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3课
明治维新
同: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目的:都希望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策略: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支持领导力量:都是中下级武士根据地:都是西南强藩异:前者重在攘夷,失败;
后者重在倒幕,胜利。比较尊王攘夷与武装倒幕有哪些异同?复习旧课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明治维新的?幕府体制下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根本原因政治前提
复习旧课《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从1871年开始,日本派出岩仓使团考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使节团主要成员,右起为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岩仓具视和木户孝允等。含义:
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废除旧封建体制,建立新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目的: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巩固新政权。第3课 明治维新 快速浏览教材几大子目归纳明治政府为达到目的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革新?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三、文化上:“文明开化”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第3课 明治维新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①取消幕府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②1871年“废藩置县”;③原大名迁居东京
——打破封建割据,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①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 ;③公债补偿
——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缓和了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提供自由劳动力; 为上层华族和士族成为资本家提供条件)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历史小常识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
①措施: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②作用:统一货币,稳定物价与市场,为接下来
地税改革创造条件。
2、土地制度改革
①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
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作用:a提高土地所有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b有利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发展
3、地税改革
①措施:一律按地价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付。
②作用:a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有力保障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
2、土地制度改革
3、地税改革
4、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①政府建立“样板”企业
——起示范作用,供私人企业仿效
②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
——发展基础设施,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③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提高日本工业竞争力;少数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就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1)由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
(3)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何特点?日本“殖产兴业”政策有何作用? 殖产兴业——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日本最早的机器纺织厂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孝明丸” 三、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1.含义: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改造旧文化
2.措施
(1)派遣学生到欧美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2)仿照欧美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871成立文部省,三级教育体制)
——①为日本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的必要人才;②但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①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②但出现了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脱亚入欧“脱亚入欧” “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①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②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如何评价日本“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1876年建的一所
日本新式学校学思之窗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鹿鸣馆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购买武器,建军工企业,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特点:
接受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3、影响:
增强国防力量,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很快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历史纵横 武士道含义:
原来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它规定了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效忠君主,崇尚武艺,讲究“信义”和“廉耻”等。 明治维新时规定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重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