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国(yān) 曹刿(guì) 间进(jiàn) 崩殂(zú)
B.期年(jī) 玉帛(bó) 谤讥(bàng) 兜鍪(máo)
C.车辙(zhé) 臧否(fǒu) 行阵(háng) 狗窦(dòu)
D.昳丽(yì) 桓帝(huán) 舂谷(chōng) 咨诹(zō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裨补 旗靡 寥落 记日而待
B.纳谏 翰海 坟冢 牺牲玉帛
C.窥镜 疲弊 倾覆 风驰电掣
D.夙夜 阙漏 暮寝 罔自菲薄
3.下列选项中,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于”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皆以美于徐公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学记》《易经》和《春秋》。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较为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C.《出师表》中的“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5.根据提示填空。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 , ”的好局面。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6.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④《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3)“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赵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⑦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长安:今陕西西安。③洛下:洛阳,西晋时都城所在地。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⑤东渡:西晋灭亡,司马睿东渡长江,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意谓,认为。⑦居然:显然。⑧邪(yé):同“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神弗福也( )
(2)彼竭我盈( )
(3)明帝问何以致泣( )
(4)元帝异之(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9.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虽是“肉食者鄙”的形象,但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10.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2)时时而间进( )
(3)自子之居即墨也( )
(4)封之万家( )
1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1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则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 请概括作答。
三、写作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书写生命的美丽。邹忌讽谏可贵,齐王纳谏也可贵;愚公以“叩石垦壤”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曹刿用“请见”的行动守护了国家安全。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 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 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行动,就在举手投足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答案:
1.D A项,“殂”应读“cú”;B项,“鍪”应读“móu”;C项,“否”应读“pǐ”。
2.C A项,“记”应为“计”;B项,“翰”应为“瀚”;D项,“罔”应为“妄”。
3.C 例句和A、B、D三项中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的“于”是“比”的意思。
4.A A项,《学记》不属于“五经”,应为《礼记》。
5.(1)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3)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4)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6.(1)② 辛弃疾的词抒发了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懑之情。词作气魄阔大,情调慷慨激昂。《十面埋伏》的曲风与此吻合。
(2)解析 例句的结构为对人物的尊称+人物的姓名+人物的主要事迹的概括。按照例句结构仿写即可。
答案示例 ①“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②“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的命运呐喊。
③“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解析 答题时,要感谢上一个演讲者,对其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之后自然地将“中国梦”与下一个演讲中的“奋斗的青春”联系起来,最后介绍第二个演讲者及演讲题目。
答案示例 感谢肖非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赵奕同学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7.(1)赐福,保佑 (2)充满,文中指士气正旺盛 (3)为什么 (4)对……感到惊奇
8.解析 翻译省略句的时候注意把省略部分补充上。
参考答案 (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原委)告诉了他。
9.解析 结合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回答。
参考答案 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0.语言 机智、聪颖
11.(1)偏爱 (2)间或、偶然 (3)主管,主政 (4)封赏,赏赐
12.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13.(1)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这是你用丰厚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
14.(1)生活琐事 自己受蒙蔽
(2)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
15.写作提示 题目中“行者”的含义是行动的人,《做一个“行者”》就是要写你的行动。根据你对生活的思考,选择你要做哪方面的“行者”,可以是为理想拼搏的“行者”,可以是爱护环境的“行者”,可以是孝心的“行者”,可以是爱心的“行者”……要联系你的生活,写出具体的行动、感受或思考、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