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哦,香雪(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哦,香雪(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09: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
*哦,香雪
基础过关练
一、教材衔接
1.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她们奔放、热烈地叫着香雪的名字;她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笑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下列各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她简直像一棵没根的小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
B.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
C.“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
D.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
3.品味下面句子的含意。(6分)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2)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4.文中多次出现了“这样的”,“大山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两处“这样的”意义是否一样 请说明理由。(3分)
                             
                             
                             
二、语用综合
(2025湖南师大附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8分)
  日子定在晚秋,我重返九年前曾经住过的那个小村苟各庄,当年它是河北涞水县最穷的村子之一。《哦,香雪》的拍摄点就在这村子附近。我记得那年也是晚秋,我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路基下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缕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土地的贫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自己的一份日子,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他们四周那奇妙峻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于是就有了北京人必需乘二百华里的火车,用一斤挂面到这里换一只鸡的怪事。
如今的苟各庄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在字形、标点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四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4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出现了两个“流油”,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4分)
                             
                             
(2025福建漳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
  ①当夜幕降临,天空繁星闪烁,鸟声悄然消失,青蛙也不再歌唱,民宿的红灯笼却在闪亮,村前的小溪流却在轻声歌吟。此时,在田溪村民宿里居住的游客,或泡上一杯花茶,或端起一碗米酒,或在品味瓜果香甜,或在回味磐石大峡谷留在心里的雄伟、粗犷之美。然后,他们会枕着“山味儿”“土味儿”“村味儿”沉沉睡去,在甜梦中享受大山深处的安宁和静谧。
②当天边浮起层层红霞,一抹余晖镀亮了民宿,我们走进一栋已有50年历史的干打垒泥土老屋。这是田溪村出了名的农家菜馆。摆在桌上的有清炖土鸡、笋干炒腊肉、蒸芋头等家常菜肴,这都是在城里难以尝到的美味。让我们感到新鲜的,是那碗清蒸扁豆。碗里的扁豆如铜钱般大小,呈青黄色,有浅浅的花纹,吃在口里柔软而清甜,口感、味道极佳。农家菜馆的主人介绍,这种扁豆只在浏阳一带生长,特别受外地游客的喜爱。
③田溪村的民宿有70多家,到了暑假与国庆假期期间,一次能住进1700多人。2018年以来,田溪村已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带动村民创收一亿多元。春节前,田溪村开设民宿的村民打扫卫生,准备着米酒、鞭炮、春联、灯笼等,以迎接从四面八方来田溪村过节的游客。看着村民脸上浮起的甜美笑容,望着山寨里红火的景象,听着这些喜人的情况介绍,我胸中涌动着幸福的浪潮。
(摘编自《走进磐石大峡谷》,《人民日报》
2023年12月20日)
3.文中在写游览体验时,有时用“游客”,有时又用“我们”,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3分)
                             
                             
