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测试卷(提升版)
一、填空题
1.算一算。
7千米= 米 4000 米= 千米
7千米-5千米= 米 6000米+3千米= 千米
2800米-1800米= 千米 1200米+800米= 千米
4500米= 千米 米 3米+80厘米= 分米
【答案】7000;4;2000;9;1;2;4;500;38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7千米=7000米;
4000米=4千米;
7-5=2(千米),2千米=2000米;
6000米=6千米,6+3=9(千米);
2800-1800=1000(米),1000米=1千米;
1200+800=2000(米),2000米=2千米;
4500米=4千米500米;
3米=30分米,80厘米=8分米,30+8=38(分米)。
故答案为:7000;4;2000;9;1;2;4;500;38。
【分析】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单位换算后再计算。
2. 准备剪刀、双面胶、铅笔、卷笔刀。下面文具的自述错误的是 。
【答案】卷笔刀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150毫米=15厘米,符合剪刀的长度;
双面胶大约有1厘米厚;
17厘米=1分米7厘米,符合铅笔的长度;
卷笔刀大约有2厘米厚,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卷笔刀。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戏曲采用器乐作为伴奏,如图是两种戏曲常用器乐,二胡的高度是竹板的 倍,它比竹板高 分米。
【答案】5;4
【知识点】倍的应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厘米=1分米,
5×1=5(分米),二胡的高度是5分米,
5÷1=5,二胡的高度是竹板的5倍,
5-1=4(分米),它比竹板高4分米。
故答案为:5;4。
【分析】第一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第二空:二胡的高度-竹板的高度=二胡比竹板高的高度。
4.(2023三上·洞头期中)把这根绳子拉直,它的长度是 厘米。
【答案】6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5-1+(5-3)
=4+2
=6(厘米)。
故答案为:6。
【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然后把两段的长度相加。
5.下图甲木块的高度是 厘米 毫米,与乙木块相差 毫米。
【答案】2;2;6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乙木块的高度是2厘米8毫米=28毫米,甲木块的高度是22 毫米,相差:28-22=6(毫米)。
故答案为:2;2;6。
【分析】用甲木块上部对应的刻度减去甲下面墩子的高度即可求出甲的长度,根据乙上端对应的刻度确定乙的高度。用减法计算甲与乙相差的高度。
6.猴子的尾巴不仅可以保持平衡,还可以缠住树枝代替手的功能。一只猴子用尾巴完全缠住树枝,缠2圈多1分米,缠3圈缺10厘米,这只猴子的尾巴的长度是 分米。
【答案】5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厘米=1分米,1+1=2(分米),2×2+1=5(分米),所以这只猴子的尾巴的长度是5分米。
故答案为:5。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10厘米=1分米,两种情况差了1圈,差了1+1=2(分米),所以1圈的长度是2分米,故这只猴子的尾巴的长度=绕1圈的长度×2+缠2圈多的长度。
7.如图,3个锥形桶叠放在一起的高度为6分米,5个锥形桶叠放在一起的高度为8分米,则1个锥形桶的高度是 厘米。
【答案】40
【知识点】差倍问题;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8-6)÷2=1(分米),6-1-1=4(分米),4分米=40厘米,所以1个锥形桶的高度是40厘米。
故答案为:40。
【分析】1个重叠部分的高度=两种情况相差的高度÷两种情况锥形桶相差的个数,所以1个锥形桶的高度=3个锥形桶叠放在一起的高度-1个重叠部分的高度-1个重叠部分的高度,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分米=10厘米。
8.一只蜗牛先向前爬了4分米,又向后爬了50毫米,再向前爬了 30毫米,最后又向后爬了 25 厘米。现在这只蜗牛在起点 (填“前面”或“后面”),距离起点 厘米。
【答案】前面;13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厘米,50毫米=5厘米,30毫米=3厘米,40-5+3-25=13(厘米)。
所以这只蜗牛在起点前面,距离起点13厘米。
故答案为:前面;13。
【分析】把向前爬的2次长度相加,再把向后爬的2次长度相加。比较向前和向后爬的长度,向前爬的长度大于向后爬的长度,此时蜗牛就在起点的前面。用减法计算距离起点的长度即可。将向前爬的2次合起来:40+3=43(厘米),向后爬的2次合起来:5+25=30(厘米),43-30=13(厘米)。
9.(2024三上·瑞安)亮亮家的客厅长度是3米50厘米。他想根据这个长度购置一组沙发(如下图),这组沙发 (填“能”或“不能”)摆放下。
