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测试卷(基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测试卷(基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5 17:14:27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测试卷(基础版)
一、填空题
1.准备直尺。分米是介于   和   之间的长度单位。直尺上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距离是10   ,也就是1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答案】厘米;米;厘米;分米;10;100;1000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分米是介于厘米和米之间的长度单位,直尺上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故答案为:厘米;米;厘米;分米;10;100;1000。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妙妙和妈妈计划去离家 20   的动物园参观,乘车大约用了1   ,进门 检票大约用 了10   ,走到大象馆,看到正在喝水的大象,体重约为3   ,来到熊猫馆,看到身长约为15   的熊猫,尾长约为110   。
【答案】千米;小时;秒;吨;分米;毫米
【知识点】吨的认识;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秒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妙妙和妈妈计划去离家 20千米的动物园参观,乘车大约用了1小时,进门 检票大约用 了10秒,走到大象馆,看到正在喝水的大象,体重约为3吨,来到熊猫馆,看到身长约为15分米的熊猫,尾长约为110毫米。
故答案为:千米;小时;秒;吨;分米;毫米。
【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有吨、千克、克;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时间常用的单位有时、分、秒;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如果绕公园中的湖走一圈是400米,那么走两圈半是   千米。
我发现: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1千米=   米。
【答案】1;千米;km;1000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如果绕公园中的湖走一圈是400米,那么走两圈半是1千米。
1000米=1千米
我发现: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km,1千米=1000米。
故答案为:1;千米;km;1000。
【分析】如果绕公园中的湖走一圈是400米,那么走两圈半是1千米;千米是计量较长路程的单位,用字母表示为km,1千米=1000米。
4.单位换算。
30厘米=   分米 8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500毫米=   分米 30分米=   米 1米3分米=   厘米
【答案】3;8;90;5;3;130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30厘米=3分米
80毫米=8厘米
9分米=90厘米
500毫米=5分米
30分米=3米
100+30=130(厘米),所以1米3分米=130厘米。
故答案为:3;8;90;5;3;130。
【分析】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单位换算。
5.估一估,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有多远。
步数估测法:200米大约走400步,从家到图书馆我走了800步,大约   米。
时间估测法:走100米大约用2分钟,从家到图书馆我大约走10分钟,约   米。
站点估测法:坐5站公共汽车,每站大约1千米,我家到图书馆大约   米。
【答案】400;500;5000
【知识点】长度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200+200=400(米);
10÷2=5,5个100米是500米;
1千米=1000米,5个1000米是5000米。
故答案为:400;500;5000。
【分析】800步里面有2个200米,也就是400米;10分钟是2分钟的5倍,也就是5个100米;5站就是5个1千米,就是5000米。
6.一只蚂蚁沿着一根对折了2次的绳子爬行,当蚂蚁从左端往右端爬了一半时,还有5分米没有爬,这根绳子长   分米,合   米。
【答案】40;4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5×2=10(分米)
10+10+10+10=40(分米)
40分米=4米。
故答案为:40;4。
【分析】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是平均分成了4段,这根绳子的总长=四段的长度和,其中,平均每段的长度=一半的长度×2。然后再单位换算。
7.折纸星星。折一个纸星星需要20厘米长的纸条,现在有1米5分米长的纸条,最多可以折   个纸星星。
【答案】7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5分米=15分米
20厘米=2分米
15÷2=7(个)······1(分米)。
故答案为:7。
【分析】先单位换算1米5分米=15分米,20厘米=2分米,最多可以折纸星星的个数=纸条的总长÷平均每个纸星星的长度,
8. 准备卡纸。若10张卡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则1000张卡纸的厚度大约是1   。
【答案】分米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00张里面有100个10张,100和1毫米是100毫米,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故答案为:分米。
【分析】先计算1000里面有几个10,就是有几个1厘米,然后单位换算,100毫米=1分米。
9. 橘子洲是湘江中的一个冲击沙洲,是全国首批“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橘子洲长约5000米,快艇在橘子洲旁行驶了2个来回,则行驶的距离是   千米。
