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4 12: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学案
[课程标准]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一、“尊王攘夷”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____________加剧。
(2)直接原因:幕府____________、对内镇压。
2.概况
(1)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幕府当权者。
(2)口号:“尊王攘夷”,即____________,赶走外国侵略者。
(3)基础:______________是主要参与者,得到______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也纷纷响应。
(4)活动
①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______________。
②袭击西方国家商人和________、船只等。
③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________”。
3.结果:1863年8月,京都政变,________被赶出京都,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4.局限: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____________运动的失败。
(2)有识之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实现____________。
(3)全国各地____________和市民暴动严重动摇着幕府统治。
2.领导:____________、木户孝允、______________、西乡隆盛。
3.根据地:长州、萨摩、土佐等____________。
4.“大政奉还”
(1)背景
①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密切同______的关系,争取获得______的支持。
②幕府:为消除倒幕派的讨伐借口,保住____________。
(2)概况:1867年10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三、戊辰战争
1.原因
(1)“____________”后,德川幕府仍控制着____________。
(2)1868年初,倒幕派以______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强迫幕府“____________”。
(3)幕府准备以______反击倒幕武装。
2.经过
(1)1868年1月,幕府军队与西乡隆盛指挥的新政府军在京都附近的______、______激战。
(2)天皇发布亲征诏书,讨伐幕府,____________实际指挥讨伐幕府大军。
3.结果
(1)幕府被推翻,新政府建立,改江户为______,宣布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2)1869年,正式迁都______。
知识点一 “尊王攘夷”
1.19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尊王攘夷”运动。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中下级武士是这一运动的主体 ②“尊王”就是尊奉幕府的将军 ③运动得到了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 ④幕府的将军是运动的实际策划和领导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观察下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  )
“奇兵队”在作战
A.西方侵略者
B.幕府的军队
C.倒幕派
D.尊攘派
3.尊攘派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主要是因为(  )
A.当时日本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B.尊攘派寄希望于幕府进行改革
C.幕府统治者支持“尊王攘夷”运动
D.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知识点二 倒幕运动的兴起
4.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力量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下级武士已演变为资产阶级
B.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C.武士阶层有号召力
D.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5.倒幕派是明治维新前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过程中,除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讨伐外,还巧妙地利用了(  )
A.农民起义军的力量
B.城市平民的力量
C.天皇和大名的力量
D.西方列强的力量
6.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建立
B.“大政奉还”
C.幕府召开国事会议
D.明治天皇接见朝拜者
知识点三 戊辰战争
7.戊辰战争中,西方列强宣布中立,其根本目的是(  )
A.暗地支持幕府
B.表明对日本内战不关心
C.维护其根本利益
D.获得新政府认可
8.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前者包括后者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 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致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米骚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高杉晋作成为“攘夷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
(2)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活动?
(3)著名的鸟羽、伏见战役倒幕派取得了胜利。结合材料二分析倒幕武装能够打败幕府统治的原因。
10.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日本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各个政治派别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故余谓巧乎今之世,而欲明兵法,非兼取洋法不可。”
——佐久间象山
“仁义之道,忠孝之教由吾开,器技之工,艺术之精取于彼。”
——桥本佐内
材料三 “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束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
——吉田松荫《草莽崛起论》
材料四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2)据材料二归纳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材料三的观点与之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两幅图片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知识清单
一、1.(1)民族危机 (2)对外妥协
2.(2)尊奉天皇 (3)中下级武士 大名 (4)①幕府当权者 ②外交官 ③奇兵队
3.尊攘派
4.推翻幕府统治
二、1.(1)尊王攘夷 (2)富国强兵 (3)农民起义
2.高杉晋作 大久保利通
3.西南强藩
4.(1)①英国 天皇 ②实际权力
三、1.(1)大政奉还 国家政权 (2)天皇 辞官纳地
(3)武力
2.(1)鸟羽 伏见 (2)西乡隆盛
3.(1)东京 (2)东京
对点训练
1.C
2.A
3.B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日本社会各阶层不满幕府的改革,掀起“尊王攘夷”运动,但其重心在攘夷,还寄希望于幕府实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主张,这一举动,成为中下级武士组成倒幕派的重要原因。]
4.D [本题应立足于19世纪日本社会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A、B两项表述不确切,C项不是主要因素。]
5.C [在倒幕运动的过程中,中下级武士构成了倒幕派的主体力量,他们控制了西南诸藩的藩政,建立了根据地;与此同时,他们又巧妙地利用了明治天皇的名义。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倒幕派顺利地完成了倒幕的目标,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6.B
7.C
8.B [倒幕运动后,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政权。为了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倒幕派决定彻底打垮幕府,继续进行倒幕运动。所以排除④。]
综合提升
9.(1)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抗外侮,日本要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下场就要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2)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活动:1865年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
,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
(3)国内: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持;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国际: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解析 解题关键要了解材料的时代背景及高杉晋作的身份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主要从高杉晋作对日本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看法分析。第(2)问高杉晋作的思想变化及活动体现在倒幕运动上。第(3)问考查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10.(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国内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倒幕派在西南强蕃建立根据地,积极准备武装倒幕。
(2)材料二主张在维护天皇权威和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材料三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政治,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民族振兴。原因:幕府的倒行逆施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3)“大政奉还”只是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但实际上幕府依然控制国家政权,倒幕派决定彻底打垮幕府,伏见、鸟羽战役新政府军大胜,不久幕府统治被推翻。
解析 第(1)问要观察地图左上角的注释,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日本面临的形势;第(2)问要结合由“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这一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三两种政治主张的不同及其原因;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四所附图片加以判断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提示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和幕府统治腐朽专制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领导者相同:都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
③从口号和具体行动来看,都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
④斗争对象相同:矛头都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
(2)不同点:①倒幕运动比“尊王攘夷”运动斗争目标更为直接,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而“尊王攘夷”运动是借尊王之名,行倒幕之实。
②结果不同:“尊王攘夷”运动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而倒幕运动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胜利。
2.请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答案提示 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国内
①人民群众的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②资产阶级化的武士起了领导作用。
③斗争手段和斗争策略得当。倒幕派打出“尊王”的旗帜,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④幕府的垮台在19世纪中期是大势所趋。
(2)国际: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使西方列强无力顾及日本,客观上支持了日本的倒幕运动。
二、学习延伸
你了解中国那一段的历史吗?你认为高杉晋作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提示 了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高杉晋作的说法有道理。唇亡齿寒;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没落,游离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外,落后就要挨打;而因循守旧,武器落后,加剧了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