【答案】不能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8分米+8分米+24分米=40分米=400厘米
3米50厘米=350厘米
350厘米<400厘米,这组沙发不能摆放下。
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沙发不算两点扶手的长度=8分米+8分米+24分米=40分米=400厘米,然后与客厅的长度比较大小。
10. 为了迎接国庆节,同学们用彩带做成小花装饰班级。这条彩带够做 朵小花,需要裁剪 次。
【答案】9;8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锯木头段数问题
【解析】【解答】解:7分米2厘米=72厘米
72÷8=9(朵)
9-1=8(次)。
故答案为:9;8。
【分析】先单位换算7分米2厘米=72厘米,这条彩带够做小花的朵数=彩带的总长÷平均每朵小花用的长度,需要裁剪的次数=做的朵数-1。
二、判断题
11.(2023三上·沁阳期末)步行1千米需要1小时。(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12.(2022三上·麻城期末)下图中右边的钉子比左边的钉子长15毫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4厘米5毫米-3厘米=1厘米5毫米=15毫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右边钉子比左边钉子的长=右边钉子的长-左边钉子的长。
13.(2022三上·灵宝期中)在3千米、30千米、3000米中,最长的是3000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3000米=3千米,30千米>3千米,所以最长的是30千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千米=1000米,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14.(2022三上·陇县期中)我国的长江全长约6300厘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我国的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江的长度非常长,应该用“千米”做单位。
15.(2022三上·营山期末)一个本子,其中10页重叠起来的厚度约是1毫米,这个本子有100页,这个本子厚度大约是1厘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0÷10×1
=10×1
=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这个本子的厚度=100页是10页的倍数×平均每10页的厚度,然后单位换算。
三、单选题
16. 外卖员叔叔从出发点出发,骑行1千米,最多可以去( )个地方送外卖。
A.2 B.3 C.4
【答案】C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千米=1000米
60+60+140+350+290
=260+350+290
=610+290
=900(米)
900米<1000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外卖员叔叔从出发点出发,骑行60千米到达幸福小区,然后返回到出发点,再到大学城,然后到中心广场,最后到达阳光大厦,共行驶900米,小于1000米,则他最多可以去4个地方送外卖。
17.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腔,所以保暖性较好,常用来做棉被。将2块棉布缝在一起(如图)制作,缝好后的长度是1米,缝制处的长度是( )毫米。
A.35 B.25 C.20
【答案】C
【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51+51-100=2(厘米),2厘米=20毫米,所以缝制处的长度是20毫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1米=100厘米,那么缝制处的长度=2块棉布的长度和-缝制好的长度,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厘米=10毫米。
18.亚麻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质地坚韧适合制作绳索、编麻袋。王奶奶用亚麻搓了一条4分米的麻绳,将它连续对折三次后捆绑起来,对折后的麻绳每段长( )毫米。
A.5 B.50 C.500
【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厘米,40÷8=5(厘米),5厘米=50毫米,所以对折后的麻绳每段长50毫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4分米=40厘米,对折三次就是把麻绳分为了8段,所以对折后的麻绳长度=麻绳的长度÷8,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厘米=10毫米。
19.如图所示,一号与二号两个长方体相比,( )。(单位:厘米)
A.一号高 B.二号高 C.一样高
【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号长方体的高度是1厘米5毫米,二号长方体的高度是1厘米5毫米,它们一样高。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长度的测量,分别读出两个长方体的高度,再比较大小。
