向前运动的物体是 (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答案】相互的;形状;气球内喷出的气体
【知识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对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左手压气球,右球也对左球施力,此时两球都发生了形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如图乙, 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3)使气球向前运动的力作用在气球上,因此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17.(2024七下·吴兴期末)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如图甲所示即为一种简易水平仪,水平仪利用了 原理,图中右边墙面偏低。如图乙所示为一种气泡水平仪,当仪器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偏 (选填“高”或“低”)。
【答案】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高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分析解答;
(2)水平仪内的气泡在哪一侧,说明哪一侧较高。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水平仪的竖杆与横杆成90°。当重锤线与竖杆平行时,横杆肯定在水平位置,即此时测量的面是水平的,则图甲的水平仪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的。
(2)在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时,由于水向低处流,则空气泡会向高处移动,若空气泡在A端,则说明A端的墙面高。
18.(2024八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0.3牛的磁性黑板擦被吸附在竖直的黑板上,若用手按压黑板擦,黑板擦仍保持静止,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 (填写“大于”,“小于”或者“等于”)0.3N。若对磁性黑板擦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0.8牛的力时,恰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时黑板擦受到 牛的摩擦力。
【答案】等于;0.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先对黑板擦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知识求解。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故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 一个重力为0.3牛的磁性黑板擦被吸附在竖直的黑板上,受力平衡,摩擦力与重力相等,为0.3N,若用手按压黑板擦,黑板擦仍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仍相等,等于0.3N。
若对磁性黑板擦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0.8牛的力时,恰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竖直向下,推力与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平衡,则摩擦力f=F-G=0.8N-0.3N=0.5N。
19.(2025八上·镇海区期末)如图,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
(1)0~2秒,物体没有被推动,此时物体受到的阻力 推力(填“>”、“=”或“<”):
(2)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小;
(3)若6秒时,撤去推力,并马上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3N的拉力,画出物体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的水平方向受力情况(示意图)。
【答案】(1)=
(2)2
(3)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阻力和推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丙图,找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知识计算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解答】(1) 0~2秒,物体没有被推动, 即处于平衡状态,即它受到的阻力和推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大小相等,即阻力=推力;
(2)根据丙图可知,4-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即f=F=2N。再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2N。
(3) 若6秒时,撤去推力,并马上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3N的拉力, 则此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2N和水平向左的推力3N,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20.(2024七下·浙江期末)现有6个相同的正立方体金属块,分别以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如果将乙放置方式中右边3个金属块取走,则剩余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1;不变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求出两种方式放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由图可知它们的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并比较压强变化。
【解答】设每个正立方体实心金属块的重力均为G,底面积为S,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F=6G,即F甲:F乙=1:1,
如果将乙放置方式中右边3个金属块取走,对地面的压力减半,受力面积减半,根据可知,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将不变。
故答案为:1:1;不变。
21.(2024七下·杭州期中)(1)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了一个场景,为了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先要使地球停止自转,所以人类制造了上万台行星发动机来给地球刹车,地球停止自转后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在地球上,氢气球带着物体一起上升的过程中,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刚脱落的物体会 (填“立即下落”、“静止不动”或“向上运动”)。
【答案】不变;仍具有;向上运动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2)绳子在断之前在向上运动,绳子断掉的瞬间,由于惯性,绳子将继续向上运动,注意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惯性作用、受到惯性等。【解答】(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地球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地球的质量不变,所以地球停止自转后惯性不变。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2)气球和物体一起上升的过程中,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要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再下降。
22.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甲【答案】甲;乙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据此根据 判断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并判断三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关系,进而根据G=mg判断质量关系。
【解答】 由题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S丙,
根据可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
甲容器为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F=G甲;
乙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即F<G乙;
丙容器上细、下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即F>G丙。
所以,G丙<G甲<G乙,即三容器内液体重力最大的是乙,
由G=mg可知,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乙。
23.(2024八上·宁波开学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着陆火星前,巨大的降落伞打开,使着陆组合体速度降低到100m/s内,后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使之进一步减速,直到着陆组合体进入悬停避障状态。
(1)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作用,此时F1 F2(选填“>”、“<”或“=”);
(2)着陆组合体悬停时;如图所示,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 ;
(3)着陆组合体着落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需靠组合体“自主判断、决策”,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4×1010米,远超过4×1011米。如果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至少需要 分钟。(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答案】(1)>
