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天 功能关系
1.(多选)(2024·湖南岳阳统考一模)起重机某次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提升质量为m=150 kg的物体,其a-t图像如图所示,5~10 s内起重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不计其他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10 s内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 m/s
B.起重机的额定功率为18 000 W
C.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1.5倍
D.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2倍
2.(2024·河北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航拍小型飞机有四个相同的风扇,每个风扇的半径均为R,当它在无风的天气悬停时,每个风扇都呈水平状态,风扇吹出的空气速度大小都等于v,吹出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已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ρ,不考虑其他位置空气流动的影响。则风扇悬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扇吹出的空气流动方向竖直向下
B.单位时间内每个风扇吹出的空气的质量为πρR2v
C.小型飞机受到的总重力等于4πρR2v2
D.每个风扇对空气做功的功率为πρR2v2
3.(多选)(2024·贵州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1 m的木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v0=4 m/s开始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则( )
A.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2+)s
B.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2-)s
C.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s
D.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s
4.(多选)(2024·湖南岳阳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转轴O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固定直杆N处的质量为0.2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N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0.4 m,NP=PM,ON=OM,OP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N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P处的速度为2 m/s,并恰能停止在M处。已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小球与直杆的动摩擦因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B.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5 J
C.小球通过NP段与PM段摩擦力做功相等
D.N到P过程中,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4 J
5.(多选)(2024·四川南充阆中中学校考一模)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不相连),弹簧下端固定,劲度系数为k。t=0时刻,对物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使物块由静止向上运动,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撤去外力F。从0时刻到F撤去前,物块的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则在物块上升过程( )
A.外力F为恒力
B.物块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g
C.外力F撤去后物块可以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1/3第24天
1.BD [由a t图像可知,物体在0~5 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 时物体的速度为v1=at1=2×5 m/s=10 m/s,由于5 s后物体继续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可知物体在0~10 s内运动的最大速度大于10 m/s,故A错误;由a t图像可知,在5 s时,物体结束做匀加速运动,此时起重机功率达到最大功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F=1 800 N,则起重机的额定功率为P额=Fv1=1 800×10 W=18 000 W,故B正确;0~5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t1=×5 m=25 m,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为W1=Fx1=1 800×25 J=45 000 J,5~10 s内起重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则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W2=P额t=18 000×5 J=90 000 J,可得2W1=W2,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
2.D [由于小型飞机悬停时受到的升力与其重力平衡,则风扇吹风方向均为竖直向下,故A正确;单位时间内被每个风扇推动的空气质量为=ρ=πρR2v,故B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Δmv,解得每个风扇对空气的作用力为F=πρR2v2,小型飞机的总重力G=4F=4πρR2v2,故C正确;每个风扇对空气做功的功率为P=Fv=πρR2v3,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BD [设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1,以向右为正方向,则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1=-μ1mg=-2m,物块在木板上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设物块加速度为a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的加速度满足f1=ma1,代入得a1=-2 m/s2; 设木板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f2,则f2=μ2(M+m)g,
由分析知当M=2m时,如图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知f2,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满足f′1-f2=Ma2,则μ1mg-μ2(m+M)g=Ma2,代入得a2=1 m/s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木板右端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得L=x物-x板=,代入得t2= s或t2= s(舍去),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4.CD [因OP等于弹簧原长,则小球到达P点时的加速度为a=g sin 30°-μg cos 30°=2 m/s2,故A错误;因NP段与PM段关于P点对称,则在两段上弹力的平均值相等,则摩擦力平均值相等,摩擦力做功相等,故C正确;设小球从N运动到P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对于小球从N到P的过程有mg×+Ep=mv2+Wf,N到M的过程有mgh=2Wf,得Ep=mv2=×0.2×22 J=0.4 J,故B错误;N到P过程中,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Wf==0.4 J,故D正确。故选CD。]
5.ACD [物块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在物块上升阶段(撤去外力前),当物块的位移为x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x0-x)-mg=ma,解得a=,由a x图像可知等于纵轴截距,则为定值,所以F是恒力,故A正确;当x=x0时,a=0,则有=0,则F=kx0=mg,由a=可知,当x=0时,a最大,且最大值为amax==g,故B错误;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Ep=x0=x0==,故D正确;设外力F撤去后物块可以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从开始到物块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得Fx0+Ep=+h),解得h=,故C正确。故选ACD。]