【答案】20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5000米=5千米
5×2×2=20(千米)。
故答案为:20。
【分析】先单位换算5000米=5千米,行驶的距离=橘子洲的长×2×行驶来回的个数。
10.湖南省东安县乡村龙舟超级联赛在白牙市镇激情开赛,赛前工作人员将一根长3米2分米竹竿插入龙舟入水区域,对水深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此区域的水深是   厘米。
【答案】230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
【解析】【解答】解:3米2分米=320厘米,1分米=10厘米,
320-80-10=230(厘米),此区域的水深是230厘米。
故答案为:230。
【分析】竹竿长-露出水面的长度-插入淤泥的长度=此区域的水深。计算时注意统一单位。
二、判断题
11.(2023三上·道外)铅笔的长度是48毫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48-5=43(毫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12.(2021三上·云浮月考)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千米=1000米,所以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不一定是10,本题据此进行判断。
13.(2024·期中) 三年级学生两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3分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三年级学生两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3分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个人两臂展开的长度和他的身高差不多相同,13分米=130厘米,这个长度也合适。
14.(2022三上·昌黎期末)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步行去比较合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距离稍远,他和妈妈选择步行不合适,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15.(2021三上·英德期末)一根绳子长1米,它的一半是50厘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100厘米的一半是50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米后面添2个0化为厘米,100厘米的一半是50厘米。
三、单选题
16.(2023三上·巨野期中)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千米、米、分米、厘米
C.千米、米、厘米、分米
【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千米、米、分米、厘米 。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据此解答。
17.图中的果汁需要配上(  )的吸管最合适。
A.1分米 B.150毫米 C.30厘米
【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2厘米=120毫米,吸管的高度要>120毫米,选择150毫米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单位换算12厘米=120毫米,吸管的高度要大于杯子的高度,但是也不要太长,选择150毫米合适。
18.有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4分米,第二根用去360 毫米,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0毫米,360毫米<400毫米,用去的越多,剩下的越少,所以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把4分米换算成毫米,然后比较两根用去的长度,用去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19.如图,这条绳子的长约(  )。
A.90毫米 B.100毫米 C.120毫米
【答案】C
【知识点】毫米的认识与使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90毫米+15毫米+15毫米=120毫米
这条绳子的长约120毫米
故答案为:C。
【分析】这条绳子在直尺上的长度+2条折叠的长度=这条绳子的长,计算时 ,可以直接按毫米计算,图中1小格是1毫米。
20.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笛子的孔距决定了笛子的音准和演奏效果。若一笛子两个孔之间的距离为6厘米7毫米,下面(  )笛子符合要求。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线段的认识与表示
【解析】【解答】解:A选项中,5厘米7毫米-0=5厘米7毫米;
B选项中,7厘米2毫米-5毫米=6厘米7毫米;
C选项中,7厘米2 毫米-2毫米=7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笛子右边的孔对应的数字-左边的孔对应的数字=两个孔之间的距离,据此解答。
四、操作题
21. 参观红色景点。哪个出行方式更合适呢 (连一连)
【答案】解: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再连线。
22.测量下面小火车的行驶路线图,将每段的长度填在括号里。
小火车走过的路程为(  )厘米。
【答案】解:
小火车走过的路程为4厘米。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出每段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然后把三段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小火车走的路程,注意1厘米=10毫米。
五、解决问题
2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猜灯谜、吃元宵等民俗活动。可可和乐乐用一条长7米2分米的彩带做一个彩色灯笼,需要剪成8分米长的小段,要剪几次?
