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提升卷—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八(上)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5七下·深圳期末)如图,,,,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角的运算;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BAE=∠DAC,
∴∠BAE+∠EAC=∠DAC+∠EAC,
即∠BAC=∠DAE,
在△ABC和△ADE中,
,
∴△ABC≌△ADE(SAS),
∴∠C=∠E,BC=DE,∠B=∠D,
故B,C,D一定成立,不符合题意,
当∠E=∠EAC时,AF=EF,
∴A不一定成立.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题意进行角的运算得到∠BAC=∠DAE,进而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SAS)证明△ABC≌△ADE(SAS)得到∠C=∠E,BC=DE,∠B=∠D,从而对比选项即可求解。
2.(2020八上·平江期末)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 外角为120°,则相邻的内角为60°,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两个三角形中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时,其中如果角是这两边的夹角时,可用SA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角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则可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利用SSS.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假命题的定义逐项判定即可。
3.(2023八上·宣化期中)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D.全等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
【答案】B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逆命题
【解析】【解答】解:A:若,则的逆命题是:若,则,则,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B:若,则的逆命题是:若,则,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C: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D:全等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逆命题是:三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分别写出每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再进行逐一判断真假即可.
4.(2025七下·揭西期末) 如图,点A、D在线段BC的同侧,连接AB、AC、DB、DC,已知∠ABC=∠DCB,老师要求同学们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CB.以下是四个同学补充的条件,其中错误的是( )
A.AC=DB B.AB=DC
C.∠A=∠D D.∠ABD=∠DCA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A、补充AC=DB,在△ABC和△DCB中,
SSA不能判定△ABC≌△DCB,故该选项错误;
B、补充AB=DC,在△ABC和△DCB中,
可根据SAS判定△ABC≌△DCB,故该选项正确;
C、补充∠A=∠D,在△ABC和△DCB中,
可根据AAS判定△ABC ≌ △DCB,故该选项正确;
D、补充∠ABD=∠DCA,在△ABC和△DCB中,
可根据ASA判定△ABC ≌ △DCB,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项为:A
【分析】因为∠ABC=∠DCB,BC共边,对选项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逐一分析即可。
5.(2025七下·福田期末) 图是一段双向等宽道路,点A,B是马路两边正对面的两个公交站牌,点E是隔离带EF中的一个花坛,.小田所在点C,学校门口D和花坛E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田测量出点A,C之间的距离是18m,就可知道学校门口D与公交站牌B之间的距离为18m.此方案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SSA D.SAS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由,可得,,又(双向等宽道路,、 正对面 ),所以,故,依据是.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角相等,结合双向等宽道路隐含,用判定三角形全等,进而由全等性质得线段相等.
6.(2025七下·榕城期末)油纸伞是汉族古老的传统用品之一.图1是一把油纸伞实物图,图2 为其伞骨示意图.已知 那么△AED ≌△AFD 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AAS D.SAS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AB=AC,
∴AE=AF,
在 △AED 和△AFD中:∵AE=AF,ED=FD,AD=AD,
∴ △AED ≌△AFD (SSS)。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AE=AF,然后根据SSS即可得出 △AED ≌△AFD ,即可得出答案。
7.(2024八上·船营月考)下面是“作一个角使其等于”的尺规作图方法.
(1)如图,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 (2)作射线,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3)过点作射线,则.
上述方法通过判定得到,其中判定的依据是( )
A.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在和中,
,
∴,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可得,从而可知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为“SSS”.
8.(2024八上·衡山期末)在数学拓展课上,有两个全等的含角的直角三角板,重叠在一起李老师将三角板绕点顺时针旋转保持,延长线段,与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如图所示,随着的增大,的值( )
A.一直变小 B.保持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一直变大
【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在CF上截取FG=FE,连接AG,AF,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得:∠ABF=∠ADF=90°,AB=AD,DE=BC,
在Rt△ABF和Rt△ADF中,
,
∴Rt△ABF≌Rt△ADF(HL),
∴BF=DF,
∴CF-EF=BC+BF-EF=BC+DE+EF-EF=BC+DE=2BC,
∴CF-EF的值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在CF上截取FG=FE,连接AG,AF,先利用“HL”证出Rt△ABF≌Rt△ADF可得BF=DF,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可得CF-EF=2BC,从而可得CF-EF的值保持不变.
