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9 电路(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限时集训9 电路(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5:16:22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九) 电路
1.(2024·浙江模拟预测)我国某汽车公司采用减小厚度、增加长度的结构创新方案推出了“刀片电池”,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池。某款车型装配了120块“刀片电池”。每块“刀片电池”的容量是 200 A·h,平均工作电压是3.2 V。该车型采用充电电压为600 V的快充充电桩时,充电效率为80%,充满电需要的时间为1 h。该车型每行驶 100 km 平均能耗是13 kW·h。则(  )
A.该车型充满电后续航里程是640 km
B.该车型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是640 W·h
C.单块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荷量是200 C
D.快充充电桩的平均充电电流是160 A
2.(多选)(2024·新课标卷)电动汽车制动时可利用车轮转动将其动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车轮转动时带动磁极绕固定的线圈旋转,在线圈中产生电流。磁极匀速转动的某瞬间,磁场方向恰与线圈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将两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则磁极再转过90°时,线圈中(  )
A.电流最小
B.电流最大
C.电流方向由P指向Q
D.电流方向由Q指向P
3.(2024·湖北卷)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接入正弦交流电,灯泡L1的电阻是灯泡L2的2倍。假设两个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闭合开关S,灯泡L1、L2的电功率之比P1∶P2为(  )
A.2∶1 B.1∶1 C.1∶2 D.1∶4
4.(2024·重庆市第三次调研)工程师对某款新能源汽车的直流蓄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中系统输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P为蓄电池的输出功率,I为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蓄电池的电动势为12 V
B.该蓄电池的内阻为2 Ω
C.该蓄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44 W
D.该蓄电池的短路电流为12 A
5.(多选)(2024·四川校联考模拟预测)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B接地,与灵敏电流计G、定值电阻R1、电源E(内阻为r)、滑动变阻器R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置于中间位置,此时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微粒M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a端移动时,有电流从c→d流过灵敏电流计G
B.滑片向a端移动一段距离,电路稳定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C.若将上极板A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M会向下运动
D.若将下极板B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M在原位置处所具有的电势能增大
6.(2024·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内阻为0.7 Ω的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图线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定值电阻的阻值R=10.3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为110 V,线圈的转速n=50 r/min
B.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电压表的示数为110 V
C.0~0.01 s的时间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 C
D.t=0.02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7.(2024·河北邯郸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原线圈电路中接入正弦交流电压u=220sin (100πt)V, 电流表为理想交流电表。已知R1=10 Ω, R2=R3,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R2=5 Ω
B.开关S闭合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10 V
C.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1 A
D.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2 420 W
8.(2024·广西南宁三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某小型发电站高压输电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在输电线路的起始端接入甲、乙两个互感器,两互感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分别为100∶1和1∶10,互感器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电流表的示数为4 A,输电线路总电阻r=20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互感器,乙是电压互感器
B.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32 kW
C.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858 kW
D.若用户用电设备增多,则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2和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U3均变大
9.(2024·湖北十堰统考一模)如图所示为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已知矩形导线框的匝数为N,面积为S,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矩形导线框以角速度ω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OO′匀速转动,线框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4,图示时刻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并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R1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交流电压表V1、V2均视为理想电表,不计线框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180°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电动势为
B.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90°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d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2的示数始终为2NBSω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R1的发热功率增大
10.(2024·广东六校联考)一座小型水电站向山下村镇供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T1与降压变压器T2都是理想变压器。已知发电机输出电压U1=250 V,两个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分别为n1∶n2=1∶100,n3∶n4=110∶1,输电线电阻R=20 Ω,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32 k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25 000 V
B.用户得到的电压为200 V
C.发电机输出功率P=1 000 kW
D.用户的用电器减少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将变大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R4=3 kΩ,R2=2 kΩ,R3=R5=12 kΩ,电容器的电容C=6 μF,电源的电动势E=10 V,内阻不计,当开关S1闭合,电流达到稳定时,处在电容器中间带电荷量q=2×10-3 C的油滴恰好保持静止,当开关S2闭合后,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上极板是高电势点
B.带电油滴加速向上运动
C.a、b两点的电势差Uab=8 V
D.通过R3的电荷量Q=4.8×10-5 C
1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使用的旋转磁极式发电机模型,线圈abcd的匝数N=100匝,内阻r=4 Ω,输出端与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4∶1,副线圈外接电阻R=1 Ω。转动磁极,线圈abcd内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规律为Φ=sin 10πt(Wb),闭合S,求:
(1)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E;
(2)电阻R中的电流强度I2。
6/6专题限时集训(九)
