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07: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济南的冬天》
新课导入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独特景色,展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等景物,是一篇极具审美价值的佳作。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作者简介
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作者简介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写作背景
-课前小测-
1.掌握字音字形
jī 肤 贮 xù 安 shì 地 tǎn
宽敞 澄 清 着 落 空 灵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安适——( )
澄清——( )
3.了解作家作品:《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 》,话剧《 》《 》等。




chang
chéng
zhuó
kōng
老舍
安闲 / 闲适
澄澈 / 清澈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重点词语注释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 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肌肤:肌肉皮肤。
着落:1.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依托;靠头;指靠。
重点词语注释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重点词语注释
澄清: 1.清亮;清澈。2.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3.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重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喜爱
宝地
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对比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总结上文,写作者总的观感。
第一部分(1):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济南冬天天气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绿萍
水藻
垂柳


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两种景物?
读第1段,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的。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浓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宝地
对比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更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温晴”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位于北方的济南的冬天的特殊性。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将“一圈小山”比作“摇篮”而不是“竹筐”呢
“小山”挡住了寒风,让山圈里的济南人感到温暖;“摇篮”能挡住寒风,让摇篮里的孩子感到温暖;温暖,是“摇篮”与“山”的相似点。用“摇篮”,将“小山”写得像母亲一样慈祥与体贴,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是有像“小摇篮”一样的特殊地形,再现了这一“理想的境界”明净、温暖、舒适的特点。“竹筐”无法传达出这种特点。
①妙在雪光、雪色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的美丽风姿。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出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光之妙。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②妙在雪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迷人情态。
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美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和前文第2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卧“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小村庄、雪以人的动作和姿态,富有生命力,并且呼应“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突出了一种舒服、安适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读第6段,说一说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第6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蓝水晶”比喻蓝汪汪、清亮亮的天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晴朗。
小山摇篮图
空灵水晶图
城外远山图
雪后初晴图
读完第二部分,作者带着我们欣赏了济南冬天的四幅美景,你能用五字短语给每一幅图拟一个名称吗?
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内容:写作者对这个冬天的济南的总体观感,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结构:点题,总结全文。
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作者不仅是写一个季节,更是写一个城市的气质。
讨论:文章标题可不可以换做“冬天的济南”,为什么?
学习体会
为什么作者描写的济南的冬天景色会如此动人?
想一想:
济南的冬天
写景文章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运用修辞
情景交融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也寄予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文主旨
济南的冬天
总特点:温晴——贯串全文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城外的远山——水墨画
水——澄澈、清亮
喜爱
赞美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