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11 振动和波(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限时集训11 振动和波(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5:16:22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1.A [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叠加后实现降噪,根据波的干涉条件可知,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频率相同,速度相同,波长相同,相位相反,A正确;声波属于纵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B错误;降噪声波和环境噪声发生干涉,耳膜振动减弱,C错误;声波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与其频率无关,D错误。故选A。]
2.B [由题图可知简谐波的波长为λ=2 m,所以周期为T===2 s,当t=1 s时,x=1.5 m处的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处,故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 m。故选B。]
3.BD [根据波的传播特点可知,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即N点的起振方向与手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同,A错误,B正确;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2×0.5 m=1.0 m,根据波速公式v=得波速v=1 m/s,C错误,D正确。]
4.C [由于电动机的转速为12 r/min,则光点1 min振动12个周期,故光点振动的周期T==5 s,所以光点振动的圆频率ω==0.4π rad/s≈1.26 rad/s,A、B错误;由题意可知光点的振幅A=0.1 m,又t=12.5 s=2.5T,则光点在12.5 s内通过的路程s=2.5×4A=10A=1.0 m,C正确,D错误。]
5.BD [由于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振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该时刻质点M向上运动,故A错误,B正确;由于质点P、M不是相距半波长奇数倍的点,故振动方向并不是总相反,故C错误;设该时刻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4sin cm,将质点P、Q的坐标分别代入振动方程可得4sin =2 cm,4sin =-2 cm,由于此时质点P、Q均向下振动,则有+φ0=+φ0=,联立两式解得λ=24 m,波速v==6 m/s,故D正确。故选BD。]
6.AC [O处质点位于三角形中心,该点到三个波源的间距相等,可知,该点为振动加强点,则该点振幅为3A=3×2 cm=6 cm,故A正确;根据题图乙可知,周期为4 s,根据波速表达式有v=,解得λ=1 m>0.8 m,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其中一列波遇到尺寸为0.8 m的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知S1C=S1S2sin 60°= m,则波源S1的振动传播到C所需要的时间t1==4 s>4.5 s,表明t=4.5 s时,波源S1的振动还没有传播到C点。由于C处质点位于S2与S3连线中点,则波源S2与S3的振动传播到C所需要时间均为t2= s=4 s<4.5 s,表明t=4.5 s时,波源S2与S3的振动传播到了C点,由于S2C=S3C=1 m=λ,4.5 s=T+,C点为振动加强点,表明C点4.5 s时刻的位移为波源S2与S3在时刻振动形式的叠加,题图乙的振动方程为y=2sin t(cm)=2sin t(cm),当时间为时,解得y0= cm,则t=4.5 s时,C处质点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是2y0=2 cm,故C正确;根据干涉的条件可知,机械波要发生干涉,波的频率必须相等,即三列波的频率不同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故D错误。故选AC。]
7.C [由题图甲可知t时刻质点Q位于平衡位置,由质点Q的振动图像可知满足条件的只有t=0.1 s,此时质点Q沿y轴负方向振动,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题图可知λ=8 m,T=0.2 s,则波速为v==40 m/s,A错误;0.1 s时刻,波的方程为y=10sin cm,代入x=1.0 m得y=5 cm,B错误;0.1 s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振动,经过t1=0.3 s=1T,振动路程为s=4×10 cm+(10-5)cm+(10+5)cm=60 cm,C正确;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P右侧第一个波峰传到P处经过的时间为t2== s=0.025 s,D错误。]
8.BD [由题图乙可知在t=0.05 s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错误;由题图甲可知波长为λ=20 m,由题图乙可知周期T=0.1 s,则波速为v== m/s=200 m/s,故B正确;质点只会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会随波的传播方向迁移,故C错误;从该时刻开始到4.55 s末,所用时间为Δt=4.55 s-0.05 s=4.5 s=45T,则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s=45×4A=900 cm,故D正确。故选BD。]
9.BC [由于两波的波速均为2 m/s,则t=0.5 s时,题图所示平衡位置在x=1 m 处和x=3 m处两质点的振动形式传到P点处,则由波的叠加可知,t=0.5 s时,P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 cm,A错误,B正确;与AB项分析同理,t=1.0 s时,题图所示平衡位置在x=0处和x=4 m处两质点的振动形式(均向y轴正方向运动)传到P点处,根据波的叠加可知,t=1.0 s 时,P向y轴正方向运动,C正确,D错误。]
10.解析:(1)由波形图知两列波的波长均为λ=8 m
由振动方程y=-0.05sin 4πt(m),得ω==4π
解得周期T=0.5 s
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v==16 m/s。
(2)由波形图知两列波的振幅A=5 cm=0.05 m
对于简谐横波Q,x=18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y18=A sin t=0.05sin 4πt(m)
则简谐横波Q波源的振动方程为yQ=A sin ,其中Δx=1 m
解得yQ=0.05sin (m)。
答案:(1)16 m/s (2)yQ=0.05sin (m)
11.解析:(1)对A波有vA==8 m/s,
B波的传播速率和A波的传播速率相等,所以vB=vA=8 m/s,
由T=得TB==1 s。
(2)要使平衡位置x=13 m的质点位移达到1.6 m,必须要求A波和B波的波峰同时传播过来。所以A波波峰传播到x=13 m位置的时刻为tA=+nTA(n=0,1,2…),
B波波峰传播到x=13 m位置的时刻为tB=+mTB(m=0,1,2…),
A波和B波的波峰同时传播到x=13 m位置的时刻需满足+nTA=+mTB,
代入数据整理得n=2m+1.5(m、n=0,1,2…),上面关系式在整数范围内不成立,所以x=13 m处的质点位移不能达到1.6 m。