4.第③段多处运用数字,有什么作用 (3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三年模拟练
(2025四川南充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节选)
铁 凝
我妹妹安然是个地道的女孩儿。尽管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看起来这全是男孩子的秉性,可是,有谁规定过女孩子不许对这些发生兴趣呢
她还喜欢什么 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喜欢黄梅戏,喜欢冷饮,能一口气吃七支雪糕。喜欢游泳,喜欢读短篇小说,喜欢集邮,喜欢练习针灸,喜欢织毛袜子,喜欢体育课上的“跳山羊”,喜欢山口百惠。她打开录音机,随着山口百惠朴实、动情的歌声,抄下中文的谐音:
“希啦呀瓦哩卢达塞,撒哩希多奎哇,希啦呀瓦哩卢达塞,喏恩嗒噢……”
这首《温柔的歌唱》叫她学得惟妙惟肖。
也许因为她具有异常惊人的模仿力,她学外文像是得天独厚。她没有当什么大“家”的奢望,只想做个好翻译;她对其他功课也挺认真,各科成绩都算突出。
“明天进入复习,一星期后就要期末考试了。”安然眼睛看着别处,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当学生总要考试。你可不像个害怕考试的人。好了,你看都到家了,我希望你唱着歌上楼。”
“唱哪个 ”安然脸上出现了片刻的阴转晴。
“就是那个‘希啦呀瓦哩卢达塞’。”
我听着《温柔的歌唱》,心直往下沉。我完全明白安然害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试后的三好学生评选。我故意安慰她勇敢地迎接考试,其实我怎么能忘记,安然从初一到高一,从来就没当选过三好学生。
她害怕评选,刚才在街上那一阵阵欢乐,是忧郁的欢乐吗
……
韦婉是安然的班主任,小学毕业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
  “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你在等人吧 ”夜晚,走在林荫道上,我和她站了个对面。
“啊。”她显得热情地答应了一声,“你也等人 ”
“不,我一个人出来走走。”我说。接着就是有问有答地把小学时的同学都扼要地谈论了一遍,然后把话题转到安然身上。
“安然在班里表现怎么样 ”我问。
“怎么说呢 其实我是准备专门去家里和你谈谈的。”韦婉语气郑重,“她很聪明,也很用功。就是……”
“用形容成人的话来说,就是群众关系不怎么好。”
“怎么说呢 ”这似乎是她新添的口头语,“安静,你作为安然的姐姐,作为我的老同学,应该协助安然把路子走正。”
“也许我用词严重了一些,但消防知识里有句话叫‘防患于未燃’。”
“到底怎么啦 ”我有些沉不住气了。
“怎么说呢 安然除了唱歌讽刺同学,最近还有……怎么说呢 比如,”韦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比如过去她挺朴素,现在也打扮起来了。上星期她好像穿了一件大红衬衫,对了,没有扣子,背后带一条拉链。”
“那是……新买的。”我差点说出那是我给她买的。
“对,问题就在这儿。”韦婉正要说下去,但她要等的人来了,一刹那,韦婉像忘记了我的存在,丢下我就走了。
难道她真认为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刺眼吗 它真能和“问题”这样的字眼连在一起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安然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渴望。生活在向她微笑,青春正朝她奔涌过来,我的安然,难道她的代名词只能是“永远的夹克衫”吗
我去南方出差,给她买回了一件红衬衫,一件没有纽扣、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的红衬衫。“我真漂亮!”她穿上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爸爸、妈妈和我宣布。
我一向敬佩她的坦率,也许正是这些毫无顾忌的坦率,使我仍然觉得她像个小男孩儿。可谁能想到,安然的班主任韦婉竟一本正经地提醒我要“防患于未燃”呢。燃烧的“燃”!
也许,韦婉真的从这件火红的衬衫里看到了火,想到了消防队。但当我再次想到这件衬衫时,为什么也像真的看到了火这个怪物 看来火又要把安然今年的“三好生”希望给烧掉了吧,我的心突然一沉。
安然有一天举回一张成绩单,我的心才算稍平静。成绩单是这样的:数学97,语文99,外语100,物理95,化学87,政治99,历史97,体育86,总分760。
现在,她穿着红衬衫歪在沙发上,正一面啃桃子,一面翻着一本外国画册。
“哎,我希望你这阵儿老实点。”我说。
“我又怎么啦 ”安然用两个指头捏着桃核儿问。
我斟酌片刻,终于更明确地提示了她一下:“你最好先别穿这件衣服。”
我的眼睛看着别处,故意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哈!”她发出了一个怪声,怪声里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是几句短话就能说清的。
“别冲我这样,我是真话。”我说。
“这衣服怎么啦 不是你买的吗 不是你夸了半天漂亮吗 真的,我还舍不得穿呢。可就冲你一说,我非连着穿三天不可,考完了,庆贺一下。”
“学校有意见。”
“说是奇装异服吗 不就是红泡泡纱吗 不就是前边没扣子、后边一条拉链吗 噢,非得穿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才算不奇异 哈!”她又来了那么一声。她把如今多见的那种又长又尖的领子叫“狗舌头”。
“你们哪天评选 ”
“哪天评选,我就哪天穿!”