20. 爷爷要安装一批小圆凳(如图),每条凳子腿的高度是2 分米。将一根长6 米的木料锯成凳子腿,可以做( )个这样的小圆凳。
A.10 B.20 C.30
【答案】A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6米=60分米
60÷(2×3)
=60÷6
=10(个)。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做这样小圆凳的个数=木料的总长÷(平均每条凳子腿的长度×3)。
四、操作题
21.(2022三上·兴仁期中)画一条比6厘米少15毫米的线段。
【答案】解:6厘米=60毫米,60-15=45(毫米),如图: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把6厘米换算成60毫米,比60毫米少15毫米的线段长45毫米,由此画出一条长45毫米的线段即可。
22.(2024三上·南召期中)在离左边26毫米处画一面,在离右边32毫米处画一个。
【答案】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23.(浙江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A)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数字的大小连线。小朋友步行每小时大约行4千米,小汽车每小时大约行65千米,飞机每小时大约飞80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16千米。
五、解决问题
24. 黄瓜和西葫芦是属于果类的蔬菜。下图的蔬菜模型中,黄瓜模型和西葫芦模型哪个更高 高多少毫米
【答案】解:3厘米=30毫米
30-4=26(毫米)
23<26
26-23=3(毫米)
答:西葫芦模型更高,高3毫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黄瓜模型的高度为23 毫米,西葫芦模型的高度为30-4=26(毫米),比较大小后再相减。
25.四人自驾游,在一条高速公路上,静静在欣欣前面23 千米处,强强在康康后面16千米处,欣欣在强强前面11千米处。静静和康康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解:16-11=5(千米),23-5=18(千米)
如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四人之间的前后顺序和距离关系。
答:静静和康康相距18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如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四人之间的前后顺序和距离关系。
26.爸爸和菲菲开车去南京,在高速公路上,7时和8时,她分别看到路旁的路牌如图所示。照这样计算,10:30能到达南京吗?
【答案】解:1小时可行驶380-280=100(千米)
半小时行驶50千米
10时30分-8时=2小时30分钟
100+100+50=250(千米)<280千米
答:不能到达南京。
【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7时和8时之间刚好1小时,两个距离是380千米和280千米,说明1小时刚好行了100千米。计算出8时到10:30经过的时间,然后判断这段时间行的路程,再与剩下的280千米比较后判断能不能到达南京。
27.(2025三上·鄞州期末)小丽家、小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丽家距离学校3千米。画出小丽家可能的位置,并计算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距离。
【答案】解:或
1000米=1千米
3+1=4(千米)
3-1=2(千米)
答: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距离是4千米或2千米。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小丽家可能在学校的右侧,也可能在学校的左侧,①当小丽家在学校的右侧时,小明家和小丽家的距离=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小丽家到学校的路程;②当小丽家在学校的左侧时,小明家和小丽家的距离=小丽家到学校的路程-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
28.海南省乡村排球联赛的举办,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销售。若一周边产品为下面的一款钥匙扣,四个钥匙扣串在一起的长度为多少厘米
【答案】解:6×5=30(毫米)
30毫米=3厘米
穿在一起的长度为4×8-3=29(厘米)
答:四个钥匙扣串在一起的长度为29厘米。
【知识点】容斥原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每个钥匙扣长度为8厘米5毫米(8厘米+5毫米),四个重叠部分总长为3厘米(每个重叠5毫米)。因此,四个钥匙扣串在一起的净长度=四个钥匙扣的长度-中间四个重叠部分总长。
29.在布上倒一些温热的醋擦沾染尘垢的玻璃,这样擦玻璃更容易擦干净。同同用这样的方法擦玻璃,她伸直手臂时,可以擦到15 分米高的地方,如果站在一个高30 厘米的凳子上擦一扇高2 米的玻璃门,能全擦到吗?