【答案】解:7米2分米=72分米
72÷8-1=8(次)
答:需要剪8次。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锯木头段数问题
【解析】【分析】需要剪的次数=剪的段数-1。剪的段数=彩带的总长÷平均每段的长度,先单位换算7米2分米=72分米。
24.妙妙家准备给新家的三个卧室配备家具,下面是三个卧室的空余宽度和一组床品的尺寸,这组床品可以并排放进哪个房间里 (各房间的长度与床的长度差不多)
主卧 次卧1 次卧2
300厘米 2米3分米 25分米
【答案】解:1米8分米=18分米,40厘米=4分米,床品并排放的宽度是18+4+4=26(分米),300 厘米=30分米,2米3分米=23分米,30>26,23<26,25<26。
答:这组床品可以并排放进主卧里。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把床的宽度加上两个床头柜的宽度求出总宽度,然后与每个卧室的宽度比较后判断可以放进哪个房间。注意统一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5.为加强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李老师带领学生前往湿地公园参观,李老师要从1区前往2区。李老师走70米需要1分钟,现在走了10分钟。
(1)在图中用☆标出李老师此刻的大概位置。
(2)此刻,李老师发现她将班牌落在了1区,她立即折返回1区后再前往2区,李老师一共走了多少米
【答案】(1)解:70+70+70+70+70+70+70+70+70+70=700(米)。
(2)解:1千米=1000米
700+700+1000=2400(米)
答:李老师一共走了 2400米。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1)李老师此刻大概位置的位置是10个70米,也就是700米的地方,在1千米一半多的地方;
(2)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李老师一共走的路程=李老师发现她将班牌落在1区时走的路程+ 李老师发现她将班牌落在1区时走的路程+1区到2区之间的路程。
26.将五根4厘米长的木棍用捆绑的方式相连(如下图),每个连接处的重叠部分长度是5 毫米,捆绑好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重叠部分的长度是5×(5-1)=20(毫米),20毫米=2厘米,4×5-2=18(厘米)。
答:捆绑好后的长度是18厘米。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几何容斥原理(图形重叠)
【解析】【分析】共4个重叠部分,用每个重叠部分的长度乘4求出重叠部分的总长度。然后用每根木棍的长度乘5,再减去重叠部分的总长度即可求出捆绑后的总长度。注意把单位换算成厘米。
27. 妙妙发现一只小猫被困在树上,若妙妙将手臂举起后的最高处距脚的竖直距离为 18 分米,则她至少要上几层梯子才能将小猫救下来
【答案】解:50厘米=5分米
30-18=12(分米)
12÷5=2(层)……2(分米)
2+1=3(层)。
答:她至少要上3 层梯子才能将小猫救下来。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先单位换算50厘米=5分米,小猫距离妙妙将手臂举起后的最高还差30-18=12分米,12厘米需要梯子的层数=12厘米÷平均每层梯子的高度,如果有余数再加1层。
1 / 1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测试卷(基础版)
一、填空题
1.准备直尺。分米是介于   和   之间的长度单位。直尺上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距离是10   ,也就是1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妙妙和妈妈计划去离家 20   的动物园参观,乘车大约用了1   ,进门 检票大约用 了10   ,走到大象馆,看到正在喝水的大象,体重约为3   ,来到熊猫馆,看到身长约为15   的熊猫,尾长约为110   。
3.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如果绕公园中的湖走一圈是400米,那么走两圈半是   千米。
我发现: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1千米=   米。
4.单位换算。
30厘米=   分米 8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500毫米=   分米 30分米=   米 1米3分米=   厘米
5.估一估,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有多远。
步数估测法:200米大约走400步,从家到图书馆我走了800步,大约   米。
时间估测法:走100米大约用2分钟,从家到图书馆我大约走10分钟,约   米。
站点估测法:坐5站公共汽车,每站大约1千米,我家到图书馆大约   米。
6.一只蚂蚁沿着一根对折了2次的绳子爬行,当蚂蚁从左端往右端爬了一半时,还有5分米没有爬,这根绳子长   分米,合   米。
7.折纸星星。折一个纸星星需要20厘米长的纸条,现在有1米5分米长的纸条,最多可以折   个纸星星。
8. 准备卡纸。若10张卡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则1000张卡纸的厚度大约是1   。
9. 橘子洲是湘江中的一个冲击沙洲,是全国首批“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橘子洲长约5000米,快艇在橘子洲旁行驶了2个来回,则行驶的距离是   千米。
10.湖南省东安县乡村龙舟超级联赛在白牙市镇激情开赛,赛前工作人员将一根长3米2分米竹竿插入龙舟入水区域,对水深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此区域的水深是   厘米。
二、判断题
11.(2023三上·道外)铅笔的长度是48毫米。(  )
12.(2021三上·云浮月考)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13.(2024·期中) 三年级学生两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3分米。(  )
14.(2022三上·昌黎期末)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步行去比较合适。(  )
15.(2021三上·英德期末)一根绳子长1米,它的一半是50厘米。(  )
三、单选题
16.(2023三上·巨野期中)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千米、米、分米、厘米
C.千米、米、厘米、分米
17.图中的果汁需要配上(  )的吸管最合适。
A.1分米 B.150毫米 C.30厘米
18.有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4分米,第二根用去360 毫米,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19.如图,这条绳子的长约(  )。
A.90毫米 B.100毫米 C.120毫米
20.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笛子的孔距决定了笛子的音准和演奏效果。若一笛子两个孔之间的距离为6厘米7毫米,下面(  )笛子符合要求。
A.
