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a—40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经仔细打磨后,可成为钻石的是( )
A.焦炭 B.金刚石 C.石墨 D.活性炭
2. 下列物质的有关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干冰用于制冷剂 B.活性炭用于吸附异味和色素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D.石墨用于制润滑剂
3.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属于纯净物 B.都有导电性 C.都有滑腻感 D.都是黑色固体
4. 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
A.疏松多孔,吸附性强 B.可作催化剂
C.无毒无害 D.可以吸附水中的所有杂质
5. “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间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B.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出行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新技术 D.多用一次性木筷
6. 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
A.反应所需的药品 B.实验装置 C.反应条件 D.气体的用途
7. 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右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端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端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端进入,则它可收集①H2 ;②CH4;③CO2气体中的 ( )
A.只有① B. 只有③ C.①和② D.①②③均可
8.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互平衡。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
A. 生物的呼吸作用 B. 含碳燃料的燃烧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9.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和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1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碳及其氧化物化学学基本观现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粒子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
C.转化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守恒观: 12 g碳和18 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0 g二氧化碳
11. 如下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有高低不等的两支燃着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不会熄灭,会继续燃烧
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12. 下列CO2的制备几种创新装置设计中,不能起到“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B )
13.下图是小组同学设计“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 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C. 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CO2+C高温 2CO
D. 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14.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A.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碳粉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铜
C.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D.通过红热的木炭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15.下列有关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质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B.高温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D.质量相同的粉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6. (7分)碳单质及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利用所学知识填空;
(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其原因是 。
(2)《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3)CO具有 性,可用作燃料;具有 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4)固态CO2能制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气体制成干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5)自然界中CO2过量排放,可导致______的加剧。
17.(8分)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开阔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用右图所示“雪碧汽水”实验。
(1)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
大量气泡,此气泡是 。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入石蕊溶液,溶液
呈红色,请你大胆猜测,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
①二氧化碳(或CO2) ②柠檬酸
实验二:为了检验香烟的烟雾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小组同学将收集到的烟雾用导管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实验装置:①澄清的石灰水;②浓硫酸(起干燥作用,吸收水蒸气);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的石灰水。实验后发现①、④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了。
(1)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
(2)烟雾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气体? ,作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三: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大小规格相同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上图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均变成______色;同时说明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填“>”或“<”)CO2。
18. (10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E为无色气体,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F为红色金属,G、H为黑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
(2)B→C转化的条件是 。
(3)A→F的转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E→F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 (10分)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组装好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时,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了放一定量水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 ,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F。先在装置E中放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后,出现如F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可能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气体?
【形成假设】猜想①:只生成CO2; 猜想②: ; 猜想③:既生成CO,又生成CO2。
【查阅资料】 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微量的CO也会立即变成蓝色。
【设计并实施实验】小组同学经过思考之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对玻璃管加热。
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
【获取证据】(1)实验开始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的目的是 。
(2)对A装置的玻璃管集中加热一段时间,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B瓶中试纸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别写出A、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形成结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存在不完善之处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煅烧时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他们取80 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完全煅烧后生成氧化钙的质量。
第六单元测试题
答案速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B 2. C 3.A 4.A 5.D 6.D 7.C 8.C 9.D 10.D 11.D 12.B13.D14.C15.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6. (7分)(1)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
(2)稳定(或不活泼)
(3)可燃 还原
(4)固态CO2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分子间的间隔
(2)温室效应
17. (8分)实验一:(1)二氧化碳(或CO2)
(2)柠檬酸
实验二:(1)烟雾中含有二氧化碳
(2)存在 ③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三:红 >
18. (10分)(1)H2O(2)通电(3)置换(4)CO+CuO △ Cu+ CO2 冶炼金属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 (10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CaCO3+2HCl== CaCl2+ H2O +CO2↑
(3)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变成红色
(5)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部蜡烛后熄灭 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6)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0.(12分)【形成假设】只生成CO(或一氧化碳或CO)
【获取证据】(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2C+3CuO高温 3Cu+CO↑+ CO2↑ Ca(OH)2+CO2 CaCO3↓+ H2O
(3)③
(4)缺少处理尾气的装置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1)22g
(2)解: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 + CO2↑
56 44
x 22g
x=28g
答: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28g
部分答案与解析
14.C
解析 除杂的思路是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主物质,杂质转化成的物质易与主物质分离开。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除去的是二氧化碳;B.除去碳粉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铜,不能用点燃的方法,点燃除去的是碳粉;C.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膜,其成分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可用稀酸除去;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不可通过红热的木炭,因为二氧化碳和氧气均可和红热的木炭反应。
15.D
解析 A.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的质量逐渐减小到0;B.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到反应停止后不再减少;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为1:1;D.质量相等的块状碳酸钙和粉状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18. (1)H2O(2)通电(3)置换(4)CO+CuO △ Cu+ CO2 冶炼金属
解析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F为红色金属,可知D为二氧化碳,F为铜;A、C、E为无色气体,,G、H为黑色固体且AF、EF、DE可知A为氢气,E为一氧化碳,G为氧化铜,H为碳;又因为CD、DE进一步可得C为氧气;A、C 均可与B相互转化,可知B为水。(1)B的化学式H2O。(2)H2O→O2,反应的条件为通电。(3)H2→Cu是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4)E→F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 Cu+ CO2 ,该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是冶炼金属。
雪碧汽水
(清爽柠檬味)
配料: 碳酸水、白砂糖、柠檬酸、香料等
44
22g
x
56
=