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13 热学(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限时集训13 热学(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5:16:22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1.D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故B错误;每隔一段时间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所以布朗运动图像反映每隔一段时间小炭粒的位置,而不是运动轨迹,故C错误;题图丁中A是浸润现象,B是不浸润现象,故D正确。]
2.A [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开始时有p0S=mg+pS,当汽缸稍微倾斜一点,设倾角为θ,平衡时有p0S=mg sin θ+p′S,可知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封闭气体的在变小,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因为系统绝热Q=0,所以有ΔU=W,同时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得T变大,V减小,故气体的密度增大,内能增大,A正确,B错误;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增大,C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非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增大,D错误。]
3.B [气体温度不变,则瓶内封闭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故内能保持不变,即ΔU=0,挤压瓶身时,水面上方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即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则Q<0,即气体对外放热。设“潜水艇”悬浮时,吸管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根据平衡条件得ρgV1=mg,解得V1=,对吸管内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p0V=p1V1,解得p1=,设水面上方的气体体积减小ΔV,对水面上方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p0V0=p1(V0-ΔV),解得ΔV=V0,故选B。]
4.解析:(1)活塞向上移动了0.5L,在此等压过程中有=
且V2=1.5V1
解得T=1.5T0。
(2)活塞缓慢移动,所以受力平衡,则p1S=p0S+mg
外界对气体做功W=-0.5p1SL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解得ΔU=Q-0.5(p0S+mg)L。
答案:(1)1.5T0 (2)Q-0.5(p0S+mg)L
5.解析:(1)以抽入空气后的“空气炮”内空气为研究对象,初始空气压强p1=1.05×105 Pa
空气体积V1=800 mL
橡皮膜恢复原状时空气体积V2=600 mL
空气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解得p2=1.4×105 Pa
即橡胶膜恢复原状瞬间“空气炮”内部空气压强为1.4×105 Pa。
(2)以抽入空气后的“空气炮”内空气为研究对象,初始空气压强p1=1.05×105 Pa,空气体积V1=800 mL
橡皮膜恢复原状时空气在管内的体积V2=600 mL
已冲出管口的空气压强视为与内部相同为p′2=1.2×105 Pa,设其体积为V3,空气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V3),解得V3=100 mL
同压强下空气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则冲出管口的空气质量与内部的空气质量之比为=,解得=。
答案:(1)1.4×105 Pa (2)
6.D [A→B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对外做功,W<0,根据ΔU=W+Q,可知Q>0,说明气体从外界吸热,故A错误;B→C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错误;C→D过程中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则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减小,根据CD的延长线过原点O,可知C→D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所以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容器壁的碰撞次数不断增加,故C错误;由题图中几何关系知,TA==,TD==,则D→A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了ΔT=TA-TD=,故D正确。]
7.C [结合题述可知,再次听到心脏搏动声音时臂带内气体的压强为p1=750 mmHg+120 mmHg,设再次听到心脏搏动声音时臂带内气体在大气压强下的体积为V1,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0=p0V1,解得V1=V0=V0,故=,m1=m0,C正确。]
8.解析:(1)气体从状态D到状态A的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pD=2.0×105 Pa。
(2)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D的过程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CV2=pDV1
代入数据解得V2=2.0 m3
又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发生等容变化,因此气体在B状态的体积也为V2=2.0 m3。
答案:(1)2.0×105 Pa (2)2.0 m3
9.解析:(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是不可逆过程,由于隔板A的左侧为真空,可知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气体不做功,又容器与活塞均绝热,即没有发生传热,所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不变,气体的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2)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发生等温变化,则有
p1V1=p2·2V1
解得状态2时气体的压强为
p2==1.02×105 Pa
解锁活塞B,同时施加水平恒力F,仍使其保持静止,以活塞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p2S=p0S+F
代入数据解得F=10 N。
(3)当电阻丝C加热时,活塞B能缓慢滑动(无摩擦),使气体达到温度T3=350 K的状态3,可知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则有=
解得状态3时气体的体积为V3=1 750 cm3
该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W=-p2ΔV=-p2(V3-2V1)=-25.5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Q+W
解得气体吸收的热量,即电阻丝放出的热量Q=89.3 J。
答案:(1)不可逆 不变 (2)10 N (3)89.3 J
10.解析:(1)对于A,则抽压第1次时有4p0V0=p1,解得p1=p0
当抽压第2次时,有2p1V0=p2,解得p2=p1
抽压第3次时,有2p2V0=p3,解得p3=p2
依次类推,可得pn=2p0(n=0,1,2,…)。
(2)将A、B视为整体,抽压第n次时,有2p0·2V0+2p0V0=2pnV0+pBV0