答案:(1)8 m/s 1 s (2)不能 理由见解析
3/3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振动和波
1.(2024·广东佛山统考一模)主动降噪耳机能根据环境中的噪声(纵波)产生相应的降噪声波,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同时传入人耳,两波相互叠加,达到降噪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的波长相同
B.耳膜振动方向与环境噪声传播方向垂直
C.降噪声波和环境噪声发生干涉,耳膜振动加强
D.环境噪声频率越高,从耳机传播到耳膜的速度越快
2.(2024·广东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 m/s,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t=1 s时,x=1.5 m处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
A.0 B.0.1 m
C.-0.1 m D.0.2 m
3.(多选)(2024·济南市高考针对性训练)某同学利用轻弹簧模拟横波的产生,如图甲(俯视)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P端固定,手握O端沿垂直于弹簧方向在桌面内做周期为1 s的简谐运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弹簧上只有M、N间的各质点做简谐运动,M、N两点间距离为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点的起振方向与手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
B.N点的起振方向与手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同
C.波速为0.5 m/s
D.波速为1 m/s
4.(2024·河北卷)如图,一电动机带动轻杆在竖直框架平面内匀速转动,轻杆一端固定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另一端悬挂一紫外光笔,转动时紫外光始终竖直投射至水平铺开的感光纸上,沿垂直于框架的方向匀速拖动感光纸,感光纸上就画出了描述光点振动的x -t图像。已知轻杆在竖直面内长0.1 m,电动机转速为12 r/min。该振动的圆频率和光点在 12.5 s 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
A.0.2 rad/s,1.0 m B.0.2 rad/s,1.25 m
C.1.26 rad/s,1.0 m D.1.26 rad/s,1.25 m
5.(多选)(2024·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一列周期为T=4 s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P、Q、M为波上三个质点,已知该时刻质点P、Q坐标分别为(6 m,2 cm)、(10 m,-2 cm),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振动,则(  )
A.该时刻质点M向左运动
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质点P和质点M的振动方向总相反
D.该波的波速为6 m/s
6.(多选)(2024·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校联考一模)多个点波源在空间也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图甲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在均匀介质中的位置,波源S1、S2、S3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且边长为2 m。三个波源t=0时刻同时开始振动,振动方向垂直纸面,振动图像均如图乙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0.25 m/s,O处质点位于三角形中心,C处质点位于S2与S3连线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O处的质点的振幅为6 cm
B.其中一列波遇到尺寸为0.8 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t=4.5 s时,C处质点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是 2 cm
D.由于三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所以三列波的频率不同时也能够发生干涉现象
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0A.波速大小为80 m/s
B.图甲所示时刻质点P的纵坐标为5 cm
C.从该时刻起经过0.3 s,质点P振动的路程为60 cm
D.从该时刻至少再过0.15 s,质点P位于波峰
8.(多选)(2024·四川成都校考一模)如图所示,图甲是某列简谐横波在t=0.05 s时的波形图的一部分,图乙是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点的横坐标为7.5 m,Q点的横坐标为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00 m/s
C.在0.05 s到0.1 s时间内,质点Q随着波迁移了10 m
D.从该时刻开始到4.55 s末质点P通过的路程等于900 cm
9.(多选)(2024·山东卷)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均为2 m/s。t=0时刻二者在x=2 m 处相遇,波形图如图所示。关于平衡位置在x=2 m处的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5 s时,P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
B.t=0.5 s时,P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 cm
C.t=1.0 s时,P向y轴正方向运动
D.t=1.0 s时,P向y轴负方向运动
10.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P、Q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19 m处,两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其中简谐横波P的波源振动方程为y=-0.05sin 4πt(m),求:
(1)两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2)简谐横波Q波源的振动方程。
11.(202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一模)位于x=0处的A波源,产生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中实线所示;位于x=50 m处的B波源,产生一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中虚线所示。A的周期为 0.5 s,A、B的传播速率相等,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1)求B波的传播速率及振动周期;
(2)平衡位置x=13 m处的质点位移能否为1.6 m?如果能,求出经多长时间位移第一次到达1.6 m;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5/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