9.(2025八上·余姚期末)如图,,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当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解:∵,
∴,,
∴,
在中,,
∵,
∴,
∴,整理得,.
故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进而得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表示出,整理即可.
10.(2025八上·台州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1,∠ABC=∠ACB=60°,
∵∠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OBC=∠OBD=∠OCB=∠OCE=30°,
∵DE∥BC,
∴∠ADE=∠ABC=60°,∠AED=∠ACB=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AE,
∵AB=AC,
∴BD=CE,
∵∠DOB=∠OBC=30°,
∴∠DBO=∠DOB=30°,
∴BD=OD,
同法可证EO=EC,
∴DE=AD=2BD,
∴3DB=1,
∴,
故选:B
【分析】证明△ADE是等边三角形,DE=2BD,推出AD=2BD,再根据AB=BC=1可得结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2023八上·亳州月考)把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答案】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它们的对应高线相等
【知识点】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把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改写成“如果……,那……的形式为是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分析】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条件的前面加上“如果”,在结论前面加上“那么”即可.
12.(2020七下·温州月考)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则∠1+∠2+∠3+∠4= 。
【答案】18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对图中的点进行标注,如图所示,设正方形网格的单位长度为1.
∵ 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
∴
∵正方形网格的单位长度为1
∴BC=AE=1,AB=ED=MN=3,BF=AN=2
∵BC=AE=1,,AB=ED
∴ABC≌DEA(SAS)
∴
∵在AED中,
∴
∴
同理可得:
∴∠1+∠2+∠3+∠4= 180°
故答案为:180°.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以得到ABC≌DEA,从而得知,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继而得到了,同理可以得到,即可以求出∠1+∠2+∠3+∠4= 180°
13.(2023八上·丰城开学考)如图,点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AD,AC=AE,BC=DE,若,则∠3= °.
【答案】47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在△ABC和△ADE中,,
∴(SSS),
∴∠ABC=∠1,∠BAC=∠2,
∴∠3=∠ABC+∠BAC=∠1+∠2,
∵,
∴,
∴.
故答案为:47.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先由“边边边”,证得,得到∠ABC=∠1,∠BAC=∠2,再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3=∠1+∠2,结合,即可求解.
14.(2025·雨花期末)已知a,b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b满足,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答案】10或11
【知识点】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由已知可得:
3-a≥0 且 2a-6≥0,
∴a=3.
∴b=4.
当此三角形的腰为a,底是b时,周长=3+3+4=10.
当此三角形的腰是b,底是a时,周长=4+4+3=11.
∴此三角形的周长为10或11.
故答案为:10或11.
【分析】先由已知求出a、b的值。再分别讨论:a为该等腰三角形的腰,b为底时该三角形的周长和b为该等腰三角形的腰,a为底时该三角形的周长。即可得出结果.
15.(2024八上·巴楚期中)如图,平分,于点,点为射线上一动点,若,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3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O点作于H点,如图,
平分,
,
∵点E为射线上一动点,
∴的最小值为的长,
即的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
【分析】过O点作于H点,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利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得的最小值为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0分
16.(2025八上·西湖期末)在和中,,点D,点E分别在边,上,与交于点F.有以下四个条件:①;②;③;④.请你从中任选一个条件,使得,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选一个条件③AD=AE(答案不唯一),
理由如下:在△ABE和△ACD中,
,
∴△ABE≌△ACD(SAS).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若选一个条件①∠BDC=∠CEB,可用角角边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选一个条件②BE=CD,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选一个条件③AD=AE,可用边角边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选一个条件④∠B=∠C,可用角边角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17.(2023八上·庄浪期中)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COD的平分线交于P点 ,则P点为所求 .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故如图,作的角平分线,再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两线的交点即为发射塔P应建的位置.