(2)竖直向上
(3)44.4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鄂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 (1)降落伞减速下降时,阻力大于火星对伞的引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着陆组合体悬停时,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竖直向上。
(3)信号来回需要的时间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
24.(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
【答案】(1)匀速直线
(2)粗糙
(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过程中,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将摩擦力的测量转换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越粗糙程度的关系,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大,说明摩擦力更大,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越粗糙程度的关系,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大,说明摩擦力更大,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1][2]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25.(2024七下·东阳期末)研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的材料如图甲。a、b、c三根弹簧和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制作的评价量规中部分评价指标,如表所示。
【制作·应用·评价】
(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
(2)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先将测力计 (填“水平”“竖直”或“任意”)位置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0”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
(3)小组同学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制好的弹簧测力计,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 ;
评价量规部分指标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
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
(4)实测时,挂上0.1牛的物体,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不变。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为优秀,小东认为可选取图乙中a弹簧来取代b弹簧来制作测力计,其理由是 。
【答案】见解析;水平;良好;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 “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选取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
【解答】(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更便于标注均匀刻度,所以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
(2)测量的力为水平方向的力,因此弹簧测力计需要在水平位置进行调零。
(3)由题意知,选用图乙 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在“0”和“2N”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则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良好。
(4)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 “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选取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
26.(2024七下·新昌期末)小丁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1)小丁将某物体悬挂好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该物体的重力为 牛;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丁调整好了弹簧测力计,继续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①除了需要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仪器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②实验后,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拉力/牛 0 0.5 1.0 1.5 2.0 2.5 3.0 4.0
弹簧伸长量△L/厘米 0 0.4 0.8 1.2 1.6 2.0 2.4 2.4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3)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根轻质弹簧A、B,进行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A的力水平拉A的右端,A伸长的长度为L;
②在B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均为FB的水平拉力,B伸长的长度也为L,则FA (选填“>”、“=”或“<”)FB。
【答案】2.6;刻度尺;正比;=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
(2)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再确定选择的工具;
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
(3)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由图甲和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知道,其分度值为0.2N,由图甲知道,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示数是0.4N,由图乙知道,弹簧秤的示数是3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的重力是
(2)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根据题意知道,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且伸长的长度都为L,由(2)知道,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
FA=FB
27.(2025八上·宁海期末)某科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铁架台、螺杆、测力计、木块、传送带、电动机。
【实验步骤】
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 力 (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实验分析与结论】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 。
(2)比较1、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答案】(1)转换法
(2)物体重力
(3)逆时针
(4)0.10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和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3)因为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所以木块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
(4)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力算出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解答】 (1)由于木块和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摩擦,压力的大小不易改变,实验中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了转换法的方法;
(2)比较1、4实验的数据可知,木块的重力不同,螺杆旋转的圈数相同,即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相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木块重力的大小无关;
(3)因为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所以木块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
(4)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且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f=F拉-G=1.90N-1.80N=0.10N。
28.(2024七下·椒江期末)小科利用图甲所示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金属盒中的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小科发现当金属盒还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并不相平,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3)调节好压强计后,小科进行了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4)小科继续用图丙装置比较了两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液体A,再向右侧加入液体B,直到橡皮膜刚好相平,隔板两侧液面高度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A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B。
