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
单元写作任务
学写文学短评
1.生命的诗意,是对生命的隐喻和歌颂,强调在悲苦中的坚守与自足……请从单元群文阅读的三篇选文中任选一篇,以“生命的诗意”为主题,按照下面图表的提示,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文学短评的标准段落。
注:文学短评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评论角度小。文学短评作为一种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叙议结合,以议为主。文学短评的标准段落一般由“观点句+阐释句+分析句+赏析句+总结句”构成。
观点句:选取文章中的某一个小角度明确观点
阐释句:对观点句进行分析阐释
分析句:对文章内容的复述、介绍或者引用
赏析句:围绕观点句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总结句:总结观点
2.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把抽象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等。
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任务拆解一:按照下面表格中的提示,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从参考选题中任选其一),整理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的写作提纲。
参考选题:
①从《短歌行》中看曹操的人才意识
②忧思·思贤·求贤——我看《短歌行》
③以质朴的语言书写田园——《归园田居》(其一)的语言特点
④奇幻梦境——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想象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
⑥一联中含有八意——谈《登高》情感的丰富性
⑦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我看《登高》
⑧化抽象为具体——《琵琶行并序》音乐描写的技巧
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
言简而义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用典艺术
月亮——从第三单元诗词中看一个重要意象
整体构思
构思路径 写作提纲
阅读选文:明确评论的文学作品 ①
焦点要“小”:选取的评论焦点要“小”,如手法、意象、意境、章法结构、妙字佳句、语言风格等 ②
结构宜“明”:整体结构应采用“总分总”“分总”等清晰的评论逻辑 ③
任务拆解二:仿照第1题中图表的提示,详写其中的一个分论点,不超过300字,并体现在作文的段落中。
任务拆解三:在完成前面任务的基础上,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写作任务
1.答案 (示例)
选文一题目将戈壁滩称为“荒野”,但这“荒野”并没有使人产生荒芜之感。究其原因,是文章充满了“人性美”。(观点句)本文通过描述一次骑摩托车穿越戈壁滩的经历,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的美好追求与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荒野充满了人情味。(阐释句)如第③段中对头盔的描述,尽管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但作者并没有抱怨,而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讲述。(分析句)第⑤段描绘了戈壁滩的自然风光,虽然环境艰苦,但作者依然能够从中发现美,如“大地上雪白的盐碱滩左一个右一个,连绵不断地分布着,草色就团团簇簇围拥着它们,白白绿绿,斑斓而开阔”,(分析句)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赏析句)当摩托车出现故障时,作者与叔叔遇到了另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并得到了帮助,(分析句)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体现了人性的美好。(赏析句)综上所述,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积极的语言,描述了一次充满挑战的旅程,传达出人们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艰难时持有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总结句)
2.答案 任务拆解一:(示例)
①《琵琶行并序》 ②化抽象为具体——《琵琶行并序》音乐描写的技巧 ③总分总结构:《琵琶行并序》音乐描写的技巧(总)—比喻的修辞手法(分论点1)、以声传情(分论点2)、将过去与现实相关联(分论点3)—《琵琶行并序》音乐描写的影响等(总)
[例文]
写作提纲
《琵琶行并序》中音乐描写呈现的化抽象为具体的表达效果历来为人称道。(总写,明确短评角度)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巧妙设喻,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二、以声传情,声情交融;三、将人物往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从修辞手法、音乐与情感、人物遭遇与音乐表现力等角度划分分论点,便于分层展开)总的来说,作者运用灵活而恰当的音乐描写,将原本不易被捕捉和再现的音乐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写,收束全文)
任务拆解二:(示例)
在诗中的音乐描写中,诗人多方设喻,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观点句)用许多形象、贴切的比喻来描写美妙的乐声,给读者留下了十分具体和深刻的印象。(阐释句)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沉重舒长的声音,以小女儿的窃窃“私语”比喻细弦轻细急促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重浊、清脆变化,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分别比喻乐声的婉转流利与幽咽凝结,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声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分析句)在妙语连珠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赏析句)
任务拆解三:
[例文]
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
①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很难用文字直接描写,因为它那飘忽即逝的音响、旋律,很难被捕捉和表现。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难以言传。诗人白居易以其深厚的音乐修养和驾驭语言的功底,成功地写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
②比喻手法、以声传情,以及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处发展,是诗中音乐描写的亮点。
③在诗中的音乐描写中,诗人多方设喻,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用许多形象、贴切的比喻来描写美妙的乐声,给读者留下了十分具体和深刻的印象。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沉重舒长的声音,以小女儿的窃窃“私语”比喻细弦轻细急促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重浊、清脆变化,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分别比喻乐声的婉转流利与幽咽凝结,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声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在妙语连珠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音乐描写,做到了以声传情,声情交融。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来写,大大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其内在情韵的感受。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感情,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便渐趋明朗。在千变万化的曲调旋律中,诗人仍然意在表现人物的感情。整个演奏过程,或低回幽咽,如泣如诉;或圆润流美,莺歌婉转;或高亢明快,铁骑交锋。无不生动地传达出演奏者内心的起伏不定,交织着她对人生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
⑤不仅如此,音乐又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处发展。琵琶女身世飘零的命运,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远地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命运的相似,使两个萍水相逢的艺术家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中,一个重弹,一个重听。诗末六句更是写出了悲凄的乐曲,声声扣人心弦,满座皆泣,尤以诗人最是心潮澎湃,以至泪湿青衫,难以自已。声声乐曲,滴滴泪水,将两位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一腔激愤尽情宣泄,长诗就在这浓重的感伤气氛中被推至高潮。
⑥总的来说,《琵琶行并序》的音乐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典范的存在。它的创作手法,它将诗人的情感与琵琶女的身世巧妙结合的方式,它对音乐的透彻理解,都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文学创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技法指导
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
首先,研读作品。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只有仔细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较深刻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阅读作品时可联系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找准角度。所切入的角度要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流于空泛。
再次,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
最后,结构要清晰明快。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有必要的话可以加上总结性的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的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