B.
C.
四、操作题
21. 参观红色景点。哪个出行方式更合适呢 (连一连)
22.测量下面小火车的行驶路线图,将每段的长度填在括号里。
小火车走过的路程为(  )厘米。
五、解决问题
2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猜灯谜、吃元宵等民俗活动。可可和乐乐用一条长7米2分米的彩带做一个彩色灯笼,需要剪成8分米长的小段,要剪几次?
24.妙妙家准备给新家的三个卧室配备家具,下面是三个卧室的空余宽度和一组床品的尺寸,这组床品可以并排放进哪个房间里 (各房间的长度与床的长度差不多)
主卧 次卧1 次卧2
300厘米 2米3分米 25分米
25.为加强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李老师带领学生前往湿地公园参观,李老师要从1区前往2区。李老师走70米需要1分钟,现在走了10分钟。
(1)在图中用☆标出李老师此刻的大概位置。
(2)此刻,李老师发现她将班牌落在了1区,她立即折返回1区后再前往2区,李老师一共走了多少米
26.将五根4厘米长的木棍用捆绑的方式相连(如下图),每个连接处的重叠部分长度是5 毫米,捆绑好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7. 妙妙发现一只小猫被困在树上,若妙妙将手臂举起后的最高处距脚的竖直距离为 18 分米,则她至少要上几层梯子才能将小猫救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厘米;米;厘米;分米;10;100;1000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分米是介于厘米和米之间的长度单位,直尺上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故答案为:厘米;米;厘米;分米;10;100;1000。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答案】千米;小时;秒;吨;分米;毫米
【知识点】吨的认识;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秒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妙妙和妈妈计划去离家 20千米的动物园参观,乘车大约用了1小时,进门 检票大约用 了10秒,走到大象馆,看到正在喝水的大象,体重约为3吨,来到熊猫馆,看到身长约为15分米的熊猫,尾长约为110毫米。
故答案为:千米;小时;秒;吨;分米;毫米。
【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有吨、千克、克;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时间常用的单位有时、分、秒;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答案】1;千米;km;1000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如果绕公园中的湖走一圈是400米,那么走两圈半是1千米。
1000米=1千米
我发现: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km,1千米=1000米。
故答案为:1;千米;km;1000。
【分析】如果绕公园中的湖走一圈是400米,那么走两圈半是1千米;千米是计量较长路程的单位,用字母表示为km,1千米=1000米。
4.【答案】3;8;90;5;3;130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30厘米=3分米
80毫米=8厘米
9分米=90厘米
500毫米=5分米
30分米=3米
100+30=130(厘米),所以1米3分米=130厘米。
故答案为:3;8;90;5;3;130。
【分析】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单位换算。
5.【答案】400;500;5000
【知识点】长度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200+200=400(米);
10÷2=5,5个100米是500米;
1千米=1000米,5个1000米是5000米。
故答案为:400;500;5000。
【分析】800步里面有2个200米,也就是400米;10分钟是2分钟的5倍,也就是5个100米;5站就是5个1千米,就是5000米。
6.【答案】40;4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5×2=10(分米)
10+10+10+10=40(分米)
40分米=4米。
故答案为:40;4。
【分析】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是平均分成了4段,这根绳子的总长=四段的长度和,其中,平均每段的长度=一半的长度×2。然后再单位换算。
7.【答案】7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5分米=15分米
20厘米=2分米
15÷2=7(个)······1(分米)。
故答案为:7。
【分析】先单位换算1米5分米=15分米,20厘米=2分米,最多可以折纸星星的个数=纸条的总长÷平均每个纸星星的长度,
8.【答案】分米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00张里面有100个10张,100和1毫米是100毫米,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故答案为:分米。
【分析】先计算1000里面有几个10,就是有几个1厘米,然后单位换算,100毫米=1分米。
9.【答案】20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5000米=5千米
5×2×2=20(千米)。
故答案为:20。
【分析】先单位换算5000米=5千米,行驶的距离=橘子洲的长×2×行驶来回的个数。
10.【答案】230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
【解析】【解答】解:3米2分米=320厘米,1分米=10厘米,
320-80-10=230(厘米),此区域的水深是230厘米。
故答案为:230。