“别穿,太红!”我声音很低,但很果断。
“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她竟然哼哼着唱起来。
我感到她正斜着眼角在看我。我没抬头。
临睡时,我把她脱下来的红衬衫洗干净挂好,然后走到她床边说:“明天别忘了穿。”
“唔。”安然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
……
三好学生评选,安然落选了。
(有删改)
  [注]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铁凝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1983年第2期。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曾获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款式别样、颜色鲜艳,在“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普遍的那个年代显得刺眼和不朴素。
B.班主任韦婉对于安然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看法,折射了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环境里的一些价值观念、行为标准。
C.姐姐为了能让妹妹顺利评上“三好学生”,提醒妹妹“这阵儿老实点”和最好不要再穿那件红衬衫,体现了姐姐妥协求全的性格。
D.本文是以少女为主角的小说,它出自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之手,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展现了时代青春,充满人性之美。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故事情节由姐姐安静进行讲述,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姐妹之间深厚的感情。
B.本文采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塑造安然的形象,展现其人格魅力,体现了鲜明的人物特点。
C.本文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刻画安然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时,抓住了她的一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其性格特征。
D.姐姐安静在听了班主任韦婉“协助安然把路子走正”“防患于未燃”的建议后“心突然一沉”,为下文安然落选“三好学生”做了铺垫。
3.(人物形象)小说中的安然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4.(物象意蕴)小说作品中的物象往往寓意深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有何象征意义。(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一、
1.答案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叫着香雪的名字”和“笑着”上,强调姑娘们的动作;原句重点落在“奔放,热烈”和“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上,强调呐喊声和笑声的特点,更能表现姑娘们的形象。
②抒情效果不同:改句只是客观陈述,抒情意味不浓;原句中连用两个“那样”,强调呐喊声和笑声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抒彩,富有感染力。
2.D “她简直像一棵没根的小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比作“没根的小草”。A.拟人,“喘息”赋予火车人的动作。B.夸张,“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突出火车行驶时的气势。C.借代,“北京话”代指年轻乘务员。D.比喻,把电扇的“扇叶”比作“大刀片”。
3.答案 (1)“五彩缤纷”蕴含着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怀有复杂的心情,既高兴,又伤心,高兴是因为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因为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被感动得战栗了”运用拟人和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群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现代文明的到来。
4.答案 不一样。前一个“这样的”是指香雪第一次在深夜独自看到大山的景象后产生的独特感受;后一个“这样的”是指香雪自己心里设想的发生变化后的台儿沟的情景。
二、
1.答案 ①“衣衫褴缕”中“缕”应改为“褛”;②“手势含混”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③“贫困”改为“贫瘠”;④“必需”改为“只需”。
解析 ①“衣衫褴缕”的“缕”错误。根据上下文描述的贫穷状况,此处应使用“褴褛”。褴褛:(衣服)破烂。②“手势含混,动作随意”标点错误。“手势含混”和“动作随意”是“课间操”的并列定语,应当使用顿号来分隔。③“土地的贫困”搭配不当。应将“贫困”改为“贫瘠”。贫瘠:(土地)薄;不肥沃。④“必需乘二百华里的火车”用词不当。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必需”应改为“只需”。
2.答案 ①第一个“流油”代指旅游;②第二个“流油”是“富得流油”的省称,指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解析 ①由“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可知,第一个“流油”是村民们对“旅游”这一概念的口语化表述,由于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她们用“流油”来代指“旅游”,反映出当地居民对新兴事物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②由“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可知,第二个“流油”则是对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形象化描述,联想“富得流油”,这里用“流油”来形容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丰厚收益,强调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3.答案 ①“游客”是第三人称,是叙事者和读者之外的人。以“游客”的视角描述美好的游览体验,更为客观,说服力强。②“我们”是第一人称。以“我们”的视角描述游览体验更真实,感染力更强,给读者以如临其境之感。③交替使用“游客”和“我们”,人称的转换带来叙事视角的转换,对游览体验的呈现更全面、更深入、更立体。