18.(2023八上·汉川月考)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上的点,且,且、交于点G,且,垂足为F.
(1)求证:;
(2)若,求DG的长度.
【答案】(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与中,,
∴≌,
∴
(2)解:∵,
∴,
∴
∵,即,
∴,
∴在中,,
∵
∴DG=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C=BC=AB,∠A=∠BCE=60°,同时可证得AD=CE,利用SAS可证得≌,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由(1)可求出∠DGF、∠EGC的度数,即可求出∠FDG的度数,然后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GD的长
(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
∴
在与中,,
∴≌,
∴;
(2)解:∵,
∴,
∴
∵,即,
∴,
∴在中,,
∵,
∴.
19.(2019八上·临海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在BC边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DE=DA.
(1)求证:∠BAD=∠EDC;
(2)作出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M,连接DM、AM,猜想DM与A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AC=∠ACB=60°.
又∵∠BAD+∠DAC=∠BAC,∠EDC+∠DEC=∠ACB,
∴∠BAD+∠DAC=∠EDC+∠DEC.
∵DE=DA,∴∠DAC=∠DEC,
∴∠BAD=∠EDC.
(2)解:按题意画图如图所示.
猜想:DM=AM.
理由如下:∵点M、E关于直线BC对称,
∴∠MDC=∠EDC,DE=DM.
又由(1)知∠BAD=∠EDC,∴∠MDC=∠BAD.
∵∠ADC=∠BAD+∠B,即∠ADM+∠MDC=∠BAD+∠B,
∴∠ADM=∠B=60°.
又∵DA=DE=DM,
∴△ADM是等边三角形,
∴DM=AM.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相等的角,相等的边,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MDC=∠EDC,DE=DM,然后根据(1)的结论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20.(2024八上·新会月考)如图, 的外角 的平分线交 边的垂直平分线于P点,PD⊥AB于点D,PE⊥AC于E.
(1)求证: ;
(2) 若 , 求 的长.
【答案】(1)证明:(1)连接BP、CP
∵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BP=CP,
∵AP是∠DAC的平分线,PD⊥AB,PE⊥AC,
∴DP=EP,
在RtABP和Rt△CEP中,
∵BP=CP,DP=EP,
∴Rt△BDP≌Rt△CEP(HL),
∴BD=CE;
(2)解:(2)在Rt△ADP和Rt△AEP中,AP=AP,DP=EP,
在Rt△ADP≌Rt△AEP(HL),
∴AD=AE,
∴AB=6cm,AC=10cm,
∴6 +AD=10-AE.
即6+AD =10-AD,解得AD =2cm.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连接BP、CP,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P=CP,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P=EP,然后根据HL即可判定Rt△BDP≌Rt△CEP,从而得出BD=CE;
(2)首先根据HL可判定Rt△ADP≌Rt△AEP,得出AD=AE,再根据(1)的结论,BD=CE,可得出等式:6 +AD=10-AE.即:
6 +AD=10-AD,解得AD的长即可。
21.(2023八上·桐乡市月考)阅读与思考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数学学习笔记,请您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无法直接解答,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解决.比如下面的题目中出现了角平分线和垂线段,我们可以通过延长垂线段与三角形的一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图1,是内一点,且平分,,连接,若的面积为10,求的面积.
该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如图2,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交于点,
平分,
.
,
.
在和中,,
(依据1)
(依据2),,
,.
……
任务一:上述解答过程中的依据1,依据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请将上述解答过程的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应用:如图3,在中,,,平分交于点,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若,求的长.
