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内容:第19--20页例7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判断正、反比例。4.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通过复习,为下面学习做铺垫孕伏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初步学习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这节课通过比较弄清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己看书学习比例这部分知识。小组合作交流。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出示例7:完成下表,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速度×时间=路程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速度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时间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相同点:不同点: 通过自学、讨论、总结规律。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谈谈自己的收获。2.同步练习册 1.在小结的过程中,不断地巩固。2.自我鉴定
研究性作业 根据生活实际,说出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认识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数学问题具有探索性、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