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16 电学实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限时集训16 电学实验(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5:16:30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十六) 电学实验
1.(2024·江苏连云港统考一模)精密仪器中常用到金属膜电阻,它是通过金属电镀工艺将金属层溅射到绝缘陶瓷基底的表面形成的。如图甲所示,某金属膜电阻长度为L,金属膜厚度为h。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2节,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0~5 mA,内阻约为50 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开关S,导线若干。某同学用图乙所示电路测量该金属膜电阻的电阻率,请回答以下问题:
(1)闭合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镀膜后的陶瓷管直径D,示数如图丙所示,则D=________ mm。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测出多组电表示数的U、I值,并画出U-I图像如图丁所示,可得金属膜电阻的阻值R=________ Ω。
(4)用字母D、L、R、h表示金属膜电阻的电阻率ρ=________。
(5)金属膜电阻的电阻率测量值偏大,试写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1月九省联考贵州卷)掺氟氧化锡(FTO)玻璃在太阳能电池研发、生物实验、电化学实验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它由一层厚度均匀、具有导电性能的薄膜和不导电的玻璃基板构成。为了测量该薄膜厚度d,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1)选取如图(a)所示的一块长条形FTO玻璃,测出其长度为L,宽度为b。
(2)用电阻表接薄膜M、N两端,测得薄膜电阻Rx约为40 Ω。为了获得多组数据,进一步精确测量Rx的阻值,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A.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2 Ω);B.电压表V(量程0~1 V,已测得内阻RV=1 000 Ω);C.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D.电流表A2(量程0~100 mA,内阻约为3 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 Ω);F.定值电阻R1=20 Ω;G.定值电阻R2=2 000 Ω;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3)其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选填“A1”或“A2”),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选填“R1”或“R2”)。
(4)根据以上要求,将图(b)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
(5)已知该薄膜的电阻率为ρ,根据以上实验,测得其电阻值为Rx,则该薄膜的厚度d=________(用ρ、L、b和Rx表示)。
(6)实验后发现,所测薄膜的厚度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
①电压表内阻RV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②电压表内阻RV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
③选用的定值电阻标定值比实际值偏大
④选用的定值电阻标定值比实际值偏小
3.(2024·河北卷)某种花卉喜光,但阳光太强时易受损伤。某兴趣小组决定制作简易光强报警器,以便在光照过强时提醒花农。该实验用到的主要器材如下:学生电源、多用电表、数字电压表(0~20 V)、数字电流表(0~20 mA)、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 50 Ω,1.5 A)、白炽灯、可调电阻R1(0~50 kΩ)、发光二极管LED、光敏电阻RG、NPN型三极管VT、开关和若干导线等。
(1)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极性
使用多用电表的“×10 k”电阻挡测量二极管的电阻。如图1所示,当黑表笔与接线端M接触、红表笔与接线端N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位于表盘中a位置(见图2);对调红、黑表笔后指针位于表盘中b位置(见图2)。由此判断M端为二极管的_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
 
(2)研究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伏安特性
①采用图3中的器材进行实验,部分实物连接已完成。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从0开始。导线L1、L2和L3的另一端应分别连接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线柱(以上三空均选填接线柱标号“A”“B”“C”或“D”)。
②图4为不同光照强度下得到的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Ⅰ、Ⅱ和Ⅲ对应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由弱到强。由图像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其表面受到光照的增强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2024·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为测量一硅光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 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00 mA,内阻为2 Ω。在光照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实验:
(1)根据所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使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适当位置,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读数I和U;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记录多组电表读数。
(2)根据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可求得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V。
(3)当U=2.00 V,此时硅光电池的内阻为______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的内阻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常数。
(4)若将阻值为24 Ω的定值电阻接在该电池两端,则电阻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 W。
4/4专题限时集训(十六)
1.解析:(1)分压式接法滑片置于待测电路分压最小的位置,目的是保护待测电路。闭合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端,从而使闭合开关之后分压部分电路电压从零开始变化。
(2)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由题图丙可知固定刻度为 3.5 mm,可动刻度为20.0×0.01 mm,得镀膜后的陶瓷管直径D为D=3.5 mm+20.0×0.01 mm=3.700 mm。
(3)如图所示
U I图像的斜率为电阻大小,得R= Ω=645 Ω。
(4)根据电阻定律有R=ρ,而金属膜的横截面积为S=π-π=πh(D-h),联立解得金属膜电阻的电阻率为ρ=。
(5)如题图乙所示,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在电路中电流表会分压,使得电压表读数偏大,由欧姆定律R=,得测量的电阻值偏大,由ρ=,可知电阻率测量值偏大。
答案:(1)a (2)3.700 (3)645 (4)(5)见解析
2.解析:(3)由欧姆定律可得Imax== A=75 mA,故电流表选A2。由于电压表量程较小,需串联一个电阻,即该串联的电阻为R0=-RV=2 000 Ω,则定值电阻应选R2。
(4)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又因为RV已知,无系统误差,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电路图如图所示。
(5)由电阻定律有Rx=ρ=ρ,可得该薄膜的厚度为d=。
(6)实验后发现,所测薄膜的厚度偏大,则所测电阻Rx偏小,可能原因为电压表内阻RV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则串联的电阻偏大,电压表内阻偏大,则测量电压时读数偏小,电阻测量值偏小;或选用的定值电阻标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则电压的测量值偏小,故选①④。
答案:(3)A2 R2 (4)见解析图 (5) (6)①④
3.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时,通过多用电表的电流流向遵循“红进黑出”,使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时,当黑表笔与M端接触、红表笔与N端接触时,若有电流,则二极管中电流方向为M→N,而由题图2可知此时多用电表指针位于a位置,即此时二极管电阻无穷大,由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此时二极管所接电压为反向电压,则M端为二极管的负极。
(2)①由于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从0开始,则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L1、L2的另一端应接A接线柱,L3另一端应接C(或D)接线柱。
②I U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光敏电阻的阻值,由题图4可知,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即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其表面受到光照的增强而减小。
答案:(1)负极 (2)①A A C(或D) ②减小
4.解析:(2)由题图乙可知电流为零时所对应的电压为电池电动势2.60 V。
(3)电压为2.00 V时,由题图乙可知电流为210 m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I(r+RA),代入数据解得r≈0.86 Ω, 根据题图乙可知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
(4)在U I图像中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24 Ω的定值电阻的U I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该直线与该电源的 U I 曲线的交点坐标为 (100 mA,2.40 V),其横、纵坐标的乘积表示电阻的实际功率P=UI=2.40 V×0.1 A=0.24 W。
答案:(2)2.60 (3)0.86 不是 (4)0.24
3/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