【答案】解:30 厘米=3 分米
15+3=18(分米)
2 米=20 分米
18<20
答:不能全擦到。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先单位换算30 厘米=3 分米,她伸直手臂时可以擦到的高度+凳子的高度<2米,则不能全擦到。
30.(2025三上·罗湖期末)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解:142-57+142
=85+142
=227(个)
70-8×6
=70-48
=22(元)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0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第一题:足球比篮球少57个,用篮球的个数减去57求出足球的个数,然后把两种球的个数相加求出总数;
第二题:用70元减去6个8元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
1 / 1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测试卷(提升版)
一、填空题
1.算一算。
7千米= 米 4000 米= 千米
7千米-5千米= 米 6000米+3千米= 千米
2800米-1800米= 千米 1200米+800米= 千米
4500米= 千米 米 3米+80厘米= 分米
2. 准备剪刀、双面胶、铅笔、卷笔刀。下面文具的自述错误的是 。
3.戏曲采用器乐作为伴奏,如图是两种戏曲常用器乐,二胡的高度是竹板的 倍,它比竹板高 分米。
4.(2023三上·洞头期中)把这根绳子拉直,它的长度是 厘米。
5.下图甲木块的高度是 厘米 毫米,与乙木块相差 毫米。
6.猴子的尾巴不仅可以保持平衡,还可以缠住树枝代替手的功能。一只猴子用尾巴完全缠住树枝,缠2圈多1分米,缠3圈缺10厘米,这只猴子的尾巴的长度是 分米。
7.如图,3个锥形桶叠放在一起的高度为6分米,5个锥形桶叠放在一起的高度为8分米,则1个锥形桶的高度是 厘米。
8.一只蜗牛先向前爬了4分米,又向后爬了50毫米,再向前爬了 30毫米,最后又向后爬了 25 厘米。现在这只蜗牛在起点 (填“前面”或“后面”),距离起点 厘米。
9.(2024三上·瑞安)亮亮家的客厅长度是3米50厘米。他想根据这个长度购置一组沙发(如下图),这组沙发 (填“能”或“不能”)摆放下。
10. 为了迎接国庆节,同学们用彩带做成小花装饰班级。这条彩带够做 朵小花,需要裁剪 次。
二、判断题
11.(2023三上·沁阳期末)步行1千米需要1小时。( )
12.(2022三上·麻城期末)下图中右边的钉子比左边的钉子长15毫米。( )
13.(2022三上·灵宝期中)在3千米、30千米、3000米中,最长的是3000米。( )
14.(2022三上·陇县期中)我国的长江全长约6300厘米。(
)
15.(2022三上·营山期末)一个本子,其中10页重叠起来的厚度约是1毫米,这个本子有100页,这个本子厚度大约是1厘米。( )
三、单选题
16. 外卖员叔叔从出发点出发,骑行1千米,最多可以去( )个地方送外卖。
A.2 B.3 C.4
17.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腔,所以保暖性较好,常用来做棉被。将2块棉布缝在一起(如图)制作,缝好后的长度是1米,缝制处的长度是( )毫米。
A.35 B.25 C.20
18.亚麻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质地坚韧适合制作绳索、编麻袋。王奶奶用亚麻搓了一条4分米的麻绳,将它连续对折三次后捆绑起来,对折后的麻绳每段长( )毫米。
A.5 B.50 C.500
19.如图所示,一号与二号两个长方体相比,( )。(单位:厘米)
A.一号高 B.二号高 C.一样高
20. 爷爷要安装一批小圆凳(如图),每条凳子腿的高度是2 分米。将一根长6 米的木料锯成凳子腿,可以做( )个这样的小圆凳。
A.10 B.20 C.30
四、操作题
21.(2022三上·兴仁期中)画一条比6厘米少15毫米的线段。
22.(2024三上·南召期中)在离左边26毫米处画一面,在离右边32毫米处画一个。
23.(浙江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A)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五、解决问题
24. 黄瓜和西葫芦是属于果类的蔬菜。下图的蔬菜模型中,黄瓜模型和西葫芦模型哪个更高 高多少毫米
25.四人自驾游,在一条高速公路上,静静在欣欣前面23 千米处,强强在康康后面16千米处,欣欣在强强前面11千米处。静静和康康相距多少千米?
26.爸爸和菲菲开车去南京,在高速公路上,7时和8时,她分别看到路旁的路牌如图所示。照这样计算,10:30能到达南京吗?
27.(2025三上·鄞州期末)小丽家、小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丽家距离学校3千米。画出小丽家可能的位置,并计算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距离。
28.海南省乡村排球联赛的举办,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销售。若一周边产品为下面的一款钥匙扣,四个钥匙扣串在一起的长度为多少厘米
29.在布上倒一些温热的醋擦沾染尘垢的玻璃,这样擦玻璃更容易擦干净。同同用这样的方法擦玻璃,她伸直手臂时,可以擦到15 分米高的地方,如果站在一个高30 厘米的凳子上擦一扇高2 米的玻璃门,能全擦到吗?