【答案】解:任务一: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角边角或),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任务二:,
,
,
;
应用:如图,延长、交于点,
∵CE⊥BD交BD延长线于点E,
,
平分,
,
在和中,
,
,
∴EF=CE,
∵CE=6,
,
,
又∵∠BAC=90°,
∴∠BAC=∠BEC,∠CAF=∠BAD=90°,
∵∠ABD=180°-∠BAC-∠ADB,∠ACF=180°-∠BEC-∠CDE,∠ADB=∠CDE,
,
在和中,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任务二:根据角平分线、垂直的定义,易证,得,,从而得,进而有,最后求出;
应用:延长、交于点,根据垂直、角平分线的定义,易证,得,从而得,接下来求出∠BAC=∠BEC,∠CAF=∠BAD=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得∠ABD=∠ACF,从而推出,进而得BD=CF=12.
22.(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96页的部分内容.
已知:如图13.5.4,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 求证:PD=PE. 分析: 图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PDO和PEO,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便可证得PD=PE.
(1)【问题解决】请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图①写出证明PD=PE的过程.
(2)【类比探究】
如图②,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任意一点,点M,N分别在OB和OA上,连接PM和PN,若∠PMO+∠PNO=180°,求证:PM=PN;
(3)如图③,△ABC的周长是12,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点D,若OD=3,则△ABC的面积为 .
【答案】(1)证明:∵ PD⊥OA,PE⊥OB,
∴∠PEO=∠PDO=90°,
∵ OC是∠AOB的平分线
∴∠EOP=∠DOP,
∵OP=OP
∴△PEO≌△PDO(AAS),
∴PE=PD;
(2)证明:过点P分别作PE⊥OB,PF⊥OA,
∵ OC是∠AOB的平分线, PE⊥OB,PF⊥OA,
∴PE=PF,
∵∠PMO+∠PME=180°,∠PMO+∠PNO=180°,
∴∠PME=∠PNO
∴△PME≌△PNF(AAS)
∴PM=PN.
(3)1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3)过点O作OE⊥AB于E,OF⊥AC,连接AO,
∵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
∴EO=DO,OF=DO,
∴EO=OF=DO=3,
∵△ABC的周长为12,
∴△ABC的面积=△ABO的面积+△CBO的面积+△ACO的面积=AB·OE+CB·OD+AC·OF,
=(AB+BC+AC)×DO=×12×3=18,
故答案为:18.
【分析】(1)根据AAS证明△PEO≌△PDO,可得PE=PD;
(2)过点P分别作PE⊥OB,PF⊥OA,证明△PME≌△PNF(AAS),可得PM=PN.
(3)过点O作OE⊥AB于E,OF⊥AC,连接AO,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O=OF=DO=3,根据△ABC的面积=△ABO的面积+△CBO的面积+△ACO的面积=AB·OE+CB·OD+AC·OF,
=(AB+BC+AC)×DO,据此计算即可.
23.(2024八上·百色期末) 【探究与证明】
【新定义】顶角相等且顶角顶点重合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互为“兄弟三角形”.
(1)如图1,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则 (填“>”、“<”或“=”);
(2)如图2,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连接、,试猜想线段、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点、点均在外,连接、交于点,连接,求证:平分.
【答案】(1)=
(2)解:猜想.
证明如下:
∵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
∴,,,
∴,
∴,
在和中,
∴,
∴.
(3)解:过点作于,于,则,
∵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
∴,,,
∴,
∴,
∴,
∴,
在和中,
∴,
∴,
又∵,,
∴平分.
【知识点】角的大小比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1)解:∵∠BAC=∠DAE,
∴∠BAC ∠DAC=∠DAE ∠DAC,
∴∠BAD=∠CAE,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角的运算方法及等量代换可得∠BAD=∠CAE;
(2)先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再利用”SAS“证出,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3)过点作于,于,先利用”SAS“证出,可得,再利用”AAS“证出,可得,最后结合,,即可证出平分.