2/2第24天 功能关系
1.(多选)(2024·湖南岳阳统考一模)起重机某次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提升质量为m=150 kg的物体,其a-t图像如图所示,5~10 s内起重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不计其他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10 s内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 m/s
B.起重机的额定功率为18 000 W
C.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1.5倍
D.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2倍
BD [由a-t图像可知,物体在0~5 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时物体的速度为v1=at1=2×5 m/s=10 m/s,由于5 s后物体继续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可知物体在0~10 s内运动的最大速度大于10 m/s,故A错误;由a-t图像可知,在5 s时,物体结束做匀加速运动,此时起重机功率达到最大功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F=1 800 N,则起重机的额定功率为P额=Fv1=1 800×10 W=18 000 W,故B正确;0~5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t1=×5 m=25 m,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为W1=Fx1=1 800×25 J=45 000 J,5~10 s内起重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则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W2=P额t=18 000×5 J=90 000 J,可得2W1=W2,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
2.(2024·河北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航拍小型飞机有四个相同的风扇,每个风扇的半径均为R,当它在无风的天气悬停时,每个风扇都呈水平状态,风扇吹出的空气速度大小都等于v,吹出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已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ρ,不考虑其他位置空气流动的影响。则风扇悬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扇吹出的空气流动方向竖直向下
B.单位时间内每个风扇吹出的空气的质量为πρR2v
C.小型飞机受到的总重力等于4πρR2v2
D.每个风扇对空气做功的功率为πρR2v2
D [由于小型飞机悬停时受到的升力与其重力平衡,则风扇吹风方向均为竖直向下,故A正确;单位时间内被每个风扇推动的空气质量为=ρ=πρR2v,故B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Δmv,解得每个风扇对空气的作用力为F=πρR2v2,小型飞机的总重力G=4F=4πρR2v2,故C正确;每个风扇对空气做功的功率为P=Fv=πρR2v3,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多选)(2024·贵州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1 m的木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v0=4 m/s开始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则( )
A.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2+)s
B.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2-)s
C.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s
D.当m=2M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s
BD [设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1,以向右为正方向,则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1=-μ1mg=-2m,物块在木板上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设物块加速度为a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的加速度满足f1=ma1,代入得a1=-2 m/s2;设木板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f2,则f2=μ2(M+m)g,
由分析知当M=2m时,如图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知 f ′1f2,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满足-f2=Ma2,则μ1mg-μ2(m+M)g=Ma2,代入得a2=1 m/s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木板右端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得L=x物-x板=,代入得t2= s或t2= s(舍去),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4.(多选)(2024·湖南岳阳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转轴O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固定直杆N处的质量为0.2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N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0.4 m,NP=PM,ON=OM,OP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N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P处的速度为2 m/s,并恰能停止在M处。已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小球与直杆的动摩擦因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B.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5 J
C.小球通过NP段与PM段摩擦力做功相等
D.N到P过程中,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4 J
CD [因OP等于弹簧原长,则小球到达P点时的加速度为a=g sin 30°-μg cos 30°=2 m/s2,故A错误;因NP段与PM段关于P点对称,则在两段上弹力的平均值相等,则摩擦力平均值相等,摩擦力做功相等,故C正确;设小球从N运动到P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对于小球从N到P的过程有mg×+Ep=mv2+Wf,N到M的过程有mgh=2Wf,得Ep=mv2=×0.2×22 J=0.4 J,故B错误;N到P过程中,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Wf==0.4 J,故D正确。故选CD。]
5.(多选)(2024·四川南充阆中中学校考一模)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不相连),弹簧下端固定,劲度系数为k。t=0时刻,对物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使物块由静止向上运动,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撤去外力F。从0时刻到F撤去前,物块的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则在物块上升过程( )
A.外力F为恒力
B.物块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g
C.外力F撤去后物块可以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ACD [物块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在物块上升阶段(撤去外力前),当物块的位移为x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x0-x)-mg=ma,解得a=,由a-x图像可知等于纵轴截距,则为定值,所以F是恒力,故A正确;当x=x0时,a=0,则有=0,则F=kx0=mg,由a=可知,当x=0时,a最大,且最大值为amax==g,故B错误;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Ep=x0=x0==,故D正确;设外力F撤去后物块可以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从开始到物块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得Fx0+Ep=mg(x0+h),解得h=,故C正确。故选ACD。]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