30.(2025三上·罗湖期末)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7000;4;2000;9;1;2;4;500;38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7千米=7000米;
4000米=4千米;
7-5=2(千米),2千米=2000米;
6000米=6千米,6+3=9(千米);
2800-1800=1000(米),1000米=1千米;
1200+800=2000(米),2000米=2千米;
4500米=4千米500米;
3米=30分米,80厘米=8分米,30+8=38(分米)。
故答案为:7000;4;2000;9;1;2;4;500;38。
【分析】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单位换算后再计算。
2.【答案】卷笔刀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150毫米=15厘米,符合剪刀的长度;
双面胶大约有1厘米厚;
17厘米=1分米7厘米,符合铅笔的长度;
卷笔刀大约有2厘米厚,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卷笔刀。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答案】5;4
【知识点】倍的应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厘米=1分米,
5×1=5(分米),二胡的高度是5分米,
5÷1=5,二胡的高度是竹板的5倍,
5-1=4(分米),它比竹板高4分米。
故答案为:5;4。
【分析】第一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第二空:二胡的高度-竹板的高度=二胡比竹板高的高度。
4.【答案】6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5-1+(5-3)
=4+2
=6(厘米)。
故答案为:6。
【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然后把两段的长度相加。
5.【答案】2;2;6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乙木块的高度是2厘米8毫米=28毫米,甲木块的高度是22 毫米,相差:28-22=6(毫米)。
故答案为:2;2;6。
【分析】用甲木块上部对应的刻度减去甲下面墩子的高度即可求出甲的长度,根据乙上端对应的刻度确定乙的高度。用减法计算甲与乙相差的高度。
6.【答案】5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厘米=1分米,1+1=2(分米),2×2+1=5(分米),所以这只猴子的尾巴的长度是5分米。
故答案为:5。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10厘米=1分米,两种情况差了1圈,差了1+1=2(分米),所以1圈的长度是2分米,故这只猴子的尾巴的长度=绕1圈的长度×2+缠2圈多的长度。
7.【答案】40
【知识点】差倍问题;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8-6)÷2=1(分米),6-1-1=4(分米),4分米=40厘米,所以1个锥形桶的高度是40厘米。
故答案为:40。
【分析】1个重叠部分的高度=两种情况相差的高度÷两种情况锥形桶相差的个数,所以1个锥形桶的高度=3个锥形桶叠放在一起的高度-1个重叠部分的高度-1个重叠部分的高度,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分米=10厘米。
8.【答案】前面;13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厘米,50毫米=5厘米,30毫米=3厘米,40-5+3-25=13(厘米)。
所以这只蜗牛在起点前面,距离起点13厘米。
故答案为:前面;13。
【分析】把向前爬的2次长度相加,再把向后爬的2次长度相加。比较向前和向后爬的长度,向前爬的长度大于向后爬的长度,此时蜗牛就在起点的前面。用减法计算距离起点的长度即可。将向前爬的2次合起来:40+3=43(厘米),向后爬的2次合起来:5+25=30(厘米),43-30=13(厘米)。
9.【答案】不能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8分米+8分米+24分米=40分米=400厘米
3米50厘米=350厘米
350厘米<400厘米,这组沙发不能摆放下。
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沙发不算两点扶手的长度=8分米+8分米+24分米=40分米=400厘米,然后与客厅的长度比较大小。
10.【答案】9;8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锯木头段数问题
【解析】【解答】解:7分米2厘米=72厘米
72÷8=9(朵)
9-1=8(次)。
故答案为:9;8。
【分析】先单位换算7分米2厘米=72厘米,这条彩带够做小花的朵数=彩带的总长÷平均每朵小花用的长度,需要裁剪的次数=做的朵数-1。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4厘米5毫米-3厘米=1厘米5毫米=15毫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右边钉子比左边钉子的长=右边钉子的长-左边钉子的长。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3000米=3千米,30千米>3千米,所以最长的是30千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千米=1000米,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我国的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江的长度非常长,应该用“千米”做单位。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00÷10×1
=10×1
=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这个本子的厚度=100页是10页的倍数×平均每10页的厚度,然后单位换算。
16.【答案】C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千米=1000米