1 / 1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提升卷—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八(上)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5七下·深圳期末)如图,,,,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2.(2020八上·平江期末)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3.(2023八上·宣化期中)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D.全等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
4.(2025七下·揭西期末) 如图,点A、D在线段BC的同侧,连接AB、AC、DB、DC,已知∠ABC=∠DCB,老师要求同学们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CB.以下是四个同学补充的条件,其中错误的是( )
A.AC=DB B.AB=DC
C.∠A=∠D D.∠ABD=∠DCA
5.(2025七下·福田期末) 图是一段双向等宽道路,点A,B是马路两边正对面的两个公交站牌,点E是隔离带EF中的一个花坛,.小田所在点C,学校门口D和花坛E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田测量出点A,C之间的距离是18m,就可知道学校门口D与公交站牌B之间的距离为18m.此方案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SSA D.SAS
6.(2025七下·榕城期末)油纸伞是汉族古老的传统用品之一.图1是一把油纸伞实物图,图2 为其伞骨示意图.已知 那么△AED ≌△AFD 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AAS D.SAS
7.(2024八上·船营月考)下面是“作一个角使其等于”的尺规作图方法.
(1)如图,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 (2)作射线,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3)过点作射线,则.
上述方法通过判定得到,其中判定的依据是( )
A.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2024八上·衡山期末)在数学拓展课上,有两个全等的含角的直角三角板,重叠在一起李老师将三角板绕点顺时针旋转保持,延长线段,与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如图所示,随着的增大,的值( )
A.一直变小 B.保持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一直变大
9.(2025八上·余姚期末)如图,,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当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B.
C. D.
10.(2025八上·台州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则的长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2023八上·亳州月考)把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12.(2020七下·温州月考)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则∠1+∠2+∠3+∠4= 。
13.(2023八上·丰城开学考)如图,点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AD,AC=AE,BC=DE,若,则∠3= °.
14.(2025·雨花期末)已知a,b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b满足,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15.(2024八上·巴楚期中)如图,平分,于点,点为射线上一动点,若,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0分
16.(2025八上·西湖期末)在和中,,点D,点E分别在边,上,与交于点F.有以下四个条件:①;②;③;④.请你从中任选一个条件,使得,并说明理由.
17.(2023八上·庄浪期中)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18.(2023八上·汉川月考)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上的点,且,且、交于点G,且,垂足为F.
(1)求证:;
(2)若,求DG的长度.
19.(2019八上·临海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在BC边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DE=DA.
(1)求证:∠BAD=∠EDC;
(2)作出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M,连接DM、AM,猜想DM与A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2024八上·新会月考)如图, 的外角 的平分线交 边的垂直平分线于P点,PD⊥AB于点D,PE⊥AC于E.
(1)求证: ;
(2) 若 , 求 的长.
21.(2023八上·桐乡市月考)阅读与思考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数学学习笔记,请您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无法直接解答,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解决.比如下面的题目中出现了角平分线和垂线段,我们可以通过延长垂线段与三角形的一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图1,是内一点,且平分,,连接,若的面积为10,求的面积.
该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如图2,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交于点,
平分,
.
,
.
在和中,,
(依据1)
(依据2),,
,.
……
任务一:上述解答过程中的依据1,依据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请将上述解答过程的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应用:如图3,在中,,,平分交于点,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若,求的长.
22.(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96页的部分内容.
已知:如图13.5.4,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 求证:PD=PE. 分析: 图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PDO和PEO,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便可证得PD=PE.
(1)【问题解决】请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图①写出证明PD=PE的过程.
(2)【类比探究】
如图②,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任意一点,点M,N分别在OB和OA上,连接PM和PN,若∠PMO+∠PNO=180°,求证:PM=PN;
(3)如图③,△ABC的周长是12,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点D,若OD=3,则△ABC的面积为 .
23.(2024八上·百色期末) 【探究与证明】
【新定义】顶角相等且顶角顶点重合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互为“兄弟三角形”.