1.D [单块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荷量是q1=200 A·h=200×3 600 C=7.2×105 C,故C错误;单块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是E1=U1q1=3.2×200 W·h=640 W·h,该车型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是E=120×640 W·h=76 800 W·h=76.8 kW·h,故B错误;该车型充满电后续航里程是s=×100 km≈591 km,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80%IUt=E,解得I=160 A,故D正确。故选D。]
2.BD [磁极顺时针匀速转动相当于线圈逆时针匀速转动,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磁极转过90°时即线圈逆时针转过9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线圈中电流最大,A错误,B正确;磁极转过90°时相当于题图示中PQ向下切割磁感线,由右手定则可知线圈中电流方向由Q指向P,C错误,D正确。]
3.C [分析电路特点可知,在接入正弦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有半个周期只给L1供电,另外半个周期只给L2供电,L1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与L2两端电压的有效值相等,又R1∶R2=2∶1,则根据P=可知,灯泡L1、L2的电功率之比P1∶P2=1∶2,C正确。]
4.C [设该蓄电池内阻为r,根据题意可知,该蓄电池的输出功率P=IE-I2r,将上式进行变形可得=E-r,结合 图像斜率可知该蓄电池的电动势为E= V=24 V,A错误;结合 图像纵截距可知该蓄电池的内阻r=1 Ω, B错误;该蓄电池的短路电流为I0==24 A,D错误;P I关系图像为二次函数关系图像,开口向下,当I==时,P最大,则Pm=IE-I2r==144 W,C正确。]
5.AC [滑片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分得的电压减小,电容器放电,且上极板为正,所以有电流从c→d流过灵敏电流计,故A正确;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I2R=,当R=R1+r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 由于不知此时电阻R和R1+r的关系,若滑动前电阻大于二者之和,则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先增大再减小,所以无法判断,故B错误;若将A向上移动,两极板间距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带电微粒的重力大于其受到的静电力,则M会向下运动,故C正确;若将B向下移动,两极板间距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原位置与上极板间电压减小,所以原位置处电势升高,微粒带负电荷,则电势能Ep=qφ减小,故D错误。故选AC。]
6.C [由题图乙可知,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为110 V,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10 V,周期为0.02 s,则转速为n= r/s=50 r/s=3 000 r/min,故A错误;电流表的示数为I==10 A,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为U=R=103 V,故B错误;线圈的角速度为ω=,根据线圈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NBSω,可得BS== Wb,则电荷量q=Δt=Δt=== C,故C正确;在t=0.02 s时,由题图乙可知此时的电动势为零,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故该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故D错误。故选C。]
7.D [R2=R3=R,由题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副线圈的负载电阻为2R,当开关S闭合时,副线圈的负载电阻为R,将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和负载电阻等效为一个电阻,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根据理想变压器电阻等效法,得R等=R负载,因此当开关断开时R等=·2R=8R,当开关闭合时R′等=R=4R,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等效电路中电流表示数I=,故I1= A,I′1= A,=,解得R=2.5 Ω,A错误;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1= A= A=11 A,根据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可知流过R2的电流I′2=22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I′2R=55 V,B错误;开关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 A= A= A,C错误;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P=UI′1=220 V×11 A=2 420 W,D正确。故选D。]
8.B [由题图可知,甲并联在电路中,是电压互感器,乙串联在电路中,是电流互感器,故A错误;由互感器的变压比可知,=,代入数据解得U2=22 000 V, 由互感器的变流比可知,=,代入数据解得输电电流I=40 A,线路上损耗的电功率P损=I2r=402×20 W=32 000 W=32 kW,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发电机=P输出=U2I=22 000×40 W=880 000 W=880 kW,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P发电机-P损=848 kW,故B正确,C错误;用户使用的用电设备越多,用户电流增大,输电电流增大,输电线损失的电压增大,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U3变小,故D错误。故选B。]
9.B [线框从题中图示位置开始转过180°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BS-(-BS)=2BS,产生的平均电动势=,故A错误;矩形导线框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ax=NBSω,则原线圈的电压即电压表V1的示数U1==,再根据原、副线圈电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有==,则副线圈的电压即电压表V2的示数U2=2NBSω,与副线圈中电阻的变化无关,故B正确,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知,原线圈的电压没有发生改变,则副线圈的电压也不会改变,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增大,根据I2=可知,副线圈回路的电流减小,R1的发热功率P1=R1,则R1的发热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
10.C [依题意,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损=,解得U损=800 V,故A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有==,又U2=U损+U3,联立解得U4=220 V,故B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有=,又I2=,发电机输出功率为P=U1I1,联立解得P=1 000 kW,故C正确;用户的用电器减少时,用户所在回路电阻增大,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可知输电线上电流减小,由P损=R,可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将变小,故D错误。
另解 等效法 由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和变流规律可知,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及用户电阻R负的等效电阻为R′====R负,则R负增大时,R′增大,通过输电线的电流I3=减小,所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变小,故D错误。]
11.D [设电源负极电势为零,当开关S2闭合前,电阻R5中没有电流,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可知,U2==4 V且a端电势高,电容器内部的油滴保持静止,所受的静电力方向竖直向上,则油滴带负电,当开关S2闭合后,a端电势φa==4 V,b端电势φb==8 V,电容器下极板电势高、上极板电势低,由于油滴带负电,将加速向下运动,A、B错误;开关S2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φa-φb=-4 V,C错误;开关S2闭合前,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1=CU2=6×10-6×4 C=2.4×10-5 C,开关S2闭合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2=C|Uab|=6×10-6×4 C=2.4×10-5 C,由于开关S2闭合前上极板电势高,开关S2闭合后,下极板电势高,因此通过R3的电荷量Q=q1+q2=4.8×10-5 C,D正确。故选D。]
12.解析:(1)由题可知,线圈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Φm= Wb
转动的角速度为ω=10π rad/s
则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NBSω=NΦmω=20 V
则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E==20 V。
(2)设通过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为I1
则根据能量守恒有EI1=R
根据变压器的电流关系有=
联立解得电阻R中的电流强度I2=4 A。
答案:(1)20 V (2)4 A
3/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