解析 ①“游客”是第三人称,使用“游客”视角来描述游览体验,犹如一个全知全能的记录者在记录一群人的行为,使读者能够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了解田溪村给游客带来的各种感受,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
②“我们”是第一人称,由于“我们”是亲身参与到游览过程中的主体,以“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进行叙述,让读者觉得更加真实、亲切,有如临其境之感,使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田溪村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③交替使用“游客”和“我们”这两个人称,使得叙事视角不断发生转换,让田溪村的游览体验从多个维度得到展现,从而使游览体验的呈现更加全面、深入、立体。
4.答案 通过数字表明田溪村的民宿、游客和收入之多,突出开民宿对促进田溪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解析 “民宿有70多家”“一次能住进1700多人”表明田溪村的民宿规模之大,“已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表明田溪村的民宿接待游客之多,“带动村民创收一亿多元”则着重体现了田溪村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这些数字,从整体上突出了开民宿这一举措对促进田溪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5.答案 ①排比。“看”“望”“听”三个动词引领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概述了“我”在田溪村的所见所闻,节奏感强,展现了田溪村的喜人景象,表达了“我”内心的欣喜与赞叹之情。
②比喻。将“我”内心的幸福感受比作浪潮,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兴奋感和幸福感,从侧面表现出田溪村旅游业的兴旺。
解析 ①“看着……望着……听着……”构成了排比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出发,叙写了“我”的所见所闻。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和气势,强烈地传达出“我”对田溪村良好发展态势的欣喜与赞叹之情。
②“我胸中涌动着幸福的浪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内心的幸福感受比喻成“浪潮”。幸福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体验,而“浪潮”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自然现象。通过比喻,把无形的幸福情感具象化,间接体现了田溪村旅游业的兴旺。
三年模拟练
1.C “体现了姐姐妥协求全的性格”错误,姐姐安静一方面从内心里认同妹妹的观点和行为,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妹妹的处境,体现的是姐姐对妹妹的爱护。
2.B “本文采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错误,本文塑造安然的形象,采用了语言描写,如“我真漂亮”,采用了神态描写,如“斜着眼角”,没有运用“外貌描写”。
3.答案 ①青春亮丽,爽朗坦率。她爱和人辩论,爱大声地笑。她穿上姐姐给她买的红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宣布:“我真漂亮!”②爱好广泛,敢于尝试新事物。她喜欢快节奏的音乐、黄梅戏,喜欢读短篇小说、集邮等,学习唱歌,惟妙惟肖。③学习努力,年少立志。各科考试成绩好,立志做个好翻译。④颇有主见,坚持自我。姐姐劝说她不要穿“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她坚持自己的想法。
解析 ①“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她穿上姐姐买的红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家人宣布“我真漂亮”,她的这些爱好和行为都是青春活泼的表现,可见她青春亮丽,爽朗坦率;当“我”说“你最好先别穿这件衣服”时,安然先是发出了一个怪声“哈”,然后说:“这衣服怎么啦 不是你买的吗 不是你夸了半天漂亮吗 ……”从这一连串的发问中,可见她爱和人辩论。
②她爱好广泛,敢于尝试新事物。她“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喜欢黄梅戏,喜欢冷饮,能一口气吃七支雪糕。喜欢游泳,喜欢读短篇小说……”;由“这首《温柔的歌唱》叫她学得惟妙惟肖”可知,她模仿能力很强,学习唱歌,惟妙惟肖。
③学习努力,年少立志。文中说“她学外文像是得天独厚……只想做个好翻译;她对其他功课也挺认真,各科成绩都算突出”,可见她从小有志向,学习努力。
④颇有主见,坚持自我。姐姐劝说她不要穿“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时,她先是发出“这衣服怎么啦 不是你买的吗 不是你夸了半天漂亮吗 ”这一连串质问,然后说:“哪天评选,我就哪天穿!”她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不理会别人对她穿衣的评价,并且坚持要评选时穿。
4.答案 ①“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姐姐安静给妹妹安然买的新式衬衫,象征着青春的激情与希望。②“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普遍的那个时代,象征着安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③安然坚持穿着“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象征着一种追求独立自我的人格精神。
解析 基本义:“我去南方出差,给她买回了一件红衬衫,一件没有纽扣、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的红衬衫”,可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姐姐安静给妹妹安然买的新式衬衫,颜色、样式和传统衣服区别很大,象征着青春的激情与希望。
深层义:“非得穿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才算不奇异”,可见“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穿着,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则是突破了常规的衣服,安然喜欢穿这种独具一格的衣服的行为象征着安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安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即使知道有来自学校的意见,依然坚持穿着“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无惧可能会因此落选,象征着一种自我独立的人格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