(1)如图1,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则 (填“>”、“<”或“=”);
(2)如图2,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连接、,试猜想线段、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点、点均在外,连接、交于点,连接,求证:平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角的运算;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BAE=∠DAC,
∴∠BAE+∠EAC=∠DAC+∠EAC,
即∠BAC=∠DAE,
在△ABC和△ADE中,
,
∴△ABC≌△ADE(SAS),
∴∠C=∠E,BC=DE,∠B=∠D,
故B,C,D一定成立,不符合题意,
当∠E=∠EAC时,AF=EF,
∴A不一定成立.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题意进行角的运算得到∠BAC=∠DAE,进而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SAS)证明△ABC≌△ADE(SAS)得到∠C=∠E,BC=DE,∠B=∠D,从而对比选项即可求解。
2.【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 外角为120°,则相邻的内角为60°,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两个三角形中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时,其中如果角是这两边的夹角时,可用SA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角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则可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利用SSS.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假命题的定义逐项判定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逆命题
【解析】【解答】解:A:若,则的逆命题是:若,则,则,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B:若,则的逆命题是:若,则,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C: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D:全等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逆命题是:三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分别写出每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再进行逐一判断真假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A、补充AC=DB,在△ABC和△DCB中,
SSA不能判定△ABC≌△DCB,故该选项错误;
B、补充AB=DC,在△ABC和△DCB中,
可根据SAS判定△ABC≌△DCB,故该选项正确;
C、补充∠A=∠D,在△ABC和△DCB中,
可根据AAS判定△ABC ≌ △DCB,故该选项正确;
D、补充∠ABD=∠DCA,在△ABC和△DCB中,
可根据ASA判定△ABC ≌ △DCB,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项为:A
【分析】因为∠ABC=∠DCB,BC共边,对选项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逐一分析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由,可得,,又(双向等宽道路,、 正对面 ),所以,故,依据是.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角相等,结合双向等宽道路隐含,用判定三角形全等,进而由全等性质得线段相等.
6.【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AB=AC,
∴AE=AF,
在 △AED 和△AFD中:∵AE=AF,ED=FD,AD=AD,
∴ △AED ≌△AFD (SSS)。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AE=AF,然后根据SSS即可得出 △AED ≌△AFD ,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在和中,
,
∴,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可得,从而可知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为“SSS”.
8.【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在CF上截取FG=FE,连接AG,AF,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得:∠ABF=∠ADF=90°,AB=AD,DE=BC,
在Rt△ABF和Rt△ADF中,
,
∴Rt△ABF≌Rt△ADF(HL),
∴BF=DF,
∴CF-EF=BC+BF-EF=BC+DE+EF-EF=BC+DE=2BC,
∴CF-EF的值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在CF上截取FG=FE,连接AG,AF,先利用“HL”证出Rt△ABF≌Rt△ADF可得BF=DF,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可得CF-EF=2BC,从而可得CF-EF的值保持不变.
9.【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解:∵,
∴,,
∴,
在中,,
∵,
∴,
∴,整理得,.
故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进而得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表示出,整理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1,∠ABC=∠ACB=60°,
∵∠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OBC=∠OBD=∠OCB=∠OCE=30°,
∵DE∥BC,
∴∠ADE=∠ABC=60°,∠AED=∠ACB=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AE,
∵AB=AC,
∴BD=CE,
∵∠DOB=∠OBC=30°,
∴∠DBO=∠DOB=30°,
∴BD=OD,
同法可证EO=EC,
∴DE=AD=2BD,
∴3DB=1,
∴,
故选:B
【分析】证明△ADE是等边三角形,DE=2BD,推出AD=2BD,再根据AB=BC=1可得结论.
11.【答案】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它们的对应高线相等
【知识点】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把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改写成“如果……,那……的形式为是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分析】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条件的前面加上“如果”,在结论前面加上“那么”即可.
12.【答案】18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对图中的点进行标注,如图所示,设正方形网格的单位长度为1.