60+60+140+350+290
=260+350+290
=610+290
=900(米)
900米<1000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外卖员叔叔从出发点出发,骑行60千米到达幸福小区,然后返回到出发点,再到大学城,然后到中心广场,最后到达阳光大厦,共行驶900米,小于1000米,则他最多可以去4个地方送外卖。
17.【答案】C
【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51+51-100=2(厘米),2厘米=20毫米,所以缝制处的长度是20毫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1米=100厘米,那么缝制处的长度=2块棉布的长度和-缝制好的长度,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厘米=10毫米。
18.【答案】B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厘米,40÷8=5(厘米),5厘米=50毫米,所以对折后的麻绳每段长50毫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4分米=40厘米,对折三次就是把麻绳分为了8段,所以对折后的麻绳长度=麻绳的长度÷8,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厘米=10毫米。
19.【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号长方体的高度是1厘米5毫米,二号长方体的高度是1厘米5毫米,它们一样高。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长度的测量,分别读出两个长方体的高度,再比较大小。
20.【答案】A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6米=60分米
60÷(2×3)
=60÷6
=10(个)。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做这样小圆凳的个数=木料的总长÷(平均每条凳子腿的长度×3)。
21.【答案】解:6厘米=60毫米,60-15=45(毫米),如图: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把6厘米换算成60毫米,比60毫米少15毫米的线段长45毫米,由此画出一条长45毫米的线段即可。
22.【答案】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23.【答案】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数字的大小连线。小朋友步行每小时大约行4千米,小汽车每小时大约行65千米,飞机每小时大约飞80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16千米。
24.【答案】解:3厘米=30毫米
30-4=26(毫米)
23<26
26-23=3(毫米)
答:西葫芦模型更高,高3毫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黄瓜模型的高度为23 毫米,西葫芦模型的高度为30-4=26(毫米),比较大小后再相减。
25.【答案】解:16-11=5(千米),23-5=18(千米)
如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四人之间的前后顺序和距离关系。
答:静静和康康相距18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如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四人之间的前后顺序和距离关系。
26.【答案】解:1小时可行驶380-280=100(千米)
半小时行驶50千米
10时30分-8时=2小时30分钟
100+100+50=250(千米)<280千米
答:不能到达南京。
【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7时和8时之间刚好1小时,两个距离是380千米和280千米,说明1小时刚好行了100千米。计算出8时到10:30经过的时间,然后判断这段时间行的路程,再与剩下的280千米比较后判断能不能到达南京。
27.【答案】解:或
1000米=1千米
3+1=4(千米)
3-1=2(千米)
答: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距离是4千米或2千米。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小丽家可能在学校的右侧,也可能在学校的左侧,①当小丽家在学校的右侧时,小明家和小丽家的距离=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小丽家到学校的路程;②当小丽家在学校的左侧时,小明家和小丽家的距离=小丽家到学校的路程-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
28.【答案】解:6×5=30(毫米)
30毫米=3厘米
穿在一起的长度为4×8-3=29(厘米)
答:四个钥匙扣串在一起的长度为29厘米。
【知识点】容斥原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每个钥匙扣长度为8厘米5毫米(8厘米+5毫米),四个重叠部分总长为3厘米(每个重叠5毫米)。因此,四个钥匙扣串在一起的净长度=四个钥匙扣的长度-中间四个重叠部分总长。
29.【答案】解:30 厘米=3 分米
15+3=18(分米)
2 米=20 分米
18<20
答:不能全擦到。
【知识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先单位换算30 厘米=3 分米,她伸直手臂时可以擦到的高度+凳子的高度<2米,则不能全擦到。
30.【答案】解:142-57+142
=85+142
=227(个)
70-8×6
=70-48
=22(元)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0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第一题:足球比篮球少57个,用篮球的个数减去57求出足球的个数,然后把两种球的个数相加求出总数;
第二题:用70元减去6个8元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