【分析】竹竿长-露出水面的长度-插入淤泥的长度=此区域的水深。计算时注意统一单位。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48-5=43(毫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千米=1000米,所以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不一定是10,本题据此进行判断。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三年级学生两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3分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个人两臂展开的长度和他的身高差不多相同,13分米=130厘米,这个长度也合适。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距离稍远,他和妈妈选择步行不合适,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100厘米的一半是50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米后面添2个0化为厘米,100厘米的一半是50厘米。
16.【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千米、米、分米、厘米 。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据此解答。
17.【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2厘米=120毫米,吸管的高度要>120毫米,选择150毫米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单位换算12厘米=120毫米,吸管的高度要大于杯子的高度,但是也不要太长,选择150毫米合适。
18.【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0毫米,360毫米<400毫米,用去的越多,剩下的越少,所以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把4分米换算成毫米,然后比较两根用去的长度,用去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19.【答案】C
【知识点】毫米的认识与使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90毫米+15毫米+15毫米=120毫米
这条绳子的长约120毫米
故答案为:C。
【分析】这条绳子在直尺上的长度+2条折叠的长度=这条绳子的长,计算时 ,可以直接按毫米计算,图中1小格是1毫米。
20.【答案】B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线段的认识与表示
【解析】【解答】解:A选项中,5厘米7毫米-0=5厘米7毫米;
B选项中,7厘米2毫米-5毫米=6厘米7毫米;
C选项中,7厘米2 毫米-2毫米=7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笛子右边的孔对应的数字-左边的孔对应的数字=两个孔之间的距离,据此解答。
21.【答案】解: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再连线。
22.【答案】解:
小火车走过的路程为4厘米。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出每段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然后把三段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小火车走的路程,注意1厘米=10毫米。
23.【答案】解:7米2分米=72分米
72÷8-1=8(次)
答:需要剪8次。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锯木头段数问题
【解析】【分析】需要剪的次数=剪的段数-1。剪的段数=彩带的总长÷平均每段的长度,先单位换算7米2分米=72分米。
24.【答案】解:1米8分米=18分米,40厘米=4分米,床品并排放的宽度是18+4+4=26(分米),300 厘米=30分米,2米3分米=23分米,30>26,23<26,25<26。
答:这组床品可以并排放进主卧里。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把床的宽度加上两个床头柜的宽度求出总宽度,然后与每个卧室的宽度比较后判断可以放进哪个房间。注意统一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5.【答案】(1)解:70+70+70+70+70+70+70+70+70+70=700(米)。
(2)解:1千米=1000米
700+700+1000=2400(米)
答:李老师一共走了 2400米。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1)李老师此刻大概位置的位置是10个70米,也就是700米的地方,在1千米一半多的地方;
(2)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李老师一共走的路程=李老师发现她将班牌落在1区时走的路程+ 李老师发现她将班牌落在1区时走的路程+1区到2区之间的路程。
26.【答案】解:重叠部分的长度是5×(5-1)=20(毫米),20毫米=2厘米,4×5-2=18(厘米)。
答:捆绑好后的长度是18厘米。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几何容斥原理(图形重叠)
【解析】【分析】共4个重叠部分,用每个重叠部分的长度乘4求出重叠部分的总长度。然后用每根木棍的长度乘5,再减去重叠部分的总长度即可求出捆绑后的总长度。注意把单位换算成厘米。
27.【答案】解:50厘米=5分米
30-18=12(分米)
12÷5=2(层)……2(分米)
2+1=3(层)。
答:她至少要上3 层梯子才能将小猫救下来。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先单位换算50厘米=5分米,小猫距离妙妙将手臂举起后的最高还差30-18=12分米,12厘米需要梯子的层数=12厘米÷平均每层梯子的高度,如果有余数再加1层。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