∵ 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
∴
∵正方形网格的单位长度为1
∴BC=AE=1,AB=ED=MN=3,BF=AN=2
∵BC=AE=1,,AB=ED
∴ABC≌DEA(SAS)
∴
∵在AED中,
∴
∴
同理可得:
∴∠1+∠2+∠3+∠4= 180°
故答案为:180°.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以得到ABC≌DEA,从而得知,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继而得到了,同理可以得到,即可以求出∠1+∠2+∠3+∠4= 180°
13.【答案】47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在△ABC和△ADE中,,
∴(SSS),
∴∠ABC=∠1,∠BAC=∠2,
∴∠3=∠ABC+∠BAC=∠1+∠2,
∵,
∴,
∴.
故答案为:47.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先由“边边边”,证得,得到∠ABC=∠1,∠BAC=∠2,再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3=∠1+∠2,结合,即可求解.
14.【答案】10或11
【知识点】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由已知可得:
3-a≥0 且 2a-6≥0,
∴a=3.
∴b=4.
当此三角形的腰为a,底是b时,周长=3+3+4=10.
当此三角形的腰是b,底是a时,周长=4+4+3=11.
∴此三角形的周长为10或11.
故答案为:10或11.
【分析】先由已知求出a、b的值。再分别讨论:a为该等腰三角形的腰,b为底时该三角形的周长和b为该等腰三角形的腰,a为底时该三角形的周长。即可得出结果.
15.【答案】3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O点作于H点,如图,
平分,
,
∵点E为射线上一动点,
∴的最小值为的长,
即的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
【分析】过O点作于H点,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利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得的最小值为3.
16.【答案】解:选一个条件③AD=AE(答案不唯一),
理由如下:在△ABE和△ACD中,
,
∴△ABE≌△ACD(SAS).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若选一个条件①∠BDC=∠CEB,可用角角边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选一个条件②BE=CD,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选一个条件③AD=AE,可用边角边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选一个条件④∠B=∠C,可用角边角可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17.【答案】解: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COD的平分线交于P点 ,则P点为所求 .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故如图,作的角平分线,再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两线的交点即为发射塔P应建的位置.
18.【答案】(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与中,,
∴≌,
∴
(2)解:∵,
∴,
∴
∵,即,
∴,
∴在中,,
∵
∴DG=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C=BC=AB,∠A=∠BCE=60°,同时可证得AD=CE,利用SAS可证得≌,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由(1)可求出∠DGF、∠EGC的度数,即可求出∠FDG的度数,然后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GD的长
(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
∴
在与中,,
∴≌,
∴;
(2)解:∵,
∴,
∴
∵,即,
∴,
∴在中,,
∵,
∴.
19.【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AC=∠ACB=60°.
又∵∠BAD+∠DAC=∠BAC,∠EDC+∠DEC=∠ACB,
∴∠BAD+∠DAC=∠EDC+∠DEC.
∵DE=DA,∴∠DAC=∠DEC,
∴∠BAD=∠EDC.
(2)解:按题意画图如图所示.
猜想:DM=AM.
理由如下:∵点M、E关于直线BC对称,
∴∠MDC=∠EDC,DE=DM.
又由(1)知∠BAD=∠EDC,∴∠MDC=∠BAD.
∵∠ADC=∠BAD+∠B,即∠ADM+∠MDC=∠BAD+∠B,
∴∠ADM=∠B=60°.
又∵DA=DE=DM,
∴△ADM是等边三角形,
∴DM=AM.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相等的角,相等的边,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MDC=∠EDC,DE=DM,然后根据(1)的结论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20.【答案】(1)证明:(1)连接BP、CP
∵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BP=CP,
∵AP是∠DAC的平分线,PD⊥AB,PE⊥AC,
∴DP=EP,
在RtABP和Rt△CEP中,
∵BP=CP,DP=EP,
∴Rt△BDP≌Rt△CEP(HL),
∴BD=CE;
(2)解:(2)在Rt△ADP和Rt△AEP中,AP=AP,DP=EP,
在Rt△ADP≌Rt△AEP(HL),
∴AD=AE,
∴AB=6cm,AC=10cm,
∴6 +AD=10-AE.
