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南极小客人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新的数位“百位”,知道百与十之间的关系以及10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指能用计数单位来描述抽象这个数--知识与技能)。
2. 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数学思考)。
3. 集合的思想(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百)的迁移,等量代换思想(用小棒代替企鹅)的迁移。
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
教具:教师为各小组准备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红点:有多少只企鹅呢?
(一)数一数:猜想--验证--反思--升华。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有多少只企鹅?(80只、100只、100多只等)
验证:怎么样才能知道我们估计得对不对?引导学生想到“数一数就知道了”,并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用铅笔尖指着数。
反思--升华:在引导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数数的过程及方法进行梳理:
虽然小朋友们数的方法不一样,但都能数出是100只企鹅。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用哪种方法数又对又块?
我们在数的时候,可以一只一只地数,也可以2只2只地数,数出10只以后用笔圈起来,用同样的方法接着往下数,数出10只以后再用笔圈起来,最后我们就可以10只10只地来数--10、20、30......90、100。
(二)摆一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摆出100根小棒的活动。
如果我们要把100根小棒摆出来,能不能想个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00根小棒?引导学生想到“十根十根地摆”既:数出10根小棒,捆在一起;然后再数出10根小棒,捆在一起......
下面就请小朋友每人数出10根,捆在一起,咱看谁做得好!
下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站起来,举起你们手中的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多少根?教师随后数:1个十,2个十,3个十,4个十,5个十,噢,5个十,共有多少根?共有50根。
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举起小棒,现在有多少根?6个十就是60根。
再请2个同学站起来,举起小棒,现在有多少根?8个十就是80根。
还不够100根,怎么办?再请两位小朋友站起来,举起小棒。
噢,现在就是100根了,咱们一块来数一数好不好?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共有100根。
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数过的合在一起。同时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拨一拨:用计数器表示100。
小组探究--汇报交流--指导探究--抽象概括。
小组探究--下面我们在计数器上把100这个数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估计学生可能想到下面的几种方法:①一个珠子在个位上就是1,在十位上就是十,在百位上就是100。②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表示。在个位上放了10个,都去掉,这10个用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就是10;1个珠子是10个,2个珠子是20个......10个珠子就是100个。③把10个珠子去掉后,用前面(或百位)的一个珠子代替。
指导探究--教师演示:个位上摆1、2、3......10个珠子,把这10个一珠子去掉,用十位上的一个珠子来表示;十位上从一个十接着摆,2个十、3个十......十个十,把这10个珠子去掉,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来表示。
师生合作:教师拨珠,领学生一起完成在个位上摆10个珠子去掉后用十位上的一个珠子来代替,然后在十位上摆10个珠子去掉后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来代替的拨珠表示100这个数的过程。
抽象概括--在个位上摆1个珠子就是1,在十位上摆一个珠子就是10,在百位上摆一个珠子就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大家看,一个珠子放在这一档上就表示100,那这个珠子所在的这个位置应该叫什么?(百位)为什么?
需说明的是,为学生提供的计数器,“百位”亦可先不写,以实现数位的动态产生过程。至此,100个数就认识完毕。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倒着数:一个一个去掉,2个2个地去掉,5个5个地去掉,10个10个地去掉。
绿点:有多少只海豹呢?
(一)数一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交流,注意从结果和数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如过程探究:数出10个圈起来,圈两次,还有4只,就是24只。
(二)摆一摆:你能不能用小棒把24这个数摆出来?请2人合作。然后汇报,随后概括:10根一捆,2捆是20根,与4根合起来就是24根。
(三)用计数器表示: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把24这个数拨出来。
在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拨出24这个数的过程。
梳理:充分利用板书。
100:10个十
24:2个十和4个一
23:2个十和3个一
45:4个十和5个一
32:3个十和2个一
请大家猜想以下,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1?32里面呢?教师随后板书出来,这是一个演绎探究的过程。
利用补充后的板书,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一是数的组成:这些数都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二是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数,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自主练习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第1、3、4、5四个题均应设计挂图。如果没有挂图,就难以操作。二是指导练习,不光要说,还要活动,还要动笔去做,教师应先示范,学生再去模仿。
第1题:出示挂图,可不要文字要求。估一估要求学生要能马上说出估出的数是多少。
估计的结果对不对呢?就要来数一数。先让学生在课本上数,然后汇报数量,随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数,教师可随学生回答的过程,在图上画一画,分成一定的区域,以便不漏数,不重复数。
第2题:此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按数的顺序、数的规律数数的能力”。先采取师生共同活动方式,可按照课本的例子进行,如:①老师写出一个数35,请你从这个数开始往后数。②往前数。③5个5个地往后数。④往前数等。可结合计数器拨数进行。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样子,任意说一个数来数。
第3题:目的是从物(情境)抽象到数。
可结合实物来进行。或当学生读图理解困难时,用物来帮助。让学生弄懂图的意义后,教师先填空,学生模仿填。
第4题:目的是数的组成练习。形式:可用连线方式来解答。注意的是:可结合计数器进行练习。
第5题: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背景:以青岛海滨真实的场景为背景,青岛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的伙伴城市,将承担帆船的比赛任务。与第一题的区别:在于只“估”不“数”,因为太多,数不过来。教学时可先“估一估”:估一估有多少只?能数得清吗?有这么多帆船,它们在干什么?(训练、游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随后教师作介绍。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这就是题目要求进行的“说一说”)
第6题:此题渗透了“区间套”思想。
教学时,可让一个同学协助进行:老师抓一把,小朋友数一数记在心里作为小秘密,请大家估计有多少个。接下来同桌互做游戏。
此类游戏要求学生课下与同学、与家长做几次,作为一个实践性作业布置。
如果有时间的话,补充练习可以计数器为工具,进行数数的练习,为建立数的表象来操作、熟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