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
单元写作任务
议论要有针对性
任务一:论点要有针对性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2016年,一则几经反转的新闻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一位79岁的老人跌坐在一辆玩具汽车前,被网民、媒体定义为“碰瓷新高度”,招来骂声一片。然而,真相却与传言截然相反,老人的确被玩具车撞倒受伤,也被孩子家长及时送到医院,但没有敲诈勒索,而且婉拒了对方的赔偿。真相曝光后,网友和媒体纷纷致歉,一位记者坦言,他乍一看到网传视频时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在碰瓷,完全忘掉了新闻人应该先问真假再断是非,现在很是惭愧。
请你针对老人、网友和记者的表现评论上述事件,通过拟写题目表明自己的态度。
(1)对老人:
(2)对网友:
(3)对记者:
2.在生活较为丰裕的今天,有的家长故意装穷,对孩子进行苦难式教育,想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有人认为,一味为孩子制造苦难,只会让孩子陷入自卑、自我怀疑的囹圄;也有人认为,这种教育确实能锻炼孩子;还有人认为,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没苦硬吃未必是最佳途径。请你以孩子的身份,说说自己的看法。
任务二:论据要有针对性
3.下列材料用以论述“勤能补拙”的观点,请对其是否具有针对性进行简要分析。
①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②王羲之小时候非常喜欢书法,他每天都在一个池子旁边练习写字。他写完后,就会到池子里清洗笔砚。长年累月下来,池水都被染成了黑色,因此这个池子被称为“墨池”。
4.下面是论证“勤能补拙”的一个标准段落,请根据提示补写相关内容,使论证具有针对性。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是战胜先天劣势、铸就成功的关键。(中心句)
(阐释句)
江梦南,这位在无声世界中勇敢逐梦的女孩,就是勤能补拙的典型。她自幼失聪,交流对她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她依靠观察镜子中的口型,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发音,一个简单的音节,可能需要重复成百上千次才能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靠着勤奋和专注,不断提升自己。(事例句) (分析句)江梦南的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缺陷多么严重,只要保持勤奋的态度,就有机会战胜困难,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结论句)
任务三:综合训练
5.学校即将举办“校园手机管理”听证会,邀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参加。
请你选择一种身份(学生、家长、教师),针对“校园手机管理”这一问题,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0字。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写作任务
1.答案 (示例)(1)多一份理解与宽容,社会清风自来
(2)伸张正义需冷静理智
(3)反省是不断前进的起点
2.答案 (示例)苦难式教育的初衷,往往是家长期望孩子能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意志,成长为坚韧不拔、独当一面的人才。不可否认,苦难式教育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确实能磨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在磨炼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逐渐培养出坚守梦想的毅力,明白成功来之不易。但获取这种坚韧品质的过程过于痛苦,代价过于沉重。
过度的苦难与压力,容易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在面对远远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挑战时,我们会不断质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看着同龄人轻松生活,自己却在困境中挣扎,会产生“是不是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的想法。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自卑会如影随形,严重影响我们的社交与表达,使我们在众人面前畏畏缩缩,害怕犯错而招致批评。
3.答案 材料①②缺乏针对性。材料①和材料②中的韦钰和王羲之确实“勤”,但两则材料都未表现出主人公的“拙”,与“补拙”没有关联,所以缺乏针对性。
4.答案 (示例)阐释句: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时,不懈的努力能够帮助其克服困难,逐步缩小与他人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勤奋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
分析句:江梦南的成功并非偶然,正是因为她勤奋执着,才能在困境中不断突破自我。她用勤奋弥补了听力上的缺陷,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从学习说话到考入顶尖学府的跨越,书写了逆袭人生。
5.答案 (示例1)学生身份
作为一名学生,我认为校园手机管理应采取适度开放的政策。(表明看问题的角度,态度鲜明)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快速查阅资料、线上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从学生自身使用手机的实际体验出发,有针对性地指出手机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学习软件迅速获取答案和解析。然而,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沉迷游戏、分散学习注意力。所以,学校可以在教学时间内统一保管手机,课余时间有条件地开放使用。这样既能满足我们的学习需求,又能避免手机对学习造成干扰。(议论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体验展开,针对性强)
(示例2)家长身份
我是一名家长,我强烈支持学校对手机进行严格管理。(表明看问题的角度,态度鲜明)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自控能力较弱,手机里的各种娱乐信息很容易让他们沉迷其中,荒废学业。我家孩子之前就因为玩手机游戏,成绩大幅下滑。(通过讲述自家孩子的真实事例,有针对性地强调了手机对孩子学习的负面影响)而且,校园是学习的地方,过多地使用手机会破坏学习氛围。严格管理手机,可以让孩子更加专注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让我们了解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孩子成长。(议论紧紧围绕家长关心的孩子学习问题展开,针对性强)
(示例3)教师身份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合理管理校园手机至关重要。(表明看问题的角度,观点鲜明)一方面,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课堂上时不时响起的手机提示音会打断教学思路,分散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手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比如提交线上作业、分享学习资料等。(从正反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手机对教学的影响,全面且客观)所以,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的手机使用规则,如在课堂上严禁使用手机,课后在教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这样既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能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促进教学。(议论紧紧围绕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教学问题展开,针对性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