【答案】高度差;是取下橡胶管重新新安装;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小于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则金属盒中的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
(2) 当金属盒还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并不相平,说明管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不相等, 此时拆卸后重新安装即可;
(3)根据乙图确定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4)根据图片确定液体产生压强大小和液体深度大小,根据公式比较液体密度大小。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金属盒中的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当金属盒还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并不相平,正确的做法是:取下橡胶管重新安装。
(3)根据乙图可知,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相同,②图中压强计金属盒的深度大,且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可得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4)根据图片可知,观察到橡皮膜相平时,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到橡皮膜的深度,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体密度,即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
四、综合题
29.(2025八上·慈溪期末)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的身高约1.75m,体重约68kg,如图所示为汤洪波出舱活动时的情境示意图。
(1)汤洪波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N。
(2)图中 (填标号)能表示他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3)中国天宫空间站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绕地球飞行,每100分钟空间站就能绕地球飞行一圈,则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为 km。
【答案】(1)680
(2)③
(3)3600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 (1)已知汤洪波的体重,由G=mg可求得其重力;
(2)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总是指向地球中心;
(3)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s=vt计算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
【解答】 (1)汤洪波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68kg×10N/kg=680N;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总是指向地球中心,所以③能表示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3)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为:s=vt=6.0km/s×100×60s=36000km。
30.某货车司机驾驶的卡车自重为8.5×104牛,车上载35袋水泥,每袋水泥质量为50千克。他驾驶卡车需要经过一座桥,桥头立有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请问: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 至少需要卸掉多少袋水泥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g取10牛/千克)
【答案】根据题意可知,卡车自身的质量:;
车和水泥的总质量:m总=m车+m水泥=8.5×103kg+50kg×35=10250kg;
大桥限重:10t=10000kg;
则总质量大于大桥限重,因此卡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需要卸掉水泥的质量:。
答: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至少需要卸掉5袋水泥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将水泥和车的自重相加,然后与大桥的限重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安全通过。而两个大桥限重和卡车总质量的差就是需要卸掉水泥的质量。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卡车自身的质量:;
车和水泥的总质量:m总=m车+m水泥=8.5×103kg+50kg×35=10250kg;
大桥限重:10t=10000kg;
则总质量大于大桥限重,因此卡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需要卸掉水泥的质量:。
31.(2024八上·浙江期中)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质量为48kg的小科同学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所骑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已知
车架材料 合金
车架体积/cm3 1 200
整车质量/ kg 12
单轮触地面积/cm2 20
(1)若小科匀速骑行600m,所用时间为2min,求在此期间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若小科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自行车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自行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3)如果该车车架用同体积的铁材制成,则车的质量会增加多少千克
【答案】(1)解:
(2)解:F=G= mg=(12 kg+48 kg)×10 N/ kg=600 N
F牵=f阻=0.02G=0.02×600 N=12 N
(3)解: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知道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其速度;
(2)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且处于平衡状态,根据F牵=f=0.02G总得出牵引力。
(3)求出材料的密度之差,密度之差乘以体积等于增加的质量。
32.(2024七下·嵊州期末)打陀螺是老少皆宜的健身项目(图甲),陀螺底部安装有光亮钢珠(图乙)。抽打陀螺,陀螺会高速旋转起来,如果要使陀螺长时间旋转,只需间歇性抽打陀螺即可。请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对陀螺的工作原理作出解释。
【答案】根据题意可知,因为陀螺具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转动的陀螺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转动。底部安装光亮钢珠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陀螺和地面的摩擦,使陀螺能更长时间的旋转。
【知识点】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结合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因为陀螺具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转动的陀螺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转动。底部安装光亮钢珠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陀螺和地面的摩擦,使陀螺能更长时间的旋转。
33.(2025八上·余姚期末)现代家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工学”的设计,如图(a)所示的电脑椅,当人向后靠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要舒服,如图(b)、(c)所示。下表中数据为重500牛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
椅子的质量 10kg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的受力面积
人向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 2000Pa
轮子的总受力面积
求:
(1)椅子所受的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1)椅子所受的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椅子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其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椅子重力和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力之和,受力面积等于5个轮子的受力面积之和,根据求出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答】(1)椅子所受的重力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椅子所受的重力G椅子=m椅子g=10kg×10N/kg=100N
(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