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学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学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4 12: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二、学习重点
1.“尊王攘夷”为什么会转变为“武装倒幕”?
2.
倒幕武装为何能迅速击败幕府?
三、学习难点
西南强藩为什么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自主学习】
一、
“尊王攘夷”
1.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
?
2.历程:
1860年中下级武暗杀
井伊直弼
为标志开始
----1864年
幕府
在京都发动政变,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
3.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
天皇
,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4.领导与主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
中下级武士
为主体,得到一些大名的支持,高杉晋作
领导的长州藩“骑兵队”是典型力量。
5.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二、倒幕运动
1.原因

尊王攘夷
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2.目的:
推翻幕府的统治。
3.时间:1866年—1869年。
4.领导:
倒幕派。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5.根据地:
西南强藩:
萨摩

长州

土佐

肥前
四强藩。
6.过程:
倒幕派利用年幼的
明治天皇
的名义武装倒幕,幕府将军
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
大政奉还

。“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倒幕派为了真正掌握国家的政权,发动了推翻幕府的战争,史称
戊辰战争
。1868年
鸟羽、伏见
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不战而降。德川幕府名实俱亡。又经过一年的征战,才最终彻底打败幕府,结束了战争。
7.结果

(1)打败幕府:从国内来讲,幕府统治不得人心;大名、大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从国际方面来说,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2)1868新政府改元“
明治
”。1869年,政府从京都迁到
东京
。为在日本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准备了条件。
【合作探究】
1.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
国内: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倒幕派目的明确,要求富国强兵,又打破身份制,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利用年轻的天皇倒幕,在政治上有一定优势。
(2)
国际: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2.
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日本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两者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领导力量基本一致;根据地基本一致。
不同点:前者重在“攘夷”,“尊王攘夷”运动最后失败;后者重在“倒幕”,彻底打跨幕府,并取胜利。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中期,日本部分中下级武士提出“尊王攘夷”主要是因为(A

A.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B.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C.幕府统治腐败无能
D.暗杀井伊直弼
2.下列有关日本“尊王攘夷”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A.由部分中下级武士提出
B.只得到少数大名支持
C.以刺杀为唯一活动方式
D.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
3.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有(
A

①尊攘派对幕府抱有幻想
②幕府军队的进攻
③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围攻
④尊攘派失去民众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直接原因是(B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高杉晋作等人认识转变
C.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风起云涌
D.
“大政奉还”的骗局被揭穿
5.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下级武士已成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
6.倒幕派的主力是(B

A.中、下级武士   
B.西南诸藩的大名
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
7.倒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
C

A.东京
B.大阪、神户
C.鸟羽、伏见
D.江户
8.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是(
C

A.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
B.武装倒幕运动的兴起
C.
“大政奉还”
D.戊辰战争胜利结束
9.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不包括(
D

A.长州
B.萨摩
C.土佐
D.江户
10.
在日本的武装倒幕运动中(
B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
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
C.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通过伏见、鸟羽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在中国,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幕。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
(2)依据材料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
转变原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