即6+AD =10-AD,解得AD =2cm.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连接BP、CP,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P=CP,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P=EP,然后根据HL即可判定Rt△BDP≌Rt△CEP,从而得出BD=CE;
(2)首先根据HL可判定Rt△ADP≌Rt△AEP,得出AD=AE,再根据(1)的结论,BD=CE,可得出等式:6 +AD=10-AE.即:
6 +AD=10-AD,解得AD的长即可。
21.【答案】解:任务一: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角边角或),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任务二:,
,
,
;
应用:如图,延长、交于点,
∵CE⊥BD交BD延长线于点E,
,
平分,
,
在和中,
,
,
∴EF=CE,
∵CE=6,
,
,
又∵∠BAC=90°,
∴∠BAC=∠BEC,∠CAF=∠BAD=90°,
∵∠ABD=180°-∠BAC-∠ADB,∠ACF=180°-∠BEC-∠CDE,∠ADB=∠CDE,
,
在和中,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任务二:根据角平分线、垂直的定义,易证,得,,从而得,进而有,最后求出;
应用:延长、交于点,根据垂直、角平分线的定义,易证,得,从而得,接下来求出∠BAC=∠BEC,∠CAF=∠BAD=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得∠ABD=∠ACF,从而推出,进而得BD=CF=12.
22.【答案】(1)证明:∵ PD⊥OA,PE⊥OB,
∴∠PEO=∠PDO=90°,
∵ OC是∠AOB的平分线
∴∠EOP=∠DOP,
∵OP=OP
∴△PEO≌△PDO(AAS),
∴PE=PD;
(2)证明:过点P分别作PE⊥OB,PF⊥OA,
∵ OC是∠AOB的平分线, PE⊥OB,PF⊥OA,
∴PE=PF,
∵∠PMO+∠PME=180°,∠PMO+∠PNO=180°,
∴∠PME=∠PNO
∴△PME≌△PNF(AAS)
∴PM=PN.
(3)1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3)过点O作OE⊥AB于E,OF⊥AC,连接AO,
∵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
∴EO=DO,OF=DO,
∴EO=OF=DO=3,
∵△ABC的周长为12,
∴△ABC的面积=△ABO的面积+△CBO的面积+△ACO的面积=AB·OE+CB·OD+AC·OF,
=(AB+BC+AC)×DO=×12×3=18,
故答案为:18.
【分析】(1)根据AAS证明△PEO≌△PDO,可得PE=PD;
(2)过点P分别作PE⊥OB,PF⊥OA,证明△PME≌△PNF(AAS),可得PM=PN.
(3)过点O作OE⊥AB于E,OF⊥AC,连接AO,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O=OF=DO=3,根据△ABC的面积=△ABO的面积+△CBO的面积+△ACO的面积=AB·OE+CB·OD+AC·OF,
=(AB+BC+AC)×DO,据此计算即可.
23.【答案】(1)=
(2)解:猜想.
证明如下:
∵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
∴,,,
∴,
∴,
在和中,
∴,
∴.
(3)解:过点作于,于,则,
∵和互为“兄弟三角形”,点为重合的顶角顶点,
∴,,,
∴,
∴,
∴,
∴,
在和中,
∴,
∴,
又∵,,
∴平分.
【知识点】角的大小比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1)解:∵∠BAC=∠DAE,
∴∠BAC ∠DAC=∠DAE ∠DAC,
∴∠BAD=∠CAE,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角的运算方法及等量代换可得∠BAD=∠CAE;
(2)先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再利用”SAS“证出,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3)过点作于,于,先利用”SAS“证出,可得,再利用”AAS“证出,可得,最后结合,,即可证出平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