解得pB=6p0-4p0≥3p0(n=0,1,2,…)
解得n≥2,即至少抽压2次。
答案:(1)2p0(n=0,1,2,…) (2)见解析
4/4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热学
1.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B.图乙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说明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图丙是显微镜下三颗小炭粒的运动位置连线图,连线表示小炭粒的运动轨迹
D.图丁中A是浸润现象,B是不浸润现象
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竖直倒放,汽缸内用绝热活塞(活塞质量不可忽略)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现把汽缸稍微倾斜一点,达到平衡时与原来相比(  )
A.气体的密度增大
B.气体的内能减小
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减小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3.制作“吸管潜水艇”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将吸管对折后用回形针固定,然后管口竖直向下插入装有水的矿泉水瓶中,使吸管顶部露出水面,最后用盖子封紧矿泉水瓶(如图甲)。实验时,用力按压瓶身,“潜水艇”就会沉入水底,松开手后,“潜水艇”又浮出水面。设水面上方的封闭气体体积为V0,压强为p0,吸管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吸管潜水艇”的总质量为m,水的密度恒为ρ,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所有气体视为理想气体。缓慢挤压瓶身时,瓶内封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挤压瓶身使“潜水艇”恰好悬浮在水中时(如图乙),水面上方的气体体积减小了多少?(不考虑吸管厚度和回形针的体积,吸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远小于大气压,即管内外气压始终相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吸热,2V0 B.放热,V0
C.吸热,V0 D.放热,2V0
4.(2024·四川绵阳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汽缸中,活塞的质量为m,面积为S,与汽缸底部相距L,汽缸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气体的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同均为T0,大气压强为p0。现接通电热丝加热气体,一段时间后断开,活塞缓慢向上移动距离0.5L后停止,整个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忽略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理想气体最终的温度T;
(2)理想气体内能的增加量ΔU。
5.(2024·河北邯郸统考二模)“空气炮”是非常有趣的小玩具,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其使用方法是先用手拉动后面的橡胶膜,抽取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迅速放手,橡胶膜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压缩空气,从而产生内外压强差,空气从管口冲出形成冲力。已知“空气炮”在未使用前的容积为600 mL,拉动橡胶膜至释放前的容积变为800 mL,大气压强为1.05×105 Pa,整个过程中“空气炮”中的空气温度等于环境温度27 ℃不变。
(1)若橡胶膜恢复原状的过程可视为没有空气冲出,试求恢复原状瞬间“空气炮”内部空气压强。
(2)经检测,橡胶膜恢复原状瞬间,“空气炮”内部空气压强为1.2×105 Pa,试求此时已冲出管口的空气质量与仍在“空气炮”内部的空气质量之比。
6.(2024·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缓慢经过B、C、D再回到状态A,其热力学温度T和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BA和CD的延长线均过原点O,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热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断增大
C.C→D过程中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容器壁的碰撞次数不断减少
D.D→A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了
7.如图所示为某型血压仪的结构简图,加压气囊、臂带组成一个密闭部分,压强计能显示臂带内气体与外界大气的压强差。测血压时先调节压强计示数为0,之后通过加压气囊充气加压,臂带通过软组织作用于肱动脉,当所加压力高于心脏收缩压力时听诊器听不到心脏搏动的声音,之后通过加压气囊慢慢向外放气,臂带内的压强随之下降,血液冲开被阻断的血管时可以再次听到心脏搏动的声音,压强计显示的压力值就等于收缩压。若臂带容积为V0,各连接管的体积均不计,充气过程臂带内气体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强恒为750 mmHg。现测得某同学的收缩压为120 mmHg,则再次听到心脏搏动声音时臂带内气体质量约为充气前的(  )
A. B. C. D.
8.(2024·江西卷)可逆斯特林热机的工作循环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ABCDA完成循环过程,AB和CD均为等温过程,BC和DA均为等容过程,已知T1=1 200 K,T2=300 K,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pA=8.0×105 Pa,体积V1=1.0 m3,气体在状态C的压强pC=1.0×105 Pa。求:
(1)气体在状态D的压强pD;
(2)气体在状态B的体积V2。
9.(2024·浙江1月卷)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绝热容器被隔板A分成体积均为V1=750 cm3的左右两部分。面积为S=100 cm2的绝热活塞B被锁定,隔板A的左侧为真空,右侧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温度T1=300 K、压强p1=2.04×105 Pa的状态1。抽取隔板A,右侧中的气体就会扩散到左侧中,最终达到状态2。然后解锁活塞B,同时施加水平恒力F,仍使其保持静止,当电阻丝C加热时,活塞B能缓慢滑动(无摩擦),使气体达到温度T3=350 K的状态3,气体内能增加ΔU=63.8 J。已知大气压强p0=1.01×105 Pa,隔板厚度不计。
(1)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是___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过程,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求水平恒力F的大小;
(3)求电阻丝C放出的热量Q。
10.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台灌注惰性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容器A的容积为2V0,内装有压强为2p0的惰性气体,容器B的容积为V0,内装有压强为2p0的惰性气体,连接管道中间有一开口,可以与打气筒C相连,且该连接口左右两侧各有一开关M、N(M、N均只能单向通气,通气方向如图所示),若打气筒C容积为,且初始状态活塞在最下方,向上提到最上端后再向下压至底端,为一次抽压全过程,所有过程气体温度视为不变。试求:
(1)抽压n次后,A容器中的压强是多少;
(2)若要求B容器中的压强增大到3p0以上,至少要抽压几次。
6/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