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 (3)【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 (3)【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4 18: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一、早期改良思潮
1.背景:近代_________的出现,民族危机加深。
2.代表:王韬、薛福成、_______等。
3.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_________,通过“_____”同
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_____,实行君主立
宪。民族工业郑观应资本主义商战议院4.影响:
(1)反映了_____________的利益和要求。
(2)成为甲午战争后_____________兴起的先声。
【合作探究】
1.早期改良思潮与洋务思潮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有何不同?
提示:早期改良思潮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君主立宪
制度,而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思想萌发:_____ 年,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法自
强,挽救危局。
2.变法理论:
(1)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_______”、
“升平世(小康)”和“_______(大同)”。
(2)著作:《新学伪经考》 和《___________》。
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_____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1888据乱世太平世孔子改制考儒家【合作探究】
2.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改制的先师?
提示:(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
(2)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
(3)康有为对中国国情比较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这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4)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将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 年4 月,日本逼签《_________》 ,引起各界
人士的强烈反应。
(2)概况: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_____________
_____”等主张。
(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中外纪闻》 :康有为等创办《_________》 等报刊,宣
传变法主张。马关条约拒和,迁都,变法中外纪闻3.强学会:
(1)成立:1895 年8 月,康有为等在北京及_____成立强学
会。
(2)性质:维新派的_________。
(3)宗旨:研习西学,交流_________。
(4)影响:使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
(1)活动:
①担任《时务报》主笔。
②发表《_________》等文章。上海政治团体变法思想变法通议【合作探究】
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这一材料说明梁启超的思想观点是什么?这对维新思想有何影响?
提示:(1)观点:变法图强。
(2)影响: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2)主张:
①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_和文
化教育制度。
②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_________制度。
③改革_________,培养有用人才。
④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3)影响: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
(1)活动:发表《_____》,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2)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开展。政治制度君主立宪科举制度仁学3.严复:
(1)活动:
①创办《国闻报》。
②介绍《_______》。
(2)主张:借达尔文的_______,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五、维新思想宣传的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_________的重要作用。
2.资产阶级_________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_________新局面逐渐形成。天演论进化论制造舆论改良主义维新变法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一、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改良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创办新式学校。(3)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2.区别:(1)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2)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名师指津】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二者的比较可从思想内容、阶级属性、实践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二、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的异同
【名师指津】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三人的基本主张是一致的,具体观点各有不同,应从反封建的角度找出相同点,从具体主张中分析不同点。实行君主立宪,
改革科举制度,
发展近代工业抨击“君为臣
纲”,具有民
主革命色彩借用达尔文进
化论,宣传维
新变法的重要
性和必然性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维新变法 准确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2012·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
(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解题分析】第(1)题考查的是对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加以概括,同:两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第(2)题考查的是对叶德辉观点的认识。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其貌……则夷也”和所学史实可知,其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有一定道理;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的批判,坚持夷夏之辨,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答案:(1)同:两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
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2)有道理。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的批判,坚持夷夏之辨,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