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学案
一、【课标感悟】: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通过了解认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三、【知识梳理】:
四、【思考与讨论】:
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五、【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新的经济基础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C、实行连坐法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 )
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4、秦国之所以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及诸侯国进行祝贺,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5、“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是( )
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C、秦孝公的支持 D、人民大力拥护
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象说明( )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 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7、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下列不是其局限是( )
A、轻罪重罚 B、户赋、劳役沉重
C、国情依旧如故 D、旧制度、风俗文化仍在
8、下列对商鞅变法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9、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荀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荀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先后排列应是( )
①初税亩 ②国人暴动 ③商鞅变法 ④盘庚迁殷
A、④②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二)材料题:
材料一 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初租禾。 ——《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志》
材料三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今黔首自实田(自报土地实数)秦始皇时封建土地制度确立。 ——《史记?秦本经》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以秦为例,概述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过程。
(三)、问答题: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六、【质疑与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商鞅之死
1、贵族利益、贵族强烈抵制和抗拒、秦孝公
2、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封邑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1、为后来秦统一全国、秦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繁荣、国力、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
2、较为彻底
A、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封建国家机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普遍推行县制、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
B、废井田开阡陌、旧的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
C、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3、公元前343年、周天子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1、教化、轻罪重罚
2、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连坐法
3、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二十等爵制明确规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思考与讨论】:
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巩固检测】:
1—10:ADAAB、CCDCA
(二)材料题:
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田的不断扩大,各诸侯先后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土地私有制法定下来。秦国的“租禾”是根据田地产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开始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则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私有制度。②经过战国时期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秦统一后,令农民自报土地实数,按亩初税,在全国范围统一实行封建土地制度。
(三)、问答题:
一场变革成功和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时候达到。守旧贵族的反扑,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